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716

  皋通连连点头,但是他认为战争的节奏或许可以变一下,建议:“很明显吕哲军已经开始分兵,在岭南多丛林的环境迂回不是那么轻易……”
  迂回再怎么不容易,但是迂回总归是迂回,一旦吕哲军的军事意图达成,他们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包括瓯雒国在内,在岭南与吕哲军交战的武装总数量只有十一万,相当大一部分还是处在石器时代的部落,将瓯雒国三万部队和一些部落集中的精锐整合起来有金属兵器的人还不到六万。
  说实话,硬撼是绝对不行的,他们能做的就是避免大兵团会战的爆发。按照时间来算,吕哲军的指挥官已经连续六天小股增援,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过了离水的西岸人马来充当诱饵,给另外的吕哲军争取迂回的时间,那么时间拖得越久就代表离吕哲军的迂回部队完成机动更迫近。
  “多待一刻多一分危险啊,王上!”皋通如此说。
  “你不懂的。”开明泮语气突然变得有些莫测:“那些野人……首领,他们已经杀红了眼,不歼灭西岸的敌军绝不会撤军,现在对于他们来说,任何理智都是软弱和退缩。”口气逐渐转为强硬:“我们要收拢岭南各族的人心,必要的牺牲无可避免!另外,为了使岭南各族在未来的战争中出死力,在这里伤亡越是惨重,他们对吕氏哲的恨意就越浓,有利于日后我们可能与吕氏哲爆发的战争!”
  地位不同,思考的方向也就不同,皋通是以一名臣子的角度来思考,开明泮想得却是全局。
  虽然无法百分百的确定,但是开明泮已经预见到南方(非指华夏疆域)日后必定会被战火所笼罩,那还要看吕哲的胃口到底有多么大,另外中原是不是会产生什么变局。
  开明泮可不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百越的酋长,他是古蜀国的王子现在的瓯雒国一国之王,很清楚华夏体系的任何政体对土地从来都是有着惊人的野心,吕哲之前不知道岭南和更南位置的富庶(指资源)也就罢了,看在中原内乱的时候还派出二十万军队南侵的决心,那是清楚南边不是什么蛮荒之地,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啊!
  财已露白的南方能指望继续和平下去吗?能的!那就是华夏本土发生牵扯到吕哲的大战,让吕哲没有多余的兵力继续南侵。可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南方给吕哲军造成意料之外的损失,不然没有任何难度就能获取疆土的前提下,吕哲怎么肯甘心放弃?
  “兵法之道在于用间用强。”开明泮展现出了一个创业君主该有的智慧,他枯瘦得像是鸡爪一般的双手握成了拳状:“想要拒敌于外,只能从用计使中原内战波及到吕氏哲身上,另外就是展现出让吕氏哲迟疑的强大。”
  玩笑了,南亚最强军队之一的瓯雒国士卒损失两个才能干掉一个吕哲军,那还是对上一支士气逐渐低落和疲劳无比的军队,想要用这等战斗力的部队与给吕哲军一个难忘的教训,难……非常难。
  皋通看着神态有些莫名狂热的君王,心里却是只能叹息而不能泼冷水,他太清楚开明泮日日夜夜想念的就是重归蜀地,为此鼓动新生族群羌人去入侵蜀郡,也出重资蛊惑桂越首领去插一脚,结果百越北侵的时候瓯越、闽越、南越三大部落联盟都去了,独独桂越这个百越之中人口不输给三大部落联盟的族群没去。
  幸好桂越没有北侵,不然估计也是被消灭在长沙郡的命运,毕竟百越人擅长的不是什么攻城拔寨,更加不是大型的会战,该是偷袭侵扰才对,没那个本事去玩什么大兵团作战,纯粹找死嘛这是!
  “不会那么快的,连绵的雨季之下,大股人马的军队进行迂回不是一两个人冒险穿梭于丛林之间。军队行军需要开辟道路,除了保证必要的后勤补给线之外,也是在为日后的军事行动创造便利。这样一来吕哲军想要躲避我们的眼线采取迂回,范围必定不会在战场的二十里之内……”开明泮看去胸有成竹,哼哼了两声才继续说:“十五天,他们哪怕是再怎么快速迂回的期限也不会少于十五天,今天敌军没有援军渡河增援,肯定是他们内部出现了什么事情耽误了。本来该是再拖一两天看看情况再全力歼灭,不过那些野人(首领)急了,那就提前罢!”
  皋通赶紧问:“那我们的军队也投入总攻吗?”
  开明泮摆了摆手,眼睛也缓缓地闭起来,显然是累了不想再开口。
  “几日连续的交战,战场的交战范围是三里方圆,河滩那边除了敌军巩固过的位置都是水涝区域,恐怕无法一次性容纳超过三万人以上的部队进攻。”皋通谨慎地说:“先锋部队以岭南野人为主,他们还能再凑出二万人左右。搏命的进攻该是能撕开敌军一两道防御线,我们的军队就在第三道防线交战的时候进入战场?”
  开明泮还是在摆手,眼睛都没有睁开一下。
  吕哲不是神仙,南部军团的各级将领也不是神仙,他们当然是不清楚森林里还藏着这么一支武装齐配的敌军,还准备用岭南各族的尸山血海打开进攻的通道,然后给予渡过离水西岸的部队来一击狠的。
  离水西岸的吕哲军,在周敢没有大失误的前提下再一次让岭南各族的进攻破产,可是周敢再怎么说也只是一名军侯,懂得的知识也就是军侯那一级别的战术,远不是受过校尉培训的唐杰所能相比,因此抵御进攻的代价也就高了一些。
  大概是二个时辰的交战,原本之剩下三千余战力的西岸吕哲军战死了近三百人、轻重伤达到上千,可以说本来就少的战斗力一下子减去了一半,已经是到了最危险的临界线。
  交战结束,吕哲军的士卒带着疲劳清除战死者的遗体,他们时不时就会往东岸的本军的营盘看去,每个人的眼眸里除了期盼援军之外就是有着一丝迟疑。
  算上今天的战损,西岸这块不大的交战场地已经倒下将近七千的袍泽了,营地里停放同袍遗体的场地快被占满,大量的伤患更是占了不小的一块区域。
  这是吕哲军自成立以来打得最被动的一战,因为被动和大量的伤亡士气自然就高不起来。要不是实在退无可退,严酷的军法到了一校部队伤亡接近三成的时候早就无法阻止的崩溃,更加别谈他们是千人队与千人队临时渡河增援,本来就不是同一校的袍泽,最早的那一校(五千人)完好无损的不知道有没有五百人。
  “军侯,还能持续作战的人员已经降到不足一千五百,营中的伤患也面临缺乏药物的窘境,我们……”新的值日官脸上的表情是铁青一片,他是第三顺位指挥官,名叫陈绍。
  因为是第三顺位指挥官,他知道的远要比普通的将领和士卒多得多,一部校尉唐杰,也就是被主上亲封勋爵的二十八人之一,中了毒陷入昏迷,他们的处境又因为对岸没有派来援军变得越加艰难,还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撑过下一次敌军的进攻。
  周敢脸色亦是好不到哪去,以前天有高个的顶住不觉得什么,唐杰一昏迷所有重担都压在他的肩上,实在是沉重到连呼吸都困难的地步。
  “主将已经传来军令,明日卯时(岭南出现第一缕阳光的时间)会有一校袍泽掩护,军中病患、伤患先撤,余下袍泽作为第二序列……”周敢一点也没有松了口气的感觉:“敌军环绕之下渡河撤军,我、我们……”
  有些话是哪怕明白都不能说出来的,周敢想说的是他们可能会面对比想象中更艰难的局面。
第0588章
艰难的呼吸(下)
  惨,什么样才叫惨?
  是明知道会有不好的下场还必须要“不可为而为之”,很多军官去那个叫什么军事学院进修,经常被强调一句话,全文并不长——对于军人来说,需要做的是执行上司的命令,不是去思考为什么要执行那个军令。
  在有那么一段时间里,相当多去南陵军事学院进修的军官都认为那句话是极为正确的,毕竟他们是来进行升官的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命令能够被无条件的执行。
  现在呢?二十八位勋爵之一的唐杰或许在昏迷中还会不断骂那个下达送死命令的王八蛋(周文),接任西岸指挥权的周敢心里也肯定是一片咒骂。可是有什么办法啊,这里是岭南,背后是滔滔河水,哪怕想要违抗军令能逃到哪去!至于投降那是想都不用想的,脑子有病才会去投降喜欢吃人肉的蛮子。
  苦日子终于是要到头了,可是迎来的未必是“春天”呐,极可能是比“严冬”更加残酷的下场,也许大家伙最后都会喂鱼?
  吕哲军对阵岭南各族,战损者的数量大概是七千人左右,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损失,部队的统计名单上可是还有着二千二百多人的失踪人员。
  甭说了,那是在强渡增援的时候在河面上翻覆的士卒数字,毕竟蛮人不傻,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后续部队悠悠闲闲地渡河,他们会从上游放下载人或是不载人的木筏,每一次东岸向西岸增援总是会出现损失。
  七日之内产生上万人的伤亡,哪怕是对上传说中的强秦军队都没有这么大的损失,之前哪一次吕哲军对上百越人不是几万大胜十来万,最干净利落的就是长沙郡一战歼灭了近五十万的百越联军,怎么到来岭南战役就开始各种不顺了呢?
  过了离水西岸的军官都知道他们这支部队成了拖住岭南各族联军的诱饵,也清楚这一场战事打下来不管结果什么样大功劳肯定是要有的。要不是明确知晓立足离水西岸本身就是一个大功劳,活腻了才会没想到要逃。
  “醒了,校尉醒了!”
  周敢还在发愁怎么安排撤退顺序,那个不知道名字却被严令待在中军大帐照顾唐杰的医匠跑来了。
  唐杰是醒了,他中的并不是什么剧毒,相传是岭南一种会使人全身麻痹且昏厥的蔓藤植物。当然,他中的毒绝对不止一种,因此受伤位置的皮肉才会显得发青需要被割掉。
  周敢是和陈绍一统前去见醒来的唐杰,他们进帐之后看见的是显得有些迷迷糊糊的唐杰,此时的唐杰似乎是处在一种魂游天外的状态,两人都进来了半晌了没有反应过来。
  不知道是过了多久,该是一刻钟左右?唐杰终于是吭声了,他的声线听上去比较沙哑,音量也不高:“将今天的战况详细讲来。尽量讲慢一些,我耳朵一直在长鸣。”
  周敢早就受够那沉重的压力了,他深呼吸一口气,用着缓慢的说话节奏开始讲,重点介绍唐杰昏迷之后的战况,最后用着异常郁郁的语气说:“仅是有一千五百不到的袍泽还能舞得动兵器。”
  听完的唐杰消化了很久才开口说话:“我做了个梦……”,他停顿下来看了看帐内的周敢和陈绍,那个医匠就自动忽略了:“夜间蛮子发动袭击,我们全部战死在西岸。”惨惨地笑了笑:“不过因为我们的拖延,来攻的数万蛮子被主将包围全部歼灭。”
  古人迷信,非常非常的迷信,凡事只要跟鬼神扯得上关系,能稍微有点证据就会深信不疑,特别是对于梦境的“预言”更加的确信。
  听罢的周敢和陈绍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面面相觑之后由周敢问:“校尉的意思是,今晚蛮子就会发动总攻击?”
  唐杰不是在故弄玄虚,不过他也不太记得自己到底梦见了什么,会那么说是周敢介绍的战况进行了一种潜意识的暗示,他又根据梦中一些还记得的片段将这个梦境的“剧本”给补充上了。
  西岸的吕哲军之剩下不到一千五百战力,可以很确定的说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敌军统帅不是傻瓜,怎么也能看得出是发动总攻击的机会来了。
  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复杂,岭南的那些蛮子本来就不分昼夜在进攻,按照正常的交战状况,他们这伙只剩下一千五百战力的残部再支撑两次就真的是顶不住了。所以唐杰根本就是在说废话,可以把他的行为当成是在部下面前炫耀的一种装X。
  古时候装X是一种必然性,可以是为了保持神秘性,也可以是为了增强接下来要说的话让鬼神帮忙“背书”来使得荒谬的事情有一个良好的解释,既是寻找一种借口。
  果然又听唐杰说:“我欲展开一次主动的反击打断敌军的部署,也是为了明日卯时能够顺利的撤退。”
  吕哲军讲神神鬼鬼那一套其实没有多少市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就是什么样的结果必然是因为事前做出了什么选择,也就是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很不幸,周敢和陈绍皆是军侯,他们学过最粗显的“逻辑学”,很快就能从唐杰那似是而非的鬼神论中绕出来,并依靠两人的智商去进行理解。
  说白了,唐杰就是觉得被动防御大家都可能要完蛋,既然是要完蛋不如冒险搏一把,反正撤退的日期已经按明文的军令下达,那么被动防御的限制也算是解除了。
  “请校尉示下!”周敢和陈绍一起行礼。
  唐杰一副虚弱得连说话都困难的模样,很显然带队冒险的人选只能是周敢或陈绍,他们认同唐杰的选择,但是那么正式的行礼可不是争相踊跃的要为了大多数人牺牲自己。他们是在等待唐杰开出合适的价码,毕竟唐杰那是建议不是军令,所以冒险会得到什么样的军功必需事先说清楚。
  很现实?确确实实是很现实,军队是暴力机构不假,也可以下达必死的任务给军人去完成,但是什么都要有一个价码,价码合适就心甘情愿地去牺牲,价码不对既然都是要死那哪种死法不是死,现在可没什么民族大义的概念,更没有“为了某某谁,你去死吧”,“生得光荣,死得伟大”之类的忽悠技巧,讲的就是自己死后家人会得到什么,哀荣又会是什么规格。要是死了家人不能妥善得到照顾,哀荣又差强人意,那死不死还需要详细的考虑一下。
  所以呢,唐杰懂,对于部下问及价码更是没有一点不愉快的情绪。他愿意过来指挥西岸诱饵之军也是先和周文谈好价码,他的价码和参战将士的价码,还通告了参战部队此战会得到什么样的军功,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强参战部队的韧性。
  千万别误会说随随便便一支军队都能和主将去讨价还价,那是“决死之军”才有的待遇,用意就是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没有负担的战死,不但是吕哲这边有这样的“惯例”,一直到两汉期间华夏族群都是这样,还要到五胡乱华之后才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谈妥了条件,也是唐杰力所能及可以开出的价码,胆子比较大的陈绍觉得划算就抢先接下了带队出击的任务。
  只剩下一千五百战力,意味着陈绍能带兵出击的士卒只可能是五百人以下。
  在万人以上的战事中,五百人在很多时候砸进去一滴的涟漪都泛不起,但是在一定的时刻运用得当的话,五百人却是又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岭南各族联军在观察西岸吕哲军的虚实,经受过正规军教育的吕哲军军官们又怎么可能是瞎子?唐杰已经注意敌军很久了,他不但发现有一支并不属于百越体系的武装,还发现敌军主要的屯兵位置,如果不是敌军的首脑太过狡猾,毫无疑问敌军中军该是在正面的那片树林之内。
  既然是要打乱敌军的军事行动,那有什么比袭击敌军首脑所在位置更加的直接和有效呢?
  不是唐杰看不起岭南各族联军才会想着用五百人去进攻一军统帅,是岭南各族除了敢以命博命之外真的没什么作战技巧。对付这样的敌人,要是没有那个王八蛋有那么多的限制,唐杰说什么也不会打得那么艰苦。
  现在撤退的日期已经确定,老子们马上就不奉陪了,且不冒险也确确实实是有可能撑不到天明援军抵达,有什么理由不冒险一次?!
  “完整的全套藤甲已经全集中过来了,另外劲弩、朴刀等物也应有尽有。”忙碌了半晌才能喘口气的周敢很慎重地对陈绍和一众杀气腾腾的士卒行礼:“诸君,拜托了!”
  一旁虚弱到需要被搀扶才能站稳的唐杰也是庄重行礼。
  陈绍与一众士卒只是点头没有其它动作更没回礼,然后就互相之间帮忙检查甲胄。
  主要是在场没什么传统贵族在呀,不然绝不是这么一副场景,决死之军出战并不是这么简陋,除了需要巫师跳“大傩”祝福之外,指挥官还要吟唱《诗经》中的某段诗词来作为送别,有才华自然也能应景题诗。
  要是有传统贵族在场,此战要是得胜或是大胜,那么又是一场类似于“风萧萧兮”的悲壮历史篇幅。
  实在是可惜了……
第0589章
让我们创造历史吧!(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