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539

  “哪有这么快办妥,这才过了‘三七’。”段吉庆轻叹口气,放下茶碗道:“不过这几天是没啥事,其实我早上也没去柴家巷。”
  “没去柴家巷,那你一大早去哪儿了,娘说你一吃完早饭碗就出去了。”
  “去了趟衙门,等到中午才等到府台。”
  “等府台做啥?”
  “辞差事,把衙门的差事辞了。”
  琴儿愣了愣,旋即惊问道:“爹,衙门的差事干好好的,你为啥要辞?”
  “要是搁以前,这差事说啥也不能辞,可现而今不比以前。去年为了帮志行翻建会馆筹款,我跟顾老爷走那么近,跟平时不咋打交道的士绅经常走动。看似风光,其实不晓得有多少人妒忌。顾老爷健在时没啥,就算府台也得给他老人家面子。现而今顾老爷不在了,我要是还那么张扬就不只是遭人忌,搞不好还会被小人暗算。”
  “可是把衙门的差事辞了你做啥?”
  “不但不会没事做,或许会比之前更忙。”辞掉府衙兵房经承的差事,段吉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搏个好名声连缺底都没卖,笑看着琴儿解释道:“我们不是跟人家合股做边茶买卖吗,一开春就要收茶,反正有得忙。”
  琴儿禁不住笑道:“爹,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在衙门当那么多年差,说辞就辞有点不习惯。”
  “其实我也有些不习惯,一走出衙门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过辞了也好,太平贼匪作乱,天下不太平,衙门的差事是越来越难干了。”
  “爹,你说贼匪会不会去狗蛋爹那儿?”
  “放心吧,不会的,你是不晓得江苏有多远,我看过两江的舆图,志行不只是在江苏,还在江苏的最东边,他做官的地方就在海边上。天涯海角,说得就是他那儿。”
  “原来这么远,我说咋这么久都没封信呢。”
  “远点好啊,天高皇帝远,这官做得才有意思,而且不用担心太平贼匪。”
  琴儿想想又愁眉苦脸地问:“可走那么远,他啥时候才能回来?”
  “等赚到钱就回来了,”段吉庆能理解女儿的心情,想想又劝慰道:“他在县衙帮那么多年闲,啥事没经历过,比那些举人进士会做官,做得那个巡检又是个肥缺,想赚钱很容易的,我估摸着最多三年他就能回来跟你们娘儿俩团聚。”
  “已经走一年多了……”
  “路上的时间不能算,在京城的时间也不能算,只能从做上官的那天开始算。”段吉庆笑了笑,又说道:“最多再等三年,要是三年之后志行升官了回不来,我就让你姐夫和柱子、幺妹儿送你们娘儿俩去跟他团聚。”
  “真的?”
  “骗你做啥,说不定都用不着我找人送,志行就让大头和余有福回来接你们娘儿俩了。”
  琴儿这一年多是日思夜想,夜不能寐。
  韩秀峰一样在想她和娃,一个人坐在大堂上想了大半天,要不是王千步喊吃饭都不晓得天已经黑了。
  “韩老爷,这菜是不是不合您口味?”
  “没有啊,蛮好吃的。”韩秀峰缓过神,下意识夹起一块鱼肉。
  王千步把蛋花汤端到桌上,取来一个调羹,正准备帮着盛到小碗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四哥,四哥,我们回来了!”
  大头的声音!
  韩秀峰以为听错了,抬头一看,大头果然站在门边咧嘴看着他笑。
  紧接着,潘二从边上挤了进来,挠着脖子道:“四哥,这事要怪你就怪我,千万别怪大头。”
  韩秀峰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去而复返,放下碗筷道:“千步,你先出去。”
  “哦。”王千步应了一声,急忙挤出花厅。
  “咋回事,你们咋回来了,余叔和士衡呢?”
  “四哥,我们是一道出来的,就得一道回去,不能就这么扔下你。”潘二晓得韩秀峰担心银子,把大头拉进花厅,反带上门解释道:“我跟韩大使的家人打交道的时间虽不长,但在去扬州的这一路上能看出他们都没啥坏心眼。我把汇票放在士衡身上,士衡那娃咋样你最清楚不过,汇票搁他那儿最稳妥。这一路上又有余叔和韩大使的家人照应,他不会有事的,他没事汇票更不会有事。”
  “是啊四哥,汇票不会丢的!”大头也忍不住笑道。
  他们回都回来了,韩秀峰还能说啥,不但不好说啥反而很感动,沉默了片刻低声问:“士衡的姐姐姐夫呢?”
  “跟我们一道来海安了,对了,这是苏觉明让我们给你捎的信。”
  “士衡家的人呢?”
  “在外头,要不要喊他们进来?”
  “不用了,你先送他们去内宅安顿,让王千步给他们做点饭,我先看看信。”
  “也好,我们的行李也在外头。”
  患难见真情,韩秀峰百感交集,竟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打发走二人就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一连做了几个深呼吸,等心情平复了才拆看起苏觉明的信。
  消息不少,不过全是小道消息。
  有传言太平贼匪已经到了芜湖,也有传言说太平贼匪还在九江。
  唯一有用的消息是扬州知府似乎晓得了张之杲病得不能理事,打算让张之杲告病。尽管被太平贼匪闹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可那些在扬州等着补缺的官员居然都不怕死,竟忙着走门路、使银子,个个想署理泰州知州这个缺。
  韩秀峰看着信上的候补官员名单,正琢磨着谁最有希望署理上,潘二又跑了进来,一进门便急切地问:“四哥,你咋让储成贵他们全走了,衙门里咋就剩这几个人?”
  “人是有些少,身边是不能没人,但现而今不比以前,尤其在用人上一定要宁缺毋滥,不可靠的、不老实的、不听话的一个也不能留!”
  “可是……”
  “没啥可是的,你想想,太平贼匪为啥越剿越多,那些后来跟着作乱的贼匪全是从哪儿来的,又都是些什么人?我们在海安虽勉强站稳了脚跟,但终究不是本地人。贼匪真要是杀过来,天下晓得他们会不会从贼,天晓得会不会被他们给绑到贼匪那儿去邀功请赏。”
  韩秀峰探头看看他身后,接着道:“我们不能死在这儿,更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太平贼匪真要是杀到过来,该逃命就得逃命。而逃命这种事晓得的人是越少越好,不可靠、不老实、不听话的人更不能带在身边。”
  “这我就放心了,我以为……”
  “以为啥,以为我打算把他们全遣散走,等贼匪一到就悬梁自尽?”
  “没有没有,四哥,你想哪儿去了。”潘二咧嘴一笑,又坐下问:“四哥,接下来要做啥,就算逃命也得做点准备。”
  韩秀峰一边招呼他吃菜,一边笑道:“我跟韩大使说好了,他那边正在做准备,实在不行就出海暂避。不过他那边准备得咋样,不亲眼看看心里终究不踏实,这个节骨眼上我又不能离开海安。你回来的正好,明天帮我去角斜看看,把苏觉明的这封信送给韩大使,顺便把士衡的姐姐姐夫一并送过去。”
  
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顺
  潘二和大头回来了,韩秀峰精神了很大,心里也踏实了很多。
  正月二十一上午开印,邀请顾院长、王监生、余监生和白米镇童生李致庸来衙门一起望阙磕拜,当着众人面打开印匣,取出官印,在一份呈报州衙的公文上加盖。然后领着众人一起去拜仪门、拜土地,拜城隍。
  拜完城隍回到衙门,围坐在大堂里共商团练乡勇大计。
  太平贼匪都快杀过来了,学生们哪顾得上研读圣贤书,顾院长掏出一份早草拟好的名单,打算让凤山、明道书院的几个学生分别帮办海安、曲塘和白米三团的团务。韩秀峰自然不会反对,趁热打铁地提议正在筹设的保甲局聘请巡检司衙门皂隶储成贵、姜槐和铺司兵王如海为三团教习,教乡勇们习练长矛短刀武艺。
  指望这三人练兵是练不出啥花样,但他们全是衙门中人,堪称“名声在外”。恶人自有恶人磨,有他在别说即将招募的乡勇,就是已编入乡勇的那些泼皮也得老老实实。
  顾院长跟韩秀峰想的一样,压根没指望乡勇能抵挡住大股太平贼匪,只想把乡勇先编练起来,到时候既能虚张声势唬住小股贼匪,迫不得已要逃命时还可以让他们殿后,所以对此是求之不得,不但一口答应甚至开出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的酬劳。
  守在大堂外的储成贵、姜槐和王如海听得清清楚楚,激动得热血沸腾。
  韩秀峰一发话,他们便忙不迭跑进来叩谢。
  “起来起来,今后你们全是教习,就要有点教习的样子。衙门的工食银照领,保甲局的饷银顾院长按月支给,两边加起来跟本官的官俸也少不了多少,何况你们全是本地人,编练乡勇是为了乡里,所以差事一定要办好。”
  韩秀峰一边示意他们起来,一接着道:“长矛短刀等武艺自然是要教乡勇们习练的,此外也要练阵法。你们不懂可以向顾院长、王老爷、余老爷请教,顾院长、王老爷和余老爷不但饱读圣贤书,一样读过兵书,事关重大,你们可不能不懂装懂。”
  “小的晓得,小的晓得。”
  “韩老爷放心,小的全听顾院长和三位监正的,顾院长和三位监正让小的做什么,小的就做什么!”
  “好,晓得就好。”韩秀峰满意的点点头,又侧身道:“顾院长,以我之见阵法让三团先各自习练,每隔四五天再让白米、曲塘二团来与海安团合练,或让海安、曲塘二团去白米与白米团合练,您老意下如何?”
  顾院长岂能不晓得韩秀峰的良苦用心,连忙道:“这样最好,这样最合适!”
  “王兄,余兄,李兄,你们觉得呢?”
  “韩老爷,晚生一切以您和顾院长马首是瞻。”
  “那教习和阵法合练二事就这么定了。”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再就是三团乡勇会齐之后不能没几个头目,不然几十号人咋管?”
  “不是还有十二个弓兵吗,”王监生举一反三地说:“韩老爷您刚才提到兵书,晚生还真看过几本,印象最深的当属前朝戚继光的《练兵实记》,以晚生之见大可在《练兵实记》的章程上加以变通,比如每五人编为一伍,设伍长。每二伍编为一什,设什长。让那些弓兵充任什长,伍长从正月初一夜里查缉过私盐的青壮中选任,这么一来三团的架子就搭起来。”
  “这个主意好,我看行!”
  韩秀峰话音刚落,余监生提议道:“韩老爷,王兄,以我之见每什得招募伙夫一名,每日发给钱粮让各什做各什的饭。”
  李致庸跟韩秀峰打交道少,又只是一个童生,开始不好意思开口,见王监生和余监生你一言我一语,也忍不住提议道:“韩老爷,晚生以为砍刀长矛等兵器要打造,旗帜锣鼓一样要添置。尤其旗帜,只能多不能少,旗帜多了才能壮声势。”
  “对对对,致庸说得在理,我们编练乡勇不只是为防范贼匪,也是为安抚民心。声势越大,民心才能越稳。”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