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诸天时空(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67

唐汉已步入了江湖一流,这点考试对于唐汉而言自然无伤大雅,唐汉面色淡然地走出贡院门前,此时贡院门前有着许多士子,有的人面露喜色,有的面露焦虑担忧之色,有的则是唉声叹气,甚至有的考生流着泪。
这会试简直就是独木桥,过了一步登天,没过的便要再苦读三年才可。
“唐兄,考的怎么样了?”一个陕西士子见到唐汉,连忙上前拱手道。
“还好,还好!”唐汉一看,这个学子乃是西安府的士子,叫‘林鹏’,和唐汉同一届举人:“不知道林举人此次怎样?”
“唉,我就惨了,第一次参加会试,一紧张就脑袋空空。。。。。。”林鹏唉声叹气道。
唐汉倒也没有说什么,一两万人参加会试,却只有三百人上榜,能够上榜的只有极少数人,大部分人都落榜了。
这时候又有不少陕西学子过来,一个个热情地打招呼,他们见唐汉面色微笑,又知晓唐汉才名,知晓唐汉上榜十有八九,此时正是套近乎的好机会。
“诸位举人想必一定是极为疲倦了,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明日就要发榜了,可不要在人前失了礼数!”唐汉微笑地拱手对众人道。
众人见状,便互相告辞离去。
。。。。。。
和乡试不一样,会试张榜的日子很快,基本上会试彻底结束后的第二天便会确定名次张榜。
翌日一早,榜单在礼部中张贴出来,同时会派出数不清的小分队,向住在京城各个角落的新贵们报喜。
唐汉没有如同其他士子去礼部看榜,而是在房间中打坐。对于自己的能力,唐汉是非常自信的,除非是考官徇私舞弊,否则自己定然不会落榜。
“咚咚咚!”
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从客栈外响起,伴随着客栈中的士子惊呼起来,议论纷纷,有人上门报喜,说明客栈中有士子上榜了。
一上榜,便会有‘贡士’功名,哪怕殿试时没被授予进士功名,也可以成为官员的幕僚。而且一旦上榜,就可以参加殿试,一睹龙颜。
第18章
高中会元
会试上榜者,被称为贡士!
其中名列第一的,则被称为会元!
贡士之后,还有一场殿试,殿试中皇帝会通过考核亲自选出前三甲,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同时也会对前一百名排名,只有前一百名才能金榜题名。到时候是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还是此同等进士出身,就有了定论。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会试就是一个龙门,跃过这个龙门,就拿到进入官场的入门券了。
明朝时期的文官官场,几乎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各种规则或者潜规则,都已经极为完善。
日后若是想要在官场中混,若是没有一个进士功名在身,那很抱歉,你根本很难融入到真正的文官集团中去。
想要身居高位?
那更是想也别想,你连个进士出身都没有,还想骑在我们头顶上?信不信老夫喷死你?!
正因如此,可以想象,那些上榜的新科贡士,会是何等的欣喜若狂甚至是春风得意了。
因为这就是一张车票,一张可以通往大明官场,甚至能走到终点的唯一车票,没有这张票,你连上车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一个个士子站在门外,等着能报上自己的名字,让自己可以成为上榜的新科贡士。
“捷报福建福州老爷林飞羽,高中第一百八十三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绍兴老爷陆翔,高中第八十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
客栈门口,一个个报喜之人接连赶来,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高声呼喊,生怕声音小了,引得这些新贵们不高兴,少了他们的赏钱。
上榜的新科贡士一个个开心大笑,从怀中取出银子赏赐报喜之人,周边的人纷纷恭喜。
“捷报陕西华阴老爷唐汉,高中第一名贡士,为本届会元,金銮殿上面圣!”
就在这时候,又有一个报喜之人抵达客栈,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高声呼喊,脸上带着喜色。
轰!
报喜之人报出会元之人,顿时引得士子们的轰动,一个个议论纷纷,会元,便是本次会试第一名,按照以往规矩,会元参加殿试,哪怕没有入前三甲,也会得到‘进士及第’的功名,与状元、榜眼、探花等一般无二。
“唐汉是谁?这么厉害,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这个人?”
“你们不知道吧,唐汉可是陕西乡试解元,有名的才子,曾作了一首《杂诗》轰动陕西,这次得了会元,也不意外!”立即就有陕西士子面带嘚瑟的说道,能与会元同乡,这可是荣誉啊。
“什么杂诗呢?”其他士子纷纷好奇道。
都说熟读唐斯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作为各地顶尖的士子,这些士子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哪一个不曾做过诗?
那陕西士子沉吟了一下,唱喝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众士子听到这首诗,顿时纷纷露出惊讶之色,连道‘好诗’!“好诗!”
而唐汉,在报喜之人报出自己的名字后,脸上出现淡淡微笑,出了房门到了门口,有陕西士子说“此乃便是唐汉”,顿时士子们一个个向唐汉发出恭贺。
唐汉从怀中取出了十两银子打赏报喜之人,那报喜之人露出喜色,连忙道:“小的恭祝会元老爷步步高升,仕途顺利!”
按照以往例子,报喜之人顶多获得五两赏银已经是不得了,没想到这次唐汉竟然这么大的手笔,直接赏赐了十两银子。
都是帝都繁华居不易,可是哪怕是在京城,十两银子也是一大笔钱,足够一家三口数个月开销了。
“诸位士子,这次唐某侥幸得了会元,率先一步,今日便宴请诸位士子共饮一番,不知诸位士子可愿意?”唐汉面对微笑地对着一众士子说道。
唐汉虽然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但是却也知道一些规矩,中了会元往往会请同一个客栈的士子饮酒庆祝。如果中了状元、榜眼、探花,更是要请同届贡士好好庆祝,此乃同届之谊。
一众士子哪里不愿意,毕竟唐汉高中会元,一个‘进士及第’的功名跑不了,地位远高于他们,这个巴结唐汉的机会,他们求都求不得。
唐汉让客栈的掌柜好好准备好酒席,便请了诸位士子好好大吃大喝一番。
。。。。。。
会试结束,除了极少数的士子会离京回乡,大部分的士子都会继续留在京城,因为在会试结束的半个月后,就会举行殿试。
而新科贡士们则是成了官场新贵,每日都会有朝中官员宴请,可以说好不风光,甚至有不少新科贡士得了朝中大员的赏识,将闺女许配,可谓是一步登天。
唐汉作为新科会元,自然是最风光的,成了朝中权贵们的座上宾,各自酒席、诗会从来是邀请他,自然也有权贵要将女儿嫁与唐汉,均是被唐汉以婚姻大事乃父母所定自己不敢做主给婉拒了。
眨眼便是到了殿试。
作为庞大帝国的最后一层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考场位于紫禁城中,主考官,正是当今的弘治帝。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如今唐汉等一众贡士的真实写照。
之前的他们,还属于平民,虽然已有了举人身份,但还算不上官。
但今日踏入了这金銮殿,参加完了此次的殿试后,他们便不再是民,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无论是日后外放还是留在京城,基本都是以七品起步的。
听起来七品官不大,但想想后世的一县之长权利大不大,就知道这所谓的七品官,有多么令人敬畏而又向往了。
一众贡士很是兴奋,殿试不同于以往,不会有落地一说,哪怕是发挥的不好,也能混个官身。若是能混个进士出身,那更是不得了,之后再找些门路外放,弄个正七品县太爷当当,那小日子,不要太爽哦!
天色微亮时分,早已聚集在宫门前的贡士们,便在引导官的带领下,顺着古朴而又威严的道路,在一众禁卫军森严的目光中,踏入了那传说中的金銮殿。
大殿中,百官早已到齐,待一众贡士到来后,殿内突然乐声大作,黄钟大吕、萧琴伴奏,悦耳的丝竹声回荡在金銮殿上,威严而又浩荡。
也就在这时,大明帝国的最高掌权者——弘治帝,在司礼监太监的随侍下,缓缓走到了龙椅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弘治帝坐下的一瞬间,百官跪拜,高呼万岁!
一众贡士们虽然有些紧张,但也是有样学样,老老实实地跪拜在地,声嘶力竭的高声呼喊着。
一些考生,甚至激动的流泪,在皇帝看来,他们是因为能目睹天颜,可以聆听皇帝的教诲而留下了喜悦的泪水。
但唐汉知道,这些贡士,之所以流泪,其实是在缅怀那段不堪回首的考试生涯。
终于熬到了殿试,日后终于不用再考试了,此情此景,尤其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贡士们更是感慨颇多,触景生情之下,泪水不自觉的便流了下来。
百官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并无一人出来弹劾这些贡士们君前失礼。
他们当初也是这么一步步熬过来的,自然能明白考生们的艰辛与不易,自然也不会在这等选才大典上出来给大家添堵。
行礼之后,百官起身,唐汉站在人群中,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那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弘治帝。
不得不说,弘治帝当真是生了一副好面相。
五官端正,身材适中,并没有如正常中年男子般发福,反而因为岁月的沉淀使得自身增添了一种厚重感。
或许是常年做仁君的缘故,唐汉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王霸之气扑面而来,对方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让人不自觉的便会对其信服,甚至升不起反抗的念头。
唐汉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暗暗揣测,这位身居帝位多年的皇帝,气质实在是太特殊了,若是将心思用在练武上,或许用不了多久,便可以领悟出常人一生都难以触摸的剑意,成为一代武学大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