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539

  “不念了,说心里话,这碑我都不想刻。”
  “念念呗,这儿又没外人。”
  “好吧。”韩秀峰拿起吉云飞亲笔写的《翻建重庆会馆记》,一脸不好意思地念道:“巴县韩君秀峰,字志行,力倡翻建会馆于宣外之米市胡同。既成,嘱余为记。京师会馆之设……韩君来京候补,尝寓旧馆,后兼旧馆首事,叹其即于废也,志修之未逮。”
  “还有呢?”潘二好奇地问。
  韩秀峰放下吉云飞的文章笑道:“还有就是京官外官、老家士绅和在京商人慷慨解囊,我韩志行日夜操劳,总算把会馆翻建起来之类的。”
  潘二追问道:“没提我?”
  “没有。”
  “没提就没提吧,谁让我潘长生上了不台面呢。”潘二很是羡慕韩秀峰的名字能刻到会馆的石碑上,想想又问道:“四哥,巷口书肆的掌柜昨儿晚上让伙计来问你啥时候把底稿送过去,说你跟他谈好的,要刊印啥会馆征信录,到底有没有这事?”
  “有这事,”韩秀峰翻翻这几天整理了近一半的《重庆会馆收捐清册》,苦着脸道:“潘兄,这儿没外人,我也不怕你笑话,我正为征信录的事发愁呢。”
  “发啥愁?”潘二不解地问。
  “举头三尺有神明,报应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真要是有报应,报我韩四身上没啥,可不能报在你嫂子和你嫂子肚子里的娃身上。”
  “四哥,你到底在说啥?”潘二越听越糊涂,干脆坐下问:“是不是跟你刚才说的啥征信录有关系?”
  “嗯。”
  “征信录是啥东西,到底做啥用的?”
  “征信一词出自《中庸》的‘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其中的‘征’指确凿的证据,征信就是没有确凿证据就不会有人相信的意思,所以衙门的公文中常有征信于某某的说法。”
  “可这跟你又有啥关系,跟会不会遭报应又有啥关系?”潘二更糊涂了。
  “有关系,关系大着呢!”韩秀峰深吸口气,凝重地说:“谁为会馆翻建扩建捐了多少银钱不能没个凭据,拢共收捐了多少银钱,收到的银钱用掉多少,用在啥地方,还剩多少,包括经手的人有没有徇私舞弊,这些全要有个凭据。”
  “我们有凭据,这本《收捐清册》和翻建会馆的账本不就是凭据嘛。”
  “在我们看来是,但在别人看来不是。衙门有衙门的规矩,会馆一样有会馆的规矩,所以我们要按规矩整理刊印《重庆会馆翻建征信录》,印出来之后不但要送给吉老爷、敖老爷、江老爷、温掌柜、余掌柜等在京官员和在京商贾,不但要寄送给捐过银钱的重庆府籍外官和老家的士绅,还要送一册去衙门。”
  潘二下意识问:“送一册去衙门干啥?”
  “留底!”韩秀峰紧盯着他,苦笑道:“这是担心经手的人中饱私囊,所以跟衙门出告示一样要多刊印点征信录,只要捐过银钱的人手一册,不管谁发现经手人徇私舞弊,既可以按会馆规约公议公罚,要是经手人不认罚还可以去衙门见官。”
  潘二总算明白了,不禁笑道:“四哥,这有啥好怕的,银子是我们收捐的,也是我们花掉了,连一应账目和你说的那个啥征信录都是我们自个儿编造的,别说吉老爷他们,就算去请‘日升昌’的账房先生来也别想从我们的账目上查出啥!”
  “查账我倒不怕,我是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潘二咋也没想到韩秀峰怕的竟是这个,忍不住笑道:“别胡思乱想了,神明忙着呢,没功夫管我们这点事。”
  “不许瞎说!”韩秀峰狠瞪了他一眼,敲着书桌道:“你晓得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征信录的封皮上就要写‘经手侵蚀,火焚雷击’,第一页要大书‘如有怀私,难逃天谴’八字,刊印出来之后不但要送一册去衙门留底,还要拿一册去城隍庙焚炉,这样的毒誓你敢发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二)
  潘二没想到翻修个会馆居然要发这样的毒誓,不过他倒不是很担心,毕竟鬼神之说当不得真,况且这个毒誓也不用他发。
  要是搁以前,韩秀峰同样会一笑置之。可现而今不是以前,远在巴县老家的妻子要生娃,报应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看着韩秀峰紧缩在眉头,忧心忡忡的样子,潘二心想缺德事你又不是没干过,正在外面给木匠打下手的大头都闹出了人命,你还不想法儿把大头从衙门里捞出来了,现在跟没事人一样,举头三尺真要是有神明,你早该遭报应了。不过这些也只能想想而已,打死他也不敢说出来了,
  潘二沉思了片刻,喃喃地说:“四哥,我晓得你是担心嫂子和嫂子肚子里的娃。你说得对,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节骨眼上是不能做亏心事。要不先别急着弄啥子征信录,等嫂子平平安安把娃生下来,等收到母子平安的家信再弄。”
  “啥叫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做亏心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韩秀峰被搞得啼笑皆非。
  “那咋办,总不能把到手的银子再拿出来吧。”
  “赚点钱容易吗,别说舍不得,就算舍得我也拿不出来!”
  “舍得咋拿不出来?”潘二不解地问。
  “银子早被我花掉了。”
  “花掉了!”
  “嗯,”韩秀峰点点头,顺手合上收捐清册。
  “花哪儿去了,我咋不晓得?”潘二急切地问。
  韩秀峰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道:“补缺的事不能在一课树上吊死,那天跟王老爷一起出去吃酒,正好遇上个在吏部当差的老爷,他说能早点帮我补上缺,并且能帮我补上个有油水的肥缺,那天可能也喝高了,我脑袋一热就托他帮忙。”
  在潘二看来韩四的银子是应该用来还债的,韩四的银子就是他的银子,禁不住追问道:“给了吏部的那个老爷多少银子?”
  “一千两。”
  “一千两!”
  韩秀峰岂能不晓得潘二在想啥,一脸歉意的点点头。
  潘二郁闷到极点,哭丧着脸问:“四哥,那可是一千两,不是一百两,你咋说给就给呢?就算他不是个骗子,能帮你早点补上缺,又有啥缺能值一千两?”
  瞎话编到这份上只能硬着头皮信口开河,韩秀峰紧盯着他的双眼,很认真很严肃地说:“两淮盐运使司的盐政巡检。”
  “盐官,盐道的缺?”
  “要不是盐道的缺,我能舍得花一千两请他去打点!”
  好不容易赚了点银子居然就这么花掉了,花掉的银子又要不回来,潘二还能说啥,只能苦着脸道:“真要是能去两淮盐运司做盐政巡检,这一千两也算没白花,怕就怕银子花了缺补不上。”
  “我也后悔,可现在后悔又有啥用。”
  “算了,不说这些了,不过再遇上这种事,你能不能跟我说一声?四哥,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担心你被人给骗了。这年头啥都缺就是不缺骗子,连钱俊臣那样的进士老爷都满嘴瞎话,我们抛妻弃子、背井离乡赚点钱不容易,可不能再上当。”
  “晓得,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一定会先跟你商量。”言多必失,韩秀峰担心又说漏嘴,顺手拿起刚合上的收捐清册,又紧锁着眉头道:“刊印征信录倒是不急,只是晚点整理刊印纯属自欺欺人,潘兄,不怕你笑话,这几天我是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一想到要发‘经手侵蚀,火焚雷击’和‘如有怀私,难逃天谴’的毒誓心里就瘆的慌。”
  潘二被搞的哭笑不得,暗想相比一千两银子很可能就这么打了水漂,这点事算啥,沉吟道:“四哥,其实这事也不难办。”
  “不难办?”韩秀峰不解地问。
  “不难办。”潘二站起身,轻描淡写地说:“神明的事请神明去办,你要是心里真不踏实,就多置办点祭品明儿个去庙里求菩萨保佑,上完香许好愿再往功德箱里多放点香火钱。城隍再大能有如来大?只要如来保佑你,城隍就算晓得收捐的银钱没全用在会馆翻建上也没用。”
  “这倒是办法,现而今也只能这么办的。”
  “其实不去庙里上香许愿一样不会有事。”
  “万一有事呢?”
  “没有万一!”想到这段时间学的一些做官的规矩,潘二忍不住笑道:“四哥,你想想,县太爷到任头一天不是县衙,而是要先去城隍庙呆一夜,要跟城隍发誓做个清官。可天底下一千多个县太爷,个个都发了誓,发完誓还不是该捞就捞,可又几个遭报应了?”
  “这倒是,可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就算不为自个儿着想,也要为你嫂子和你嫂子肚子里的娃着想。”
  “所以要去庙里求菩萨保佑,他们常说啥子敬鬼神而远之,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诚心敬的。”
  这句话被他解释成这样,韩秀峰忍不住笑了。
  潘二禁不住问:“四哥,你笑啥,难道我说的不在理?”
  韩秀峰笑道:“君子敬鬼神而远之,小人畏鬼神而诏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敬重鬼神但远离它,小人畏惧鬼神而招唤它,有的是求姻缘、也的是求钱财、有的是求子、有的是求功名利禄,有的是害怕得病遇灾祸。”
  潘二反应过来,忍俊不禁地说:“四哥,做人不能忘本,我们本来就是小人!吉老爷他们是君子,对鬼神自然要远之,我们不是君子,该诏就诏之,不诏之咋图个心安。”
  “有道理,我等会儿就去置办祭品,明儿一早就去庙里上香许愿,求菩萨保佑。”
  “想通了就好,那我先去忙了。”
  “等等。”
  “还有啥事?”潘二回头问。
  韩秀峰起身道:“城里不许‘烧锅’(酿酒),京城的酒全是从外面运来的,酒税比其它食物的税高很多。早上来时正好遇到富贵,他说能帮温掌柜少交点税,甚至能找人翻城墙把酒背进来,你忙完手头上的事去问问温掌柜,要不要富贵帮这个忙。好处自然是要给的,不过要比走崇文门划算得多。”
  
第一百八十章
谁给谁撑面子
  刚刚过去的二十来天,段吉庆忙得晕头转向。
  府衙的公务不能耽误,迎请哪些先贤入京城重庆会馆的乡贤祠,他虽人微言轻不能乱说但一样要全程参与,不然十四州县散厅的致仕官员和举人老爷谁会晓得正在主持会馆翻建的是他段吉庆的乘龙快婿。
  但不管有多忙,每天早上去府衙前都要先来抱抱小外孙,每天不管忙到多晚也要先来抱抱小外孙,然后再回家歇息。
  眼看小外孙就快满月了,他实在分身乏术,又不放心小仵作,干脆让人给大女婿和大女儿捎信,让大女婿过来帮着操办满月酒,让大女儿过来帮着照看几天小女儿,顺便请亲家过几日来吃满月酒。
  杨家跟刘举人家都住在江北厅城,刘老太爷抱病,杨财主为巴结刘家经常去探望,不止一次听刘举人提过韩四在京城的事,刘举人开始说与韩四以兄弟相交他以为是客气话,直到发现刘举人总差人往韩四家送礼物,杨财主才意识到韩四真发达了。
  一接到段吉庆托人捎去的信儿,当即准备了一份厚礼同儿子儿媳一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