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19

  也就是说,让更多的作战部队执行后勤保障任务,重点保护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确保主要的军事基地能够正常运转。
  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并不能消除来自游击队的威胁。
  长崎被摧毁之后,东北地区的游击队大受鼓舞,并且在八月十四日发动了一系列针对美日联军军事基地的袭击行动,首次将矛头对准了包括空军基地在内的军事设施。在袭击军事基地的战斗中,游击队甚至使用了包括反坦克导弹、八二迫击炮、一零六无坐力炮在内的重型武器。
  虽然美日联军及时果断的出击行动挫败了大部分袭击,但是仍然有几座空军基地被游击队攻破,近百架停在地面的作战飞机被摧毁。战斗中,还有数百名美日联军官兵阵亡,对美日联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
  愈演愈烈的游击战让帕特里奇认识到,如果再不发起进攻,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更重要的是,这轮针对美日联军军事基地的袭击让帕特里奇意识到,全面占领中国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即便是全面占领东北地区也很不现实。
  从军事上讲,为了提高部队的安全性,美日联军只能将军事基地集中设置在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附近,并且离港口越近越好。这样一来,才能缩短后勤补给线,并且集中兵力保护重要目标。
  问题是,美日联军不可能放弃其他地区。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让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即由投靠了美日联军的当地人组建临时性的地区政府,甚至有必要组建一支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的军事警察部队,由这些人负责面向平民的治安任务,从而将美日联军的作战部队抽调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繁琐的工作。
  从军事上讲,要想控制整个东北地区,至少需要五十万军警,而且这些人员都需要接受培训。虽然所需的教官并不多,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帕特里奇最缺的就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成立由中国人为主的临时地区政府很难被美国当局接受。
  原因很简单,美国已经承认台湾当局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而且承诺不会在战争中分裂中国,东北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东北地区理应由台湾当局管辖。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台湾当局没有向东北地区派遣行政官员。如果在东北成立不听命于台湾当局的地方政府,美国就违背了承诺。
  问题是,这是当时能够找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
  受此影响,八月下旬,帕特里奇以联合司令的名义,下令在东北地区招募自愿人员,并且组建了几个训练营,开始培训中国籍的军警人员。因为没有成立地方政府,所以这些人员仍然由美日联合司令部指挥。
  安排好这件事,帕特里奇才开始着手调整战区内的军事部署。
  因为已经拿下了阜新与锦州,离山海关只有一步之遥,所以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在关外。虽然下一步进攻的主要目的就是打下山海关,由此进入华北地区,但是帕特里奇非常清楚,在狭窄的沿海地区作战对美日联军非常不力,所以很有必要在此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战术行动扩大正面宽度。
  这也正好符合美日联军的实际情况!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主动迎战
  负责敌后游击战的不是罗耀武,而是叶振邦。
  在个人能力方面,罗耀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虽然他是战区总司令,在战术、战役与战略层面上的决策能力无人能及,但是在游击战方面,出身正规军,深受正规战术思想熏陶的罗耀武远不如那些在战火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军官,特别是在灵活选择战术上,罗耀武的思想较为僵化。
  与罗耀武相比,叶振邦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年轻不仅仅意味着有更加充沛的精力,也意味着没有固定了的战术头脑。加上叶振邦没有进过正规军校,也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正规战术。他的所有经验都来自战场,也就更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游击战。
  必须承认,罗耀武在用人方面确实很有一手。
  虽然与战区内的其他参谋一样,忙起来之后,叶振邦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问题,但是在对日进行战略报复问题上,叶振邦却想了很多。
  最初的时候,叶振邦也认为这只是一次报复行动。
  可以说,两三天下来,叶振邦一直没有想明白,罗耀武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疯狂的报复计划,以及王虞珉为什么要支持这个计划。甚至可以说,就连一向稳重的陈必时也在这上面做了妥协让步。
  要知道,针对日本的战略打击,很有可能遭到美国的疯狂报复。
  几天过去后,叶振邦才缓过气来。美国并没因此进行战略报复,甚至没有扩大战略打击范围,反而把大量空中力量用来对付导弹部队。
  随着敌后游击战的规模扩大,叶振邦才意识到,问题远远没有他想像的那么严重。
  可以说,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东北军。
  虽然美日联军仍然在积极调整部署,为下一轮大规模进攻做准备,主要作战部队都集中在阜新与锦州一线,但是在缺乏空中支援,又没有足够炮兵的情况下,美日联军短期内很难发动大规模进攻。
  也就是说,东北军获得了极为宝贵的喘息机会。
  在此期间,东北军不但能够调整部署,还能让六个主力集团军,以及十多个已经具备了主力集团军能力的新编集团军获得休整。更重要的是,提供给东北军的主战装备正在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
  要不了多久,东北军就将恢复战斗力!
  当然,要想反败为胜,这还远远不够。
  罗耀武将指挥游击队的任务丢给叶振邦,除了充分发挥年轻军官的主观能动性之外,就是要将精力放在正面战场上,为下一场决战做好准备。
  可惜的是,叶振邦一直没有机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不是说他没有这个资格,而是游击战的规模越来越大,打得越来越狠,需要他关心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其他事情。
  直到九月上旬,在全世界都快忘了长崎遭到的核打击的时候,叶振邦才回到罗耀武的决策圈,参与了作战策划工作。
  这个时候,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已经比以往紧张了许多。
  “根据刚刚收到的情报,日本当局已经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将在本月增派第四批作战部队,侵华日军的总兵力将提高到一百万。”罗耀武介绍情况的时候,参谋部的秘书将准备好的文件分发到了各个高级参谋手中。“这还仅仅是个开始。虽然我们摧毁了长崎,保守估计消灭了近百万日本人,而且在未来数十年内,长崎都将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日本当局并没因此吸取教训。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日本已经扩大了征兵范围,并且将在本月中旬实施战争法。”
  “进行全面战争动员?”一个参谋问了一句。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日本还没有正式向我们宣战,但是有理由相信,只要美日联军赶在美台联军打下南京之前打到北京,日本就会向我们宣战,并且扩大战争规模。至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商讨下一步作战行动。”
  “看样子,美国已经准备从这场战争中抽身了。”叶振邦叹了口气。
  “美国会不会提前退出战争,现在还不大好说。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再退一步,让美军看到了打下北京的希望,美国就很有可能在占领北京之后逐步退出这场战争。”罗耀武看了叶振邦一眼,又说道,“也许有人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对日本进行战略打击,让日本获得全面参战的理由。”
  参谋都向罗耀武看了过去,这确实是大家的疑问。
  “不可否认,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各级指战员表现得非常英勇。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与美军的差距也非常明显。说得不好听一点,我们就是当年挥舞着马刀,向德军坦克发起冲击的波兰骑兵。”罗耀武苦笑了一下,说道,“虽然在战争期间,我们的军事技术进步得非常迅速,在某些领域的差距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但是有足够的情报表明,我们与美军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在继续扩大。”
  罗耀武没有胡说,在座的参谋都明白这个道理。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美军不但将在年内大批量装备好几种新式战机,还将在年底之前为前线部队提供一批新式主战装备,比如配备了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的M1A3主战坦克。”罗耀武拿起香烟,点上抽了两口才说道,“这方面的差距,在未来两到三年之内我们都无法弥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美军战斗力全面提升之前,我们已经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承受的伤亡。打到现在,美军阵亡官兵已经超过十万,如果再打一年,很有可能突破二十万。”
  “这么说,我们还得盯着美军打。”
  “这就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罗耀武把烟盒丢给了坐在左手边的叶振邦,“打击长崎只是为了激怒日本,让日本全面参战,从而取代美国。要想真正把美军赶出战场,唯一的办法还是给美军制造伤亡,让美国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战争伤亡而退出这场战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美军退出战争,我们才有足够的胜算。”
  叶振邦点上烟,随手把烟盒给了旁边的参谋。
  虽然罗耀武没有说得太透彻,但是意思很明白。打击长崎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还是要逼退美国。虽然日本也不是一个容易战胜的对手,但是只要能够让美军逐步退出这场战争,就有机会取得胜利。
  “从上个月中旬开始,美日联军就在调整部署。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本月月底,也就是日本的增派部队到达之后,美日联军就有能力发动大规模进攻。”罗耀武转移了话题,继续介绍战场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日联军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朝阳这边。虽然有理由相信,美日联军将集中兵力攻打朝阳,但是从这一地区的地形情况来看,我认为美日联军的主要目的还是进军内蒙,攻占赤峰。”
  “迂回攻击我军侧后方?”一名参谋问了一句。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我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如果美军打下赤峰,我军的防线长度将超过一千公里,还得在左侧部署大量主力部队。以我军的情况来看,根本没有办法守住这么漫长的战略防线。”
  “赤峰那边无险可守,就算我们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没用。”叶振邦补充了一句。
  “这就是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内蒙地广人稀。虽然赤峰人口并不少,但是居民点比较分散,不适合游击队活动。”罗耀武长出口气,说道,“在美日联军选择的战场上作战,对我们十分不利,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主动反击?”叶振邦皱起眉头,朝罗耀武看了一眼。
  “不是主动反击,而是充分利用阜锦会战的结果。”罗耀武灭掉了烟头,说道,“阜锦会战结束之后,我军退守三零五国道与三零七省道,以白石水库为中心,形成一块面积越一千平方千米,纵深约三十千米的突出部。虽然美日联军能够从通辽进军赤峰,但是该突出部对美日联军的侧后方构成了重大威胁。我们就围绕这个地区做文章,争取在该地区与美日联军决战。”
  听到这,叶振邦再次锁紧了眉头。
  “打赢了,我们就能在朝阳多坚持几个月。”罗耀武知道参谋在想什么,“当然,打输了的话,我们不但要丢掉朝阳,还会丢掉整个关外地区,所以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从今天开始,各主力部队进入战斗状态,做好作战准备。完成战役策划工作之后,我会亲自给各部队指挥官下达作战命令。”
  因为只是战役策划阶段的会议,所以罗耀武没有让参谋提问。
  会议结束后,叶振邦留了下来,与罗耀武聊了一阵。因为叶振邦已经是作战参谋,所以将全权参与战役策划工作。至于游击队的事情,就只能交给其他的参谋了。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实难题
  正是日本当局答应增兵,让帕特里奇坚定了在九月底发起新一轮进攻的决心。
  可以说,让日本当局答应增兵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虽然在长崎遭到打击之后,日本国内被复仇气氛笼罩,从平民到官员,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政府的战争决策,一些极端组织甚至扬言要对中国进行全面报复,议会中也有不少议员要求政府立即启动核计划,研制核武器。但是在充分调动与利用民意的同时,日本当局首先得考虑本土安全。
  日本有能力在一个月之内制造出原子弹,问题是,需要美国同意。
  在奥康纳坚决反对日本研制核武器的情况下,日本当局也不敢造次,至少不敢公开研制核武器,甚至得在舆论上打压极端组织。
  更重要的是,受战争影响,部署在日本的美军超过了二十万。即便大部分都是非战斗人员,但是这支军事力量不可忽略。由于日本没有足够的情报能力,还得在战争期间与美国共享情报资源,所以就算秘密开发,日本的核计划也不可能快到哪里去。
  说得简单一点,在决定为日本松绑的时候,美国就利用与日本共享情报的机会,监控了日本全国的电力设施与用电情况。谁都知道,提炼武器级浓缩铀或者浓缩钚,不管用什么办法都需要大量电力。虽然日本储备了上万吨的核废料,能够从中提炼出足够制造一万枚原子弹的核原料,但是没有电能,一切都白搭。
  受此影响,日本很难撇开美国秘密研制核武器。
  事实上,日本当局在研制核武器的问题上也很矛盾。原因很简单,如果日本坚持研制核武器,只会与美国翻脸。哪怕在战争期间,美国不会把日本怎么样,毕竟美国要想从这场战争中捞取好处,就得依靠日本。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日本。
  要知道,美国仍然是日本的占领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