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419

  万幸的是,罗耀武最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狄劭康与刘诚志的一再逼迫下,自知理亏的管元山做出让步,不但保证会按时完成物资筹备与运输任务,还将责任落实下去,并且由罗耀武派遣军队代表监督,总参谋部则在后方协调。
  也就是说,在军事物资的问题上,总参谋部掌握了主动权。
  带着这个还算满意的结果,罗耀武在当天晚上就带着叶振邦等人离开北京,乘机返回沈阳。
  还在飞机上,作战策划工作就展开了。
  “要打的话,还是只能盯着韩军D集团军打。”叶振邦一直认为该这么打。
  实际上,提出这个想法的,正是叶振邦。
  跟着罗耀武回京参加高层会议之前,叶振邦就提出了这个想法,认为应该利用美韩联军战线拉得太长的大好时机,用两到三个集团军拖住丹东方向上的美韩联军主力,再出动两到三个集团军围歼韩军D集团军。
  当时,这只是个想法而已。
  “关键是怎么部署作战部队。”罗耀武提出了重点问题。
  “第十六集团军还是放在东边,不用调动。因为长期没有得到全面休整,部署又比较分散,所以该集团军只能充当战役预备队。”
  罗耀武点了点头,认同了叶振邦的建议。
  “打到这个时候,美军肯定会想到,我们在东南战场上作战不利,会在东北发力,牵制美军主力,所以美军肯定盯着那几个王牌集团军。”叶振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部队大范围调动很难做到保密,至少无法长期保密,所以我觉得,应该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留在西边,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配合发动佯攻。有这两个集团军在,美军肯定会认为我们要趁机打回丹东,从而把重点放在西线战场上。等到西线的战斗打响后,再让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机动到东线,围攻韩军D集团军。”
  “这样就很难做到歼灭了。”罗耀武叹了口气。
  第二十六集团军的状态还不错,打了几场恶仗,部队得到锻炼,战斗力直线上升,就算比不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也不比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差。最大的问题就是第四十集团军。
  该集团军一直不在状态,又被抽调大批经验丰富的官兵去加强后方防御、甚至还抽调了部分官兵去培训新兵。一直以来,罗耀武都将第四十集团军当成战区预备队,即便在围歼韩军C集团军的战役中,第四十集团军打得也是佯攻。
  佯攻战斗中最次要方向上的战斗。
  让这两个集团军去围歼总兵力超过二十万,算上朝鲜伪军就有三十多万的韩军D集团军,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不能这么打。”罗耀武咬了咬牙,说道,“虽然刘总只要我们击溃D集团军,但是最好能够做到歼灭,我们也得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叶振邦苦笑了一下,高标准没错,可是超出作战能力,那就不应该了。
  “将两条战线分开,我们的兵力调动都是个问题。既然如此,还不如揉在一起,搅乱整个战局,好浑水摸鱼。”
  “与美韩联军混战?”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是寒冬,我们新征召的官兵多半是东北本地人,不少还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子弟,能够适应寒冷气候,而美韩联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至少美军官兵就不太适应朝鲜的气候。真要摔开膀子干,美军的机动优势不一定发挥得出来。要是能够利用好这一点,我们就能掌握主动权。”
  叶振邦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罗耀武的意思。
  虽然说东北大城市里的居民不一定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毕竟和平时期,家家户户都有暖气,绝大部分公共场所、甚至是公交车辆上都有暖气,使得不少东北人的耐寒能力甚至不如长江以南的南方人,但是在偏远山村,就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暖气了,出门也坐不了有暖气的公交车。
  “先在东边打,拉开阵仗,让美军知道我们的目的就是歼灭D集团军。只要美韩联军的主力一动,我们就在西边打,也以决战的气势来打。如果能够一口气打回丹东,那就再好不过了。就算打不下丹东,也能找到机会歼灭D集团军。”
  “这样的话,后勤保障的压力要增大不少,而且部队伤亡不会小到哪里去。”
  “所以二线部队从一开始就要跟上,而且只能胜不能败。”
  叶振邦长出口气,说道:“兵不厌诈,这次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主攻后佯攻,应该能够打美韩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正是如此,只要能打得美韩联军措手不及,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见到罗耀武自信满满的样子,叶振邦也没再多说。
  至少打到目前为止,在战役层面上,罗耀武的决策还没有失误过。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八十二章
恰准时机
  击退中国军队的反击后,上岸的美军并没急着攻打宁波,而是致力扩大滩头阵地。
  这是大规模登陆作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攻打像宁波这样的大城市,至少需要投入好几万地面部队,因此美军得把两个陆战师、以及作战所需的物资送上岸。为此,美军必须扩大啊滩头阵地,才能容纳更多的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也才能保证上岸的主力部队不会遭到中国军队的炮火打击。
  这需要时间,即便以美军的投送能力,少说也要五天,遇到麻烦的话,还得延长两天。
  当然,这并不妨碍已经上岸的美军向宁波推进。
  登陆地点就在宁波市郊,美军在扩大滩头阵地的时候就得向宁波市区运动。为了掌握中国军队的调动与部署情况,美军还向宁波方向派遣了不少侦察部队。别的不说,美军的侦察机就一直在宁波上空盘旋,从未离开过。
  在此期间,陈必时也没闲着。
  虽然地面反击没有收到成效,但是并不妨碍部署在战线后方的远程炮兵。
  反击失败后,中国军队就把重点放在了炮火打击上。对于那些部署在战线后方三十公里以外的远程炮兵,美军也只能动用空中力量。
  显然,这明显加重了美军航空兵的战斗量。
  在当时看来,影响还不大,可是等到美军攻打宁波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在登上大陆之前,美军航空兵的出动率就超过了正常水平。特别是在中国军队对美军舰队进行了远程打击之后,美军为了报复,也为了完成登陆准备,让两支舰队的六艘航母全部投入战斗。
  登陆战役打响后,美军航空兵的出动率有增无减。
  等到中国军队发起反击,立足未稳的美军地面部队必须依靠航空兵提供的空中支援。
  一番折腾下来,美国海军的六支舰载航空兵联队的出动量均严重超过最大限度。仅在一月二日之前,美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就发生了五起战斗事故,两架战斗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坠毁,两架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坠毁,还有一架在起飞后不久坠毁,原因都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打到这个时候,美国海军应该降低出动率,让舰载航空兵得到休整。
  结果是,当中国陆军的远程炮兵发威的时候,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被迫留下,继续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航母留下了,舰载航空兵的出动率却大大降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保持之前的出动率,恐怕美军每天摔掉的战斗机比被击落的战斗机还要多得多。
  耗下去,不但不能改变战场局势,还会削弱美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海军使不上力,海军陆战队也差不多。
  F-35B还没有服役,而AV-8B又老旧不堪。再说了,AV-8B是亚音速攻击机,只能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执行战场遮断任务的能力非常差。当然,这也与AV-8B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时的航程有关。
  这样一来,重担落到了美国空军身上。
  问题就在这里。
  战场离台湾几百公里,离冲绳群岛上千公里,美国空军在战场附近没有太多可以使用的机场,特别是设施齐全的空军基地。
  受日本的政治态度影响,美军还不能动用部署在冲绳的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只能在那边部署预警机、加油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战略侦察机等支援飞机。
  美国空军的主力,全都部署在台岛。
  虽然台湾并不缺乏空军基地,最多能部署两千多架战斗机,但是受到战争破坏,很多空军基地都无法全面投入使用,作业效率肯定有限。
  最关键的还是距离。
  即便是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A-10C也要飞行数百公里才能到达战场,完成任务之后还得飞行数百公里返回基地。
  前后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一两个小时,占了一架战斗机正常情况下升空时间的一半。
  升空时间延长,自然会加重保障工作的负担。
  对于那些打击时效性目标,也就是需要在战场上空徘徊巡逻的战斗机来说,还得进行空中加油,甚至是两次空中加油。
  如此一来,战机的滞空时间更是长达五个小时以上。
  这个时候,受到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战斗机,还有飞行员。
  长时间的飞行,会让飞行员的体力严重透支。就算是优秀飞行员,一天也只能执行一次战场巡逻任务。
  可想而知,美国空军的出动效率并不高。
  当时,部署在台岛的美军战斗机近千架,而在巅峰时期,每天的出动量也不到一千二百架。也就是说,大部分战斗机每天只能执行一次作战任务。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平均每天出动两次以上!
  可以说,这就是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航母的原因。
  只不过,较低的出动量,让美国空军战斗机的状态比较好,没有发生多少事故,持续作战能力明显优于海军舰载航空兵。
  再来看陈必时的战术,也就不难明白他的目的了。
  通过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战斗,消耗美军的锐气,把美军拖成疲惫之师。这样一来,就算美军能够攻到宁波,甚至能够打下宁波,也得花大量时间调整,无法在大陆战场上取得迅速突破。
  至于会打成什么样子,那还得看谁坚持得更久。
  不管怎么说,美军的空中打击不是吃素的,拖得越久,中国陆军的消耗、特别是远程炮兵与弹道导弹部队的消耗就越大。
  撑不住的话,还是守不住宁波,说不定连杭州也守不住。
  也就在这几天内,东北战场上,罗耀武终于得到了发起进攻所需的作战物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