锦衣御明(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510

  纵使这流寇大军浩荡,我军也必须要尽早将其荡平之!”
  在赵宗武看来,陕西境内虽有流寇势力,但终究这大势已经稳定,只要满桂他们足够稳健,那肯定能够将陕西境内的流寇彻底荡平!
  而反观这山西境内的流寇,如果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意外发生,所以他必须要亲自前去山西布局。
  有赵宗武在这最终拍板,接下来就会勘定征战山西的诸多事宜,同时这征讨山西流寇的奏疏,也顺势递向京城。
  因为这一次征战,不同于其他征战,这一次的实力悬殊太大了,王嘉胤他们裹挟流民的速度太快了,而赵宗武拥有的资本太少了,所以此战必须要稳扎稳打,绝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如果说在这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那么带来的影响,将会是致命性的!
  所以赵宗武他这一次,要将所有能带上的人才尽数带上,同时也交待卢象升他们,一定要做好后方的巩固。
  如果说在这中间,有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但同样这对于赵宗武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对此他心中也非常亢奋!
  回想自己在大明的这段经历,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过,在很多时候,他都是在征战或者准备征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可以说舍弃了很多很多。
  家庭的陪伴,妻儿的陪伴,相濡以沫的情感……
  说他是偏执狂也好,说他是硬如磐石也罢,已过而立之年的赵宗武,唯有用最终的目标,才能证明自己没有白来这世间一趟!
  王嘉胤!
  老子再一次的到来了。
  希望这一次,你能依旧坚挺!!!
第九篇:威四方
第001章
崇祯七年有点冷
  “国公爷,这是这一届毕业的军校生名单,您过目看一下。”陈奇瑜神情中略带有几分喜悦,向正在吃大碗宽面的赵宗武递去,那宽油带来的香味,让他下意识吞咽了口水。
  但多年养成的职业操守,还是让陈奇瑜最终,在心中忍受住了美味的诱惑,“根据各镇送上来的报告,这一届的军校生,便能满足现阶段所需中层将领的实际缺口,但低阶层军官的缺口依旧很大,九边帅府是否需要再在军中筛选出几批合格的人选?”
  “吸溜~”当陈奇瑜讲述着现阶段情况时,在餐桌上坐着的赵宗武,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就着蒜,大口吃着布满红油的宽面。
  因为航海业的兴盛,使得后世常见的物种,基本上在大明皆已实现了引进,尤其是辣椒的大规模改良、种植,让关中的百姓可谓是过足了嘴瘾!
  端着一海碗的宽面,赵宗武随意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用筷子指着眼前的宽面,“不急这一会儿,都忙这么长时间了,先吃碗面垫垫肚子再说。”
  “不必了国……”下意识想要拒绝的陈奇瑜,被肚子传来的响动出卖了。
  赵宗武咀嚼着口中的面食,笑着说道:“两天没有正经吃饭了,别在这娘们唧唧的了,快吃吧!”
  见自家国公爷这般说,在边上站着的陈奇瑜,放下手中的文书,伸手就端起了桌上那一海碗的宽面,动作熟练的拌面,用筷子夹起大大的宽面,身心愉悦的就吃了起来。
  就这样,二人酣畅淋漓的吃了两海碗的宽面,美美的喝了一碗原汤,舒舒服服的坐着。
  “呼~”赵宗武轻叹一声,“没有年轻时的饭量了,这要是搁在五年前,本公还能再吃它两海碗!尤其是从战场上搏杀下来,这什么山珍海味,都没有一碗面来的实在啊!”
  陈奇瑜笑着道:“国公爷说的是,说话间我军来山西也有五年了,若不是国公爷您领着大军在这浴血奋战,恐肆虐地方的流寇,会将这里给彻底祸祸掉!”
  听着对方的话,赵宗武、陈奇瑜这心中多有几分感触,就好像是在昨日发生的那样,说话间,时间已经迈进了崇祯七年四月。
  自崇祯二年,赵宗武率领万余众京营将士,经潼关卫踏入山西境内,面对穷凶极恶的流寇势力,谋战略,筹部署,镇强敌,击数部。
  为了能给山西尽可能多的保留几分底蕴,赵宗武率领大军,在山西境内是稳扎稳打,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终击碎了王嘉胤的主力大军。
  随后更是在锦衣卫的操纵下,使得王嘉胤被身边的亲族张立位、王国忠二人合谋诛杀,而王嘉胤的身死,也让赵宗武他,在大明的名望再度攀升,毕竟肆虐地方多年的流寇巨头,最终还是难逃身死,若不是赵宗武在这中间起到的作用,恐大明将会在这上面损失惨重。
  同样也是因为王嘉胤的生死,这也让原本声势浩大的流寇势力,一时间改换了风头。连带着盘踞在山西地方的王自用、高迎祥、张献忠、种光道等流寇头目,率领本部兵马南下奔逃……
  因为王自用他们是分头逃离的,再加上跟赵宗武征战中,使得他们麾下兵马损失惨重,这也就使得他们在南下奔逃时,根本就没有引起明廷的注意。
  而另一方面,因为流寇肆虐多年的缘故,使得山西在这一战中,难免还是被打残了,而在这一时期,这草原上的部族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一点是赵宗武故意营造出来的),为了确保边疆的绝对稳固,赵宗武就率领着麾下将士,开始了治理山西的历程。
  与崇祯二年相比,现在的赵宗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北方之王,用五年的时间,不断地夯实基础,这也让赵宗武拥有着大批的资源。
  看着眼前的人员名单,赵宗武点点头,在这中间他见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但自从他们走出关陇军校后,以后过得就是聚少离多的生活。
  为了明确麾下军队的正规性,赵宗武在这过程中又完善了相应的体制,这也绝对杜绝了麾下将领拥兵自重的可能。
  赵宗武道:“关于这低阶层军官的需求,可命关陇军校再开一期低阶层军官短期速成班,名额就定在七千。
  另外告诉赵宗林,虽说关陇军校再开一期低阶层军官短期速成班,但这并不代表着学员的质量就有所下降,甚至于比往届速成班要更严厉才行!
  这低阶层军官不比其他,一支军队想要长时间确保超强的战斗力,那么就需要这些在底层与将士形成有效沟通的低阶层军官,如果说他们个人的军事素养都不达标,那么如何去带领将士走向更强?”
  陈奇瑜点点头道:“国公爷您放心,卑职下去就会以九边帅府的名义,向赵院长递送一份函文,此次去军中筛选人员时,九边帅府也会成立相应的监察队伍,下派到各镇去严格把控,绝对杜绝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
  在一起相处这么长的时间,对于陈奇瑜,赵宗武这心中还是非常的信任的。
  回想这些年在九边做成的一系列部署,如果说没有陈奇瑜在后面的默默付出,那么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么多成就。
  同样也是有了这样一段经历,也使得赵宗武的身边,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属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赵宗武可以说真正团结了麾下的心。
  残酷的现实,一次次的刺痛着陈奇瑜他们那脆弱的执念,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见到太多太多的失望后,让陈奇瑜、洪承畴他们,在心中对大明已经是彻底失望了,连带着他们现在只想建设起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至少赵宗武描述的那个全新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那般的诱人……
  用五年的沉淀,去笼络自己麾下的人才,这对赵宗武来说,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
第002章
九边帅府
  时间是改变世间一切的催化剂,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很多人、很多物,都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改变。
  或许是好的改变。
  或许是坏的改变。
  恐当初谁都没有想到,这场起于崇祯元年的起义浪潮,在这七年的时间,虽然有赵宗武这样的强权国公爷坐镇。
  可同样也因为这些年在大明诸地,不间断的冒出各类灾荒,再加上地方愈演愈烈的官场贪腐、士绅霸凌,这也使得农民起义的浪潮,虽说在西北之地给彻底扑灭,但是在大明的其他地方,却呈现蔓延之势!
  同样也因为有这等前提,也让赵宗武抓住机会,以边疆不稳为由,用残酷的现实,最终谋取到了九边重镇。
  原先的五边帅府,就这样变成了,现如今的九边帅府。
  随着辖内管控边疆的增多,这需要投入的精力,需要梳理的环节,也是呈几何状增多。
  世人皆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那更多的是在承平年代,换在这已有乱世之相的地方,许多事情都是千头万绪般的存在。
  赵宗武用了五年,才堪堪将西北之地梳理出来,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顽疾,又怎么可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彻底根除?
  穷山恶水出刁民。
  与治理辽东不同,在这西北之地,除了严重的两极矛盾外,还有着尖锐的宗教问题,那些地方传教者,清楚的拿捏住愚民的心理,使得他们得以在地方作威作福。
  “国公爷,根据宁夏镇传来的消息,此次根除地方教派势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因为有国公爷下达的指导书,使得许多顽症得以解决,尤其是让地方百姓真正站出来控诉、反抗,让那些被蛊惑的百姓,才得以慢慢回转了心神。”
  解决了军校生的问题,陈奇瑜又开始他忙碌的一天,因为地域的缘故,使得现阶段的西北地区,需要用军队协助地方的模式才能真正稳定。
  但另一方面,赵宗武一直在推行军政分离,这也就使得许多协助地方的指令,皆是通过九边帅府传达,边镇总兵官不得私自做出决断。
  赵宗武点点头道:“对待这类为非作歹之入,一定要用最严厉的手段处置,好的东西可以吸纳,但是打着欺压百姓,收敛财富的内核做事,在本公这里根本就行不通!
  第一阶段铲除地方教派的运动,虽说顺利完成了,但是这后续监察还是要落实到位。
  盘踞西北地区,这么长时间的教派势力,绝对不可能一次性彻底根除,接下来必然会转移到阴暗处,但恰恰也是这样,才使得最难以把控的阶段到来了!”
  对于陈奇瑜讲述的这一点,赵宗武先是给予肯定,但是随后却讲述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毕竟这思想上的东西,向来是最难处理的。
  陈奇瑜道:“国公爷您说的没错,对于这一点,九边帅府一定会严格把控,绝对不会让地方教派势力死灰复燃!”
  对于陈奇瑜的能力,赵宗武心中还是非常信任的,这也是为什么,陈奇瑜手中的权限,会愈发强大的根本。
  对现阶段的西北地区来说,一个是地方教派势力,一个是地方发展,如果想让势力真正扎根下来,就必须要解决这两项重要的事情。
  就在陈奇瑜汇报这些的时候,洪承畴从外面风尘仆仆的走来来。
  “国公爷,根据甘肃镇传来的消息,此前推行的固边守边政策,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部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