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821

  没人能够搞明白张冲在思考什么,他们基本都是用目瞪口呆的表情在看着张冲。
  【金城的存在已经不是国之屏障,相反成了累赘……】张冲无视掉目瞪口呆的一群人,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屈膝跪坐,想着:【大将军以及中领军,甚至是所有人,他们在金城不失的时候还会抱着侥幸。这种侥幸却会葬送国家!】
  易揣在转着眼珠子,他捕捉到张冲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一瞬间心虚到几乎无法呼吸。
  张冲可不止是专门盯着易揣一人,是他所知道与汉军有暗通款曲的人都会专门盯视一小会。
  就在易揣在思考要不要蹿起来逃离的时候,那边张冲有了新的举动。
  张冲念了很多人名,一圈下来点名了十多人,易揣就是其中一个,最后说:“其余人退下。”
  被点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惊吓到的模样,没等他们犹豫完该干点什么,其余人是已经退了出去。
  幸亏是门窗并没有立刻被关上,更没有大批的武士冲进来,后堂也没有涌出大量刀斧手,要不然被留下的人就该准备搏命求生了。
  “不要紧张。”张冲一直是坐在原位,似笑非笑地扫视了一圈,慢斯条理地说:“诸位,某要送你们一场富贵。”
第595章
是否有诈?
  又是一天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不过今天却是水汽比之往常更加严重,从北面滚滚席卷而来的浓雾飘过了黄河的河面,慢慢地侵入到黄河南岸,使得整片大地笼罩在雾蒙蒙之中。
  浓雾天气的夜幕之下,哪怕是两人一样手持火把,可相距四五米互相看到的也只是模糊的光影。这样的环境让汉军首次停止轰击金城防御工事,算是让战场有了难得安静。
  汉军是入侵的那一方,对金城周边的气候了解有限,什么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天气基本只能是根据有限的判断来猜测。
  突然遭遇到浓雾天气,谢安是在睡梦中被唤醒,得知发生了什么情况,当即下令:“加强戒备。”
  各级将校很快就被集中来中军大帐,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带着刚睡醒的半懵,少数几个人则满是跃跃欲试。
  “雾气之浓,伸手不见五指。”袁乔说着还伸了伸手,看向一脸沉思的谢安,说道:“敌军恐怕会来摸营。”
  金城守军的主将是本地人,近几年各地天气是变化比较大,但是当地人肯定还是最为熟悉本地气候。两军交战之时,守军本身就占有地利,对于天气的了解也会占到天时,只要懂得利用必然是会占到很多便宜。
  “唔!”谢安肯定了袁乔的话:“不出意外,营盘之外已经有敌军摸了上来。”
  事实上,汉军已经有了自己的动作,加强戒备的同时,弓弩手被唤醒列阵,箭阵组织完毕就是向营盘之外进行盲目覆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只要是遇到有雾天气,各个岗哨的机枪就会进行盲射。这种举动当然不是闲得发慌,无非就是扫射可能躲避来偷袭敌军的地段,能射死人当然是最好,主要还是进行恐吓,也是想要打草惊蛇。
  冷兵器时代在大雾天气之下也会进行盲射,总归来说还是为了震慑,用这样的意图让敌军以为偷袭已经被发现。
  汉军的箭矢非常充足,没有箭矢告罄的后顾之忧,遭遇到浓雾天气必然不会吝啬箭矢,得到命令的弓弩手将自己在美梦中突然被叫醒的怒气,是用射出的箭矢来进行宣泄,还真的是能够听到浓雾之中发出惨叫。
  借着浓雾进行偷袭是一种常态,任哪个指挥官遭遇到这样的天气都会尝试一下,不过一般也就是派出数量多但是每支队伍人数少,主要是摸营进行破坏,可以致使敌军发生营啸就是最大的收获,不行也就摸进去能烧什么就放火烧什么。
  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环境中,部队派出去压根就别想再能下达下一次的指令,基本哪支队伍出发前得到的是什么命令,那就只能一直向着既定的目标使力。毕竟浓雾天气之中,想找人压根就找不到,更换军令什么的无从谈起。
  哪怕是太阳升起,处于浓雾之中也只能是看到自己身边最近的人,再远的地方就是雾蒙蒙的一片,处于这种环境的人其实是内心无比的紧绷和紧张,任何一点点的刺激都会下意识地挥出兵器。
  “那边……”李米很尽力想要看得更远一些,问题是眼睛睁得再大也就只能看那么远,摆出一个侧耳倾听的姿势:“听着窸窸窣窣……”
  冷兵器军队营盘是个什么样的构成呢?正规的营盘会有层次,外围必然是清理出一片足够的空地,再来的下一层就是诸多障碍物构成的缓冲带,后面更有篱笆、木栏、木栅的多道阻隔带。
  空地是将杂草、树木、灌木丛等等可以阻碍视线的东西完全清理干净,还会布置暗哨和明哨,暗哨是挖坑藏人,明哨则是摆着木板造的亭子,他们就是军大营外围的眼睛。
  缓冲带会非常复杂,有着众多的拒马、并拢尖木排、或是杂物,必要的时候还会洒下铁蒺藜,什么地段安全可以行人也不固定。
  围起来的“圈”,第一道一般会是篱笆墙,这种墙不会太高,基本是到成年人的腰间部位,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作为箭垛;第二道这会是连成线的木栏,它们并不是密封形式,每条木桩会留有空隙;后面的木栅栏才是封密并排模式,这种木栅栏是仿照城墙,高度至少有三米,宽度通常在两米以上,每隔一段还会建造一个箭塔,并且是多层次地布置。
  除开必要的营寨工事之外,营盘之内哪里是将士休息的区域,什么地方会留下校场,屯粮点该是在哪,军械库是在什么位置,甚至是厕所是在什么方位,都是有着十足的讲究,唯一不变的是主将的大帐绝对是在核心区域。
  是不是一员合格的将军,看得不止是指挥部队交战,很多时候看营盘的布置就能够看得出来,不懂布置营盘的将军不会有独立领兵的机会。
  简单的拿入厕区该放在哪来说,要是地点错误就该是整个营盘弥漫臭味,甚至是忽略入厕区会让整个营盘满是粑粑,苍蝇到处乱飞倒是其次,卫生恶劣必然会使病菌横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伤亡人数官方统计是接近两亿,然后死亡人数是五千五百万到六千万之间,但真正死于子弹、炮弹……等武器的人实际上只占了其中的四五成,其余皆是死于其它,最为严重的是疾病。
  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来说,以九十年代的官方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军民的总死亡人数是一千八百万,军人死亡人数为一百四十八万,其中国军阵亡一百三十五万,某党(含未知归属游击队)阵亡约十万到十二万。必须要说的是,鬼子残暴是绝对的事实,但造成这么大规模的死亡是饥饿和疾病。(仅是1942的华北大饥荒就造成三百万人以上的死亡)
  军队是集体,任何的集体在缺乏医疗的前提下,任何可传染的疾病一旦爆发,那就必然会形成恐怖的后果,华夏大地爆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历史有许多,像是东汉末年就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瘟疫,最严重的一次是席卷中原再蔓延到长江以南,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
  防止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一直是军队最为重视的大事,除开对尸体的妥善处理之外,人的排泄也是重中之重,所以说连营盘入厕的位置都不会选的将军,真心是没有资格独立统兵。
  李米所处的位置是在外围的暗哨,他们所在的区域刚才已经有后方的弓弩部队进行过覆盖,射箭之前已经通知避箭,却是谁也不清楚箭阵盲射覆盖有没有造成误伤。
  几次盲射覆盖期间,李米并没有听到惨叫声,有的就是箭镞射中某些物体之后的响动,他后面甚至都掀开头顶的木板,一片漆黑之下其实也没有看到什么。
  周围能够清除的东西已经清理,窸窸窣窣的声音对于军人来说其实并不会陌生,听着就是很多人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动静。
  “队长,我们怎么办?”
  “废什么话,给老子敲响梆子!”
  一阵梆子声被敲响,远方传来有人对话的声音,随后就是一片呐喊之声,急促的脚步声也是密密麻麻。
  躲避在坑洞里面可以将人踩踏的动静听得更为详细,以至于不用眼睛去看,也能够判断出人真的不少,更别提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头顶上木板被频繁踩踏的闷响让李米的脸都绿了。
  远方先是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什么,随后巨大的弓弦嘣动声一度掩盖人用嘴巴发出的呐喊声,不一会儿李米就能听到不断传来惨叫,似乎头顶的木板也被什么东西猛砸了一下。
  要是有足够的光线,再无视掉那些浓雾,可以看到数百上千的张氏凉军,他们是在一片混乱中闷头冲,冲锋的方向不一定对,跑着跑着互相撞到摔倒也是常事,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从空中落下,箭镞破开战袍、钻入皮肤、深入肌肉再带起惨叫或闷哼。
  箭阵的覆盖足足持续了半刻钟才算停止,每一个呼吸对于躲在坑洞下面的李米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他那没有戴头盔的脑袋甚至是被鲜血浇的湿哒哒和黏糊糊,洞里面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
  暗哨的坑洞并不是太大,至多也就能够容纳五个人,李米是和袍泽先沟通,等待要掀开头顶的隔层板却发现掀不动。
  “上面肯定是有尸体压着了,大家伙一起用力推。”
  不止一具尸体压住了木板,李米等人是费了老大的劲才算掀开,还让两具尸体落到坑洞砸中了同伴。
  他们这一片区域可以听到不止一人发出的呻吟声,更远的地方则是不知道多少人在呐喊和咆哮,瞧模样该是摸营的张氏凉军到了足够近的距离,已经发动了冲营。
  在这种浓雾天气之下,暗哨的责任就是为后方的箭阵指引射击区域,明哨不是被敌军给排除就该是撤回营盘。
  “快快快……赶紧进去重新盖上!”
  阵阵的呐喊声从李米等人的正前方传来,听声势绝对不会少于千人,他们先是赶紧将敌军的尸体扛起来推出坑洞,又是手忙脚乱才将隔层木板重新盖上,没有光线也不知道是不是捂严实了。
  又是梆子声被敲响,却不是李米这个坑洞的作为,听位置是他们在前方,没有多久后方的弓弩手又开始进行盲目的覆盖。
  从黎明到东方天际出现鱼白色的光亮,有了光线之后可视距离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依然是那种至多能看清楚一两步之内的视野。
  从首次箭阵盲射到东方泛白,该是有一个时辰就没有停止过吵杂声,张氏凉军的偷营很明显不成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是开始了连续不断的冲锋。
  “大多数敌军只能摸到缓冲带,无法越过篱笆墙区域。”钟兴身上看去有些湿哒哒,一些金属甲片上更是布满了水珠,那是站在某个位置久了,雾气沾多了的现象,抖动着解下来的披风,继续说:“敌军并未能够对我们造成什么实际伤害,为什么还一直不断冲击?”
  谢安在昨夜凌晨被叫醒,仅是下达该有的布置,又很放心地去睡觉,钟兴过来的时候他是在进行梳洗。
  “对敌军来讲,这种天气是他们唯一能够反攻的机会。”谢安用毛巾抹了一把脸,走到支撑甲胄的架子旁边由亲兵帮忙穿戴甲胄,看到袁乔进来就问:“长史,箭矢消耗了多少?”
  袁乔不是武将,他不需要穿戴甲胄,摸了一把身上的皮裘,随后也就解了下来交给亲随吩咐去烤一烤,才答:“各类箭矢消耗合起来超过八万。”
  “不到一个时辰……”谢安多少是有些感慨:“也就大汉经得起这样的消耗,曾经的赤壁之战,联军的箭矢总消耗也才十四万。”
  汉军每战消耗的箭矢数量的确非常恐怖,最夸张的是围困定襄,消耗的箭矢多达惊人的十四万,对并州以及朔州的箭矢总消耗数量超过三十万。
  当然了,射出去的箭矢在战后其实还是会进行回收,有些是清洗一下就能够再次利用,一些箭杆折断的则是回收箭头和尾部的翎羽。
  “敌军看样子没有打算停止冲击,除东面消停下来,其余方位依然是在不断冲锋。西侧那边已经有过近身肉搏,可见西侧是敌军的主攻方向。”袁乔是行军长史,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有权过问,还肩负给主将建议的重任,说道:“职估算了一下,敌军的损失不会小,如此死伤之下,再看浓雾蒙蒙短时间内不会散去,敌军主将的决心很大,可是……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啊,敌军有金城这座坚城,完全可以凭借坚城据守,没有必要无视死伤冲营。”谢安想这个已经想了很久,思来想去根本就没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说:“哪怕是要利用天气,付出那么大的死伤无法靠近营区却依然在冲,着实不合理……”
  外面有人在大吼求见,得到同意入了大帐,汇报说有内应带来消息。
  所谓的内应当然是易揣等一些人,他们向谢安汇报,说是张冲亲身出城,连带大批部队也没有在城池之内,他们在今天就有十足把握夺取城池的控制权,邀请谢安派军入内控制。
  “这……”
  听到消息的谢安等人多少有些愣神,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第596章
雾中之战
  金城毫无疑问就是一座坚城,驻守的张氏凉军也并不低于十万,完全可以利用坚城来进行防御,哪怕是至不济也能拖上数个月乃至于是数年,短期内不虞有失守之忧。
  张冲明明可以固守金城,防御下来的同时等待黄河的河面变得温和,介时黄河北岸的张氏凉军也就有了过河的条件,有金城这座坚城,再有黄河北岸至少三十万的大军,那个时候张氏凉国会占很明显的优势,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冒险。
  偏偏张冲冒险了,还是那种看着没有什么理智可言的冒险,让谢安不得不多想。
  “借着大雾天气袭营是常态……”袁乔看样子很苦恼,摸着自己的额头不是那么确定地说:“可是将城中的大部队调出,主将也是亲自出营?这个就显得很不正常了。”
  根据汉国这边探查关于张冲的情报,张冲并不是一个愚蠢的家伙,谢安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张冲肯定发现城内有人与汉国暗通款曲,在这种现状下依然敢亲自率军出城,要说没有布置陷阱着实说不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