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六册)(精注全译)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33

刘余在位二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光继承了王位。刘光早年喜好音乐、车马;到了晚年,他变得非常节俭,惟恐钱财不足。
江都易王刘非,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汝南王。吴、楚等七国发动叛乱时,刘非十五岁,有才干勇气,上书表示愿意领兵攻打吴国叛军。景帝赐给他将军印信,于是他率军进攻吴国。吴国叛军被击败以后,第二年,他被改封为江都王,接管原来吴国的封地,由于他军功卓著,皇帝赐给他天子旌旗。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朝边境,刘非上书表示愿率军攻打匈奴,皇帝没有批准。刘非喜欢卖弄力气,他修筑宫殿,招纳四方豪杰,骄奢至极。
刘非在位二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建继承王位。刘建在位七年后自杀身亡。当初,淮南王、衡山王谋反的时候,刘建对他们的图谋非常清楚。由于他的封国与淮南国十分接近,担心淮南王一旦起事,自己会被其吞并,于是暗中制造兵器,并时常佩带皇帝赐给他父亲的将军印信,外出时车上还载着天子的旌旗。易王刘非死后还没有下葬,刘建就看上了深受父亲宠爱的美人淖姬,并在夜里派人将淖姬接到守丧的屋子里通奸。等到淮南王谋反之事败露以后,朝廷严厉惩治其同党,牵连到刘建。刘建非常害怕,于是派人带上大笔金钱四处活动,以平息这起案子。刘建又相信巫祝之术,派人祈祷祭祀,编造一些荒诞的言语。他还与自己所有的姐妹通奸。这些丑事被朝廷知道以后,朝中的公卿大臣便请求将他逮捕治罪。天子不忍心,便派手下的大臣就地审讯刘建。刘建对所犯之罪供认不讳,随后便自杀了。他的封国被废除,封地收归朝廷所有,设为广陵郡。
胶西于王端,以孝景前三年吴楚七国反破后,端用皇子为胶西王。端为人贼戾【贼戾:阴险凶狠。】,又阴痿,一近妇人,病之数月。而有爱幸少年为郎。为郎者顷之与后宫乱,端禽灭【禽灭:擒拿诛灭。】之,及杀其子母。数犯上法,汉公卿数请诛端,天子为兄弟之故不忍,而端所为滋甚。有司再请削其国,去太半。端心愠,遂为无訾省【訾省:计算、察核财物。】。府库坏漏尽,腐财物以巨万计,终不得收徙。令吏毋得收租赋。端皆去卫,封其宫门,从一门出游。数变名姓,为布衣,之他郡国。
相、二千石往者,奉汉法以治,端辄求其罪告之,无罪者诈药杀之。所以设诈究变,强足以距谏,智足以饰非。相、二千石从王治,则汉绳以法。故胶西小国,而所杀伤二千石甚众。
立四十七年,卒,竟无男代后,国除,地入于汉,为胶西郡。
右三国本王皆程姬之子也。
胶西于王刘端,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以后,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西王。刘端为人凶残暴戾,又患有阳痿病,一亲近女人,就要病几个月。他任命一个自己宠幸的少年做郎官。不久,这个少年就与后宫的妃嫔通奸,刘端将其逮捕处死,还杀了他的儿子和母亲。刘端多次触犯汉朝的法令,朝中的公卿大臣曾多次请求将其诛灭,但是天子看在他是自己兄弟的份上不忍心杀他,而刘端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主管官员再次请求削减他的封地,于是他的封地被削减了大半。刘端心中怨恨,于是不再核查、登记封国的钱财。府库损坏破漏,里面的财物腐烂,数目多得以亿计,可是刘端始终不加以整理收十。他还命令官吏不许征收租赋。他把宫中的卫士全部撤掉,封闭王宫大门,只留一个门以便外出游玩。他多次更换姓名,装扮成平民百姓到别的郡国去。
朝廷派往胶西国任职的相国和二千石官吏,奉行汉朝法令来处理政事,刘端动不动就寻找他们的过失向朝廷报告,如果实在找不出过错,就用欺骗的方法将他们毒死。他设置骗局的手段穷极多变,其强横的态度足以拒绝他人的劝谏,其智谋足以掩饰自身的过错。相国和二千石的官吏如果按照刘端的命令处理政务,就会受到朝廷的法令的制裁。因此,胶西虽然是个很小的封国,但是在这里被杀死、受伤害的二千石官吏却非常多。
刘端在位四十七年,去世以后由于没有儿子继承他的王位,封国被废除,封地收归朝廷所有,设为胶西郡。
以上三个封国的第一代诸侯王都是程姬的儿子。
赵王彭祖,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广川王。赵王遂反破后,彭祖王广川。四年,徙为赵王。十五年,孝景帝崩。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刻深:苛刻,无仁恩。】。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中人:中伤他人。】。彭祖多内宠姬及子孙。相、二千石欲奉汉法以治,则害于王家。是以每相、二千石至,彭祖衣皂布衣,自行迎,除二千石舍,多设疑事以作动之,得二千石失言,中忌讳,辄书之。二千石欲治者,则以此迫劫;不听,乃上书告,及污以奸利【奸利:非法谋取利益。】事。彭祖立五十余年,相、二千石无能二岁,辄以罪去,大者死,小者刑,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而赵王擅权,使使即县为贾人榷què会【榷会:古代倚仗特权,促成商人之间的交易,从中获得利益。】,入多于国经租税。以是赵王家多金钱,然所赐姬诸子,亦尽之矣。彭祖取故江都易王宠姬王建所盗与奸淖姬者为姬,甚爱之。
彭祖不好治宫室、禨jī祥【禨祥:祈禳求福之事。】,好为吏事。上书愿督国中盗贼。常夜从走卒行徼jiào【行徼:巡行视察。】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莫敢留邯郸。
其太子丹与其女及同产姊奸,与其客江充有郄。充告丹,丹以故废。赵更立太子。
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用皇子为中山王。十四年,孝景帝崩。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常与兄赵王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声色。”赵王亦非之,曰:“中山王徒日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
立四十二年卒,子哀王昌立。一年卒,子昆侈代为中山王。
右二国本王皆贾夫人之子也。
赵王刘彭祖,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广川王。赵王刘遂反叛败亡以后,刘彭祖被封为广川王。过了四年,他被改封为赵王。在位第十五年,孝景帝去世。刘彭祖为人狡诈奸佞,喜欢奉承谄媚,表面上十分谦卑恭顺,而内心却非常刻薄。他喜欢玩弄法律,用诡辩中伤他人。他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和子孙。相国和二千石的官员如果遵从汉朝的法律治理赵国,就会妨害赵王的利益。因此,每逢朝廷委派的相国和二千石的官吏到达,刘彭祖便穿上黑布衣服扮作仆人,亲自去清扫二千石的官吏的住所,还常常设置惑乱之事来引诱他们有所举动,一旦听到二千石的官吏失言触犯了朝廷的禁忌,总是详细记录下来。二千石的官吏如果想依照汉朝法律治理赵国,刘彭祖便以此相威胁;如果对方不听从,他就上书向朝廷报告此事,并且污蔑对方非法谋取利益。刘彭祖在位共计五十余年,在此期间所有的相国和二千石的官吏没有一个人能任职超过两年,他们总是因罪免职,重者被处死,轻者被判刑,因此二千石的官吏谁也不敢按照汉朝的法律治理赵国。赵王得以独揽大权,派遣使臣到国中各县做专利买卖,此项收入甚至超过了赵国的正常租税收入。正因为这样,赵王家中金钱很多,但是赏赐给众姬妾的儿子以后,也都消耗殆尽。刘彭祖娶了已故江都易王刘非的宠妾,也就是被江都王刘建夺走而与之通奸的淖姬,并且非常宠爱她。
刘彭祖不喜欢修建宫室,也不迷信鬼神,而是喜欢做官吏所做的事。他上书朝廷请求亲自治理国内的盗贼。还经常在夜间率领士卒在邯郸城中巡逻。过往的使臣都因为刘彭祖奸诈险恶而不敢在邯郸逗留。
刘彭祖的太子刘丹与自己的女儿及同胞姐姐通奸,刘丹与门客江充曾有嫌隙。于是江充告发刘丹,刘丹因此被废黜。赵国便改立他人为太子。
中山靖王刘胜,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中山王。在位第十四年,孝景帝去世。刘胜这个人贪酒好色,他的子孙多达一百二十余人。刘胜经常与其兄长赵王刘彭祖互相指责,他说:“哥哥作为诸侯王,却专门代替官吏管理政事。一国之王应当每天听音乐,欣赏美色。”赵王刘彭祖也指责他说:“中山王每天只顾淫乐,而不协助天子安抚百姓,有什么资格称为藩臣!”
刘胜在位四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哀王刘昌继承王位。刘昌在位仅一年便去世了,他的儿子刘昆侈继承王位。
以上两个封国的第一代诸侯王都是贾夫人的儿子。
长沙定王发,发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觉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卑湿:地势低下潮湿。】贫国。
立二十七年卒,子康王庸立。二十八年,卒,子鲋鮈立为长沙王。
右一国本王唐姬之子也。
广川惠王越,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为广川王。
十二年卒,子齐立为王。齐有幸臣桑距。已而有罪,欲诛距,距亡,王因禽其宗族。距怨王,乃上书告王齐与同产奸。自是之后,王齐数上书告言汉公卿及幸臣所忠等。
胶东康王寄,以孝景中二年用皇子为胶东王。二十八年卒。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私作楼车【楼车:古代战车的一种,上设望楼,用以窥探敌君虚实。后来改装成云梯,作为攻城用具。】镞矢【镞矢:指大箭头的箭。】战守备,候淮南之起。及吏治淮南之事,辞出之。寄于上最亲,意伤之,发病而死,不敢置后,于是上闻。寄有长子者名贤,母无宠;少子名庆,母爱幸,寄常欲立之,为不次,因有过,遂无言。上怜之,乃以贤为胶东王奉康王嗣,而封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
胶东王贤立十四年卒,谥为哀王。子庆为王。
六安王庆,以元狩二年用胶东康王子为六安王。
清河哀王乘,以孝景中三年用皇子为清河王。十二年卒,无后,国除,地入于汉,为清河郡。
长沙定王刘发,他的母亲唐姬原本是程姬身边的侍女。有一次景帝召幸程姬,而程姬正处于月经期,不愿侍寝,于是让自己的侍女唐儿乔装打扮,在夜里侍奉景帝。皇上由于酒醉而不知,还以为她是程姬,与她同床,结果唐儿有了身孕。后来才发觉她不是程姬。等到唐儿生下儿子,便取名叫发。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刘发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长沙王。由于他的母亲地位卑微,不受宠幸,所以他被封在这个低湿而贫困的小国为王。
刘发在位二十七年去世,他的儿子康王刘庸继承了王位。刘庸在位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刘鲋鮈便立为长沙王。
上面这个封国的第一代诸侯王是唐姬的儿子。
广川惠王刘越,在孝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广川王。
刘越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刘齐继承王位。刘齐有个宠臣名叫桑距。不久桑距犯了罪,刘齐想杀掉他,桑距出逃,刘齐因此将其宗族逮捕。桑距怨恨刘齐,于是上书朝廷告发刘齐与同胞姐妹通奸。自此以后,刘齐屡次上书朝廷控告汉朝公卿以及宠臣所忠等人的罪行。
胶东康王刘寄,在孝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胶东王。刘寄在位二十八年后去世。淮南王刘安谋反的时候,刘寄略微知道一点风声,于是暗中制造楼车、镞矢等,做好攻防准备,以等待淮南王起事。等到朝廷所派官吏审讯淮南王谋反一事,供词牵扯到刘寄。刘寄与皇帝关系最亲密,心中对此深感痛苦,最后患病而死,临终前也不敢确立继承人,后来皇帝知道了这一情况。刘寄的长子名叫刘贤,他的母亲并不受宠;小儿子名叫刘庆,他的母亲则很受宠,刘寄曾打算立刘庆为继承人,但是由于不合即位的次序,再加上自己有罪,就没敢提出来。皇帝怜悯他,于是封刘贤为胶东王,作为康王刘寄的继承人,而把刘庆封在原衡山王的封地,封为六安王。
胶东王刘贤在位十四年后去世,谥号为哀王。他的儿子刘庆继位为胶东王。
六安王刘庆,在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以胶东康王儿子的身份受封六安王。
清河哀王刘乘,于孝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清河王。刘乘在位十二年去世,由于没有子嗣,封国被废除,封地收归朝廷所有,设为清河郡。
常山宪王舜,以孝景中五年用皇子为常山王。舜最亲,景帝少子,骄怠多淫,数犯禁,上常宽释之。立三十二年卒,太子勃代立为王。
初,宪王舜有所不爱姬生长男棁。棁以母无宠故,亦不得幸于王。王后脩生太子勃。王内多,所幸姬生子平、子商,王后希得幸。及宪王病甚,诸幸姬常侍病,故王后亦以妒媢【妒媢:妒忌。】不常侍病,辄归舍。医进药,太子勃不自尝药,又不宿留侍病。及王薨,王后、太子乃至。宪王雅不以长子棁为人数,及薨,又不分与财物。郎或说太子、王后,令诸子与长子棁共分财物,太子、王后不听。太子代立,又不收恤棁。棁怨王后、太子。汉使者视宪王丧,棁自言宪王病时,王后、太子不侍,及薨,六日出舍,太子勃私奸,饮酒,博戏,击筑,与女子载驰,环城过市,入牢视囚。天子遣大行【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骞验王后及问王勃,请逮勃所与奸诸证左,王又匿之。吏求捕,勃大急,使人致击笞chī掠,擅出汉所疑囚者。有司请诛宪王后脩及王勃。上以脩素无行,使棁陷之罪,勃无良师傅,不忍诛。有司请废王后脩,徙王勃以家属处房陵,上许之。
司马光:“景帝子十四人,栗太子废而献王最长。向若遵大义而属重器焉,则帝王之治复还矣。嗟夫,天实不欲礼乐复与耶?抑斯人之不幸耶?”
陈仁锡:“《史记》载景帝诸王,隐僻事纤悉毕具,盖太史公嫉世愤邪而不能已者与!可谓得删《诗》意旨。”
曾国藩:“方望溪谓归熙甫文,于人微而言无忌者,盖多近古之词。吾谓子长《五宗世家》等文,乃更进于叙述贤哲功臣之作,抑所云瓦注贤于铄金也。”
勃王数月,迁于房陵,国绝。月余,天子为最亲,乃诏有司曰:“常山宪王蚤夭,后妾不和,适孽诬争,陷于不义以灭国,朕甚闵焉。其封宪王子平三万户,为真定王;封子商三万户,为泗水王。”
真定王平,元鼎四年用常山宪王子为真定王。
泗水思王商,以元鼎四年用常山宪王子为泗水王。十一年卒,子哀王安世立。十一年卒,无子。于是上怜泗水王绝,乃立安世弟贺为泗水王。
右四国本王皆王夫人儿姁子也。其后汉益封其支子为六安王、泗水王二国。凡儿姁子孙,于今为六王。
常山宪王刘舜,于孝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常山王。刘舜与皇帝的关系最为亲密,他是景帝的小儿子,为人骄横懒惰并且多有淫乱之举,屡次违犯禁令,皇帝常常宽恕他。刘舜在位三十二年去世,他的太子刘勃继承了王位。
起初,宪王刘舜有个并不受宠的妃子生下了长子刘棁。由于母亲不受宠,刘棁也不为宪王所喜。后来王后脩生下了太子刘勃。宪王内宫中妃妾很多,他所宠爱的妃子生了儿子刘平、刘商,王后却很少被宪王召幸。宪王病重的时候,那些受宠的妃妾经常在他身边服侍,王后出于嫉妒不常去探病侍奉,总是回到自己的屋中。医生送来药,太子刘勃不愿亲口尝药,也不留宿侍奉。直到宪王病逝,王后和太子才赶来。宪王素来不把刘棁当作自己儿子看待,等到他去世,也不分财物给他。郎官中有人劝告太子和王后,让宪王的各个儿子与长子刘棁共同分享财物,可是太子和王后根本不听。太子刘勃即位以后,又不收纳抚恤刘棁。刘棁由此对王后和太子心怀怨恨。朝廷派使臣前来视察常山宪王的丧事,刘棁亲自告发:在宪王生病时,王后和太子不来探望侍奉,等到宪王去世,他们只守了六天丧就离开了守丧的屋子,太子刘勃私下奸淫,饮酒作乐,赌博玩耍,击筑奏乐,与女人乘车賓士,绕过城墙穿过闹市,进入牢房之中探视囚徒。天子派大行令张骞核实王后的所作所为,并审问常山王刘勃,请求逮捕所有受刘勃奸淫的人出面作证,刘勃又将她们全部藏匿起来。官吏进行搜捕,刘勃非常着急,于是命人拷打办案人员,还擅自放走了被朝廷关押的可疑囚犯。主管此事的官员请求杀掉王后脩和常山王刘勃。皇帝认为王后脩的品行一向不够端正,致使刘棁告发她有罪,而刘勃犯罪则是因为没有好的太傅辅佐、教导,不忍心杀他们。主管官员又请求将王后脩废黜,并将刘勃及其家属迁到房陵,皇帝批准了。
刘勃在位只有几个月时间,然后就被贬到房陵,封国也被废除。过了一个多月,天子因与宪王最为亲近,于是向主管官员下诏说:“常山宪王早逝,他的王后与妃妾关系不和,嫡子与庶子互相诬陷争执,陷于不义,终于使其封国灭绝,我非常怜悯他。封宪王的儿子刘平三万户食邑,为真定王;封刘商三万户食邑,为泗水王。”
真定王刘平,在元鼎四年(前113年)以常山宪王刘舜儿子的身份受封真定王。
泗水思王刘商,在元鼎四年(前113年)以常山宪王刘舜儿子的身份受封泗水王。刘商在位十一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哀王刘安世继承王位。刘安世在位十一年后去世,死的时候没有儿子。当时,天子怜悯泗水王绝后,于是立刘安世的弟弟刘贺为泗水王。
以上四个封国的第一代诸侯王都是王夫人儿姁的儿子。此后,朝廷增封她的其他子孙为六安、泗水两国的诸侯王。儿姁的子孙,到现在共计有六人封王。
太史公曰:高祖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黄金印。诸侯自除御史、廷尉正、博士,拟于天子。自吴、楚反后,五宗王世,汉为置二千石,去“丞相”曰“相”,银印。诸侯独得食租税,夺之权。其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
太史公说:当初高祖分封诸侯的时候,封国里的赋税全部归诸侯王所有,诸侯王还有权任命内史以下的官员,汉朝廷只向各封国派遣丞相,丞相佩带着黄金印。各诸侯王可以自行任免御史、廷尉正、博士等,几乎与天子一样。自从吴、楚七国之乱以后,在五大宗亲封王的时代,由大汉朝廷为各个封国安置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并撤除“丞相”,改称为“相”,佩带银印。诸侯王只能享受封地以内的租税,他们的大权被朝廷剥夺。后来,诸侯王中穷困的只能乘坐牛车出行。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过听:误听,误信。这里用作谦词。】,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胜衣:谓儿童稍长,能穿起成人的衣服。】趋拜【趋拜:趋走拜谒。指请安、问候的礼节。】,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幸察:敬辞。犹言明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奏未央宫。制曰:“下御史。”
六年三月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丞非,下御史书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太常臣充、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言:大司马去病上疏曰:‘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愿陛下幸察。’制曰‘下御史’。臣谨与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等议: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今臣去病上疏,不忘其职,因以宣恩,乃道天子卑让自贬以劳天下,虑皇子未有号位。臣青翟、臣汤等宜奉义遵职,愚憧而不逮事。方今盛夏吉时,臣青翟、臣汤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昧死请所立国名。”
“大司马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误听,让臣霍去病在军中任职。我本来应该一心思虑边防之,即便是暴露骸骨于野外也无法报答陛下,现在我竟然胆敢讨论其他事情来干预执掌政事者,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之事而忧虑操劳,怜悯黎民百姓而唯独忘了自己,减少饮食和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仰赖上天保佑,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行趋拜之礼了,然而至今还没有封号爵位,也没有配备太傅等官员。陛下谦恭礼让,却不体恤自己的骨肉,朝中各位大臣私下都希望早日给皇子确立封号,只是不敢越职进言。我私下不惜犬马之心,冒死上疏进言,希望陛下向主管官员下诏令,趁盛夏吉日早一点确定皇子的封号爵位。只希望陛下明鉴。臣霍去病冒死再拜,向皇帝陛下进言。”三月乙亥日,御史兼尚书令霍光启奏未央宫。孝武帝下令:“将此事交给御史处理。”
孝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三月戊申朔日,乙亥,御史霍光兼尚书令、尚书丞非,下发给御史的诏书说:“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太常赵充、大行令李息、太子少傅代理宗正任安冒死进言:大司马霍去病向天子上疏说:‘陛下误听,让臣霍去病在军中任职。我本来应该一心思虑边防之,即便是暴露骸骨于野外也无法报答陛下,现在我竟然胆敢讨论其他事情来干预执掌政事者,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之事而忧虑操劳,怜悯黎民百姓而唯独忘了自己,减少饮食和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仰赖上天保佑,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行趋拜之礼了,然而至今还没有封号爵位,也没有配备太傅等官员。陛下谦恭礼让,却不体恤自己的骨肉,朝中各位大臣私下都希望早日给皇子确立封号,只是不敢越职进言。我私下不惜犬马之心,冒死上疏进言,希望陛下向主管官员下诏令,趁盛夏吉日早一点确定皇子的封号爵位。只希望陛下明鉴。’皇帝下诏书说:‘交付御史办理。’臣慎重地与中二千石、二千石臣公孙贺等人商议:古代分地立国,并且创建诸侯国来尊奉天子,这是为了尊重宗庙、重视社稷。如今臣霍去病上疏,不忘自己的职责,以此来宣扬皇恩,称道当今天子谦让自贬,为天下大事操劳,考虑到皇子还没有封号。臣庄青翟、张汤等人本应遵守职分,但由于愚昧而没有想到此事。眼下正值盛夏吉时,臣庄青翟、张汤等人冒死请求皇上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冒死请求皇上确定封国的名号。”
制曰:“盖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或子、男、附庸。《礼》‘支子【支子: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以下的嫡子和庶子。】不祭’。云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朕无闻焉。且天非为君生民【非为君生民:出自《左传》:“天生烝民,立君以司牧之。是说生民而立君长司牧之,并不是天为君而生民。”】也。朕之不德,海内未洽,乃以未教成者强君连城,即股肱何劝?其更议以列侯家之。”
三月丙子,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谨与列侯臣婴齐、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谏大夫博士臣安等议曰:伏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而伯禽以周公立,咸为建国诸侯,以相傅为辅。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窃以为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者,四海诸侯各以其职奉贡祭。支子不得奉祭宗祖,礼也。封建使守藩国,帝王所以扶德施化。陛下奉承天统,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绝。续萧文终【萧文终:萧何谥号“文终”,因此称为“萧文终”。】之后于酂,褒厉群臣平津侯等。昭六亲之序,明天施之属,使诸侯王封君得推私恩分子弟户邑,锡号尊建百有余国。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逾,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于万世。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奏未央宫。
孝武帝下达诏书说:“听说周朝分封八百位诸侯,姬姓并列其中,有子爵、男爵、附庸。《礼记》中说‘支子不可以祭祀宗庙’。说什么同时分封各诸侯是为了尊重国家社稷,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况且,上天并不是为了君主而生化万民。我没有优良品德,四海之内还没有安定和睦,在这个时候勉强让没有接受完教育的皇子做诸侯王,担当地方行政官员的君主,到时候左右大臣又如何来对他们加以劝导呢?重新商议此事,赐给他们列侯的爵位。”
三月丙子日,众大臣上奏未央宫。“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冒死进言:臣等谨慎地与列侯婴齐,中二千石、二千石大臣公孙贺、谏议大夫博士任安等人商议说:我们听说当初周朝分封了八百位诸侯,姬姓并列其中,共同侍奉天子。康叔凭借祖父、父亲而获得显贵地位,伯禽则凭借周公而立国,他们都是拥有封国的诸侯,并以相、傅辅佐自己。百官奉行国家的法令,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一来国家的秩序就完备了。我们私下认为,之所以说同时封立诸侯是尊重社稷的做法,是因为四海之内的诸侯各自按照他们的职责向天子献贡。支子不得奉祭祖先,这是礼制规定的。分封土地让诸侯各自守卫藩国,正是帝王用以匡扶道统、实施教化的手段。陛下奉承天道治理天下,将先圣未完成的事业发扬光大,尊重贤者,彰显有功者的功绩,复兴灭亡的封国,延续断绝后代的封国。将萧何的后人续封在酂地,褒奖平津侯公孙弘等群臣。昭示六亲尊卑的次序,阐明上天施恩的范围,从而使王侯封君能够推广私恩将户邑分给所有的子弟,赐予尊号创建了一百多个封国。然而,皇上却将皇子封为列侯,使得尊卑颠倒,名位失去秩序,从而不能留下可供万世遵守的准则。臣等请求立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日,他们将奏书上呈到未央宫。
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鲁有白牡【白牡:古代王侯祭祀用的白色公牛。】、骍xīng刚【骍刚:祭祀用的赤色公牛。】之牲。群公不毛,贤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
四月戊寅,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青翟等与列侯、吏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议:昧死奏请立皇子为诸侯王。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鲁有白牡、骍刚之牲。群公不毛【不毛:毛色不纯。】,贤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臣青翟、臣汤、博士臣将行等伏闻康叔亲属有十,武王继体,周公辅成王,其八人皆以祖考之尊建为大国。康叔之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而伯禽据国于鲁,盖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康叔后扞【扞:同“捍”,捍卫,抵御。】禄父之难,伯禽殄淮夷之乱。昔五帝异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皆因时而序尊卑。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爵位二等:爵位分为两个等级,指王和列侯。】。皇子或在襁褓而立为诸侯王,奉承天子,为万世法则,不可易。陛下躬亲仁义,体行圣德,表里文武。显慈孝之行,广贤能之路。内褒有德,外讨强暴。极临北海,西溱月氏,匈奴、西域,举国奉师。舆械之费,不赋于民。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元戎:兵车。这这里借指将士。】,开禁仓以振贫穷,减戍卒之半。百蛮之君,靡不向风,承流称意。远方殊俗,重译而朝,泽及方外。故珍兽至,嘉谷兴,天应甚彰。今诸侯支子封至诸侯王,而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臣汤等窃伏孰计之,皆以为尊卑失序,使天下失望,不可。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孝武帝发布制书说:“康叔的弟兄有十人,可是只有他一个人尊贵,是褒奖有德者的缘故。周公所管辖的鲁国受命在郊外祭天,因此鲁国分别用白毛公牛、赤色公牛来祭祀周公、伯禽。至于其他公侯,则用毛色不纯的牲畜祭祀,这就是贤者与不肖者的差别所在。正所谓‘高尚的道德令人敬仰,光明的品行令人向往’,我对他们十分仰慕。所以,我要抑制学业未成的各位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行了。”
四月戊寅日,群臣上奏未央宫。“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冒死进言:臣庄青翟等人与列侯、二千石的官吏、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人商议,冒死上奏请求皇上立皇子为诸侯王。皇上所下诏书说:‘康叔的弟兄有十人,可是只有他一个人尊贵,是褒奖有德者的缘故。周公所管辖的鲁国受命在郊外祭天,因此鲁国分别用白毛公牛、赤色公牛来祭祀周公、伯禽。至于其他公侯,则用毛色不纯的牲畜祭祀,这就是贤者与不肖者的差别所在。正所谓“高尚的道德令人敬仰,光明的品行令人向往”,我对他们十分仰慕。所以,我要抑制学业未成的各位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行了。’臣庄青翟、张汤、博士臣将行等人听说,康叔有兄弟十人,其中武王继承了王位,周公辅佐少主成王,其余八人都因为祖父和父亲的尊贵而创建大国。康叔在众兄弟中年纪最小,周公高居三公之位,而伯禽被封在鲁国,大概在授予爵位之时尚未成年。后来,康叔能够抵御禄父的叛乱,伯禽能够平定淮夷的叛乱。从前五帝的制度各不相同,周朝的爵位分为五等,到了春秋时代分为三等,都是根据所处时代不同而排列尊卑次序的。高皇帝身处乱世故而拨乱反正,向天下昭示了至高无上的德行,他平定海内,分封诸侯,创建封国,爵位共分为二等。皇子中有的人还在襁褓之中便被封为诸侯王,以供奉天子,作为千秋万代的法则,不可更改。陛下躬行仁义之道,亲自践行圣德,文治武功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表彰仁慈孝敬的行为,广开贤才晋升的道路。对内褒奖有德之人,对外讨伐强横残暴之人。北边到达北海,西边到达月氏,匈奴、西域,无不举国供奉、效法大汉。车辆武器的费用,从不向平民百姓征收。竭尽国库所藏以奖励将士,敞开宫禁的仓库以赈济贫苦百姓,裁减一半的戍卒。各蛮夷国家的君长,无不向往汉朝的风俗,自愿接受汉朝教化而符合朝廷的旨意。远方那些有着特殊风俗的民族,不辞辗转翻译入京朝拜,皇帝的恩泽遍及域外。因此,珍禽异兽被送来,象征祥瑞的禾苗生长出来,上天的感应非常明显。如今就连诸侯王的庶子也当上了王,而皇子却仅仅被封为列侯。臣庄青翟、张汤等私下里反复议论此事,都认为这是尊卑失序,使天下人失望,所以千万不能这样。臣等请求将刘闳、刘旦、刘胥立为诸侯王。”四月癸未日,这则奏书呈至未央宫,奏章滞留宫中一直没有批示下达。
“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号位,臣谨与御史大夫臣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让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群臣之议,儒者称其术,或悖其心。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等窃与列侯臣寿成等二十七人议,皆曰以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为汉太祖,王子孙,广支辅。先帝法则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他皆如前故事。”制曰:“可。”
四月丙申,奏未央宫。“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诸侯王。臣昧死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礼仪别奏。臣昧死请。”
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
四月丁酉,奏未央宫。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
“丞相庄青翟、太仆公孙贺、代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赵充、太子少傅兼宗正事任安冒死进言:臣庄青翟等人先前呈报大司马霍去病的上疏说,皇子没有封号和爵位,臣等恭谨地与御史大夫张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人冒死请求立皇子刘闳等人为诸侯王。陛下拥有文治武功而不居功自傲,总是恳切地责备自己,说到皇子学业尚未完成。群臣的商议认为,儒家学者表面上宣扬自己的分封学说,可是有的却与内心实际想法相违背。陛下坚决不允许,只封皇子为列侯。臣庄青翟等私下与列侯萧寿成等二十七人议论此事,都认为这样会使尊卑失序。高皇帝创建江山,为汉太祖,封子孙为王,扩展旁支来巩固根基。先帝的法则之所以没有改变,是要用来彰显先帝至尊。臣等请求让史官选择良辰吉日,将礼仪开列出来上报朝廷,让御史呈上地图,其他事宜都依照以前的惯例。”孝武帝下达制书说:“可以。”
四月丙申日,大臣上奏未央宫。“太仆、代理御史大夫公孙贺冒死进言:太常赵充说占卜之后认为四月二十八日乙巳适宜立诸侯王。微臣冒死上呈地图,请陛下为所立的封国确定名号。礼仪之事另行上奏。微臣冒死恳请陛下。”
归有光:“《三王世家》本不阙,读此赞又可见史公亦不及见三王后事。褚少孙浅陋,遂谓求其世家不可得,《序》亦云‘三子之王,文辞可观’。可知独载其文辞也。”
孝武帝下达制书说:“立皇子刘闳为齐王,立刘旦为燕王,立刘胥为广陵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