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578

  结果,于去年开工建造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对《伦敦海军条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前面的数据对比上就能看出,《伦敦海军条约》对主力舰的限制,基本上就是针对“俾斯麦”级战列舰制订的。另外,英国在第二轮谈判中“回心转意”,也是对德国扩大海军军备的直接回应。
  为了表达诚意,德国送来了正在建造的主力舰的设计图纸,还送来了一份礼物。
  准确的说,是两份礼物。
  一是意大利与法国正在建造的两型主力舰,即“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与“黎塞留”级战列舰。
  意大利海军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的首舰在六十六年开工建造,并且计划于今年下水。之前,帝国的情报部门一直在设法获取该级战列舰的主要性能与设计图纸,只是搞到手的都不完整。
  法国海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首舰在六十七年开工建造,因为工程进度不尽如人意,下水日期一拖再拖。同样的,作为帝国海军在地中海最主要的潜在对手,帝国情报部门也在努力获取该级战列舰的主要性能指标。
  从德国提供的情报来看,这两级在“条约期限”内开工建造的战列舰都超过了条约限制,只是其性能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大。“维托里奥·维内托”级的弹药库设置以及水下防护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黎塞留”级的主炮配制过于极端,且水下防护也有缺陷。
  因为意大利与法国一直不是帝国的头号潜在对手,所以德国的这个“人情”意义并不大。
  只不过,德国情报部门送来的第二份情报就非同一般了。
  此时,卫延年正在亲自阐述分析这份情报的内容:日本海军新式主力舰的性能指标。
  标准排水量超过了六万吨,满载排水量七万吨;十二台燃油锅炉,四轴四浆推进,最高速度二十七节;九门四百六十毫米主炮,十二门一百五十五毫米副炮;主装甲带厚达四百一十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六百五十毫米,司令塔装甲厚达五百毫米!
  虽然德国提供的情报也不精确,很多地方加上了“可能”,“也许”等修饰词,但是这是帝国海军迄今为止得到的,关于日本新式战列舰最精确的情报!
  “最重要的是……”卫延年长吸了口气,“日本内阁政府已经批准了该级战舰的建造计划,前两艘的经费最迟在下年度安排,如果局势有所改变的话,甚至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安排。也就是说,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初,日本就将开工建造两艘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战列舰!”
  这里,卫延年用的是“庞大”,而不是“强大”。
  白佑彬暗暗松了口气,过了好一阵,才渐渐恢复平静。
  虽然日本的工业基础并不雄厚,如果没有美英等国的暗中支持,日本根本成不了海军强国。以日本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业实力,完全不可能在同等吨位的条件下造出比帝国海军更好的战列舰。但是,六万多吨的排水量,四百六十毫米口径主炮,最厚达到了六百五十毫米的装甲,这能说明什么?
  就算日本的技术再落后,这艘战舰建成之后,帝国海军现有的,以及正在设计的战列舰无一是它的对手!
  当然,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待的话,在座的帝国海军官兵会好受一点。
  说白了,如果日本有足够先进的技术与工业生产能力,需要把战列舰搞得这么大吗?不说别的,多出的几万吨钢材,需要多少钱啊?另外,过于庞大的舰体还会严重影响施工建造,延长建造工期,从而无法大批量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事实早就证明,大规模战争中,数量往往更有决定性。
  “怎么样,精彩吧?”严国荣冷冷一笑,“日本人看来快被我们逼疯了。对了,你有没有宗教信仰?”
  “我?”白佑彬摇了摇头,不明白严国荣怎么提起这个话题。
  “那你知道不知道,基督教有一句名言,叫作:上帝欲使其灭亡,比先使其疯狂。”严国荣挪了下屁股,又说道,“日本此时此刻的疯狂表现,不就应对了这句话吗?”
  “将军,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各位!”卫延年又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在,该我们紧起直追了。如果没有什么疑问的话,会议就到此。严国荣将军,你们先留下,我们商讨下新式战舰的设计问题。”
  严国荣点了点头,同时让白佑彬也留了下来。
第三十一章
意外惊喜
  只剩下三个人的时候,卫延年的神色严峻了许多。
  “收到这些情报后,我就向元帅做了汇报。元帅的意思是,别管日本,按照我们的计划前进。只是,我们根本不可能无视日本的威胁。”长叹一声后,卫延年点上了香烟。“另外,我还组织参谋部做了一次概略推演。”
  严国荣与白佑彬都微微皱了下眉头。
  所谓的概略推演,就是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对未来战争的走向做一个大致的推测。这类兵棋推演不要求对战争或者战役的结局做精确预测,只需要明确战争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某个时期,某个或者某几个主要方向上的兵力调动与兵力分配,从而为战前的军事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从推演的结果来看,德国这次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卫延年把烟盒递给了严国荣,又说道,“你们都知道,英国海军的一贯政策是盯紧德国,确保北大西洋的制海权。如果‘俾斯麦’级战列舰能够如期建成,不但性能超过了英国海军所有在役,甚至在建的战列舰,还使德国海军再次拥有了杀入北海,挺进北大西洋的能力。如此一来,英国必须加强本土舰队,用绝大部分力量来围剿德国的新式战列舰。这样一来,我们的大西洋舰队,以及直布罗陀要塞受到的威胁将大大降低,我们甚至能够腾出说来,先收拾掉法国与意大利海军,并且威慑西班牙,让西班牙放弃攻打直布罗陀要塞的想法。另外,我们还能在战争初期获得宝贵的时间,先打垮日本,再根据战局的发展,确定是首先对付美国,还是出兵北大西洋,打垮英国,从而孤立美国。”
  “对我们来说,这是好事。”
  卫延年微微点了点头,神色也稍微舒展了一点。
  “问题是,德国建造的新式战列舰会不会对刚刚签署的海军条约产生影响?”
  听到白佑彬的疑问,卫延年沉思了一阵,然后摇了摇头。“我个人觉得影响不大。‘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要技术指标都没有突破《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而且英国建造战列舰的技术水平远在德国之上,在条约框架范围内,能够建造出比‘俾斯麦’级更好的战列舰。当然,对英国来说,最大的影响是,他们恐怕还没有类似的战列舰设计与建造计划。另外,美国也不会支持放宽对主力舰的限制,毕竟美国的目的是想用条约来约束我们,从而使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击败日本,为他们参战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那我们为什么要签署这份明显不利的海军条约?”白佑彬又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这个恐怕只有首辅才知道。”卫延年苦笑着摇了摇头,“任何一支海军都不想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只是现实却让海军的发展不得不受到限制。另外,首辅的态度已经明确,他既然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就肯定有他的打算与计划。作为军人,我们没有必要去揣摩首辅的意图,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虽然心里还有很多疑问,但是卫延年把话都说死了,白佑彬也不好问出来。
  “参谋长,我们该怎么做?”
  “在允许的范围内,尽我们的能力吧。”卫延年的目光落到了严国荣的身上,“虽然元帅没有把话说明,但是我们不可能不对日本的疯狂举动做出反应。我会催促情报部门,让他们尽快搞清楚日本新式战列舰的具体技术与性能指标。你这边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时,尽量留下改进的余地,不要卡得太死。”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随后,白佑彬跟随严国荣,对帝国海军准备在本年度订购的新式战舰的设计要求做了重新设定,其中,战列舰设计方案的修改幅度最大。
  在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与高雄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中,江南造船厂与高雄造船厂的方案最有竞争力,大连造船厂的方案基本上已被淘汰出局。而入围的两套方案实际上都预留了改进余地。
  在江南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中,原本计划安装三座四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十二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以及十门一百毫米副炮。在高雄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中,则计划安装四座三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八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以及十二门一百毫米副炮。
  这两套方案都达到了海军的基本要求,并且可以进行修改,达到海军的最高要求。
  当严国荣重新修订了性能要求之后,两家造船厂都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了改进设计方案。说白了,两家造船厂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以应对海军的需求。
  改进方案中,江南造船厂将三座四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换成了三座三联装四百毫米主炮。高雄造船厂则将四座三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换成了四座双联装四百毫米口径主炮。结果,正是这一变动决定了竞标结果。
  因为四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的总重与三联装四百毫米主炮的总重相差不大,另外三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的总重与双联装四百毫米主炮的总重也差不多,所以两套改进方案的总体设计变动都不大,除了换装口径更大的主炮之外,只需要同等提高装甲防护,不需要对舰体结构做大幅度修改。
  问题是,江南造船厂的方案有九门主炮,高雄造船厂的方案只有八门主炮。
  即便多一门主炮对火力提高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按照传统思想,四座炮塔的生命力要比三座炮塔高,但是四座炮塔的设计方式将延长主装甲带,扩大主要防护区间,从而增加装甲重量,另外面对变态的日本战列舰,一门主炮的差距足够让海军做出选择了。
  四月十一日,在公布了竞标结果之后,帝国海军与江南造船厂签署了建造合同。
  同日,在帝国海军司令部,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高雄造船厂、广州造船厂签署了共同承建合同。按照合同规定,江南造船厂承担主要建造任务,并且为其他三家造船厂提供战舰的主要部件,其他三家造船厂除了承担组装任务之外,还将负责建造战舰的次要部件。也就是说,四家造船厂将同时开工建造新式战列舰!
  这正是帝国海军的标准造舰模式。
  战列舰上最主要的部位都在同一家造船厂生产,然后用驳船,或者其他方式运往别的造船厂,由其他造船厂负责组装。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加快建造速度,同时建造多艘战列舰,还能确保主承包商的利益,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只需要一家锅炉厂生产战舰所需要的燃油锅炉,也只需要一家蒸汽轮机厂生产战舰所需要的蒸汽轮机,而不需要在每一家造船厂都建设配套的工厂。
  随后几日,除了因为拨款不到位的大型巡洋舰的建造工作未能确定下来之外,帝国海军与崇明造船厂签订了建造重巡洋舰的合同,与湛江造船厂签订了建造轻巡洋舰的合同,与武汉造船厂签订了建造驱逐舰的合同。
  与建造战列舰的方式一样,这三家主承包商都通过转包的方式,让其他竞标失败的造船厂参加了建造工作。
  显然,帝国海军已经在这个时候启动了战时战舰建造机制。
  四月十八日,陈锦宽回到了舟山海军司令部。他没有让海军失望,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从首辅萧鼎昆那里拿到了五亿额外经费,只是,现实让海军很失望。
  因为主力舰的设计有所变动,四百毫米新式主炮的研制进度远不如人意,甚至难以跟上新式战列舰的建造进度,所以得追加建造与开发经费。另外,其他新式战舰的设计也有所改动,其订购价格都有所增加。
  这样一来,陈锦宽要来的五亿额外经费仅仅只能填补空缺。
  这一天,白佑彬也收到了一份让他喜出望外的礼物:海军中尉军衔。
  帝国海军的晋升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动申请,二是上级提拔。
  只要服役达到了一定年限,且没有不良记录,任何军官都可以主动提交晋升申请,只要得到批准,就能获得晋升。这是和平时期,大部分军官晋升的主要方式。
  如果在服役期间表现优异,且得到上级赏识,就能得到上级的提拔,报交海军司令部批准之后,就能获得晋升。战时,大部分优秀军官都是以这种方式获得晋升的。
  现在是和平时期,白佑彬的服役时间也没有达到主动提交晋升申请的年限,结果却得到了晋升,他能不感到惊喜吗?
  当然,对帝国海军来说,从少尉到中尉,半年多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
  和平时期,少尉升中尉的平均年限为三年。战时,如果基层军官严重损失,少尉升中尉几乎没有难度,甚至很多士官都被越级提拔为中尉军官。
  当然,白佑彬不知道,他是所有同学中,第一个海军中尉。
  更重要的是,陈锦宽兑现了他的承诺。
  次日,在与陈锦宽、卫延年、严国荣告别之后,白佑彬搭上了前往狮城的定期邮轮。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回忆起,在码头送行的人群中,有一个娇弱靓丽的身影。只是当时他一心想早点回到舰队,哪还注意得到码头上的那些人呢?
第三十二章
前途艰辛
  南洋舰队司令部,司令官办公室。
  在海上航行数日后,又被前来迎接他的蓝凌波等人拖去疯狂了一个晚上,此时白佑彬还觉得浑身酸痛,面对江洪波与谷卫东的时候,仍然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万幸的是,邮轮到达狮城之前,他就完成了赴海军司令部公干的工作报告。
  “不错嘛,这么快就成为舰队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了。”江洪波抬起了头来,摘下老光眼镜的时候,顺手把白佑彬的工作报告递给了旁边的谷卫东。“本来,我想等你回来后,帮你递交晋升申请,没想到元帅先做了顺水人情。这次去海军司令部,你的表现很不错,不但引起了上层的注意,还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中尉,有什么要求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