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419

  不管怎么说,统一是韩国的事情,不是美国的事情。
  问题是,前线部队的情况并没有黄真尹希望的那么理想。
  第九机械化步兵师的情况确实非常糟糕,就算按照黄真尹下达的命令发起反击,并且因为第十五集团军主动撤退而一路顺利,但是受之前战斗的影响,特别是被第十五集团军的突然反击打得落花流水,让韩军前线指挥官在推进的时候,不得不格外小心谨慎,甚至亲自到前线,让部队放慢速度。
  第十五集团军会主动退却吗?
  至少绝大部分韩军前线官兵都不相信。要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第十五集团军还在拼命攻打顺川,一副不拿下顺川誓不罢休的样子。就算要撤,也不会迅速撤退,肯定会留下断后部队,伏击追击的韩军。
  结果就是,从顺川到安州的几十公里路程,“高速推进”的韩军足足走了大半天。
  直到十四日下午,韩军先头部队才到达安州南面。
  遭到炮击后,韩军停了下来,并没立即发动进攻。
  因为夜晚邻近,所以连叶振邦都认为,韩军会在外围部署防线,不会急于进攻。
  要知道,在此之前,韩军在夜间战斗中就没有占到便宜。
  问题是,叶振邦把情况想得太理想了。
  第九机械化步兵师慢吞吞的进军行动并没对参战的美军第八集团军产生影响。十四日傍晚,第七机步师的先头部队到达元山。虽然只是一个用轮式侦察车辆武装起来的轻装营,也只有轮式车辆能够在一天之内从釜山开到元山,但是美军地面部队到来,仍然像一支兴奋剂一样,给死气沉沉的韩军注入了无限活力。
  不管怎么说,美军参战已成定局。
  因为美军已经在台岛战场上击败了中国军队,所以韩军绝大部分官兵都将美军当成了救世主,认为只要美军参战,胜利就指日可待。
  这种士气上的鼓动效果,比一个轻装营显著得多。
  当天晚上,韩军第二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就从元山出发,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川内镇与高原镇。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一五摩步师还在清扫战场,并且负责断后,所以韩军从高原镇向北进发的时候,与该师发生了一场小规模战斗。
  大概是被第三十九集团军打得太狠了,韩军把一场微不足道的战斗说成了“决战”。
  当然,美军没有“上当受骗”。
  依靠无人侦察机搜集到的战术信息,美军很快就搞清楚,与韩军交战的只是一支师级部队,而不是所谓的集团军。
  问题是,第一一五摩步师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其地位与四十五师差不多,而第三十九集团军又是重装集团军,该师的装备非常齐全,坦克战车为数不少,所以美军把该师当成了第三十九集团军准备死守咸兴的标志。
  不管美军打算怎么北上,都得占领咸兴。
  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打算死守咸兴,就有机会围歼这支王牌部队。要知道,中国军队可没有足够的海运能力将这支军队从海上撤走。只要能够及时到达咸兴,就能包围第三十九集团军!
  更重要的是,这是战术决策,由汉密尔顿做主,不需要请示帕特里奇。
  结果就是,当天晚上,美军少将就越过黄真尹,命令韩军第二集团军群向咸兴进军,把元山交给即将到达的第二机步师。
  当然,汉密尔顿没有忘记让第二机步师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十五日夜间到达。
  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在十六日白天打响围歼战。
  得知韩军第二集团军群强攻咸兴的消息后,帕特里奇与黄真尹都很惊讶,问题是此时第二集团军群已经与第一一五摩步师缠在一起,要想撤回来已经来不及了。
  相对而言,帕特里奇还要稳重一点。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战场情况,但是美军中将相信,第三十九集团军在歼灭了B集团军与C集团军之后,没有集中兵力攻打元山,表明中国军队已经放弃进攻。在此情况下,守住咸兴的意义并不大,所以第三十九集团军很有可能正在全速撤退,韩军第二集团军群北上进军咸兴最多只是空欢喜一场,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问题是,黄真尹并不这么看,因为他知道,第二集团军群是支什么样的部队。
  离开防御阵地,这支又二线步兵师拼凑起来部队在野战中,恐怕连中国军队的一个师都打不过,凭什么去攻打咸兴?
  必须分散第二集团军群的压力,不然这个集团军群被击溃,将会殃及后面的美军。
  更重要的是,还会祸害黄真尹,因为黄真尹已经接掌了第二集团军群的指挥权。真要追究问责的话,黄真尹会第一个完蛋!
  为此,黄真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别的地方做文章,比如让直接听从他指挥的第九机械化步兵师连夜发动进攻,争取在天亮前渡过清川江。到时候,就算第二集团军群在咸兴吃了败仗,他也能够拿出胜利果实,将功补过。
  虽然黄真尹的想法有点天真,但是打下安州,渡过清川江也是战略任务。
  不管怎么说,加把劲不会有错。
  这下,叶振邦等三营官兵就得遭受摧残了。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三十一章
绝不能退
  十四日夜间,进攻来得非常突然,叶振邦反应过来的时候三营已经丢掉了外围防线。
  韩军的进攻打得非常坚决,不但在地面投入重兵,还出动大批空中力量,对战线后方的安州城区进行了高强度轰炸。
  这种近乎“蛮干”的方式让叶振邦等三营官兵非常不适应。
  要知道,在此之前,韩军打得非常“文明”,不但很少使用温压弹与燃烧弹这些对平民有巨大威胁的弹药,还没有大量使用钻地炸弹。
  在这个晚上,韩国空军把这些都用上了。
  不是韩军不舍得用,而是没有合适的弹药!
  开战前,在拜伦首次访问首尔的时候,韩国总统朴太玄就向美国副总统提出了紧急采购弹药物资的请求,其中明确提到,韩军需要一批最新式的钻地炸弹,才有能力按照作战计划突破军事分界线。
  拜伦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朴太玄的请求。
  第一批两千枚小直径钻地炸弹也在开战前送到了韩军手上。除了在前期训练中用了一部分之外,这批炸弹全都用在了开城。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批炸弹,韩军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的突破开城防线。
  要知道,在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突击的时候,一路上都有战斗机开路,精确无误的轰炸不但摧毁了上千个朝军永固工事,还打垮了朝军的斗志。
  可惜的是,打下开城后,这批弹药也用完了。
  虽然当时美国答应的不仅仅是两千枚炸弹,而是一万枚,另外八千枚都应该在十月一日之前分两批送往韩国,但是在此之前,台岛战场上的局面与美军的预想并不完全一致,在无法投入更多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美军只能加强空中打击。
  结果就是,原本应该送往釜山的八千枚炸弹全都送到了那霸。
  此时,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加速运转,在美国国会批准了战争计划之后,大批军火正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装上运输船。
  受此影响,美国当局保证在十月底之前交付两批弹药,并且保证交付第四批弹药。
  有意思的是,韩军没有对延迟交付弹药的事情多说什么。
  除了奴才没有资格抱怨主子之外,还与韩军对战局的判断有关,即韩军上下没有人能够想到,最终会兵不刃血的占领平壤。要知道,突破开城防线后,韩军在平山与朝鲜人民军打了一场狠仗,又在沙里院大干一场。
  虽然这两场连战役都算不上的战斗比韩军预期的抵抗要弱得多,但是韩军上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朝鲜人民军将誓死守卫平壤,绝对不会轻言放弃。
  只要朝军死守平壤,战争就很难在十月底结束。
  甚至可以说,当时连黄真尹都认为,只要能在年底拿下平壤,并且将战线推进到清川江就非常不错了。
  那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想法,都不那么可靠。
  再说了,谁想成为第二个麦克阿瑟?
  要知道,就是那句“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让荣耀一时,甚至被人称为是“日本太上皇”的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脱掉了军服,最终郁郁而终。
  既然如此,美国晚一点交付弹药也不是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美军在台岛上打败中国军队是韩国出兵攻打朝鲜的前提条件,如果美国在台岛上被打败了,韩国就只能做哈巴狗,连吠叫的胆气都没有。
  显然,这个判断完全错误。
  可以说,推进得太快,也不见得是什么好处。
  虽然韩军的辎重部队能够保证将作战物资送上前线,韩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有足够的通行能力,但是后勤保障不仅仅是运输这么一点,所谓的“后勤线”也不仅仅是一条公路或者一条铁路,而是整个国家战争机器的综合能力,是从资源采集到物资生产、再到物资运输与分配的整个过程。
  哪一环出了问题,“后勤线”都将成为摆设。
  显然,这也是“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的真实含义。
  万幸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靠上了美国这棵大树,自然非同凡响。
  朝鲜战争打响后,美国当局就认识到,局面没有看上去那么理想。别说一直呆在冲绳的帕特里奇,就连留在华盛顿的加布里埃尔都认为,韩军的进攻只是一时顺利,中国不会抛弃朝鲜,也就不会任由韩国胡作非为。
  韩军顺利突破开城防线后,这种担忧意识在美国高层变得更加强烈了。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韩军打到平壤,中国就会参战,而朝鲜人民军也会死守平壤,最终在中国军队的支持下翻盘。
  虽然实际情况有点出入,并没像这个样子发展,但是没有任何影响,美国不但做好了参战准备,还提前兑现了诺言。
  十月十日,第二批弹药就送到了釜山。
  不是四千枚炸弹,而是足足八千枚炸弹,即美国将原先计划分两次提供给韩国的弹药一次性送了过来。
  按照承诺,包括一万枚小直径钻地炸弹在内的第三批弹药将在十五日抵达釜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