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861

  11月5日,中国舰队首先对九州岛进行了炮击,空军也出动了战略空军与战术空军,对日本九州岛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行动。按照制订的作战计划,在第一天的作战行动中,必须要瓦解九州岛上的指挥体系,这是最低的要求,而且必须尽量打击九州岛上的空军基地,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面对中国的突然打击,日本空军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双方在九州岛上空,以及附近空域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空战,各有胜负。而正因为日本空军的顽强拦截,除了战略轰炸机对日本的指挥机构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之外,战术空军的攻击机的打击行动基本上失败了。而在这一情况之下,不得不将更多的任务交给了海上的战列舰,只有战列舰的打击日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拦截!
  炮击是从16点开始的,中国舰队的6艘战列舰都参加了炮击,而炮击主要打击的目标就是日本的空军基地,现在是战列舰在为空军的攻击机扫平打击道路上的障碍了。炮击持续了4个小时,6艘战列舰共发射了3600余发炮弹,基本上摧毁了日本在九州岛上的12处空军基地,炸毁了停在地面上的50多架战斗机,并且让日本空军失去了在九州岛上的基地支持。
  此时,日本空军开始从本州岛上的空军基地起飞,虽然航程稍微远了一点,但是仍然能够有效的屏蔽九州岛上的重要地区与设施,仍然对中国空军的战术攻击机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本空军也展开了反击行动,攻击的重点就落到了位于九州岛西北面350公里处的中国战列舰支队。但是,在中国海军战斗机的掩护之下,日本的攻击行动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双方的战斗僵持着!
  22点,已经转移到朝鲜海峡入口处的中国战列舰支队开始对日本本州岛西南部地区的空军基地进行炮击了。如果不解决日本在本州岛东南部地区的空军基地,那么空军的轰炸就不能正常进行。同时,空军战术机群也从朝鲜半岛南部出动,加入了这次的打击行动,与战列舰配合作战,向日本空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此时,停留在济州岛南部的中国主力舰队并没有参与这一轮的打击行动,因为根据情报显示,日本主力舰队正朝着种子岛高速前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日本主力舰队将在6日8时左右到达种子岛附近,并且与中国主力舰队交火!
  6日凌晨2点,战列舰支队在完成了对本州岛西南部地区的打击行动之后,立即开始南下,向九州岛西南部海域机动,同时伴随战列舰支队行动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为两艘战列舰补充了炮弹,同时为其主炮更换了炮管。
  “太湖”级战列舰主炮的炮管寿命只有1000发左右,而“兴凯湖”级战列舰,以及最新式的“色林错”级战列舰的主炮寿命分别达到了2000发与3000发。但是,此时中国舰队的6艘战列舰携带的弹药都消耗了很多,为了保证能够在与日本舰队决战的时候有足够的持续作战能力,主力舰队的补给舰也开始为4艘战列舰补充炮弹了。
  到6日清晨之前,只有战术空军在持续着对九州岛军事目标的打击行动,而战略空军在接到新的命令之后,已经停止了打击行动。舰队更是开始向南机动,准备迎战日本舰队!
  虽然,在白天的攻击行动中,主要打击的就是日本的军事指挥与通信系统,而出动的战略轰炸机基本上破坏了日本的指挥与通信系统。但是,在战争时期,这只是日本军队的一套通信与指挥系统而已。为了保证军队指挥的畅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准备至少2套指挥与通信系统,而像中国这类的国家,甚至准备了3到4套各自独立的指挥通信系统!所以,中国空军白天对日本指挥与通信系统的打击行动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到6日凌晨,日本军队的指挥通信系统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运做。
  6日9点,日本舰队到达了种子岛东面250公里的海域,但是,日本舰队并没有急于找中国舰队决战,而是先在本土空军的掩护下,开始为舰队补充燃料,弹药。同时,取得了与本土空军的联系,建立了联合作战的基础。
  在日本主力舰队开始行动之前,日本的潜艇部队已经开始向中国舰队发动攻击了,只是,日本潜艇选择的并不是中国主力舰队,而是处于前沿的战列舰支队。大概,对日本海军来讲,能够用潜艇干掉几艘中国的战列舰以及巡洋舰,就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了。但是,在这些日本潜艇准备攻击中国战列舰支队之前,还必须过中国的核潜艇,以及海面反潜力量这一关。
  从这天开始,中日潜艇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对抗开始了。虽然,在这之前,中日潜艇之间的交战记录并不少,特别是在西太平洋上,中国核潜艇肩负起了破交作战的重任之后,就一直在与日本潜艇作战,双方各有胜负。但是,谁心里都清楚,日本的那些AIP常规潜艇并不是中国先进核潜艇的对手。虽然,日本潜艇取得过几次战斗的胜利,但是多数时候,是在占据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才取得了胜利!当然,这些战斗的规模并不大,最多是双方数艘到十多艘潜艇之间的联合对抗。但是,这次,中日至少各投入了20多艘潜艇参战,成为了中日战争初期,最大规模的一次潜艇之间的战役!
  6日20点,日本舰队在完成了补给行动之后,开始向西前进,正式寻找中国舰队决战了。而在收到日本舰队开始西进的消息之后,中国舰队也立即开始行动。
  处于舰队最前沿的战列舰支队立即开始向后方机动,主要是腾出交战区域,并且加强了空中掩护力量。同时,主力舰队向前移动,拉近了与战列舰支队的距离,并且停止了所有的打击行动,开始将主要的力量放到了防空与反潜作战上来。
  为了配合海军舰队的行动,空军也从新做了战场力量分配。虽然仍然有一部分战术攻击机在持续对九州岛进行打击,并且将轰炸的范围扩大到了工业设施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但是,空军的大部分战术攻击机与战术战斗机都停止了对九州岛的打击行动,并且重点向济州岛转移力量,准备为海军舰队提供掩护与支持。而战略空军也在积极的行动,战略空军的战略侦察机也开始严密监视日本舰队的动向,为海军舰队以及空军提供了最及时的侦察情报。而战略轰炸机全体进入紧急待命状态,甚至已经装好了重型反舰导弹,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当初,中国在制订打击九州岛的计划时,就考虑到了日本主力舰队北上,迎战中国舰队的可能。所以,在制订这份计划的时候,分成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日本主力舰队北上的话,应该怎么安排战役的先后顺序。当然,按照这一计划,必须要首先对付日本舰队,在消灭了日本舰队之后,再根据实际的损失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对九州岛的打击行动。可以看出来,中国海军部在制订这份计划的时候,是充分考虑到了今后战争发展的问题。只要歼灭了日本主力舰队,那么中国就能够轻易的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即使这场海战是两败俱伤,但是中国的造船能力远远的超过了日本,同时,中国海军储备人才也比日本多。所以,中国海军的恢复能力远远强于日本,那么,中国自然能够获得战争后期的制海权,发动更大规模的战略反击行动了。而按照这一计划行动的话,打击九州岛,只是成为了一个诱饵,用来引诱日本主力舰队上当!
  当初,总参谋部在批准海军部的这份分计划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了海军的用意。如果按照基本计划作战的话,海军只是承担了一半的任务,甚至可以说,在整场战役中,空军将承担起主要的打击任务,而并不是由海军来承担主要的打击任务,海军舰队只是用来协助空军的作战力量。当然,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仅仅充当的是补充力量,未免太浪费了一点。而在了解了日本在九州岛的空军力量,以及日本舰队的作战能力之后,总参谋部最终批准了这份作战计划。道理一样,如果能够通过这场战役歼灭日本主力舰队的话,就算承受一定的损失,那也是值得的,这是中国挽回战略劣势的重要一战,只有通过打击日本主力舰队,才能够夺回西太平洋的制海权!
  现在,战役就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当然,日本方面肯定也知道这场海战的重要性。对日本海军来讲,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一直没有受到严重的打击,是日本海军最大的心患,也是日本军部最大的担忧。现在,因为日本已经控制了冲绳群岛,与菲律宾群岛,中国主力舰队是被封锁在了东海与黄海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但是,中国海军实力增长的速度远远的超过了日本海军,如果不能够消灭中国主力舰队的话,日本在冲绳群岛与菲律宾群岛上面临的压力更大,最终终究会被中国海军突破,那么日本也就差不多战败了!所以,日本也很希望能够找到中国主力舰队决战,把握住机会,最终确定在西太平洋上的制海权。而日本舰队之前在西太平洋地区巡逻,就是针对这一目的。也许,吸引中国舰队袭击九州岛,也是日本为了对付中国舰队,所做出的必要牺牲吧!
  7日,日本侦察机发现了正在济州岛南部海域机动的中国主力舰队。这次,日本放过了中国的战列舰支队,将主要的打击目标锁定在了中国主力舰队身上。而日本也是主力尽出,空军与海军进行了一次非常漂亮的联合行动。
  8点30分,日本舰队放出了第一波攻击机群。这批攻击机群有120架护航战斗机,250架攻击机。同时,空军出动了48架护航战斗机加入到了对中国舰队的打击行动中来,另外还派遣了至少80架攻击机对中国的战列舰支队进行了打击!
  其实,中国舰队更早就发现了日本舰队,或者说,是实时掌握着日本舰队的情报,因为中国的战略侦察机已经在日本舰队外围徘徊,将日本舰队行动的情况随时传回到了“兴凯湖”号战列舰上的舰队指挥部。但是,中国舰队并没有立即采取攻击行动。按照皮定均将军后来的回忆录记载,但是中日舰队以及中日空军能够提供的支持力量都差不多,如果贸然的发动进攻,只能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让对方把握住打击的机会。虽然,战争讲求的是先发制人,但是这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考虑,有的时候,晚一点发动进攻,并不表示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当日本舰队用至少一半的航空兵力组成了第一攻击波的消息送到了中将手里的时候,皮定均终于做出了决定,立即向日本舰队发动攻击!
  中国舰队这次出动的攻击机群更大,有180架护航战斗机,320架攻击机,几乎占了中国主力舰队航空兵力的7成!同时,从济州岛出发的近200架战术战斗机为主力舰队提供了防空掩护,同时舰队本身也留下了至少72架战斗机承担防空任务。另外,还为前方的战列舰支队派遣了60架防空战斗机。
  此时,皮定均并没有立即动用战略轰炸机,对中将来讲,能够使用自己的力量赢得胜利当然是最好的事情。当然,他并不是不想用战略轰炸机,而是让战略轰炸机承担了第2波攻击任务。也就在航母开始放飞战斗机与攻击机的时候,在中国东北以及华北沿海地区的战略轰炸机也从机场上起飞了,这些战略轰炸机携带的都是重型反舰导弹!
  因为双方舰队的指挥官都想在第一次攻击中彻底的击败对手,因为现代化的战争在很多时候并不容许对方有机会发动下一轮攻击,所以,双方派出的第一攻击波的战机数量都非常巨大,而这直接导致了第一攻击波出发的时间延长。中国航母因为采用了新式的电磁弹射系统,四部弹射装置能够每分钟弹射8架作战飞机,派出所有500架作战飞机,大概需要10分钟的时间,再算上战机在空中编队需要的时间,至少要等到半个小时之后,战机才能够离开舰队上空。而日本航母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的性能要差一点,每艘航母每分钟只能出动6架作战飞机,而要放出370架作战飞机,再加上编队时间,大概需要35分钟。因为日本舰队先派遣发动攻击,所以,双方的作战飞机几乎是同时离开了自己舰队的上空,杀气腾腾的向对方扑了过去!
  在日本舰队的攻击机还在从航母上起飞的时候,伴随舰队行动的6艘战列舰已经离开了舰队核心,在4艘巡洋舰的伴随下,以全速向中国舰队杀去。在日本海军中,战列舰一直作为舰队主要的打击力量而存在的。按照日本海军的战术思想,航母一方面是舰队防空网的支撑点,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打击对方辅助舰艇的重要手段。但是,因为受到机载反剪导弹性能的限制,日本航母攻击机对主力战舰,包括对方的战列舰与航母的打击能力并不是很强大。所以,日本一直将战列舰作为绝对的打击主力。在任何一场海战中,都应该先由航母夺取交战海域的制空权,然后再由战列舰解决对方主力战舰。所以,日本的战列舰速度达到了60节,而且有着非常强大的装甲防御力量,主炮的口径也超过了中国战列舰。这些,无疑都是在加强战列舰的地位。
  这次,日本舰队仍然是按照这一战术思想在作战,只是在战斗中,增加了航母的作战负担。航母出动的攻击机群不但要打击中国舰队,同时也要牵制住中国舰队的行动,为战列舰的行动提供时间。此时,中日舰队之间的距离为850公里左右。而中国战列舰支队距离日本舰队只有700公里。所以,日本战列舰至少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够威胁到中国主力舰队,同时,还要面对中国战列舰支队的两艘战列舰的威胁。
  此时,中国部署在前沿的两艘战列舰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日本的战列舰要想突破这两艘战列舰的防御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至少将为中国舰队争取到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舰队还可以从容的多进行一轮空中打击。而这也是战争胜利的基础,也许,当初海军部在制订作战计划,让两艘“太湖”级战列舰靠前部署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吧!
  在发现日本战列舰脱离了主舰队之后,此时承担了战列舰支队指挥任务的席林少将让舰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并且请求皮定均中将为他们再派遣两艘战列舰,最低也要对日本的战列舰进行重点打击,减轻他身上受到的压力。
  在权衡再三之后,皮定均中将只是决定让空军派遣了两个攻击机中队,对日本战列舰支队进行袭击,同时命令席林尽量与日本战列舰游斗,不要正面对抗,以缠住日本战列舰支队,争取时间!其实,皮定均心里很清楚,如果将主力舰队中的4艘战列舰派遣出去的话,他们将在战斗中占据优势。但是,现在舰队防空任务,特别是为航母提供贴身防卫的任务必须由战这四艘战列舰来承担。很明显,这四艘战列舰上装备的12门粒子炮,远比任何一种巡洋舰上的4门粒子炮强大得多。而且,战列舰的防御能力让其能够抵抗住日本导弹的打击,而巡洋舰却不具备这一能力!为了保护舰队的主力,让航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皮定均其实已经放弃了席林指挥的战列舰支队,如果能够用战列舰支队换来整场海战的胜利,那绝对是值得的事情!
  其实,到这里,就能够明显的看出中日两国海军战术思想的差别了。中国一直将航母作为海军的绝对主力,而战列舰只是在特定的战场上,发挥特定作用的战舰,并没有能力取代航母的位置!而这次,中日舰队的实力相差并不大,而最终也正是双方的战术思想不一样,导致了两支舰队的结局完全不一样了!
  10点15分,中国海军的第一攻击波的护航战斗机在结束了与日本第一攻击波中战斗机的纠缠之后,与日本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发生了空战。10分钟之后,跟进的攻击机开始向日本舰队发射导弹。
  此次,皮定均出动了所有200架新式攻击机,每架攻击机携带了4枚新式反舰导弹。这200架攻击机的任务就是打击日本的航母与战列舰。因为日本战列舰已经脱离了主舰队,而皮定均干脆就将所有的打击能力都锁定在了日本航母身上,所有的新式攻击机都将对日本的8艘航母进行打击。另外,还有150架老实攻击机负责对付日本舰队的护航战舰。这些老实攻击机每架携带了5枚反舰导弹。
  10点30分,日本海军第一攻击波在绕过了中国的战列舰支队之后,也与中国空军的防空战斗机发生了空战。在日本攻击机突破了中国空军的拦截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大部分护航战斗机都被缠住了,而在它们前面,还有中国海军战斗机组成的一道防线。虽然,这时候,中国海军的防空战斗机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日本的攻击机面对这些战斗机的时候,要么是冒着被击落的危险突围,要么就是抛弃导弹转入空战。
  最终,至少有70架日本攻击机提前发射了导弹,转为为别的攻击机提供掩护,与中国海军的战斗机交战了。而剩下的大概150架攻击机在到达了导弹发射距离之后,立即发射了导弹,转而与中国的防空战斗机进行空战!
  10点45分,迟到了25分钟的日本空军攻击机也对中国的战列舰支队发动了攻击。本来,按照计划,日本空军应该提前对中国战列舰支队进行攻击,至少要缠住中国在这里的防空战斗机。但是日本空军的战斗机晚到了25分钟,最终导致日本海军的攻击群不得不绕开中国的战列舰支队,这为日本海军攻击机群的行动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并且直接导致日本海军的第2攻击波晚了半个小时才出动!
  在面对这中超饱和打击的情况下,海军舰队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中国首次使用了新式的,能够对付日本“变态”战列舰的反舰导弹之后,海军舰艇的生存能力再次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当双方的第一轮攻击波结束的时候,至少有4艘日本航母遭到了重创,其中3艘航母被迫退出战斗。另外,还有5艘巡洋舰被击沉,日本舰队的防空网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中国舰队的损失也并不小,虽然舰队的防空能力十分强大,但是,日本攻击的重点落到了护航战舰上,所以,在很多时候,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几乎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最终,有7艘巡洋舰被击沉,4艘巡洋舰因为遭到重创被迫撤出战斗。另外,还有5艘反潜驱逐舰战沉,3艘驱逐舰撤出战斗。而担任航母保镖的“色林错”号在首次参加海战的时候就遭到了损失,至少5枚导弹击中了这艘战列舰,但是损失并不是很严重,只有一座粒子炮失去了战斗力,而这也体现出了“色林错”级战列舰完善的防护能力。最为糟糕的是,“黑龙江”号竟然挨了一枚导弹,导弹命中了航母舰岛前的升降机,完全破坏了这座升降机,并且使机库中40%的地区失去了使用能力!现在,“黑龙江”号的作战能力降低到了50%左右,而皮定均在三思考之后,决定让“黑龙江”号继续战斗,没有随撤出战斗的舰艇前往济州岛。
  而这一决定,最终挽救了这艘在后面的战斗中立下了巨大功绩的航母。但是,海战现在还没有结束,皮定均中将当时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这一决定将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从这一战之后,皮定均“福将”的名声就传开了,因为在后面的战役中,只要有这位将军指挥的战斗,幸运总是伴随着中国海军!
  很快,皮定均准备的第2攻击波,即又战略轰炸机发动的攻击也开始了。此时,日本航母正在回收第一波返航的战机,而此时保持在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只有40多架。其实,即使日本还有再多的防空战斗机,也无法抵挡住中国战略轰炸机的打击,因为这些战略轰炸机只需要在距离日本舰队550公里的地方发射导弹,而导弹本身的速度超过了6马赫,轰炸机的突击速度也在4马赫左右,根本就不是日本海军防空战斗机能够拦截下来的!
  当防空警报响起的时候,日本舰队的指挥官慌乱了。虽然考虑到中国会出动战略轰炸机执行反舰作战任务,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中国的两波攻击之间的间隔竟然这么短,而且,这个时机选择的太恰当了。现在航母正在回收战机,根本就无法进行机动规避!
  很快,日本舰队还有作战能力的巡洋舰,以及具备有防空能力的驱逐舰都开始行动了,纷纷集中到航母附近,为剩下的四艘航母提供防空掩护。
  550公里的距离,对速度为6马赫的导弹来讲,只需要仅仅230秒,即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够了。而4分钟,也仅仅够日本舰队组织起两轮有效的远程防空拦截,让防空战舰找到自己的阵位。
  24架战略轰炸机发射的288枚导弹的打击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当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在支持响起的时候,日本舰队中的所有官兵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而此时,中国的战列舰支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日本的战列舰舰队已经开始向其炮击了。中日九州岛大海战进入了高潮!
第二章
弹雨纷飞
  在日本舰队遭受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发射的重型反舰导弹打击的时候,日本的战列舰支队也抢着这段时间,开始与中国舰队交火了。这正是日本寄予厚望的一支舰队,其取得的战果,将决定日本舰队在这场海战中的胜败!
  从兵力,火力,防御能力等各方面来看,中国战列舰支队不占有任何一点优势。日本的战列舰支队拥有6艘战列舰,而且都是新式战列舰,包括四艘“武藏”级战列舰,以及两艘新式的“陆奥”级战列舰。“武藏”级战列舰出了主炮射程并不比“太湖”级战列舰远之外,另外在主炮口径,航速,装甲防御能力等方面都比“太湖”级战列舰强了许多,当然其排水量更是“太湖”级的近两倍!而“陆奥”级战列舰的排水量更是增加到了85000吨,比“武藏”级战列舰还要多近1万吨!
  很多人,将“陆奥”当做了日本新一代战列舰,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按照日本海军发展计划,在“武藏”级之后,应该是一种排水量近12万吨,有着射程超过1200公里,能够在中国航母载机作战半径之外对中国舰队进行打击的新式战列舰。但是,要研制这么一种非常先进的战列舰,不要说日本,就算是中国,都存在着不小的技术难度。特别是这种射程超过1200公里(后来,在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海军部甚至要求射程超过1800公里,以应对中国最新式攻击机的威胁),对日本的科技力量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
  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已经发现这种新式战列舰的研制进度已经跟不上军事需要了,根本就无法在战争爆发之前建造出来,甚至无法完成设计工作!但是,日本海军深刻的认识到,如果没有一种新式战列舰来加强海军舰队的话,日本海军很难在与中国海军的战斗中占据优势!所以,在2040年,日本海军被迫接受一种过度型战列舰,即“陆奥”级战列舰。
  “陆奥”级战列舰只建造了两艘,原先是准备取代服役状态不佳的两艘“大和”级战列舰的,当然,战争爆发之后,两艘准备退役的“大和”级战列舰都参加了战斗,这让日本战列舰的数量扩充到了10艘。“陆奥”级本身是在“武藏”级战列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主要是改进了战舰的生存能力与动力系统,同时对战舰的电子系统也做了部分改进。因为新一代战列舰主炮的研制进度非常不顺利,所以,在建造“陆奥”级战列舰的时候,日本火炮局(陆军与海军联合成立的一个机构,也是日本陆海军唯一的联合研究机构)只能够为“陆奥”级提供一种从“武藏”级战列舰主炮上改进而来的主炮。这种火炮的口径为520毫米,射程勉强达到了700公里,但是要想保证射击精度,必须将射程控制在60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火炮的有效射程,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所以,“陆奥”级只是“武藏”级战列舰的改进型号,所以在后来的很多文献中,将“陆奥”级战列舰称为了“武藏Ⅱ”型,而并没有单独成为一级战列舰,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按照通俗的命名方法,“陆奥”级仍然算是新一级战列舰,是“武藏”级战列舰的强化型号!
  面对这么强大的一支战列舰队,中国战列舰支队的作战能力可以说小得可怜。而在收到了皮定均中将决定不为其提供更多的战列舰的消息之后,席林少将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归宿。这场海战肯定将打得非常的惨烈。为了保证战列舰支队中别的战舰的安全,席林将伴随行动的4艘巡洋舰分成了两队,分别配属到战列舰的两侧后方,而所有的驱逐舰因为航速跟不上战列舰与巡洋舰的最高速度,已经提前撤离了。按照皮定均中将的命令,他们必须在这里坚持至少2个小时,阻止日本战列舰支队前进,才算完成了任务。而席林少将心里非常清楚,莫说两个小时,恐怕半个小时他们都坚持不了!
  “让损管队员都做好准备,另外,告戒各位军官,必须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就算要失败,我们也不能让海军的根底都丢了!”席林少将的面色显得很严峻,这与他的年龄并不相称。但是,此时已经不是关系少将的年龄问题的时候,这道命令很快被传到了两艘战列舰上的每一位水并手里了。
  少将的手轻微的抖动了一下,看着舰队指挥部的那些参谋,心神却难以集中到一起来。上次,虽然也是他指挥战列舰队与日本的战列舰进行了海战,但是,现在的条件完全不一样了。当时,主力舰队的战斗机为他们提供了全面防空掩护,同时,驱赶了日本的侦察机,干扰了日本战列舰的射击,确保了自己的安全。但是,这次,航母舰队仅仅勉强为他们提供了防空掩护,在日本空军开始的打击中,战列舰支队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鄱阳湖”号的一门粒子炮被炸飞了。虽然,这并不至于影响到战列舰的作战能力,但是谁能保证日本空军不会与战列舰队进行联合打击行动?最严峻的是,日本侦察机一直在他们周围徘徊,而海军舰队与空军根本就派不出更多的战斗机来驱赶这些日本侦察机了。想必,等下日本的炮击将会非常准确吧!
  “将军,日本舰队进入射程!”
  席林看了眼那名报告情况的参谋,轻轻的点了点头,对旁边的“洪泽湖”号的上校舰长说到:“好吧,现在,炮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但是要记住一点,尽量保持航行速度,不要与日本战列舰缠斗!”
  半分钟之后,“洪泽湖”号开始了第一轮炮击,不到十秒钟,“鄱阳湖”号战列舰也开始了第一轮炮击。因为现在战列舰发射的炮弹已经能够使用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飞行,再加上前线的战略侦察机的末段引导,所以并不需要进行校射了。
  而按照席林制定的计划,两艘战列舰分别向30度,与210度的两个航向上航行,也就是说,两艘战列舰分散了开来。少将做这分兵之举,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行动,按照他们的实力,这两艘战列舰,如果集中到一起的话,按照日本六艘战列舰的炮击效果,恐怕对方只需要10轮炮击,就能够将这两艘老旧的中国战列舰击沉,至少是让其丧失作战能力。而他们也最多只能够抵挡住对方半个小时的打击。所以,现在必须要分散开来,让日本战列舰最多只能集中力量向一艘战列舰炮击,这将使其抵抗的时间延长一倍。如果日本分散力量,同时对付两艘战列舰的话,炮击效果将大大降低,那是最好的事情了!
  当然,席林少将也考虑到了日本战列舰支队直接从他们中间杀过去的可能。这么一来的话,他手里的两艘战列舰就能够从两个方向上对日本战列舰侧翼进行打击。虽然每艘战列舰的火力并不是很强,但是这种侧翼上的打击仍然足以威胁到日本战列舰队的安全。而这时候,再与主力舰队配合作战,就能够很轻松的对付日本战列舰队了。所以,如果日本战列舰队的指挥官稍微有点头脑的话,肯定不会冒着被夹击的危险,贸然对中国主力舰队发动冲锋吧!
  将战列舰作战的任务交给了两位舰长之后,席林少将与后方的皮定均中将取得了联系,在报告了自己的作战部署之后,席林少将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这点我清楚,但是你们要注意防空作战!”电话那边,皮定均中将明显的顿了下,“另外,我会派遣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帮你们驱逐日本的侦察机。如果坚持不下去的话,可以随时撤出战斗,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坚决不允许发生任何人殉舰的事情!”
  席林点了点头,挂断了电话。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中日海军之间已经经历了数场大规模的海战,而在战斗中,发生了不少舰长以及舰艇指挥官因为战舰被击沉,而与战舰一起殉国的事情。这可以说是非常愚昧的举动,中央军委在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已经于10月1日颁发了新的海军作战条例,其中着重强调了不允许指挥官殉舰的一点。如果发生这些事情,将直接追究上一级军官的责任!当然,席林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并且对中央的决定非常理解。
  海军的基础并不是战舰,而是难以培养的人才,特别是有着实际战争经验的海军将领,水兵,这才是海军最宝贵的财富。战舰沉没了,国家还有强大的实力能够迅速的建造新的战舰,但是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战舰指挥官,一名驱逐舰舰长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一名巡洋舰的舰长至少需要12年,一名战列舰与航母的舰长甚至需要15年的时间,即使是一名最普通的海军水兵,也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进行培养。如果这些人才损失了的话,海军就将大伤元气,那还怎么进行下面的战争呢?
  在席林放心的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皮定均这边却快要混乱了。第一攻击波至少损失了72架作战飞机,其中确认被击落的有58架,另外还有14架战斗机下落不明。唯一让皮定均中将稍微感到安慰一点的是,新式的攻击机损失情况并不大,而且大部分返航的攻击机都能够立即执行下一轮攻击行动。
  现在,难题摆在了皮定均中将的面前。现在,舰队的实力虽然能够组织起新一波攻击机群,但是在放出了第三攻击波(战略轰炸机为第二攻击波)之后,舰队将缺少足够的防空力量,而且也无法对战列舰支队提供防空掩护了。但是,现在日本舰队的航母明显还有着很强的作战能力,根据前线战略侦察机的情报显示,日本舰队至少还有3艘航母能够继续作战,只有一艘航母正在沉没,另外4艘航母都已经撤出了战斗!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打击日本航母舰队的话,那么今后的海战将非常难打。但是现在,日本的战列舰舰队已经突击到了很近的距离上,如果不阻止日本战列舰舰队的话,那么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所以,问题有两个,打还是不打,以及到底是打击日本航母,还是打击日本的战列舰!再三考虑之后,皮定均做出了决定。打,是绝对要打的,而且还是打击日本航母舰队,这次不但要打击那些还具备有作战能力的航母,还要打击正在撤离战场的4艘航母!
  为了保证舰队的安全,皮定均让伴随航母行动的4艘战列舰向东南方向前进,将在航母核心前方150公里处建立第一道防空屏障,同时,舰队将向西面移动100公里,迫使日本空军的战术攻击机必须要采取直航的方式发动攻击,不然将无法对航母进行打击。接着,皮定均放出了新的攻击波。
  这一波攻击机群由72架战斗机护航,攻击机全由新式攻击机组成,165架还有作战能力的攻击机都挂上了4枚新式反舰导弹,这是皮定均现在唯一能够用来对日本航母发动打击的力量了。而在派出了这一攻击波之后,舰队携带的新式反舰导弹已经不足以组织起新一轮的打击行动。所以,能不能成功的打击日本海军的航母,就看这一战了!
  同时,皮定均将剩下的8个战斗机中队中的5个战斗机中队都放了出去,担任舰队的外围掩护任务,另外还让一个中队去为战列舰支队对付日本的那些侦察机。但是皮定均心里清楚,日本空军至少派遣了30多架侦察机跟踪中国的战列舰支队,而这么点战斗机,根本就不能有效的驱逐日本的侦察机。同时,济州岛上的空军也停止了对九州岛的轰炸行动,将所有的战术战斗机都用来掩护舰队。很明显,日本也必然会发动新一轮的袭击行动,如果舰队的防空能力不足的话,而且战列舰已经前出拦截日本的战列舰舰队了,所以,日本的空中打击将对舰队构成巨大的威胁!
  可以看出来,皮定均的决策是很稳健的,在保证了对日本舰队发动最后一轮攻击的时候,同样也着重加强了舰队本身的防空力量。虽然此时日本舰队难以组织起一次有效的攻击行动了,但是日本空军却仍然能够组织起有效的突击力量,所以,加强防御,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这时候,席林少将这边的情况却变得非常糟糕了!
  收到鱼雷攻击的消息时,席林立即赶回了舰队指挥室,而此时,舰队中根本就没有专业反潜战舰,即使是伴随行动的两艘巡洋舰都携带了两架反潜直升机,但是巡洋舰本身的反潜力量并不强大。而发出潜艇威胁警报的正是在天上执行巡逻任务的那两架直升机!
  从一开始,席林就知道这附近肯定存在日本的潜艇,如果没有才真是怪事了。但是,在这之前,舰队一直由6艘反潜驱逐舰掩护着,海面下至少还有两艘核潜艇担任了反潜掩护工作。而此时,因为担心反潜驱逐舰遭到日本战列舰的打击,已经提前撤下去了,而海面下的那两艘核潜艇也一直没有与舰队联系,所以席林一直没有重视潜艇方面的威胁。但是,现在已经响起了潜艇威胁警报,少将就不得不重视了。
  “太湖”级战列舰在设计之初,最着重考虑的是对导弹的防御,因为中国一直有着强大的潜艇力量,并不是很担心战舰受到海面下的威胁。所以,战列舰本身对抗鱼雷打击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大。而这点,根本就无法与日本的几种战列舰相比。这是“太湖”级战列舰最大的缺陷,也是在这场海战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因为随后的“兴凯湖”级战列舰,“色林错”级战列舰都不怎么重视对鱼雷的防御能力!
  “鱼雷袭击!”正在席林少将感到万分担心的时候,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负责反潜作战那名参谋的声音震醒了每一位参谋员。此时,战列舰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炮击,而为了保证炮击的准确度,就必须要让战列舰保持一个稳定的航向,同时保持一个稳定的航速,而在这种情况下,战列舰几乎成为了鱼雷攻击的最理想的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