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510

  而同样的道理,因为我军在南洋地域积极进取,更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使出了遣派流寇消耗地方的策略,这直接导致东印度公司、荷兰舰队等势力,在南洋地域受到了致命性损失。
  曾经属于他们的黄金地,现在却被我军给夺取,你说那些英国人、荷兰人等势力,心里会甘心吗?”
  赵宗武的这个反问,让洪承畴、陈奇瑜他们彻底回过神来。
  难怪说这一直老实的流寇势力,随着在印度半岛的稳定,而开始变得蠢蠢欲动,这直接影响到参谋本署既定的战略部署。
  当然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两者间的跨度过大,使得陈奇瑜、洪承畴他们,并不能直观的去感受当时的情况。
  陈奇瑜追问道:“那国公爷,对待此类情况,我军该如何扭转局势?”
  赵宗武微微一笑道:“既然说现阶段我华夏海军的重心,已经迁移到了南洋地域,那么我们不妨大胆一些。
  就眼前的局势来看,留守在华夏海域的舰队群,可半数以上皆转移到海军本部序列下,这样海军本部就有九支满编舰队群。
  凡战争学院毕业海军学员,优先供应到海军本部,本应输送回辽东的金银,自即刻起停止输送,尽数留归海军本部所用。
  同时下令给曹文诏,自即刻起,其掌控南洋地域一切权柄,在确保南洋地域稳定的前提下,大肆扩建舰队群所需各类战舰。
  既然东印度公司、荷兰舰队等势力,不甘心我军占据南洋地域,既然他们想继续挑起战争,那我华夏海军绝不能退却半步!”讲到这里,赵宗武的眼神中闪烁着滔天战意。
  既然说你们想继续战斗,那华夏海军一定不会退却,更不会认怂!
  想要让华夏海军走的更远,这就是一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第005章
海军本部的强盛
  南洋·马六甲海峡·兴城·海军本部总部。
  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处,兴建有一座能够容纳十万众的巨城,这座巨城,通体由青砖、水泥铸造而成,一座座铜铸的火炮镶嵌其内,一架架守城弩床交叉而立,八处菱堡群卫城拱卫巨城,一条五尺宽的护城河横加其间,作为南洋地域的核心所在,这里拥有着最繁荣的商贸。
  当初为了修建这样一座巨城,数以万计的土著累死途中,近现代的城市设施,皆在兴城出现。
  四通八达的地下设施,整齐划一的城市建设,标准的商业圈,尽管说赵宗武远在万里之外,但这座坐落于马六甲海峡核心的兴城,还是完全按照他的意志建设起来。
  作为真正的化外之地,主宰这一切的权力机构,就是海军本部。
  “曹帅,郑芝龙所部已抵港口,此次平定爪哇岛土著暴动,共计诛杀三万七千余众,铸京观一百三十七座!”海军本部参谋股股长郑海躬身道。
  站于正堂的曹文诏,神情淡然的看着眼前的地图,这张尽收南洋地域、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海域图,他不知已经看过了多少遍,在他心中也不知推演过多少遍,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他心中勾画的部署无法真正实现。
  沉寂片刻后,曹文诏点头道:“命郑芝龙所部检修舰队群麾下各类战舰,休整三日后,再度起航,前去尼科巴群岛,协助周遇吉所部斡旋,近日东印度公司蠢蠢欲动,欲对我部发起反击。”
  作为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域拥有着悠长的航海通行史,早年郑和下西洋,就是经过马六甲海峡,才得以航行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但是因为华夏千百年来说传承的思想,再加上郑和虽七度下西洋,却没有真正把海贸巨利,给分摊到权勋、贵胄、官员、商人的手中,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后续颁布的禁海之策。
  如果那时的朱棣,懂得分润一部分海贸巨利,恐华夏一族就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吧。
  然而这世上不存在如果,再者说历史环境所造就的眼界,也使得朱棣不可能会分润出利益出来。
  尽管说明朝颁布了禁海之策,中间数次开海、禁海,可总结到根本处,角逐海贸利益的,永远是皇帝、朝廷、东南士绅,民间百姓根本就得不到丝毫的利益。
  这也是华夏一族无法真正走出去的根本原因。
  对于英国人、荷兰人那样的小国,他们能够先后制霸整个世界,那靠的就是全民下海,殖民海外,追逐利益,靠着这样一种国策,才使得他们能够掠夺整个世界。
  郑海道:“曹帅,我军是否再度向国公爷上传军情,虽说我军多部舰队群皆在外派状态,可遣派一到两支舰队群,偷袭东印度公司驻地,那还是完全可行的。”
  这世上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存在着鹰派、鸽派,尤其是对军队来说,这样的划分就显得尤为明显,可唯独在赵宗武麾下却成了例外,抛开其他军种不提,单单是华夏海军,尤其是驰骋在海外的海军本部的海军将领,那一个个都是坚定的鹰派。
  其实想想也对,一大群人抛家舍业的前来异国他乡,那不就是为了能够赚取到应有的那份功勋战绩,为以后的家族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提,执掌海军本部的曹文诏,才敢在前景不明的前提下,率领联合舰队群,雄赳赳气昂昂的越过重重阻拦,闪击马六甲海峡,并且在攻占马六甲海峡后,还主动迎战三十九次,这才最终使得马六甲海峡最终落入到他们手中。
  曹文诏听后,摇头道:“暂时没有这个必要,第一季度的战报详情已经传递上去,国公爷在看过我海军本部的详情后,必定会做出相应的决定。”提到这里,在曹文诏的眼神中,闪烁着几分崇拜之意。
  信仰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在人思想中真实存在。
  对曹文诏、周遇吉他们来说,随着他们在各自领域创立属于自己的名号后,在他们的心中,对于赵宗武的崇拜之意却愈发强烈,尽管说在这最少六年的时间内,他们之间没有很多次接触,但是赵宗武提出的海军发展理念,使得他们麾下海军能够不断的壮大。
  距离,永远是考验一个人内心的根本。
  面对蒸蒸日上的海军势力,赵宗武只从两点做到把控,一来是对他们给予绝对的信任,二来是不断遣派优秀的学员加入到海军势力中。
  战争学院作为最大的将领培训基地,通过四年近乎洗脑式的培训,使得从这里出来的将领,皆是最忠诚于赵宗武的存在。
  并且能被战争学院选拔进去的将领,那无一不是佼佼者,而能从这里走出来的将领,那更是经历了层层艰辛。
  进战争学院难,出战争学院更难!
  郑海年纪轻轻就能当上海军本部的参谋股股长,其就是毕业于战争学院,并且还是同批次的执牛耳。
  郑海坚定道:“对!末将这心中有一种感觉,这一次参谋本署下达的军令,必然有国公爷传递下来的思想,我海军本部日后在南洋地域的部署,绝对会经历天翻地覆的改变。”
  “哦?”见郑海这般预测,曹文诏这脸上却带有惊异,笑着讲道:“能让你郑半仙说出这等推断,恐接下来我军有的繁忙了。”
  不得不说曹文诏、郑海他们的预测没有错,为了能够保持海军本部,在海外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发展海军本部的势力,赵宗武可以说给予了曹文诏最大的信任与支持!
  当成建制的舰队群抵近,当源源不断的战争学院学员输送过来,当一批批娴熟的工匠抵达,等待海军本部的,就将会是一次彻底的变革!
第006章
九边帅府的实力
  大同·九边帅府。
  “这是我军第一次召开高级别军议,而且还是这等规模的召集,驻守各地的总兵官、抚军使前来,所以说参谋本署一定要调度到位,确保各地在总兵官、抚军使缺席的前提下,依旧能够保证其应有的战斗力!”
  赵宗武看着眼前的战争沙盘,这座庞大到占据有半间房子的战争沙盘上,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用鲜红的旗帜,标注着属于他的势力。
  麾下掌握的疆域多了,为了确保这纵向发展的疆域,能够拥有稳固的发展基础,有关势力的核心,赵宗武也是一变再变。
  从最初的辽东境内的金州、沈阳等城,到陕西境内的西安城,再到山西境内的太原城,最终明确大同镇作为发展中枢,由此也让大同迎来了新生。
  陈奇瑜点点头道:“此次征调各地总兵官、抚军使前来参加军议,参谋本署已对各地下达了对应的指导性建议,确保总兵官、抚军使离开期间,即便发生战斗,所部值班高级将领,亦能带领着各部军团迎敌!”
  五年的时间,让赵宗武最终拿下了九边的权柄,由此他在九边重镇,也部署了相应的总兵官、抚军使,确保九边重镇皆掌握在他手中。
  同时在九边重镇的范围之外,赵宗武他也整合了数地军队,组建了相应的总兵官、抚军使体系。
  在这样一种前提下,赵宗武的麾下,便拥有了15位总兵官、抚军使,由他们控辖着45部军团指挥使、军团宣抚使。
  这也使得赵宗武直接控辖的精锐军团规模,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八十余万众!
  而这还不算驻守地方的地方驻防军。
  若算上这些,其控辖的军队,更是超过了百余万众……
  除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九处边防重镇外,赵宗武在贺兰山地域创建了定虏镇,在河套地域创建了武宁镇、兴平镇,在朵颜地域创建了雷神镇,在半岛地域创建了平襄镇、汉城镇。
  这15处边防重镇的确立,直接完善了华夏北部疆域的防线,同时用这八十余万众精锐军团的驻守,使得草原部族根本就不敢来犯!
  由此也明确了各镇总兵官、抚军使。
  辽东镇总兵官尤世威、抚军使朱万良;蓟州镇总兵官马世龙、抚军使李秉诚;
  宣府镇总兵官祖大乐、抚军使葛世凤;大同镇总兵官祖大弼、抚军使徐敷奏;
  太原镇总兵官毛文龙、抚军使陈忠;延绥镇总兵官刘兴祚、抚军使吴国勋;
  宁夏镇总兵官满桂、抚军使贺谦;固原镇总兵官尤世禄、抚军使艾万年;
  甘肃镇总兵官李卑、抚军使姜名武;定虏镇总兵官贺诚、抚军使毛承禄;
  武宁镇总兵官姜弼、抚军使高见;兴平镇总兵官曹文耀、抚军使姚与贤;
  雷神镇总兵官王世钦、抚军使侯世禄;平襄镇总兵官陈继盛、抚军使梁仲善;
  汉城镇总兵官张名世、抚军使李辅明。
  而对应的15处边防重镇,还建立了相应的地方驻防军,由此也使得姚抚民、王锡斧、吴襄、王朝臣、尚学礼、吕世举、王辅、吴文杰、白广恩、马科、吴陀、吴三凤、王朴、张士奇、吴惟进十五人充任地方驻防军指挥使。
  当初赵宗武在提出,要扩充军团八十余万众时,陈奇瑜、洪承畴、范天雄等一应九边帅府核心,皆神情震惊的看向他,他们的心中皆重复着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就是在这样一种不可能的前提下,赵宗武他用了五年的时间,还是完成了45部军团的扩建,这绝对是要感谢王嘉胤、王自用他们,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在陕西、山西闹起义浪潮,赵宗武他绝对不可能,这般迅速的完成对应的部署。
  另一方面,赵宗武他之所以要这般快速的完成扩军,目的就是为了让陆军中的年轻将领,真正演变成中坚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在陆军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提军团宣抚使,单单提这45位军团指挥使。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王来聘、徐彦琦、刘兴邦、贺人龙、猛如虎、虎大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