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510

  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已顺利在甘肃境内,修建了相应的水利设施,确保移民甘肃的百余万众流民,能够拥有最基础的水源保障。
  与此同时,甘肃的地方驻防军,已经完成对应的地方移交,这也使得甘肃地方根基得以夯实,为下一阶段进军西域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承畴神情兴奋的讲着,对他来说甘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将会最大限度的确保,他先前提出的进军西域的战略,能够如期实施!
  随着局势的变动,原先在赵宗武麾下,分散的领导核心,渐渐的皆齐聚一堂,也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竟使得赵宗武麾下的人才,要远远高过那些朝廷把控的人才。
  同样也是因为这样的前提,使得赵宗武麾下的竞争是愈发激烈,当然这种竞争是良性的,不会像明廷那般激烈的党争,在赵宗武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竞争。
  为了今日的成果,赵宗武可以说付出了很多。
  赵宗武点点头道:“好!做的非常好!甘肃能够稳定下来,这也为我军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关中地区产能过剩,而西域又是勾连外界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能否重启,能否掌握在我军手中,将会关系到西北地区能否彻底稳定!”
  站到赵宗武现在的位置,其考虑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地一城,他更多的需要考虑联合发展,地方建设仅仅只是其中一环。
  这些年随着局势的稳定,赵宗武在西北地区,是大兴建设,一些未被发现的煤矿、铁矿等皆被勘探出来,各地建设起来的基础设施,引导着各地百姓,朝着他所预想的方向发展。
  因为有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高产作物的大力推广,使得向来贫瘠的西北地区,彻底摆脱了吃不饱的境遇。
  如果没有赵宗武的出现,这西北地区被饿死的百姓数不胜数,被溺死的幼婴数不胜数,但是因为他的出现,使得这类陋习皆已被扭转。
  但为了做好这一点,赵宗武他用了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他可以说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为了能够摒除积攒下来的顽症,在他麾下的人才,可以说都是连轴转。
  但即便是这样,一切才不过刚刚矫正个开端,如果说后续监察、执行不到位,恐还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因此需要赵宗武关注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他把控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003章
参谋本署的繁忙
  “早一些谋划西域,便可早些完善整体战略。”接着赵宗武的话,洪承畴讲述道:“对我军来说,因为对外部署的战略众多,这使得我军所需金银缺口众多。
  尽管西域地处贫瘠,想要将其真正的开发出来,这也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财力、人力,可终究是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之我军若想对外开放,就必须先期经营该地。”
  自来到大明以来,赵宗武所运用的执政理念,就是以大军震慑的方式,来确保地方得到稳定,借此时机去梳理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凝聚忠于自己的势力,领导着地方走向真正的强大。
  因为有着这样的执政理念,使得赵宗武一直都在完善各项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发现自己所铺设的计划,是越来越多了。
  这也使得九边帅府麾下的六本署,手中的权限是愈发增强。
  为确保麾下健全体系,赵宗武在原有五本署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保密本署,以此确保相应战略部署得以顺利实施。
  尽管赵宗武心中清楚,现如今增设的部门机构,多少存在着职能重叠的情况,但短时间内,他需要用这种重叠的职权,来进行有效的监管机制。
  赵宗武点点头道:“彦演说的不错,早些经营,总比晚些经营要好,对我军来说,未来一定是要走出西域的,根据锦衣卫探明的情况来看,在西域之外,还存在着广袤、富硕的土地。
  尽管说地域跨度过大,这对地方统治并不利,但是筹建起来对应的殖民地,组建对应的战略缓冲带,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存在。”
  按照赵宗武的想法,在火车这等划时代的产物,没有被真正研发出来前,华夏核心统治圈,他不准备扩大太多的疆域。
  在科技树并没有真正构建完毕前,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发展地方、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军备,确保华夏有着充沛的人口基数,保持有超强的对外侵略性,由此才能为第二轮,第三轮的对外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英吉利,那么个弹丸小国,就敢妄图去称日不落帝国?
  其根本不还是因为,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走了出来,依靠着殖民海外的侵略,做到了强大自身的壮举!
  在赵宗武的心中,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单纯的发展陆地经济,他要让华夏一族真正迈进大航海时代,对这个时代来说,没有什么比海洋收益来的快,来的多。
  作为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处女地,赵宗武无法容忍,放任未开垦的世界不去征服,玩所谓的闭关锁国。
  因为这闭关锁国,使得华夏一族吃尽了苦头,他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巨额利益,去诱惑华夏一族真正走出海洋。
  对外筹划布局,一直都是赵宗武手中的重要事,但也因为他手中有着太多事宜,就使得相应的权限,顺势移交到了参谋本署那里。
  作为参谋本署的左右手,陈奇瑜、洪承畴二人,可以说拥有着很大的权力。
  有关走出去的壮举,赵宗武已经落实了十余载,并且随着征讨流寇的进度,不断加大此类壮举的力度。
  “还有在这段时间,本公一直都在心中思考。”讲述完这些,赵宗武他又想到了一点:“伴随着对外局势的扩张,我军对于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部署,也可以去进行相应的调整。
  平定流寇的这些年,使得我军虏获了大批流寇头目、悍匪、部众,原本对待此类人群,应用极刑,将其铲除!
  但因为李自成他们,在中南半岛发展的不错,通过攻城掠地,使得我军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因此就将他们亦分批次的投放到了印度半岛。
  但根据近两年传来的消息来看,中南半岛已稳步纳入到海军本部势力范围内,但在印度半岛上,除了这临海城池,尚臣服于我军麾下,余者皆多少有些不服管教的味道。”
  “国公爷您分析的很对。”洪承畴微微一笑道:“随着李自成、李过等部,被海军驱散到印度半岛,这也让他们多年来经营的势力,一夜之间彻底没有了。
  同样我军在近两年的时间,以巨利为诱导,在东南地区不断吸纳佃户、流民,向中南半岛移民了七十余万众。
  有了这样的双管齐下,得以使得我军能在中南半岛,得以迅速占据主导地位,那些敢于反抗的势力,早已被李自成他们给领军平灭掉了,剩下的那些群体,皆是一些温顺的绵羊。”
  对于臣服多年的中南半岛,赵宗武他们用这样一种模式去征服,也使得他们在海外收复了大批疆域,并且通过阉党官员的治理,整个中南半岛、南洋皆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局势。
  被打上阉党烙印的这些官员,在大明是人人斥责的存在,但是到了蛮荒时代的南洋、中南半岛等地,那都是强到不能再强的官员了。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反馈,使得赵宗武在梳理关中、山西等地时,除了必死的那类人外,余者皆打包送到了南洋、中南半岛,至于他们能否抓住机会,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了。
  在旁的陈奇瑜接着又道:“只是在将李自成他们,尽数驱散到印度半岛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部署。
  原本按照参谋本署的论证,在李自成他们抵达印度半岛后,便可顺势复制出在中南半岛的模式。
  用流寇势力,去对外开疆拓土,这对于我军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印度半岛那独特的种姓制度,竟渐渐让李自成他们如鱼得水。
  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他们敢不尊海军本部军令的根源所在。”
  因为前段时间,赵宗武一直在梳理九边重镇,这也使得他的精力,难免出现了丝毫的懈怠,也因为这样,使得他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到印度半岛,由此产生了这样的连锁反应……
第004章
南洋风云
  “这一点不怨参谋本署。”先后听了洪承畴、陈奇瑜的讲述,赵宗武挥了挥手道:“这一点还是怪本公没有提前讲明。
  本公在观看有关情报后,的确发现,印度半岛这独特的种姓制度,比较贴合流寇势力。
  被我军遣派到印度半岛的那些流寇头目,没有一个是善茬,如果我军不是占据着绝对的武器优势,恐与他们对垒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者说印度半岛远离我军核心势力,单单是一个李自成,如果看顾不到的话,就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赵宗武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先后向印度半岛输送了李自成、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大天王、九条龙、四天王李养纯、上天猴刘九思、丫头子、齐天王、映山红、摧山虎、冲天柱、油里滑等三十余众流寇头目。
  而这些多是登记造册的悍匪!
  至于那些小喽啰头子,更是数不胜数。
  因为在中南半岛、在南洋地域、在印度半岛,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势力,其中就以荷兰、英国为主要存在。
  为什么海军本部,能够在自我发展的前提下,依旧拿下了中南半岛、南洋地域?
  一方面与他们自身超强的战斗力,是绝对离不开的。
  如果说他们对外不能保持超强的压迫性,那么面对凶悍的外族船舰,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将大明的流寇悍匪,顺利运输到中南半岛,顺利运输到印度半岛!
  拥有这样的前提后,其部势力才得以顺利进军到印度半岛一域。
  “在一个李自成他们敢这般跋扈,那也与势力退缩到印度半岛的东印度公司、荷兰舰队有着直接的关联。”讲完失误的前提后,赵宗武继续分析道:“马六甲战役的结束,使得我海军本部,得以把控住马六甲咽喉要道。
  虽说此前东印度公司、荷兰在南洋地域、宝岛地域盘踞,但是没有了源源不断的供给、驰援,这也让他们彻底被我军断掉了根基。
  这也是为什么我军能够在短短五年的时间,便真正做到称霸中南半岛、南洋地域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没有马六甲战役的胜利,想彻底占据中南半岛、南洋地域,恐没有个十余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尽管说赵宗武没有参与那场海战,但是透过海军本部传递上来的战情总结,他依旧能感受到曹文诏、周遇吉他们,当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如果说那一仗失败了,先前华夏海军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将会被凶残的东印度公司、荷兰舰队无情的吞噬。
  但好早曹文诏他们赢了这一仗,尽管说这一仗赢得是那般艰辛,尽管说这一仗使得海军本部损失惨重,但他们终究还是攻占了马六甲海峡,控制了其中的咽喉要道,这也为前来驰援的贺虎臣所部赢得了宝贵时间。
  也是因为这样一场海上大决战,直接改变了整个华夏海军的战略部署,一举使得华夏海军超前发展了五十年不止!!!
  拥有南洋地域这块宝地,尤其是控制了马六甲咽喉要道,这直接使得部署在华夏海域的海军,多半皆能转移到最前沿海域,毕竟临近华夏海域的敌人已然是没有了。
  听完赵宗武的解释,洪承畴皱眉道:“国公爷您的意思是说,盘踞在印度半岛的东印度公司、荷兰舰队在这时候,已经与李自成他们达成了秘密共识?”
  “没错,这就是本公的推断。”赵宗武点头道:“同样是做一笔买卖,如果是让你来做决定,你是愿意接受这种长期剥削呢?还是愿意寻求机会绝对反击呢?
  虽说在此之前,你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被迫接受这种剥削,可你自身终究是拥有一定的本领,而你所处的环境又是一块宝地,面对这种霸道的剥削,短时间内你还能忍受,可是一旦时间长了,恐在你心中就会生出别的想法出来。
  李自成他们绝对不是傻瓜,如果他们是傻瓜,就不会在中南半岛取得那等成就,所以说他们的内心,都不会坐以待毙的被我等宰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