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716

  汉国早就在制定出兵北上的计划,至于制定北上是进攻谁哪怕徐阳是吕哲结拜兄弟,汉国以律法治国的规定注定徐阳并不会得到什么超过身份优待,徐阳的身份也就仅限于了解这些。
  这个年代国家还不叫国家,是叫“家国”,所有的人基本是以“家”为重才会顾及到“国”,因此不止是徐阳在向家族提供信息,秦国与列国过来效力与汉国的人都有在向家族透露信息,这些得到来自家族子弟从汉国送来的情报时做出了相同的举动,那就是无论得到什么信息也仅限于是家族重要成员知晓,至于上报国家什么的是绝对不会干的。
  很不爱国?那要看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要看主流的思想。而这样的事情自夏朝开始就形成了,不是到了他们这一代才有。
  徐岩的担心是源自徐阳的身份,徐阳虽然目前在汉国只是一名校尉,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是吕哲的结拜兄弟,与之吕哲接触的机会可要比普通的校尉多得多,且两人会闲聊到的话题也是在行政体系上不会谈到的。
  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有责任保护治下的子民,徐阳反复从吕哲那里听到类似的话,徐岩也就明白吕哲可不是为了争取民心说说也就算了,是真的会因为本国子民在外遭受的不幸而发动战争……
第0630章
大势(三)
  秦军对汉国商旅的作战真的是出自情非得已……
  吕哲鼓励行商是出于扶持商业为国家增加税收,同时也是想要让商队帮忙收集各地的情报。
  在任何年头行商都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拿目前的社会环境来说,单独的独脚商人基本是不存在,因为现在各地的开发程度太低,人口数量又不多的情况下野外有的是野兽,那么就不是那么安全,单独一个人行商纯粹是找死。
  任何年代能够长途行商的商旅都是有实力的商贾,除了有实力能够拥有众多用来运输的马车之外,必要的随行护卫也必不可缺,一是防贼寇、匪盗,二是保证不被野兽伤害。
  汉国的商旅算不得什么大商贾,毕竟南方不比中原,在文化和发展上没有天然的优势,在娩杓的提议下,和吕哲的鼓励下,汉国这边是以多股联合的模式来形成大大小小的商会。这些商会因为是多股联合必然会有足够的财力物力,那么走商的时候哪怕没有足够的人手自己组建护卫队,没有足够的人手也能雇佣人。
  吕哲虽然只是崛起四年,但是因为其特殊性,也是因为军队一直采取精兵模式不断整编,四年之中不断有士卒因为年龄或是其它原因退役,商会在走商的时候几乎都会多多少少雇佣了从军中退役下来的汉卒,哪怕是雇佣不到退役的汉卒作为护卫也会从乡间聘请骁果。
  不要忘记汉国有义务季度兵制度,乡间的骁果虽然不像常备军或者王牌军团那般操练,但是该掌握的搏杀技巧一点都不会少,能被商会看重并招募也会是其中的佼佼者。
  坏就坏在汉国商旅的护卫来源上面,随行护卫商队的武装基本是有接受过国家行为的操练,思想中也肯定是会带有吕哲深植在汉军身上的烙印,他们在周围变得混乱的第一时间是将自己全面武装起来,然后布置防御线。是布置防御线啊,那么肯定是会在某些地段挡住秦军的进攻道路,既是所谓的“挡道”了。
  挡住军队的进攻道路,哪怕是再三流的军队也不会允许有人这么干,何况是徐岩从中原军团精挑细选的秦军?
  面对悬挂汉字旗帜的小营盘,至少是一千人以上的非汉军武装,带队的秦军有的直接是碾压过去;有的秦军军官倒是还能派士卒上去通知让开道路,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时间那些汉人还不让开,毫无意外也是发动进攻杀过去。
  军队无情,他们是带来死亡和破坏的集体,得到命令的秦军要做的就是侵略如火,别说前方是汉人挡路,哪怕是秦人挡路也是警告不听之后进行攻击,毕竟在军令面前任何的阻碍都在可进攻目标之内,谁挡道谁就去死。
  在春秋战国时走商,几乎每个商队随行的护卫都不会少于三百人,秦与齐、燕、赵交战的汉国商队在战争爆发后有特别的联络渠道基本是抱团,那么两支商队就是六百武装、三支九百、四支一千二……
  秦军所遭遇的汉国商旅,那些挡在军队进攻道路上的商旅不下于十三支,又分为三股,那么每一股随行的护卫就不会少于一千人。秦军分散袭击的部队数量也是有多有少,但是绝对也会都超过千人。无论是谁挡道都要进攻,那么秦军与汉国商队随行护卫的交战也就爆发了。
  徐岩得到的战后汇报是什么呢?他看到的是秦军以损失将近四千士卒的代价消灭了三千余汉国的民间武装。
  这还得了啊?秦军的精锐进攻一些商队护卫都打成这样!?当时看到用四千士卒的代价才消灭三千汉国民间武装的徐岩脸色都绿了,他喊来与汉国民间武装有交战过的军官,很严肃地询问交战经过。
  汉国商队护卫的营盘完全就是“乌龟流”,不但营寨壁垒完善,该有的拒马、鹿角、陷阱是一个都不少,另外那些人虽然没有弩,可是弓、长兵、短兵、甲胄也是该有就有,极少数的一些护卫甚至还装备了非常锋利的铁质兵器。
  秦军分散袭击的部队因为需要四处奔袭基本都是轻装姿态,他们没有甲胄被不断箭矢覆盖伤亡惨重,硬顶上去之后更是遭遇处处如深坑、蒺藜、刺藤等陷阱,在短兵接触之后倒是占有优势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汉国民间武装的协调性做得似乎比齐、燕、赵三国联军要强,至少是组织性上与一般的军队几乎是没什么两样。
  营盘壁垒完善,该有的防御工事也都有,那么没有着甲的秦军在进攻的道路上被箭矢不断覆盖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很多秦军将领应该说不相信还是有点糊涂了呢?他们没搞懂那是汉国的正规军,还是真的是民间商队的武装。
  一般的武装该是那些与之交战的秦军军官描述的那样吗?在一些秦军的将领看来那是不可能的。
  “有可能,别忘记汉国每年夏季和冬季都要进行全民练兵,听闻一些表现良好的人能被送进最基础的军事学堂进行基础军官教育,此外汉国退役的士卒也不算少。那些退役的士卒是被编入一个什么预备役组织,得到征召需要再次披甲为君王(国家)效力疆场,平时则基本是受佣于商队……”徐岩说到这停下来,他环视众多将领一眼:“汉国已经不是我们所了解的列国。”
  徐岩的意思是,不能用以前的普世价值观和印象来看待汉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国的变化也就越多,那已经是一个逐渐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国度。
  列为将领若有所思,他们现在最为在意的不是去了解汉国,是迫切想知道主帅的判断,来自于汉国会不会出兵报复的判断。
  “会的,一定会的。”徐岩苦笑:“那是一个我们不太了解的国家,统治那个国家的君王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君王,他会出兵报复。”
  苏角远远见过吕哲,他印象中的吕哲是一个极其杀伐果断的人主,会有这样的印象是当时的吕哲不吭不响就安排军队将跟随前去会盟的项氏全部干掉,而似乎吕哲干掉项氏一众人等只因为项氏拒绝招揽?
  一个只用五年不到的时间就拥有那么一个强大基业的人不会是优柔寡断的人,而现在剩下的只是思考目前是汉国出兵北上的时机吗?
  秦国维持战争状态已经数十年,在一统之后也没有能够得到休养生息,这个国家若不是军队强盛法律森严早就崩溃。在最近的五年里,秦国连续多线作战,国内物资的消耗已经见底,若不是近一两年一直从汉国那边获得粮食,估计缺粮就能摧垮秦国。
  现在,指挥官认为汉国会因为商队被袭而向秦国宣战,一旦秦汉进入战争状态,秦国还能从哪里获得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别说秦国再也无法维持将近百万大军的补给,国内肯定也要因为失去这个粮食渠道出现粮荒,那样一来不用草原胡人,也不用齐国、燕国、赵国,甚至是不用汉国,秦国要么是大面积饿死人继续坚持,要么是会自我瓦解。
  因为正确的事情而做了一件影响重大的蠢事,那些秦军不应该攻击汉人,哪怕是再怎么憋屈都应该继续忍耐。但是没办法,秦军是骄傲的,他们也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可以派人前去解释吗?”章邯试探地问了一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说话的章邯,他们也都露出了希翼的表情,然后又一同看向了徐岩。
  “我并不认为汉王会听我们解释。”苏角闷声闷气地说:“相信诸位都听说过在慎会盟的时候项氏的遭遇,也都知道后面项氏被全面清理。”
  是的,吕哲是在慎杀了项氏七人,后面他本来没有想过要赶尽杀绝,毕竟收服一些项氏的残余族人对完整收拢楚国的力量有用。可是呢,项氏不应该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的口号,这是一个魔咒,为华族打开走向地狱的魔咒。
  吕哲曾经有无数次自号为王的机会,也有自行称王的实力,在那段时间里众多部下也在催促着甚至是逼迫着,但是他从始自终都没有那么干。
  为什么非要等到始皇帝封王和列国也相续表达出相王的建议吕哲才正式称王建国!为什么这样?因为他十分清楚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无数个,然后华族这个族群自此进入了谁有点斤两都能称王的时代,自此华族的血脉里都有了不甘寂寞的基因。
  “王侯将相宁有种”成了野心家揭竿而起的口号,项氏那些残余念了魔咒,吕哲只能赶尽杀绝。
  苏角那么一提,众人都明白过来了,吕哲从来都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们已经将两国开战的理由捧着送上吕哲的案头,哪怕现在不是汉国最佳的参战时机,吕哲为了履行会保护汉国子民的承诺,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
  秦军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并非只有秦军袭击了汉人,联军那边嘛……
第0631章
大势(四)
  交战范围有将近三十里范围左右,处处遇袭处处混乱,联军这边因为失去约束发生什么事情都在不可控制之列,大量的联军士卒或是主动脱离军队,或是被动的与部队走散,他们像是没有头的苍蝇一般地乱转。
  溃散的士兵从来都是社会上的毒瘤,他们失去约束之后因为各种恐慌,任何阴暗面都会在恐惧的驱使下爆发出来。所以有兵器溃兵经常干的事情就是对乡间黔首进行劫掠,杀人也绝对会干。
  汉国的商贾在行商,那么哪怕没有货物也会携带财帛,对于联军溃兵来说秦国早前对战场区域进行坚清壁野,在无法对当地居民进行劫掠或杀害释放内心恐惧的时候,似乎目标也只剩下汉国的那些商旅。
  在战争爆发时,汉国的商旅已经抱团构筑营盘,小股的齐、燕、赵乱军自然是无法威胁到防御工事完善的营地,不开的眼的家伙想上去攻击没等摸到围栏就被箭矢射成了刺猬;大股的乱军必然是因为其中有足够威望的人在进行率领,能够聚集起大股溃军的人不会是无可救药的傻瓜,不过思想也肯定存在差异,有的见到汉国那些人设立的营盘防御工事完善自然是不会去碰,有些则是观察后觉得能够拿下。
  联军溃兵在崩溃之后要比没有崩溃之前有勇气得多,这种勇气是一种害怕到了极致之后转变而成的别样狰狞,他们在发动对汉国商旅的攻击后态度远比在与秦军交战的时候来得坚决。
  毫无意外,联军溃兵在对汉国商旅构筑起来的营盘发动攻击时面临的是连绵的箭雨覆盖。
  要是在之前,不断看到周边有同伴被箭矢射倒,这批联军士兵绝对会迟疑要不要转身撤退,可是比较神奇的是他们成为溃兵之后却是对这样的画面视而不见,依然狰狞着脸庞迈步向前,然后掉进满是尖刺的坑中,踩中有尖刺的蒺藜刺,被拥有勾刺的蔓藤缠住,在期间天上的箭矢还在不断往下掉。
  一路铺满了死尸没有吓跑这批精神处于扭曲状态的溃兵,他们正是因为精神变得不正常才会有这样的勇气。最终他们总算是踩着同伴的尸体突过了陷阱地带,与汉国商旅的护卫发生了肉搏。
  不得不说,一帮脑子不正常的家伙拼命起来十分难缠,能够与秦军杀得有声有色汉国退役士兵和乡间骁果面对脸色狰狞不怕死的联军溃兵,应付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经过惨烈搏杀,他们在干掉最后一个联军士兵后,每个还活着的人心里都产生一种疑问,联军士兵的搏杀技巧并不是那么精湛,可是联军士兵交战意志也太坚强了和打法太不要命了,这样的联军在面对秦军的时候竟然次次都是失败,那么秦军该是多么强悍?
  他们就是完全不能理解嘛,联军在面对秦军的时候伤亡一成就军心动摇,在进攻自己却是无视伤亡战到最后一人,要是联军面对秦军能有这种非理智生物的坚韧,哪能次次被秦军追着掩杀?
  这些被联军溃兵攻击的汉国商旅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疯狂的溃兵总还是能保住营盘,另一些遭遇秦军攻击的同一国商旅却是每个都被攻破。
  田荣在派人收拢溃兵的时候,他也终于得到有联军溃兵攻击了汉国商旅的事情。与之徐岩得知相同事情的时候一样,他得知这样的消息也是懵了。
  攻击汉国商旅?而似乎联军士兵是前仆后继不顾伤亡的攻击?田荣懵了一下,回过神来的时候是一阵破口大骂,既是骂那些士兵对上秦军为什么没那个狠劲,也是在破骂那帮家伙给自己招惹了天大的祸事。
  “那些汉人还在原地吗?”田荣脸颊一阵抽搐,他的语气有点冷。
  “应该还是在原地吧?”有人不太确定的讲。
  徐岩在得知自己麾下的军队攻击汉国商旅的时候选择的是接受事实,他接受事实之后想的是用什么平和的手段来进行弥补。
  田荣当然也想弥补,但是看他的表情和语气,显然是另一种弥补方法:“一不做二不休,别让那些汉人有归国的机会,全部……”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姿势。
  听到田荣那么说,一些联军的文武脸色变了一下。
  很多人都清楚一件事实,汉国一直在等待一个参战的借口,毕竟汉军持续调动和准备物资只要有心就能察觉出来。他们没有记错的话,汉国的大王似乎一再重复提醒列国不要未经审判就伤其子民,现在不但已经造成既定伤害事实,联军主将更是要大规模的灭口……
  臧荼皱眉:“备上厚礼,派出使节交涉或许还能挽回,一旦……那就……”
  “不不不,臧将军不了解汉王。”田荣可是在汉国首都南陵待了将近一年半:“他既然公开对治下黔首承诺,必然会说到做到,且已经有汉军北上驻扎相县,那是准备动手了。”顿了顿很严肃地补充:“不能让那些汉人回国,一旦他们回去进行控诉,汉国必定会对我们开战,来个死无对证还能拖延汉国开战的时间。”
  奇怪了啊,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吕哲会是那样的人?可能,只是可能……他们了解统治者公开做出承诺不会是放屁,统治者的信用很有限,若是不能说到做到,得到的将会是唾弃。
  另外,他们十分清楚汉国虽然也在西南地区进行战争,但是那边的战事似乎发展顺利,汉军也没有在南边战区遭受像样的损失,汉国经过将近三年的休养生息,三年来不但在发展内政也在厉兵秣马,等得就是一个参战的机会,现在开战的理由他们已经拱手奉上了,战争还能避免吗?
  “诸事不顺啊……”臧荼十分感慨地摇了摇头不再反对了,确实是能拖就拖吧,不然还能怎么样?
  联军事后的弥补是派出大军进行围剿,靠着庞大兵力的优势对上不止三五次遭遇袭击的汉国商旅,他们总算是尝到了摧枯拉朽的滋味;秦国那边的徐岩也在弥补,他的弥补确实是比较平和一些,秦军是在撤退之前将汉国的人掳走了。
  吕哲在知道有汉国商旅在交战战区被攻击已经是事后三个月的事情,他是先得到秦国那边的会知,然后燕彼慢了一步进行汇报,可见秦、齐、燕、赵一旦全心全力在做一件事情,封锁线是多么的严密。
  汉国商旅被袭击?那么伤亡情况怎么样,秦国自己已经证实是攻击的一方,正在寻求解决的方案。那么联军呢?联军有攻击汉国的商旅吗?
  吕哲对燕彼发了一阵脾气,命燕彼赶紧查清。
  燕彼十分冤枉,他是得到必须全力严密监视各国中枢动向的命令,全部的注意力都专注在这个上面。再则,战区的情报那是军方的事情,与他无关啊。
  吕哲发脾气不是因为其它,是他自己也忘记了关注战区汉人的事情,那是内心难堪又不清楚伤亡有多严重才会脾气暴躁。冷静下来之后,他召唤蒯通、萧何和几名将领,将战区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秦国中原军团为什么收缩得那么彻底,也明白齐、燕、赵三国联军为什么自那次混战之后攻势停滞了下来。”吕哲面无表情地环视众人一圈,最后将目光停在萧何身上:“内政的建设到了什么阶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