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716

  徐志是命令部队先行出发,他本人到了卫翰来了之后,耽误了那么一小段时间才追上先走的部队。
  草原行军,要是走直线的话,半个时辰哪怕是按照非冲锋速度,有战马代步的情况下,走个十五里左右属于正常的速度。
  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嘛,战马的冲锋速度大概是能突破每小时五十五迈,不过持久力绝对不久。非冲锋的全力冲刺姿态,战马踩着相对悠闲的马蹄子也能达到每小时十五迈左右的速度。
  徐志是耽误了将近三个时辰才离开营地,这个时候先期出发的部队已经向南走了一百余里,算上他离开营地追赶部队用的一个时辰,部队其实已经远离离开时的沃野营地多达一百三十里左右。
  在徐志追赶上部队之前,先行出发的部队有遭遇到从前线返回的友军散骑。
  散骑是临时的联络兵,他向营地方向急赶是因为前方发生了突发状况,倒不是达成交易的那些胡人反悔了,或是将汉军诱入包围圈什么的,就算是那些胡人想将汉军诱入包围圈也只是坑进去极少的汉军骑兵,大部队都在后面远远地吊着,也有派出斥候在周围三十里进行警戒,怎么可能被诱入陷阱。
  所谓的突发意外是后面出现了新的胡人部队,那些新出现的胡人在汉军斥候眼睁睁地注视下,对着正在移动的另外一些胡人发动了攻击。
  遭受攻击的自然就是与汉军达成交易的那批胡人,前来袭击的胡人骑兵是头曼的部队。
  很明显与汉军达成交易的那些胡人根本就没想到头曼的部队会突然对他们展开进攻,结果就是一方毫无准备,另一方攻其不备,战事从一开始就是一面倒的状况。
  前线的汉军指挥官在得知胡人自己打了起来的时候有点茫然又很是幸灾乐祸,没有什么能比胡人互相残杀更能让他感到开心的事情了。
  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收缩部队以防不测,同时也赶紧派人通知后方。
  首先接到通知的是处于战争前沿第二条阵线的两个校尉,他们并没有像是前线的军候光想着幸灾乐祸,而是思考胡人自己打了起来对汉军代表着什么,目前阶段而言是有利还是有害,毕竟两帮正在厮杀的胡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带路党”,他们该不该上去帮一把来着?就算不是真的要帮忙,那也要让胡人之间已经产生的裂痕更大。
  两个校尉一阵商量,决定先聚拢周边的部队,然后适当地抵近战场,同时他们也联名派人禀告更为后方的卑将。
  卑将是与偏将同处一个位置,不过军中极度讲究一层一层的级别,校尉就该是禀告卑将,不能因为卑将和偏将待在一块就越级汇报。
  偏将一接到胡人自己干起来的汇报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幸灾乐祸的样子,他看到两个校尉附带上来的建议思考了一下立刻同意。
  胡人互相干了起来在草原上不是什么稀奇事,前一刻打得热闹下一刻突然又和解了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当然会计较仇怨,但是更多的时候为了生存也会放弃仇怨,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存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徐志接到来自前方的汇报时已经是耽误了至少一个半时辰,他对于最前沿的两名校尉的建议高度赞赏,那两个校尉是绝对不知道国家的整个大战略,可是那么敏锐地抓住机会,具有比较强的培养价值。
  “两名校尉一人叫秦嘉,另一人叫纪信,一人为秦人一人为蜀人,皆是在南郡之战后于衡山郡之战投奔王上,先后在庐江之战、会章之战立下战功,后来入帝国军事学院进修,成绩优异……”
  徐志表现出欣赏的姿态,自然是有人会将秦嘉与纪信的过往简略地说一下。
  说句实话,现在汉军之中若是为校尉以上基本都是在夷陵时追随吕哲的那批人,只有极少数是在吕哲占据整个南郡之后投效,一些则是在吞并楚、齐、燕被暂时保留下来的军职,不过在第七军团序列之后才会有他们的位置。
  秦嘉和纪信是在衡山郡之战才投奔吕哲,那也就证明他们是真的比较有本事,能在后面投效之后不断立功爬到现在的位置。从某些方面来说,不也证明只要有本事就能在吕哲统治的集团里出人头地吗?
第0728章
漠南(十四)
  汉军该帮谁?自然是帮脱离头曼单于那些部落,不但要帮,在确定那批胡人没有派人回去禀告这边的情况时,并且还要出死力的帮,最好是将后续来的属于头曼的那一批胡人骑兵解决掉。
  秦嘉是最先抵达前线的校尉,到来之前属于他的那一校兵马已经集结完毕,不过距离正在厮杀的那些胡人却是有点远。
  事实上不离得远不行,汉军要是靠近胡人怎么会安生地厮杀下去?就该是乌作鸟散了。胡人不厮杀得激烈一些,矛盾怎么加深?不加深的话汉军又怎么去拉拢想要拉拢的那批胡人。
  头曼派来的胡人骑兵该是在近万,另外一批胡人却是只有六千人左右,两帮人在汉军隔得远远的位置已经打了近二个时辰,不过伤亡却是远比想象中来得少。
  互相都是骑兵的状况下,听上去马蹄声轰隆作响,看过去也是尘土飞扬,可是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你追我躲,哪怕是有接触也是极为短暂的时间。
  骑兵作战的常态也基本是那么回事,除非是双方有信拼个你死我活,不然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分出胜负。有时候哪怕是被追逐的那一方被追上,可是只要狠心割弃掉被追的尾巴,用一小部分兵力来阻挡和拖延,双方很快又会拉开距离。
  一段时间损失一些兵力,反复地进行这种小规模的消灭和舍弃,一场敌对双方都是骑兵的交战,只要兵力不在不断的舍弃中损失殆尽或是被多个方向围住逃无可逃,通常都是会是以一方脱离而落下帷幕。
  “卑将传来的命令是后续还会有一万袍泽前来支援,中郎(将)给出的指示是尽可能地围歼头曼所属的骑兵。”秦嘉向在厮杀的胡人看去,那边全是弥漫的尘土,很难看清楚战场的真实状况:“你们是早就抵达该区域的军官,说说该怎么形成围歼的姿态。”
  后面还会有一万友军增援过来?那么算上本地原来的近万袍泽,他们的总兵力可以达到二万左右。想用二万的兵力去围歼近万的敌军,自然是极度依赖对地形的了解,猜测己方部队迫近后敌方会选择撤退的方向,事先在该个方向进行设伏或是堵截。
  “这片区域范围内二三十里基本为平坦地形,只有在西北方向和西边有几个小山包和盆地。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可视距离下,我们很难进行迂回而不被发现。”
  军候所说的是他们难以移动,不是说后续的一万援军。
  只要能在汉军晋升到军候的职位就不会有纯粹的傻瓜,毕竟完成晋升不但军功要足够,还要进入帝国军事学院进修来着,该学到的一些基本常识哪能不掌握?
  后续由第五骑兵军团军团长亲率的援军是从什么地方来?显然是不会笔挺挺地冲过来,会派人过来下达围歼的指令,不就是在等待这边将战况汇报,也是时时刻刻在了解敌军移动的方向,好选择可能进行埋伏的位置吗?
  想要在草原进行埋伏还真的是需要利用好盆地,不过这也要搞清楚盆地周边的地形,看看从某个方向看过来有没有障碍,方向选择不对想要藏兵也纯属是开玩笑。同时,盆地藏兵的有效距离也不会超过五里,毕竟所谓的盆地不是突然陷下一个大坑,是那种缓缓地低矮地形。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敌方的斥候只要控马走上高一些的土包,一眼看去也能够将盆地的情况尽收眼底,那也是会有方向选择的原因。所以想在草原进行藏兵埋伏的难度真的是不低。
  徐志显然是欣赏秦嘉和纪信的才能,因此才会做出赋予重任的指令。而秦嘉是最先抵达战争前沿的校尉,他是前沿的指挥官,现在就是到了考验他预判能力的时候了。至于纪信?纪信不是没有到达战线前沿嘛。
  这片地形太过开阔,他们已经进入敌军可视距离范围,那么进行埋伏的汉军就不可能是秦嘉的这只部队,他们现在还没有加入交战,可以选择的方案其实并不少,最佳的计划是告知后方应该在哪一片区域预先等待,然后他们将要负责的就是进行驱赶,将敌军驱赶往友军的方向。
  秦嘉正在思考应该怎么具体来付之行动,与之达成交易的胡人首领派人过来了。
  “我们首领请求汉军的帮助。”过来的胡人是操着一口的赵地口音那么说。
  有趣了啊,先是一个用秦腔口音说话,又来一个用赵地口音的,胡人部落里到底有多少会列国口音的人呢?
  秦嘉要考虑的却不是胡人有多少懂“人话”的翻译,他思量了一下,说道:“当然能够帮助你们对抗头曼,但是我这边的兵力不太足够。”
  过来的胡人所能看见的也就是大约四千来人的汉军,他们与头曼所属的骑兵已经厮杀了近三个时辰,从上午纠缠到了快下午,一直舍弃尾巴损失掉一两千人,所剩的兵力也就是三千五百人左右。而头曼派来的骑兵大概还有九千多,汉军加入进去临时合作的双方合起来的总兵力不足八千,还是头曼那边占据着数量优势。
  “我们已经来回追逐那么久了,双方战马的体力都即将耗光。汉军一直待在旁边,人和战马的体力都没有消耗。”操着赵地口音的胡人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
  胡人是一个懂马的种群,他们自小便是与马匹为伴,怎么可能会干出将战马体力消耗干净而不更换坐骑的事情?
  估计也是被追逐的那一批胡人觉得越来越不妙,想要拉汉军下水,最好是能将头曼派来的骑兵驱逐掉,胡人从来都不缺马,哪怕是再缺也是一人至少配置双马,配置三四匹乃至于是五匹马的都大有人在。有那么多可以更换骑乘的战马,哪怕是累也是骑跨战马作战的人累,说那种屁话或许是胡人觉得汉军是从南方而来,欺负汉军不懂马?他们也不想想汉军是怎么一路席卷向北的,汉军可能比不了自小与马匹为伴的胡人,但是绝对不会是不懂马的军队。
  秦嘉才不管过来的胡人为什么要睁眼说瞎话,那些胡人想要利用汉军,他也是在考虑怎么利用那些胡人,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一些罢了。
  汉军加入作战必定是会让头曼派来的骑兵退却,那却不是汉军所想要的。就算是不可能将头曼派来的一万骑兵吃下,但是能吃掉更多为什么要进行驱逐?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简单的驱逐会妨碍汉军接下来的行动,毕竟驱逐之后头曼那批骑兵肯定是会远远地吊在汉军旁边,有那些眼睛盯着汉军接下来还怎么办事?
  秦嘉跟过来的胡人说得比较透彻,只是进行驱逐对合作的双方都不好,不给予重大打击头曼派来的人不会仓皇而退,只有想办法给予重创才能真正地让双方真正的安全。
  “另外,你们的部众应该不是全部在这里吧?”秦嘉很真诚地说:“你们这里遭受攻击,没有过来的那些同伴呢?肯定也正在被头曼的人攻打,难道你们要不顾没有在这边的同伴了吗?”
  “是的,是的,不止是这边来了头曼的部队,五六十里外我们的也正在遭受攻击。所以我们才会想要尽快回去,这才来请求汉军帮忙。”刚才还隐瞒没说的胡人,他见秦嘉猜测出来了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秦嘉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罢了,没真想给说中了。他倒是有点不理解了,头曼不该是率领部队赶快离开吗?怎么会耽误时间停下来去攻打叛离的部落,难道不怕被汉军后来追上?
  “你们的主力还在将近两百里外的沃野,哪怕是用最快的时间赶过来至少也需要一天。我们这些部落合起来的战士只有一万五千左右,支持头曼的部落合起来有十四万的战士,要是头曼肯付出代价……”
  多余的话那个胡人不需要多说了,他们这边都被出其不意地逮住,处在后方的同伴离头曼的军队更近,可能现在已经被重重包围……应该说不是可能,他们已经与后方失去联系,肯定是真的被重重包围住了。
  秦嘉有点愣神了,他可算是了解到能成为单于的头曼决断之果断,察觉到有人叛离立刻就下狠手攻击,那何尝不是要将更大的威胁爆发之前消灭于萌芽?
  算上后续正在赶来的援军,汉军在附近的军队拢共也不过是两万,就再加上现场的三千五百左右可能的胡人友军,二万三千余人与头曼手里的十四万骑兵相差也有好几倍,有的打吗?
  只是一员校尉的秦嘉是真的傻眼了,他开始变得拿捏不准决策,不知道是按照计划消灭所能看得见的敌军,还是简单的驱逐,然后再趁头曼的主力还没跑去远远地吊着。
  头曼手里的骑兵有将近十五万,眼前的敌军只有不到一万,孰轻孰重来着?
  “按照卑将的命令想办法围歼眼前的敌军,也要趁头曼在消灭叛离部落派人去远远跟着。”秦嘉瞬间拿定主意,他两个功劳都想要!
第0729章
漠南(十五)
  有能力的人就会有野心,能力越大野心也就越足,秦嘉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地投奔明眼人一看就显得有前途的吕哲集团。他并不认为自己做下的决定会顾此失彼,派去人手远远地吊着头曼所在的主力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不妨碍到他对付眼前的近万敌军。
  秦嘉想得非常清楚,汉军上下做出那么多的努力和付出不就是为了寻找到胡人的主力吗?不妨碍到执行卑将命令的前提下,率先发现胡人主力部队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大功劳,他说什么也要把那个功劳给揽到怀中。
  “我们后续有几万援军正在赶来,你们先配合我军将这里属于头曼阵营的近万敌人消灭,然后我们再一块合军前去救援你们的部落,怎么样?”
  “骑兵作战需要用到的时间很久,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内将那近万敌人消灭?”
  “你听我说,你只要转告贵部落首领如此这般……”
  “真的可以?”
  秦嘉是打着包票拍胸腹肯定能行,胡人将信将疑也就带着口信离去。
  他们要干的事情可不是简单地假装溃败往某个方向将头曼派来的近万骑兵引诱过去,毕竟头曼那边能担任统率万人作战的指挥官别奢望是一个傻瓜,做得太过明显能上当就怪了。
  胡人回去了,他的首领有没有接受来自汉军的建议看接下来的行动便会分晓。
  “向卑将回禀,务必一字不落一字不错!”
  “诺!”
  派出鸿翎急使向后方回馈也是必然的事情,从某些方面来说,秦嘉这个校尉现在所担当的角色俨然已经转变为指挥拢共两万汉军的角色,那也是因为军团长徐志看得起他,要是这么件事情真给办成了,秦嘉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到后面,纪信也领着本部抵达,他一来就寻找到秦嘉。
  秦嘉自然要对军情向纪信会知,说话的时候他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战场的动态,看到战场态势按照自己所期盼的方向发展,他语气振奋地对着纪信说:“你来得太及时了,不然那些个部落首领可能还要继续犹豫下去。”
  纪信对于目前战局的情况只是听了个大概,听到秦嘉的那么一说也乐了。他有感到愉快的理由,毕竟秦嘉那么一说是表达出军功分润的意思,如此一来能不心情大好吗?
  人不能做独夫,在军中尤其是不能惹人厌,与同僚保持和善关系尤其有必要,毕竟上了战场天晓得什么时候需要来自同僚的帮助,因此多结下一些交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