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49

  如今天定封神之人拜入阐教门下,虽然不能改变实力对比,不过也能看出天意倾向了。
  想来是截教实力太强,天道重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冥冥中开始平衡阐截二教的实力对比。再者阐教人少,就是弟子死完,也未必能消去大劫,所以天意开始垂青阐教,使更多的截教弟子应劫,这样才能更好更多的消去因果。
  不过这仅是天意垂青,并不是天道大势,或可让自己占些先手,却不能决定胜负,仙道杀劫,最终比拼的还是实力。
  且说在姜子牙这天定封神之人虽然一开始身份被天道隐匿,不过拜入阐教之后,就不再是秘密了,顿时被诸圣所知,知道仙道杀劫已经拉开了序幕,各自开始行动起来。
  佛教之中,准提和接引、帝释天在佛界中央莲花池中商量对策,虽然不打算让弟子们入劫,但也不是说就没有操作空间了。
  “如今商朝天命将终,王气开始四散,各地均有潜龙在孕育,我佛教虽不愿涉入大劫之中,但也可布下些棋子,好为之后的传道做准备。”
  准提的话令得接引和帝释天都点头赞同,作为佛界三巨头,他们已经隐隐感觉到此次大劫之后,正是佛门兴起之时,早做些准备自然是没错的。
  经过近百万年的低调发展,佛教实力已经壮大许多,小乘佛法研究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开始传扬大乘佛法,从渡己走向普渡众生。
  帝释天道;“如今商朝气运流逝,龙气无力镇压各地潜龙,各诸侯都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人王,不过实力最强的四大伯候机会最大,要是布下棋子,就该在这四方势力中寻找。”
  准提点头赞同,一般王朝更替之时,下一任真龙天子并不是直接天定,紫薇大帝会利用自身权柄把转移的天命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份,散入龙脉之中,和有缘之人结合。
  比如某家祖先葬在龙脉节点,受到龙气滋润,双方联系很深,等到天命转移,此龙脉承接天命之后,就会形成潜龙,使得墓主子孙中形成王气,有资格争夺天下。
  这就是乱世中的蛟、蛇,然后天发杀机,地上兵戈四起,众潜龙互相争斗吞噬,胜利者会得到对方的天命,越战越强,最后统一天下,成就完整的真龙之命。
  所以天命强弱,人王位格高低,也和他统治的地盘,吸收的天命有关,此时天命转移,有资格争夺天下的人很多,谁也不知道最后胜利者是谁。
  这也是体现天意莫测,给更多的人机会,使得人道发展更有活力和变数。若直接定下人王,人人都能知道下一任天子是谁,前去辅佐,轻而易举换了天下,那人道岂不是一团死水?
  帝释天笑着道:“四大伯候之中,以西伯侯和东伯侯实力最强,西伯侯的封地周国在西岐,离我佛教最近,不如就在周国落子。”
  准提道:“贫僧正有此意。”
  接引无可无不可,这时点头道道:“那就开始吧!”
  准提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一团紫气,这紫气极为不凡,在他手中变幻种种形状,一股尊贵不凡,慑服人心的气息流转,仿佛一尊帝王临世。
  “为了这团紫气,我可是给了紫薇大帝许多东西才交换过来,想必能成就一代人王了吧!”说着一挥手,就见这紫气腾空,径直落入西伯侯府。
  帝释天虽然知道周朝首代天子为姬发,但此时连周朝都没有,一切自然还充满变数,这次争龙过程中,伯邑考就未必没有机会,他们佛教也是可以争一争,摘了阐教桃子的。
  只要保证伯邑考不死,按照宗法制,西伯侯之位那是跑不了的,要是周国果然得了天下,有着这一身帝气,做一任人王不在话下。到时候就算佛教没有出一份力,可有着这因果在,对佛门传道的帮助也极大。
  昆仑山元始天尊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顿时皱皱眉头,不过片刻后又舒展开来。西伯侯也是他选择的潜龙,此时见佛教也有落子此处,原本心中不悦,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未必是坏事。
  数年之后,突见天际一道亮光划过,只见昆仑上中一团皇气形成金龙,尊贵无双,皇气四溢,张牙舞爪中飞向雍州之地,一声震撼天地的龙吟声过后,西伯侯府再添一位公子。
  接引和准提对视一眼,不怒反喜。适才那道皇气明显和玉清真王身上的一模一样,可见元始天尊也是选择了西伯侯。
  可在明知道佛教落子在先的情况下,他还这么做,这其中的意味,可就引人深思了。
第二三六章
碧游宫进言
  佛教和阐教先后落子,还都是布局西伯侯府,这等动静,难免引起有心人的思虑。
  金鳌岛上,一座云雾缭绕的洞府中,对坐的虚无君和多宝道人同时皱眉,对这一情况,本能的升起不妙之感。
  虽然他们两个都证道准圣,不在此次大劫之中,但事关截教大计,却不能坐视不理。对于多宝道人来说尤其如此。
  从感情来说,师门有事,自己责无旁贷,不管愿不愿意,都有可能身不由己的被卷入大劫之中。从利益来说,截教如果损失惨重,气运大跌,也不利于他们修为进步。
  当然,这对多宝道人来说更重要一些,虚无君虽然表现的也很积极,不过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
  他对截教可没什么感情,至于修为,有着混元元始境的记忆和感悟,自然没有任何瓶颈,要不是怕引起怀疑,他早就准圣圆满了。
  “明明佛教已经落子西岐,阐教竟然也选择了西岐,这其中的意思实在耐人寻味,不知师弟有什么看法?”
  多宝道人面上虽表现的风轻云淡,但其实心中还是有点担心的,截教树大招风,虽实力强大,但因长期独霸人族气运,挤压别的教派生存空间,一旦有了机会,明里暗里的被针对肯定不少。
  虚无君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且对照原有轨迹,这一次封神大战截教大概还是逃避不了原有命运。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啊!”
  虚无君心中感慨,事情走到这一步,其实是可以预料的,就算没有这次封神之战,截教也会面临诸教打压的局面。
  实在是吃独食太招人恨了,而且还是一直吃,吃完一轮接着吃下一轮,不给其余教派机会。
  三皇之中,截教辅佐了地皇,五帝之中,截教辅佐了三帝,夏朝虽是阐教扶持,但其中截教也曾帮忙,自然要许诺他们好处,利益实则二者对半分了。到了商朝那完全是截教的天下了,阐教已经快没了生存空间,更不用说佛教了。
  这种情况下,元始天尊能忍到现在已经非常不错了,要不是和通天教主是兄弟,顾忌多多,估计早就合纵连横,着手打击截教了。
  圣人不死不灭,三界之中能让他们关心的事情不多,教派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他们大道的延伸和论证,教派越强,他们的道越无处不在,越多的人受到影响,信奉其教义,就有更多的气运,如此种种,直接关乎着他们修为的提升。
  这样的切身利益,没有哪个圣人能够放下,虽然虚无君曾经老听人说元始天尊急功近利,以大欺小,联合外人对付自己的兄弟,实在是见利忘义。
  但他觉得通天教主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是真的如此顾念兄弟之情,为何不肯给阐教分一杯羹?
  当然站在通天教主的角度来说,成为国教是门下弟子争气,大家各凭本事,阐教弟子本领不济,怨不得别人。
  但如此公事公办的态度,元始天尊也可以说自己靠本事请来了外援,有本事你也去请。
  这只是虚无君心中的想法,但他如今身在截教,不管有什么心思,在表面上还是要顺着截教的利益表现,这样才能更加顺势搅风搅雨。
  想到这里,他笑着道:“这很明显,阐教和佛教有着联合的想法,还是二师伯主动的。此前我曾对老师说过,担心诸教联合,但老师不相信二师伯会联合外人对付兄弟。如今看情况,可能被我不幸料中了。”
  多宝道人面色一沉,叹道:“老师就是太重感情了,总是把人想的太好。只怕就算到了如今,他也不相信这种判断。若我们说的多了,反而招至责罚。”
  虚无君道:“但作为弟子的,我们却有必要进一步提醒他老人家。若明知有问题,却因害怕责罚而听之任之,这是对老师的不孝,对截教的不负责任。”
  “不错。我身为截教大师兄,既然看出了问题,就不能坐视不理。我要去找老师说一说。”
  多宝道人起身离开,虚无君也跟上去,郑重道:“大师兄,我和你同去,多个人,总能多份把握。”
  多宝道人点点头,露出笑容,对虚无君的行为十分赞赏。
  其实一开始,他是不怎么喜欢虚无君的,一来这人曾经拜过冥河老祖为师,魔教的身份总让他心生不喜。二来虚无君根脚实在太好,要不是出世晚,如今也是镇元子等同级的人物。
  这样的一个人物进入截教,虽是外门弟子,但偏偏修为高超,又长袖善舞,不动声色间便拥有了极高威望,很得一帮师弟们的拥戴,无行中树立一个强大的山头,对他的地位形成威胁。
  如今他们二人双双证道准圣,在截教中一内一外形成两极格局,明争暗斗那是无处不在,虽然内门弟子修为高,但外门弟子人多,交游广泛,在外界的影响力反而大一些,他们都聚拢在虚无君旗下,哪怕什么也不做,也对他大师兄的权威无形中构成威胁。
  不过如今大劫来临,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正需要齐心协力的时候,些许争斗倒也不算什么,他们两人能同为大局着相,多宝道人觉得这是截教之福。
  二人来到碧游宫中,水火童子迎住,听二人说明来意后,有重大事情拜见教主,便前去通报,片刻后,出来说老爷有请。
  两人进殿后,教主做在云床上,等二人叩头完毕,笑着道:“你们两个同时请见于我,有何事直说无妨。”
  多宝道人恭敬道:“佛教和阐教已经先后落子,选定一方诸侯,弟子以为,我截教是否也可做些布置?”
  教主道:“此次王朝更替,为师首要考虑如何度过神仙杀劫,至于匡扶诸侯混一天下,再做国教一事,可先缓一缓。”
  多宝道人明白通天教主的意思,别的诸侯要想争夺天下,必然会和商朝对上,到时候支持他们的教派以及散仙们也会和截教对上,杀劫自然就进行了。
  只要圣人不出手,截教弟子修为高,又个个灵宝强大,阵法玄妙,根本不怕,等杀得几人,消去劫数,直接抽身而退。至于商朝灭不灭亡,通天教主显然并不关心。
  凡间王朝天命有时,本来就不可违,商朝注定要灭,通天教主只想在朝代更替中完成神仙杀劫,可没想过逆天而行,死保商朝。
  他的教义虽然号称截取一线生机,但天命已终的一代王朝,要重续生机,又是何等的难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强行为之,那不是截取生机,是犯傻。
  王朝天命掌握在天帝的手中,要想给王朝续命,就要打破天帝代行的天道大势,或者逼天帝改变主意,但这种事何其难?他不认为道祖之下有人能做到。
  多宝道人也是赞同这种策略的,但这或许只是通天教主的一厢情愿,别的教派会放过这次削弱甚至消灭截教的机会吗?平日里不好动手,这次借着大劫,正好有了借口,光明正大的做一次了断。
  尤其是阐教和佛教隐隐联手的动作,更让他心头蒙上一层阴影,二师伯联手佛教,恐怕真正的目的在于老师的诛仙剑阵。
  “老师,话虽然不错,但我教和商朝因果牵连太深,也没那么容易抽身而退。而且前日二师伯的举动,不得不让弟子多想。万一两位师伯和佛教二圣联手,局势将会对我截教极为不利。”
  通天教主一皱眉,不悦道:“不过是一场神仙杀劫,难道还会引动圣人亲自下场?再者你两位师伯和为师都是玄门嫡传,又是兄弟,断不会联合外人对付为师。”
  虚无君心中暗暗冷笑,通天教主自认为重感情,觉得元始天尊也和他一样,但很明显,元始天尊更现实一些,感情或许也重视,但利益也看的很重。
  当二者产生冲突时,如何选择,就看感情深不深,利益大不大了。
  或者说世上所有生灵都是如此,只是在二者之间的偏向问题。偏向感情多一些,就不为小利所动,若偏向利益多一些,只要筹码足够,感情什么的,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老师,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弟子以为有备才能无患,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毕竟是继巫妖量劫之后的又一个量劫,截教又是风暴中心,咱们还需做好应对准备,如果没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最好,要是真的不幸言中,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通天教主沉吟半晌,暗暗思索着形势变化。他虽然有些感情用事,但并不傻,知道徒弟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能完全忽视。
  想起自三清分家以来自己和元始天尊的越来越大的分歧,以及在紫霄宫中的争执,还有元始天尊和佛教之间的暧昧举动,都让他有所疑虑,这时被徒弟们一说,也不免有了几分重视。
  “你有什么主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