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六册)(精注全译)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33

不久以后,条侯的儿子从负责制造宫廷用品的官署那里为父亲买了五百套用于殉葬的盔甲盾牌。搬运这些器物的雇工很辛苦,可是条侯的儿子不付钱。雇工知道他偷偷购买的是天子所用的器物,一怒之下就上告周亚夫的儿子要谋反,这件事自然牵扯到条侯身上。雇工的文书被呈报到皇上那里,皇上把此事交给手下的官吏查办。官吏依照文书的内容责问条侯,条侯拒不作答。景帝便责骂他说:“我不再任用你了。”于是下令将周亚夫交给廷尉处置。廷尉责问周亚夫说:“您真的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买的器物是用来殉葬的,怎么能说我要造反呢?”狱吏说:“您就算不在地上造反,也打算到地下造反。”狱吏逼迫得越来越紧。起初,狱吏前来逮捕条侯的时候,他打算自杀,可是夫人阻止了他,他因此没有死,紧接着就被关进廷尉府的监狱。于是,周亚夫一连五天不吃饭,最后吐血而亡。他的封地也被撤除。
周亚夫死后,他的爵位中断了一年之久,景帝于是改封绛侯周勃的另外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延续绛侯的祭祀。周坚封侯十九年以后去世,谥号为共侯。他的儿子周建德继承侯位,十三年以后,周建德当上了太子太傅。由于进献的助祭黄金品质不佳,在元鼎五年(前112年),周建德被判有罪,封地被撤除。
条侯周亚夫最后果然是饿死的。在他死了以后,景帝就将王信封为盖侯。
太史公曰: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太史公说:当初绛侯周勃还是平民的时候,是一个粗俗而朴实的人,才能没有超过平庸之辈。等到他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后,便身居将相尊位,吕氏宗族想谋反作乱,周勃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最终使朝廷恢复常态。即便伊尹、周公这样的圣贤,又怎能超过他呢!周亚夫用兵,始终保持威严庄重,而且坚韧不拔,即便是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又哪里能超过他呢!可惜的是,他易于自满而不虚心学习,能持守节操却不知恭顺,最终死于穷途窘境。实在令人感到悲伤!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以参为太原王,以胜为梁王。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七年,孝文后二年卒,谥为孝王。子登嗣立,是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义立,是为代王。十九年,汉广关,以常山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
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异于他子。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梁王之初王梁,孝文帝之十二年也。梁王自初王通历已十一年矣。
梁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其明年,乃之国。二十一年,入朝。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多大县。
梁孝王刘武,是孝文皇帝的儿子,与孝景帝是同母的兄弟。刘武的母亲就是窦太后。
孝文帝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就是太子,即孝景帝;次子叫刘武;三子叫刘参;四子叫刘胜。孝文帝即位后第二年,封二子刘武为代王,封三子刘参为太原王,封四子刘胜为梁王。过了两年,文帝改封代王为淮阳王。同时把代国全部封给太原王刘参,号称代王。刘参在位共十七年,于孝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去世,谥号为孝王。他的儿子刘登继承王位,这就是代共王。代共王刘登在位二十九年,于元光二年(前133年)去世。他的儿子刘义继承王位,这就是现任代王。代王刘义即位十九年以后,正值朝廷扩充关塞,以常山为界限,将代王迁为清河王。这件事发生在元鼎三年(前114年)。
当初,就在刘武被改封为淮阳王之后的第十年,梁王刘胜亡故,谥号为梁怀王。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文帝对他的宠爱胜过其他儿子。又过了一年,文帝改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刘武被封为梁王,发生在孝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梁王从最开始被封为代王到后来改封梁王,前后有十一年的时间。
梁王十四年(前165年),梁王入朝。十七年、十八年,他又连续两年入朝,并留在京城,直到第二年才回到封国。二十一年,梁王入朝。二十二年,孝文帝去世。二十四年,梁王再次入朝。二十五年,又入朝。当时,景帝还没有确立太子。他与梁王在一起宴饮的时候,曾随口说道:“我死以后,就把帝位传给你。”梁王听了以后连忙推辞。尽管梁王知道景帝所说的不是真心话,但是心里依然很高兴。窦太后也同样十分高兴。这一年的春天,吴、楚、齐、赵等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吴、楚两国的军队首先进攻梁国的棘壁,杀死了数万人。梁孝王镇守睢阳城,任命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率军抵挡吴、楚叛军的攻击。吴、楚联军由于受到梁王军队的阻击,一直不敢越过梁国向西进发,与太尉周亚夫等人相持长达三个月之久。后来吴、楚联军被打败,而梁王军队所斩杀、俘虏的叛军数目与汉军一样多。第二年,朝廷立了太子。此后,梁国与朝廷的关系最为亲近,立有战功,又是大国,占据着天下最为肥沃富饶的土地。梁国的地界北到泰山,西到高阳,共有四十余座城池,多数都是较大的县城。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复道:楼阁之间搭建的架空信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指天子外出,沿途戒严。】,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着【着:登记。】籍引【籍引:门籍,在竹牒上记出入宫门人员的相关信息。当时出入皇宫要检验门籍。】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格:止。】,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阴:暗中。】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贼:刺客。】,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冠盖相望:形容使者往来不断。】于道,复按【按:审查,追究。】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梁孝王是窦太后的小儿子,窦太后对他非常宠爱,赏赐给他的财宝更是不计其数。于是梁孝王修建东苑,方圆三百多里。睢阳城扩展至七十里。他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建造架空信道,从宫殿一直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余里。他有朝廷赐予的天子旌旗,外出的时候跟随他的车马成千上万。射猎时东奔西驰,气势犹如天子一般。他出宫时称“”,入宫时称“警”。他还广纳四方的豪杰,凡是崤山以东的游说之士,没有不来投奔梁王的。像齐国的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就是这一类人。公孙诡善使奇谋邪计,他初次拜见梁王时,得到一千斤黄金的赏赐,做到中尉一职,梁国尊称他为公孙将军。梁国制造了大量兵器,弩弓、长矛多达数十万件,而府库里的金钱更是多达亿万,珠玉、宝器比京师长安还要多。
二十九年(前150年)十月,梁孝王进京朝见景帝。景帝派遣使者拿着符节乘坐四匹马拉的车,赶赴关前迎接梁孝王。朝见完毕之后,梁王上疏请求留在京城,因为他是太后至亲的缘故。梁王入宫的时候就陪着景帝同乘辇车,出宫的时候就与景帝同车游猎,在上林苑射杀鸟兽。梁国的侍中、郎官、谒者只要登记便可以在天子的宫殿自由出入,与朝廷的官员没有什么区别。
十一月,皇上废掉栗太子刘荣,窦太后想将梁孝王立为继承人。朝中大臣以及袁盎等人用有关确立太子的法律劝说景帝,窦太后的建议因此受阻,从此以后她也就不再向景帝提起立梁王为继承人的事了。由于这件事非常隐秘,因此世人都不知道。梁孝王便告辞返回梁国。
这一年夏季四月,皇上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梁王对袁盎和参与讨论继承人之事的大臣十分怨恨,便与羊胜、公孙诡等人共同谋划,暗中派人刺杀袁盎以及其他参与议论此事的十多位大臣。官府缉捕凶手,但没有抓获。于是皇上便怀疑梁王,后来抓到凶手,果然是梁王所派。于是景帝派遣使臣前后相继地去梁国反复核查,并且逮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躲在梁王后宫里。朝廷派来的使臣十分急迫地责问梁国年俸二千石的官员,梁国相国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一同进谏梁王,梁王这才让羊胜、公孙诡自杀,然后把二人交出来。皇上从此便对梁王产生了怨恨。梁王十分害怕,就派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向窦太后谢罪,这才得到宽恕。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布车:以布为帷幔的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于是梁王伏斧质【斧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置人于铁砧上,用斧头砍斫。质,铁砧。】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背上,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孝王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寝,常欲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及闻梁王薨,窦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景帝哀惧,不知所为。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食汤沐邑。于是奏之太后,太后乃说,为帝加一餐。
皇上的怨气渐渐地有所消解,梁孝王于是上书请求入朝晋见。梁王到达函谷关以后,茅兰劝他乘坐布车,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入关,躲藏在长公主的园子里。朝廷派使者迎接梁王,此时梁王已经入关,而随从车骑全都停留在关外,不知道梁王在哪里。窦太后哭着说:“皇上一定杀害了我的儿子!”景帝也为此感到忧虑恐惧。于是,梁王背负刑具伏在宫殿门前谢罪,太后和景帝见此情景非常高兴,相对而泣,感情又和以前一样了。景帝把梁王的随从官员全部召入关中。然而景帝渐渐疏远了梁王,不再与他同乘一辆辇车了。
三十五年(前144年)冬天,梁王再次进京朝见天子。上疏表明自己打算留在京师,皇上没有批准。梁王回国以后,一直闷闷不乐。后来到北边的良山游猎,有人献了一头牛,脚长在了背上,梁王很不高兴。到了六月中旬,梁王患上热病,只过了六天就去世了,死后谥号为孝王。
梁孝王非常孝顺,他每次听说窦太后生病就寝食难安,常想留在京城长安侍奉母后。窦太后也很宠爱他。等到听说梁王去世,窦太后哭得极为悲伤,饭也不吃,说:“皇上果然杀害了我的儿子!”景帝又哀痛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他与长公主商量这件事,于是将梁国一分为五,将梁孝王刘武的五个儿子全都封为王,五个女儿则全部获赐汤沐邑。然后把这些事情上报窦太后,太后这才高兴起来,为景帝的这种做法而加了一顿饭。
梁孝王长子买为梁王,是为共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
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他财物称是。
梁共王三年,景帝崩。共王立七年卒,子襄立,是为平王。
梁平王襄十四年,母曰陈太后。共王母曰李太后。李太后,亲平王之大母【大母:祖母。】也。而平王之后姓任,曰任王后。任王后甚有宠于平王襄。初,孝王在时,有罍léi樽【罍樽:饰有云雷状花纹的酒尊。】,直【直:通“值”。】千金。孝王诫后世,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任王后闻而欲得罍樽。平王大母李太后曰:“先王有命,无得以罍樽与人。他物虽百巨万,犹自恣也。”任王后绝欲得之。平王襄直使人开府取罍樽,赐任王后。李太后大怒,汉使者来,欲自言,平王襄及任王后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措:通“笮”,挤压。】指,遂不得见汉使者。李太后亦私与食官长及郎中尹霸等士通乱,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李太后,李太后内有淫行,亦已。后病薨hōng。病时,任后未尝请病;薨,又不持丧。
梁孝王刘武的长子刘买即位为梁王,这就是梁共王;二子刘明被封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被封为济东王;四子刘定被封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被封为济阴王。
梁孝王在世的时候,财产数以亿计,数也数不清。等到他死了以后,府库里剩余的黄金还有四十多万斤,其他财产也都相当于这个数目。
梁共王三年(前141年),景帝去世。梁共王在位七年以后去世,他的儿子刘襄继承王位,这就是梁平王。
梁平王刘襄即位之后过了十四年,他的母亲是陈太后。梁共王的母亲是李太后。李太后是梁平王的亲祖母。梁平王的王后姓任,称为任王后。任王后很受刘襄宠爱。当初梁孝王活着的时候,有一只罍樽,价值可达千金。梁孝王曾经告诫后人,要妥善保管这只罍樽,不得把它送给别人。任王后听说以后就想得到这只罍樽。梁平王的祖母李太后说:“先王有过命令,不许将罍樽送给他人。至于别的宝物,尽管价值亿万,但还可以随便挑选。”可是任王后特别想得到罍樽。于是,梁平王直接派人打开府库取出罍樽,将它赐给了任王后。李太后知道以后大怒,朝廷的使者来到梁国,太后就打算亲自将此事告知汉使,平王和任王后极力阻拦她,把门关上,而李太后争着要开门,结果手指夹在了门缝里,就这样,她没能见到汉使。李太后也曾暗地里与食官长和郎中尹霸等人通奸,梁平王和任王后曾经派人暗示以阻止她,李太后因为自己有过淫乱行为,于是也就作罢了。后来,李太后因病去世。李太后患病期间,任王后没有请安探望;病故以后,又没有居丧守孝。
元朔中,睢阳人类犴àn反者,人有辱其父,而与淮阳太守客出同车。太守客出下车,类犴反杀其仇于车上而去。淮阳太守怒,以让梁二千石。二千石以下求反甚急,执反亲戚。反知国阴事,乃上变事,具告知王与大母争樽状。时丞相以下见知之,欲以伤梁长吏【长吏:地位较高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其书闻天子。天子下吏验问,有之。公卿请废襄为庶人。天子曰:“李太后有淫行,而梁王襄无良师傅,故陷不义。”乃削梁八城,枭任王后首于市。梁余尚有十城。襄立三十九年卒,谥为平王。子无伤立为梁王也。
济川王明者,梁孝王子,以桓邑侯孝景中六年为济川王。七岁,坐射杀其中尉,汉有司请诛,天子弗忍诛,废明为庶人,迁房陵,地入于汉为郡。
济东王彭离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为济东王。二十九年,彭离骄悍,无人君礼,昏暮私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行剽:犹打劫。】杀人,取财物以为好。所杀发觉者百余人,国皆知之,莫敢夜行。所杀者子上书言。汉有司请诛,上不忍,废以为庶人,迁上庸,地入于汉,为大河郡。
山阳哀王定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为山阳王。九年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山阳郡。
济阴哀王不识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为济阴王。一岁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济阴郡。
元朔年间,淮阳有个人名叫类犴反,有人侮辱了他的父亲,而这个人有一次与淮阳太守的客人乘坐一辆马车外出。太守的客人下车走了,类犴反就在车上将仇人杀死,然后逃走。淮阳太守大怒,因为此事责备梁国二千石官员。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搜捕类犴反非常急迫,抓捕了他的亲属。类犴反知道梁国宫中的那些隐秘之事,就向朝廷上书,详细地陈述了梁平王与祖母李太后争夺罍樽的事情。当时,朝中丞相以下的官员知道这件事以后,想借此打压梁国地位较高的官员,于是将上书呈报给天子。天子将此事交给手下的官吏查问,确实有这样的事。朝中的公卿大臣都请求将梁平王刘襄贬为庶人。天子说:“李太后有过淫乱行为,梁王刘襄没有好老师,所以才陷于如此不义的境地。”于是下令削减梁国八个城的封地,在集市上将任王后枭首示众。此后梁国还剩下十座城。刘襄在位三十九年后去世,谥号为平王。他的儿子刘无伤立为梁王。
济川王刘明,是梁孝王的次子,在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由桓邑侯升为济川王。七年之后,他由于射杀自己的中尉而获罪,朝廷的主管官员请求将他杀掉,天子不忍,将他废黜为庶人,迁到房陵,其封地则收归朝廷,成为朝廷直接管辖的一个郡。
济东王刘彭离,是梁孝王的三儿子,于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被封为济东王。刘彭离在位二十九年,十分骄横凶悍,根本不讲究作为人君的礼仪,夜间私自带领手下奴仆、亡命少年数十人打劫杀人,将夺取他人财物作为爱好。被他所杀害的,仅仅被发现的就有一百多人,全国上下都知道此事,再没有人敢在夜间出行。被杀者的儿子上书朝廷状告刘彭离。主管官员请求杀掉他,可是皇上不忍,于是将他废为庶人,迁到上庸,其封地收归朝廷,设为大河郡。
山阳哀王刘定,是梁孝王的四儿子,于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被封为山阳王。刘定在位九年后去世,由于没有儿子,因此封国被废除,其封地收归朝廷,设为山阳郡。
济阴哀王刘不识,是梁孝王的五儿子,于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被封为济阴王。他在位一年便去世了,也没有儿子,因此封国被废除,封地收归朝廷所有,设为济阴郡。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
太史公说:梁孝王刘武虽然凭借自己是景帝的亲兄弟、太后的爱子的缘故而被封在富饶肥沃的地区为王,然而当时正值汉朝兴盛,百姓富足,他因此得以积蓄财富,扩建宫室,车马服饰比拟天子。而这也算得上是僭越了。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于宫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中生。今太后,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阿意治小,私说意以受赏赐,非忠臣也。齐如魏其侯窦婴之正言也,何以有后祸?景帝与王燕见【燕见:古代帝王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侍太后饮,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后传王。”太后喜说。窦婴在前,据地【据地:以手按着地,指伏地。】言曰:“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于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
故成王与小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耳。”周公曰:“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于是乃封小弟以应县。是后成王没齿【没齿:指一辈子。】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圣人之法言也。今主上不宜出好言于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后传王,而实不行。
褚先生说:我在做郎官的时候,从宫中一些喜欢说长道短的老郎吏那里听过关于梁孝王的事。我私下里认为,促使梁孝王不满、图谋皇位的祸根来自朝廷。当今的窦太后,是汉朝的女主人,她由于宠爱小儿子,所以想让梁孝王做太子。当时大臣们不但没有及时指出这样做不合适,还一味地阿谀奉承,说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私下讨好太后以求得奖赏,不是忠臣所为。如果大臣们都像魏其侯窦婴那样直言以对,又怎么会出现后来的灾祸呢?景帝与梁孝王在闲暇时会面,侍奉窦太后饮酒,景帝曾对梁孝王说:“我死以后将把皇位传给你。”太后听了非常高兴。当时窦婴也在席前,以手伏地道:“根据汉朝的法律,皇位应该传给儿子、传给嫡孙,如今皇上怎么能把皇位传给弟弟,擅自破坏当初高帝定下的法律呢!”于是景帝沉默不语。窦太后心中十分不悦。
过去周成王曾与幼小的弟弟站在树下,将一片梧桐叶交给弟弟,说:“我就用这片叶子封你。”周公听说以后,进见成王说:“天子分封自己的弟弟,这很好。”成王说:“我只不过是跟他开个玩笑而已。”周公说:“君主不应该有不得当的举动,也不应该有戏言,凡事只要说了就必须做到。”于是成王就把应县封给了他的小弟。从那时起,成王终生都不敢有戏言,只要说了就一定做到。《孝经》中说:“凡是不合法度的话就不应该说,不合道理的事就不应该做。”这是圣人留下的明训。当今的皇上实在不应该用好听的话向梁王许愿。梁王被窦太后所看重,骄横傲慢的性格已经形成很久了,又多次听景帝许愿说好话,死后把皇位将传给自己,而实际上却并未实行。
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奉皮荐璧玉贺正月,法见;后三日,为王置酒,赐金钱财物;后二日,复入小见,辞去。凡留长安不过二十日。小见者,燕见于禁门内,饮于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岁。入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示风以大言而实不与,令出怨言,谋畔逆【畔逆:背叛。畔,通“叛”。】,乃随而忧之,不亦远乎!非大贤人,不知退让。今汉之仪法,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俱朝见,十余岁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见,久留。鄙语【鄙语:俗语。】曰“骄子不孝”,非恶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如汲jí黯、韩长孺等,敢直言极谏,安得有患害!
另外,各诸侯王进京朝见,按照汉朝法律的规定,总共应当朝见四次。刚到京城时,应当入宫觐见,称为“小见”;到了正月初一的早晨,应该捧着皮垫托着璧玉向皇帝祝贺正月,称为“法见”;再过三天,皇帝为诸侯王设置酒宴,赏赐金钱财物;再过两天,诸侯王再次进宫小见,然后辞别离去。凡是诸侯王朝见天子,居留京城长安总共不超过二十天。所谓小见,就是皇帝闲暇时在宫内召见,在王宫禁地宴饮,这不是普通士人能进去的。现在梁孝王向西赶赴京城朝见皇帝,趁机在宫中逗留将近半年。入宫的时候与皇帝同乘一辆辇车,外出的时候又与皇帝同乘一车。皇帝向他许诺一些大话而实际上并未兑现,致使梁孝王口出怨言,图谋造反,于是皇帝又跟着为他担忧,这岂不是太违背道理了啊!不是大贤之人,不知道谦虚退让之理。按照当今汉朝的礼仪制度,朝见天子祝贺正月,通常是一个诸侯王与四个侯同时朝见,十几年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如今梁孝王经常连年入京朝见,而且留居很长时间。俗话说“骄纵的孩子不知孝顺”,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所以说,应当为诸侯王安排优秀的太傅,拜忠诚而敢于直言的人为相,就像汲黯、韩长孺等人那样,敢于直言极谏,如果这样,又怎么会有祸患发生呢!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燕见,与景帝俱侍坐于太后前,语言私说。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亲亲:谓亲其弟而授之。】,周道尊尊【尊尊:谓尊祖之正体。】,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景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出,帝召袁盎诸大臣通经术者曰:“太后言如是,何谓也?”皆对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帝问其状,袁盎等曰:“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周道,太子死,立适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于公何如?”皆对曰:“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受国死,复反之与兄之子。弟之子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后,即刺杀兄子。以故国乱,祸不绝。故《春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臣请见太后白之。”袁盎等入见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欲谁立?”太后曰:“吾复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生祸,祸乱后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状报太后。太后乃解说,即使梁王归就国。而梁王闻其义出于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着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中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余人,文吏穷本之,谋反端颇见。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往治之,乃可解。于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厩,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梁王无恙也。”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餐,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中窥天也。
听说梁孝王西进京城朝见时,在闲暇时间拜见窦太后,与景帝一起陪坐在太后面前,高兴地谈论家中的私事。窦太后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时期的制度是亲近兄弟,周朝的制度是尊重先祖,二者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我离开人世以后,就把梁孝王托付给你了。”景帝跪在席子上挺直身子答道:“是。”酒宴结束后景帝出去,将袁盎等通晓经术的大臣召集在一起,问道:“太后说这种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众大臣齐声回答道:“太后想立梁王为皇上的太子。”景帝进一步询问其中的道理,袁盎等人回答说:“殷商王朝的制度是天子亲近自己的兄弟,就是说要传位给弟弟。周朝的制度是天子要尊重先祖,就是说要传位给儿子。殷朝崇尚质朴,所以效法上天,亲近与他们亲近的人,所以立弟弟为继承人。周朝崇尚文饰,所以效法大地,‘尊’就是‘敬’的意思,敬重其本源,所以立长子为继承人。按照周朝的制度,太子死了,就立嫡长孙为继承人。而殷朝的制度则是太子死后立他的弟弟为继承人。”景帝问道:“诸位又如何看待此事呢?”众大臣回答说:“如今汉朝效法周朝的制度,按照周朝的制度就不应该立弟弟,而应当立儿子。所以《春秋》根据这一点对宋宣公加以指责。宋宣公去世,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这样弟弟就成了国君,等到弟弟死后,又把国君之位还给他哥哥的儿子。弟弟的儿子争夺君位,认为自己应当接替父亲的君位,就杀了宣公的儿子。正因为这样,宋国大乱,灾祸不断。所以《春秋》说‘君子应该遵守常道,宋国的祸患是宋宣公一手造成的’。我们请求面见太后,向她阐明这个道理。”袁盎等人进宫面见窦太后,说道:“太后说打算立梁王为太子,那么梁王去世以后,又打算立谁呢?”窦太后说:“我会再立当今皇上的儿子。”袁盎等人就将当年宋宣公不立嫡长子而引发祸乱,灾难绵延五代而不能断绝,小处不忍而伤及大义的道理向太后说明。窦太后这时才明白传位给儿子的道理,因而非常高兴,随后就让梁王回到封国去了。而梁孝王听说这样的议论是由袁盎等大臣提出来的,非常憎恨他们,便派人刺杀袁盎。袁盎转过头来望着刺客,说道:“我是所谓的袁将军,你不会是认错人了吧?”刺客说:“我杀的就是你!”于是一剑刺中袁盎,然后把剑丢在袁盎身上。官府查看刺客留下的剑,发现是新造的。向长安城里铸造刀剑的工匠询问,工匠说:“这柄剑是梁国的一个郎官定做的。”官府由此得到线索并发现了刺客,于是派使者前去捉拿刺客。仅梁孝王所要刺杀的大臣就有十余人,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吏究本溯源,发现梁孝王谋反的意图十分明显。窦太后知道此事以后不吃饭,昼夜不停地哭泣。景帝对此十分忧虑,于是向公卿大臣询问解决的办法,大臣们认为应该派通晓经术的官吏前去查办,才可以了结此案。于是景帝派田叔和吕季主前去查办这个案子。他们两个人都通晓经术,懂得大礼。办完案子回来的时候,二人到达霸昌厩,将梁孝王谋反的供词全部烧掉,只空着两手向景帝汇报办案的情况。景帝问他们:“案子办得怎么样?”二人答道:“梁王并不知情。真正参与此事的,只不过是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人罢了。我们严格按照法律将他们诛杀,梁王平安无事。”景帝非常高兴,说:“赶快去面见太后。”窦太后听说此事以后,当即坐起来吃饭,心情也恢复了平和。所以说,不通晓经术,不懂古今大礼,就绝对不能担任三公及天子的左右近臣。那些孤陋寡闻之人,就好比从管中看天一样。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程姬子曰余、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儿姁子曰越、寄、乘、舜。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学,被服造次【造次:言行,举动。】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
二十六年卒,子共王不害立。四年卒,子刚王基代立。十二年卒,子顷王授代立。
临江哀王阏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临江王。三年卒,无后,国除为郡。
临江闵王荣,以孝景前四年为皇太子,四岁废,用故太子为临江王。
四年,坐【坐:因,因事而犯罪。】侵庙堧垣【堧垣:是宗庙和宫殿围墙外的一道短墙。】为宫,上征荣。荣行,祖【祖:古人远行前祭祀路神。】于江陵北门。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反:通“返”,返回。】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
荣最长,死无后,国除,地入于汉,为南郡。
右三国本王皆栗姬之子也。
孝景帝的儿子共有十三人被封王,他们出自五位母亲,同母所生的叫作宗亲。栗姬所生的儿子是刘荣、刘德和刘阏于。程姬所生的儿子是刘余、刘非和刘端。贾夫人所生的儿子是刘彭祖和刘胜。唐姬所生的儿子是刘发。王夫人儿姁所生的儿子是刘越、刘寄、刘乘、刘舜。
河间献王刘德,于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河间王。刘德喜欢儒家的学问,无论是披挂服饰还是言谈举止都要效法儒生。山东的儒士大都归附于他。
献王刘德即位二十六年之后去世,由他的儿子共王刘不害继承王位。共王在位仅四年便去世了,他的儿子刚王刘基继承王位。刚王在位十二年后去世,此后他的儿子顷王刘授即位。
临江哀王刘阏于,于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临江王。刘阏于在位三年之后去世,由于他没有后代,其封国被废除,改为郡。
临江闵王刘荣,于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被立为太子,四年后便被废黜,以故太子的身份被封为临江王。
过了四年,刘荣由于侵占宗庙外的空地用以扩建宫室而获罪,皇帝征召他入朝。刘荣动身之时,在江陵北城门祭祀路神。上车之后,车轴断裂,车子损毁。江陵地区的父老乡亲们流着眼泪私下说道:“我们的临江王回不来了!”刘荣抵达京城,就到中尉府接受讯问。中尉郅都责问他,他很害怕,于是自杀身亡。死后埋葬在蓝田。当时,数万只燕子衔土置于他的坟上,百姓们都非常怜悯他。
刘荣是景帝的长子,他死后没有子嗣,封国被废除,封地收归朝廷所有,成为南郡。
以上三个封国的第一代诸侯王都是栗姬所生的儿子。
鲁共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季年:晚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吃:口吃。】。
二十六年卒,子光代为王。初好音舆马;晚节啬,惟恐不足于财。
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力,上书愿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二岁,徙为江都王,治吴故国,以军功赐天子旌旗。元光五年,匈奴大入汉为贼,非上书愿击匈奴,上不许。非好气力,治宫观,招四方豪桀【豪桀:即豪杰。】,骄奢甚。
立二十六年卒,子创建为王。七年自杀。淮南、衡山谋反时,建颇闻其谋。自以为国近淮南,恐一日发,为所并,即阴作兵器,而时佩其父所赐将军印,载天子旗以出。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说【说:通“悦”,喜爱。】易王宠美人淖nào姬,夜使人迎与奸服舍【服舍:服丧期间的住所。】中。及淮南事发,治党与【党与:同党,同伙。】颇及江都王建。建恐,因使人多持金钱,事绝其狱。而又信巫祝,使人祷祠妄言。建又尽与其姊弟奸。事既闻,汉公卿请捕治建。天子不忍,使大臣即讯王。王服所犯,遂自杀。国除,地入于汉,为广陵郡。
鲁共王刘余,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淮阳王。到了第二年,吴、楚等七国的叛乱被平定以后,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被改封为鲁王。他喜欢修造宫室苑囿、畜养犬马。到了晚年,开始喜欢上音乐,但是他不善言辞。说话口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