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21

第104章
有效整合
  汉部又有大动作了,聚居到了柜县的那些人,他们吃了别人提供的饭,就该听从命令行事。再有,汉部算是大方,不但给了饭吃,更是拿出一些粮食作为赏赐,只要求众人能够听从号令进行征战,若是得胜还将会有厚赏。
  本来就是缺乏粮食才听从新任郡守“就食令”来到柜县,他们拿到了属于自己份额的粮食,虽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被遣送,但好处已经到手,谁也没有太过抗拒,甭提这一次的“就食令”竟然还有后续的好处。
  众多的家族和部落,他们带来多少人,各自整合成为一队,按照人数多寡,给了临时的安排。
  “对,不给予官职是因为没有必要,但为了方便指挥,就该知道哪些人手下有多少战力。”魏骏驰脸上挂着笑容,看着却是有些阴冷:“吃了提供的饭,就该有把命送掉的觉悟。”
  那么说绝对不过份,要是刘彦没有发出“就食令”,那些听从召集令的货色大多也是会死,大约是各个家族四处寻找目标攻杀抢掠,死在攻坚上面。或是,等待身体被饿得衰弱之后被抛弃,留在荒郊野外饿死,也许是被野兽咬死。
  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每年的夏季接近秋季的时候,就是中原各处战事最为频繁的时刻,为了获得能够活下去的粮食杀来杀去。
  本来该是由尔荣下达“就食令”,偏偏尔荣发出“就食令”之后就被汉部干掉,那个时候等于是一套既定的规则没了,要不是汉部在随后有大动静,与姚伊买集结的那批人狠狠地交战了一次,长广郡早就该乱起来了。
  刘彦率军出征,也就是灭楼家、攻塞娄纳阿部落的时候,当时其实就已经是乱了起来,就像是看到戒备森严的坞堡或是城寨,又比如那些一直流窜的游牧部落,他们不敢招惹势大的汉部罢了。
  话又说回来了,刘彦没问,也没有人提醒,他还是在发出“就食令”之后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原本也不是不知道到处在攻伐,只不过以为是乱世常态。
  刘彦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但他绝对不会白白拿出粮食来便宜人。
  “对,家族旁支前来效力,每年会有固定赏赐。”
  纪昌看上去挺有官威,他现在有三种身份,一为刘彦幕僚,二是汉军长史,三官拜长广郡丞。长广郡郡丞是后赵朝廷体系下的正式官职,却也是他最无所谓的一层身份。
  无需特意观察,谁都能看出纪昌最近平添了一种威严和……难以形容的逼人锐气。他自以为猜出刘彦是强汉血脉后裔,内心里为“正朔”效力的使命感爆棚。虽然,他没有直白对刘彦或是任何人提过,但真的是感觉无比的自豪,真心是打算为刘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不过话说……强汉那一脉的皇帝,西汉皇帝似乎对待功臣都相当不地道?
  纪昌面对的人非常多,有选址固定居住的家族,有保留游牧的部落。他已经讲解了有一会,个别听不懂的又是反复问,说得有些口干舌燥。
  吸收各个家族或部落的一些旁支,让他们来汉部效力,给予相应的报酬,对于很多人来讲无疑是一件美事。汉部崛起,特别是扫楼纳阿部落不战而退之后,观望的人都该知道此后长广郡是由谁做主。
  强如塞娄纳阿部落都躲避汉部,他们这些和塞娄纳阿部落完全不能比的势力,除非是被逼到不得已的地步,谁又愿意去轻易得罪正在崛起的汉部?
  强者拥有一切,那是永恒存在的普世公理,只不过现今年头将这件事情放大,也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响应“就食令”前来聚居的每一家,他们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会被汉部索取什么。一般情况下,是会出一些嫡系子弟作为人质,自古以来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先秦战国时期最为普遍,给人当质子真没有什么突兀的地方。他们奇怪的是,汉部竟然要的不是嫡系长子?
  “派来勇士到汉部效劳,勇士于战场缴获可以私留三成。”纪昌这句话说完,下面那些人就立刻按耐不住交头接耳起来。他停下来让人议论,等了一小会才大声继续说道:“根据这些勇士在汉部效劳的情况而视,汉部会酌情减少你们应该缴纳的赋税。”
  没什么好说的,后赵的政权体系下,税赋什么玩意的其实基本是靠下面的官员自己去搞,中央政权只给州治所级别的下达指标,然后州级别的治所再向郡级别下达自己的指标。到了郡守府这边,郡守在完成州治所的份额要求之后又有自己的指标,然后是县、乡、村……一层又一层的扒皮。
  通常情况下,视贪婪程度和拥有的实力而定,每一级官员定下的份额都不一样,夸张一些的会在原有的指标上加个数倍乃至于是数十倍。每年几乎都会有一些家族灭亡,那是难以完成赋税额度起兵被剿灭,又或者是按照份额缴纳之后变得虚弱被敌手灭掉。
  汉部不会去搞什么赋税全免那一套,胡人不会因为谁的仁慈感恩戴德,相反会因为仁慈而看低。汉部该给的恩赐会有,但并不是平白无故。
  传达的意思需要令人思考,该进行的事情也不会停止。在接下来,汉部开始进行适当的整合,早先归附刘彦的四家负责前来听命的晋人这边,西骞家和苏乐家负责胡人这边。
  事实上,听从“就食令”带着人手听命的晋人豪强绝对比往年多,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尔荣对长广郡的晋人豪强、大族折腾了一波,有汉部竟然会攻击坞堡并攻克,还有……
  “汉部首领果然对待晋人不一般!”
  “嗯。汉部之中……大多数主事者皆为我等一般的晋人!”
  只要肯查,一些情报很轻易就能获得。汉部的核心主事者还真的大部分就是晋人,看去反而是胡人身份的主事者较少。这样一来就让地方的那些豪强心思活络了。
  胡人那边自然也是发现了汉部的情况,不过大多数胡人并没有想太多,只以为刘彦像是一些人喜欢用听话的晋人。喜欢任用晋人的首领并不少,因为石勒给了那些人一个好的榜样。
  经过十来天的整合,纪昌下令开拔,他们第一个征战的对象距离柜县并不遥远,是一个拒不听令的小家族,本身亦不是坞堡,是一座胡汉混合起来的城寨,将会被用来让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见血和磨合。
  这一次长广郡地界内需要被清扫的很多,除了第一个攻击的城寨,跑不掉的坞堡和城寨会放在后面,最先动手的是那些游牧部落。
  说“第一个”其实不然,柜县这边在整合期间,徐正和吕泰已经率军对一些游牧部落开始了征战。只是,他们开始行动之余,第一个目标是扑了空,第二个倒是逮住了,可是接下去又连续扑空了两个。后面,他们改变了策略,是到要离开长广郡的要道守株待兔,总算是让征战进入正轨。
  挥刀劈死最后一个挣扎的杂胡,李坛昂天狂吼,他是满身的浴血,周遭的汉部士兵皆是如此,鲜有厮杀过后还能一身整洁。
  这里是一处狭隘要道,此时此刻铺满了尸体……
  “收拾战场!”
  “诺!”
  发泄了一通的汉部士卒如往常那般开始收割首级,他们会将割下的首级系在腰间,并坚持认为这种行为很“汉部”,绝对不能抛弃这种习惯!
第105章
关于未来的思路
  轰隆的马蹄声奏响,徐正带着马队冲进了迁徙中的部落车队,一片腥风血雨开始出现。他们是先解决掉了这个部落的二百来个骑手,追赶了两千多才算追上,并毫不客气地进行一阵杀戮。
  杀斗场旁边是李洪等接受雇佣的冉闵部曲,他们留下了三十人接受刘彦的聘请,余下的人保护申钟回去襄国。
  对付杂胡部落,李洪等人极少出手,他们坚持认为光是训练绝对无法练出什么骑兵,除了骑乘之术之外,哪个合格的骑兵不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
  算起来汉部的那些骑手已经足够幸运,他们在冉闵麾下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运气,可以挑选什么实力弱的小部落,根本就是一开始就与强者碰撞,不知道死了多少同伴,活下来的人这么厉害,并不是无缘无故。
  这是他们剿杀的第三个部落,并不是属于塞娄纳阿那个阵营,是没有响应汉部的号召,那么自然也是在被杀戮被掠夺的范围。
  刘彦本部,包括那些用“就食令”召集起来的人,针对长广郡境内的征战会持续至少两个月。
  一切符合后赵政权的“减丁”政策,不让地方有什么家族或是部落壮大起来,毕竟一旦有非羯族壮大,羯族在匈奴那里发生过的事情岂不是要重演?
  “我们会借这个机会吸收掉一部分。”刘彦可以想象出现在的长广郡是什么样的景象,绝对到处都是暴虐的军队在横行:“不留痕迹地消耗那些不听话的,尽力拉拢亲善的。”
  感谢有塞娄纳阿这个一个部落跳出来,让汉部有了下一个合适的敌人。一个部族的崛起不能没有敌人,可是又不能有无法战胜的敌人,像是塞娄纳阿这种部落对汉部就正合适。
  “您是故意让长广郡出现两个……唔,阵营?”拓跋秀新学了一个词,那便是阵营。她真的不是那么懂刘彦为什么喜欢爬上风大的高处,风太大吹得人眯眼睛,头发也会狂舞,对于很努力才弄出的发型是个坏消息。
  不止是刘彦喜欢搞阵营这一套,所有上位者都喜欢区分阵营,只是手法上会略略有区别。像是石勒时期,后赵的阵营就是诸胡和晋人,石勒虽然是从匈奴人那里夺了江山,可是并未对匈奴人赶尽杀绝。
  慕容鲜卑也在搞阵营,之前还联合其他的部族针对宇文鲜卑、段氏鲜卑、拓跋鲜卑,可是现在开始在喊大鲜卑了。
  哪怕是虚弱不堪的晋国也在弄什么阵营,长江以南的土著是一个阵营,南渡的各世家是一个阵营,北进派和西进派又是阵营。
  “段氏被灭了。”刘彦脸上的表情略略阴霾:“是被慕容恪率军所灭。”
  那是刘彦从申钟嘴巴里才知道,事情发生在:东晋咸康四年,成汉玉恒四年,汉兴元年,前凉建兴二十六年,后赵建武四年,代国建国元年。
  是慕容鲜卑联合后赵,从南北两个方向灭掉了段末秠建立的段氏辽王国(史称辽公国,因为段末秠是东晋的国公)。那么石斌集结人马就有些耐人寻味,说攻击段氏鲜卑该是清剿余孽,但段氏鲜卑不是又被慕容鲜卑容纳了吗?
  刘彦是不清楚一件事情,慕容鲜卑先联合后赵攻击段氏鲜卑和宇文鲜卑,后面慕容鲜卑却是遭到了后赵的突袭,后赵突袭先得胜,逼得慕容鲜卑退往辽东,但是在后面慕容鲜卑又击败了石虎亲率的后赵大军。
  还有一件事情刘彦更加不知道,那就是一个“侍奉五主大贱人”的诞生记,那个家伙叫阳裕。
  消息传达缓慢的年月,同时消息又是闭塞得很,很多事情哪怕是听到了都不一定是正确,例如传闻恒温慷慨激昂地准备出征成汉的这个说法。实际上恒温是被逼的,他要是不西政成汉,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就要活不下去了。
  “不是石虎邀请李寿一同瓜分晋国吗?”拓跋秀显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她说:“燕国(前燕)有大儒到代国作客,将赵国(后赵)将要与成汉共击晋国中分江南的事情作为谈资。此乃秀亲耳所闻。”
  刘彦压根就不知道那些,他只知道晋军在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败给了后赵军队,冉闵在那一战似乎还大显神威干掉不少晋军,杀掉晋国素有武勇名声的蔡怀。
  “哦……”拓跋秀点头:“庾亮是大诗人和礼法大家,可他不懂军事。”
  “呵呵!”刘彦不是在嗤笑庾亮,只是有些嘲弄:“晋国难逃之后,最喜欢的就是派大诗人统军。”
  “所以晋军一直在大败。”拓跋秀就真的是在嗤笑了:“我听闻你的一些部下想要派人前去晋国,为你求来贵女。”
  这么件事情刘彦也有耳闻,但他从来都没有当一回事。不止是晋国那边,似乎还有去乐陵找崔氏还是什么的,反正那些部下就是很热心地想帮他建立“后宫”。
  刘彦明显看出来了,拓跋秀根本就没有在乎那些事情。他对拓跋秀说过的一句话印象无比的深刻,原话是“你会知道谁对你的大业帮助最大”。
  “那个地方便是选作英灵殿的地方?”拓跋秀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包:“不在狭隘的半岛?”
  刘彦蹙眉:“我随时可能放弃陆地有这么明显吗?”
  “并无。”拓跋秀实话实说:“相反,您大肆攻伐长广郡不服,展示了雄心,大批晋人与杂胡不敢违逆,纷纷宾服。”
  说到底刘彦终究是一个现代人,对于古时候一些词不能乱用并未知晓,例如“宾服”就不是能乱用的词,那是谁向王者臣服的另一种说法。
  “整合长广郡之后,您有什么打算吗?”拓跋秀抚摸着战马的马鬃:“留下塞娄纳阿这个部落,是为了下一步向高密郡进军?”
  刘彦知道拓跋秀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但这一次却是猜错了。
  后赵现在虽然有挫折,但并不是谁都能够挑战其统治地位,刘彦可没打算找死,他是对于将系统升级到“城堡时代”感到异常迫切,可现在去玩什么攻占青州,等着被后赵集合大军拍死吧!
  “这边……就慢慢发展吧。”刘彦扭头看向了东面,那里除了大海之外,跨过渤海不是还有一个半岛吗?他比较突然地问:“慕容鲜卑建国了?”
  拓跋秀答道:“(东晋)咸康三年便已建国。”
  “再逛逛吧。”刘彦双腿踢了踢马肚子,手也是抖了一下缰绳,坐骑缓缓地踏蹄行走。他问:“段氏鲜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还能是怎么样呢?”拓跋秀觉得穿裙子骑马太痛苦了,特别是现在穿裙子里面压根就什么都没穿,庆幸马背上有垫子,扭了扭不太舒服的部位:“寄人篱下,代国便有段氏那边的直系族人。”
  刘彦明白了,慕容鲜卑为了自己的霸业会攻击任何一个鲜卑部落,但是慕容鲜卑不会对那些部落赶尽杀绝。他在思考一个问题,慕容鲜卑对拓跋鲜卑的态度究竟怎么样。然后是,他这个鲜卑铁弗的身份对慕容鲜卑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在慕容鲜卑接下来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分一杯羹什么的。
  “啊?”拓跋秀听了刘彦的话明显呆住了,并且一呆就是很久:“可……可是,我们没有那个实力……打穿通道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