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539

  吉云飞抚摸着南门左侧雕有“暗八仙”图案的白色长方石鼓,再抬头看看对面那只雕有“狮子戏球”图案的石鼓,好奇地问:“志行,这对石鼓花了不少钱吧?”
  韩秀峰自然不会说这对石鼓是从犯官家拆来的,一边招呼众人进去,一边笑道:“这我真记不太清,得进去翻翻细账。”
  “我就是随口一问,”吉云飞没急着进去,而是看着门口铺了约七八丈长的青石板,由衷地叹道:“连门口都铺上的石板,可见你花了多大心思。”
  敖彤臣抚摸着大门,喃喃地说:“难以置信这么大一个院子竟在半年内建成,并且建得这么好。我老家的祠堂也不过这么大,据长辈说前前后后建了七八年才完工。”
  “的确不容易,志行,让你费心,让你受累了。”
  “您二位言重,我心是费了不少,受累实在谈不上。毕竟这是京城,只要有银子没有做不成的事,不管啥样的工匠都能找到,不管啥材料也全能买到。”韩秀峰微微一笑,抬起胳膊邀请众人往里走。
  王支荣在户部当差,平时没少跟工部和内务府打交道,跨过门槛笑道:“志行,别人不晓得我是晓得的,真要是像你这么说,工部和内务府营造的那些宫殿庙宇也不至于几年也完不了工。”
  “王老爷,这不一样,会馆是我们重庆同乡在京城的家,自个儿家的事自然要上心。”
  “对对对,志行,这话说这点子上。”
  吉云飞顾不上再夸韩秀峰了,因为注意力被眼前这一道高高的磨砖照壁墙吸引住了,上面镌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仙鹤,傲立于苍松之上,雕工精巧的令人叹为观止。
  敖彤臣、江昊轩等人也啧啧称奇,见他们又抚摸起照壁上的砖雕,韩秀峰禁不住笑道:“吉老爷,敖老爷,您几位别问我这照壁花了多少银子,想知道这些回头给您几位看细账。”
  “好好好,今儿个只观赏不谈银钱,谈银钱太俗!”
  绕过照壁,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偌大的院子,地面全铺着青砖,左右两边有两坐雕梁画柱的房子,韩秀峰拱手笑道:“吉老爷,敖老爷,江老爷,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乡贤祠,建是建好了,但还没匾额,不但文昌阁和乡贤祠没有,里面所有的房子全没有,待会儿还得求几位老爷挥毫泼墨赏几幅墨宝,我好拿去找工匠镌刻。”
  “又是求又是赏的,志行,你啥时候变这么见外了?”
  “是啊志行,刚才还说会馆是我们这些重庆同乡的在京城的家,自家的事用得着求吗?何况这是题匾,能为会馆题匾,我等三生有幸。”
  “吉老爷,我不光要请您几位题匾,还要求几位作几副对联,您几位看看,里里外外,光秃秃的,啥也没有。”
  “这不用求,这些全是我等份内之事。”
  “博文兄,题匾容易,这对联可不简单,我才疏学浅,只能出一副对子,还得容我好好想想。”
  “不着急不着急,我一样得好好想想。”
  整个会馆是以一根东西向的中轴线左右伸展,正厅很大很长,用两扇精美的屏风隔成了正厅和东西两个花厅,两个花厅都有门通往里进,走进内院又是一番景致,四栋两层徽式木楼围成一个四合院,院子中央有一座假山,假山边上是一座凉亭,凉亭与假山之间挖了一个小池塘,而水井则在假山后头,既方便取水又不有碍瞻观。
  楼上楼下共二十间状元房,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木梯,每间房里都有两张床、一张书桌,书桌上都摆有一盏抗风洋灯。
  一楼地面铺青石板,二楼全是又厚又结实的衫木地板,吉云飞在上面走,敖彤贤在楼下听,发现脚步声很小,考生们要是住楼下并不会被楼上的走动声所打扰。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两!
  众人下来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又回到正厅,正厅地面上铺有一幅彩磨石“瓶升三戟”图,寓意考生和在京官员官运亨通、平升三级。
  吉云飞在众人谦让下坐在上首,回头看看摆在角落里的西洋钟,再抬头看看门框拓方上吞云吐雾的“二龙戏珠”图案,感叹道:“外面沉稳厚笃、处之泰然。里头曲廊勾连,通透开敞,起承转合,和中有序,既暗合我懦家礼法,又脱俗清雅、庄重深沉。诸位,我看省馆也不过如此!”
  敖彤贤接过小山东奉上的茶,感叹道:“一砖一瓦,一阶一梁,飞檐雕柱,形态各异。桌椅屏几,布置井然有序。亭台楼阁,花木池石,无不具有空灵脱俗的神韵!”
  “布局井然、营造精巧、雕饰质朴,古朴中流溢着华丽,雅致中彰显着逸趣!”王支荣越看越喜欢新会馆,要不是拖家带口真想搬来住,禁不住笑问道:“志行,别跟我们卖关子了,会馆翻建拢共花了多少银子?”
  “不是说好不提银钱吗?”
  “那是刚才,”吉云飞也想知道。
  韩秀峰示意潘二和小山东搬来三个木匣,指着木匣笑道:“所有账目全在匣子里,细账我纪不大清,但总账记得清清楚楚,会馆翻建到现而今,前前后后拢共花掉四千三百五十八两,还有一些活儿要收尾,不过再有百十两应该足够了。”
  “花了四千三百多两,志行,你没开玩笑吧?”
  “王老爷,这个匣子里是会馆翻建的征信录,拢共收捐了多少银钱,收捐的银钱都花哪儿去了,征信录上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我正打算等您几位过完目就送一册去衙门留底,再拿一册去城隍庙焚炉。我韩志行深受诸位老爷的信赖,岂敢怀私,若有侵蚀,难逃天谴!”
  “志行,你误会了,我是说怎么可能只花了四千多两!”
  “王老爷,您吓了我一跳,我以为您觉得花多了呢。”
  “不多,一点也不多。”江昊轩接过话茬,感叹道:“这么大一个院子,修建成这样,只花去四千多两,真该让工部和内务府的那些人来瞧瞧。”
  吉云飞也觉得不可思议,下意识问:“志行,跟我说实话,到底是不是在开玩笑,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真花了四千三百五十多两,”韩秀峰从匣子里取出前几天刚印好的《重庆会馆翻建征信录》,一边给众人分发一边笑道:“我敢跟您几位开这样的玩笑吗,身为会馆首事,我韩志行是有多少银子做多少事,可不敢给您几位留下亏空。”
  王支荣竟起身道:“不可能!”
  韩秀峰不解地问:“王老爷,咋就不可能了?”
  王支荣放下征信录,示意潘二和小山东把两边的屏风折放到一边,旋即走到墙角里,指着一根木柱眉飞色舞地说:“诸位,要是没看错这应该是金丝楠,这儿一根,那边一根,对面那两根也是,再加上青石铺就的地面,正所谓金玉满堂。金丝楠可不便宜,光这四根柱子就要花不少银子,四千多两把会馆建成这样咋算咋也不够!”
  吉云飞一样觉有些难以置信,见韩秀峰欲言又止,干脆给潘二使了个眼色,让潘二跟在一边伺候的小山东先出去,旋即回头道:“志行,这里又没外人,跟我说老实话,你到底是怎么只用那么点银子把会馆翻建起来的?”
  “是啊,有啥不能说的!”敖彤贤饶有兴趣地问。
  韩秀峰没办法,只能一脸不好意思地笑道:“既然几位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我就实话实说。会馆建成这样只花去四千多两,一是没那么多人经手,不管买啥材料全要货比三家,工匠们干活每天都有人盯着,工钱也算得清清楚楚。”
  “还有呢?”吉云飞追问道。
  “再就是我们脚下原本是一个旗人的院子,他现而今在崇文门当差,崇文门既收税也负责变卖朝廷查抄的一些产业,有许多材料全是走他的门路从崇文门买的。”韩秀峰顿了顿,又忍俊不禁地说:“王老爷,您手边的金丝楠就是。敖老爷,你身后的西洋钟也是。正厅里这些桌椅板凳全是。”
  吉云飞恍然大悟,不禁笑道:“哈哈哈,我说你咋就只花了那么点银子呢,这个门路走得好,这个门路走的妙!”
  “志行,早晓得你有这门路,我就托你去帮我置办家伙什。”敖彤贤也忍不住笑道。
  “敖老爷,您刚回来时没跟我说,我光忙着会馆的事也没顾上问。”
  “下次要有这好事,一定要记上我。”
  “一定一定,肯定不会再忘。”
  敖彤贤只是开玩笑,毕竟他一家人已经安顿下来,不用再采买桌椅板凳。吉云飞同样没打算占这个便宜,而是笑道:“志行,会馆现而今也翻建得差不多了,我有一个同年前几天刚回京,正好要邀上另几位同年一起为他接风,我看用不着去其它地方,就安排在会馆咋样?”
  “吉老爷,会馆本就是您几位议事和宴客之所,您打算啥时宴请直接来便是,哪用得着问。”
  “你是首事,我咋能不跟你说一声。”
  “吉老爷,您真的,对了,您打算哪天过来,打算请几位客人,我好有个准备。”
  “后天吧,”吉云飞摸出两小块碎银放茶几上,笑道:“拢共六七个人,我们上午过来,里面不是有厨房吗,你看着帮我弄。”
  “好的,这银子我就收下了。”
  “应该的,这得按规约来。”
  吉云飞话音刚落,一直插不上嘴的何恒也忍不住抬头道:“志行,我在内阁当那么久差一中没顾上宴请上司和同僚,劳烦你过几天也帮我置办四五桌。”
  “行,等定下日子跟我说一声就行。大头的手艺你是晓得的,小山东也会做菜,潘二喝老木匠全年帮上忙。”
  吉云飞、何恒一开口,敖彤贤也觉得应该请请翰林院的同僚,也觉得会馆的环境好,并且饭菜全是会馆的人自个儿做的,在会馆宴请比在酒楼划算。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关天?
  照理说会馆建好重修开张要操办一下,可公账上只剩下两百多两银子,并且有一些零碎活儿要收尾,还有一点工钱没跟人家结。
  吉云飞等京官能理解韩秀峰的难处,加之盘踞在永安州城的广西太平贼匪不但突出重围,还一路裹挟百姓围攻省城桂林,见攻不下又窜入湖南,连克道州、郴州,现而今正在围攻长沙!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众人一致认为还是不大肆操办为好。
  接下来几天搬家,把原来的院子腾出来,打扫的干干净净交给敖家人。
  进京应试的考生和进京候补候选乃至觐见的官员下榻会馆之后,或多或少会置办一些诸如取暖的铜炉、洗脸盆、洗脚盆之类的生活用具,回去时不方便带干脆留给会馆,久而久之,住会馆期间置办的东西不能带走,成了京城各大小会馆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约。
  重庆考生不多,并且重庆会馆建得晚,这些用具不多。
  省馆是全四川考生的下榻之所,而且始建于乾隆年间,要不是每隔几年变价发卖掉一部分,历年来积累的各种生活用具几间房也堆不下。张馆长过来看了看,发现府馆缺这些东西,就潘二、大头和小山东过去搬。
  不花钱的东西不要白不要,潘二整整拉回三大车,连今年恩科会试的那些落第举人留下的几大箱书都拉回来了,老木匠用剩下的木料做了个书架,把书整整齐齐摆了上去,给古色古香的会馆又平添了几分书香。
  翰林院编修吉云飞宴请回京的同年。
  翰林院庶吉士敖彤贤宴客。
  何恒宴请内阁的上司和同僚。
  江北厅杨举人宴请会典馆的上司和同僚。
  铜梁县贺举人和綦江县曹举人宴请在京的好友。
  眼看就要秋审,各省督抚纷纷差人来京打点,先私下里跟刑部的老爷们沟通好,免得呈上来的命案被驳回,江昊轩又谋了个差事,这些天一直在秋审处帮忙。不晓得他是不是收了人家的好处,见来京打点的提刑按察司检校没地方住,也不管人家是不是重庆人就带到了会馆。
  不过王检校是带着银子进京的,出手非常之大方,不但给了五十两馆费,见潘二懂事、大头老实、小山东聪明伶俐,还给他们一人一两银子的赏钱。只要给银子韩秀峰就欢迎,安排他住进最好的状元房,他要宴客就帮着张罗,总之,搬过来之后一样忙得不亦乐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