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539

  正议着,张光成的家人张四从泰州赶了过来,跑进衙门走进大堂躬身行了一礼,旋即从怀里掏出一份公文和一封信恭恭敬敬奉上。
  韩秀峰先拆开公文看了看,随即抬头笑道:“诸位,设立保甲局和团练乡勇的一应事宜张老爷首肯了。有了这份公文,诸位就不用再担心名不正言不顺。”
  “好,太好了!”想到接下来能带一团乡勇,王监生竟有些激动。
  知府大老爷打算让张之杲告病的事在扬州城里已传得沸沸扬扬,张光成不可能不晓得,所以现在好说话得很。要不是衙门今天才开印,这份公文他早差人送来了。
  不过好说话归好说话,官面文章一样得做。
  韩秀峰看着真像那么回事的公文,强忍着笑念道:“诸位,张老爷不但首肯了,还参照道光二十一年例帮我等编列了八条团规:第一条,团内士农工商,务须各守正业,毋得游手好闲,遇有痞匪结党成群,扰害地方及盗抢等事,应及时放炮鸣锣,齐集捆拿送究。倘有观望不到,查出凭团公罚……”
  “张老爷想的真周全!”顾院长禁不住感叹道。
  “是啊,有知州大老爷的章程就好办了。”王监生深以为然。
  “关于团费如何筹集分摊,如何使用,团规第八条也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我就不一一念了。”韩秀峰把公文和团规顺手递给顾院长,旋即起身道:“事不宜迟,秀峰就不留诸位吃中饭了,请诸位移步保甲局,照刚才议定的章程赶紧筹办施行。”
  “韩老爷,那我等先告辞。”
  “忙去吧,一切仰仗诸位了。”
  王监生躬身行了一礼,走到大堂门口又回头道:“韩老爷,还有件事,我们昨天让储班头给乡约、保正、甲长们送过信,让他们下午来保甲局。您下午要是得空能不能见见他们,您要是不在我们心里总不踏实。”
  “行,等他们到了差人来衙门说一声。”
  “好,那我等先走一步。”
  ……
  保甲局虽然今天才正式设立,但早在商定要编练乡勇的那一天,顾院长等士绅就在为此做各种准备。
  团费没收上来,他们几个士绅先自掏腰包垫上。
  海安、胡家集、曲塘和白米的几个铁匠铺这几天没干别的,全在帮保甲局打造砍刀和长矛等兵器。他们甚至管布庄买了十几匹布,让镇上的妇女先帮那五十多个泼皮做号衣。而那些早在几天就被编入乡勇的泼皮,这会儿也全在城西打谷场操练。
  韩秀峰昨天下午去看过,绿营逃兵陆大明领着他们操练得有模有样,不过也只是看上去有模有样。对付私盐贩子或许可以,对付太平贼匪就指望不上了。
  目送发走顾院长等士绅,韩秀峰回到内宅,一边脱官服一边跟昨晚刚从角斜场赶回来的潘二说:“长生,我让王如海去做海安团的教习,教乡勇们习练长矛砍刀武艺,这么一来驿铺就缺一个铺司兵。等会儿你去跟王千步说一声,让他回去顶替他爹的差事,顺便把这些天的工钱给他结了。”
  不可靠的人一个也不能留,连弓兵都被打发去做啥子“什长”,王千步自然也不能留。
  潘二不假思索地说:“好的,吃完中饭跟他说,做铺司兵跟做皂隶一样有工食银,他一定愿意的。至于我们以后的饭,可以让陆大明和粱六的婆娘帮着做。”
  韩秀峰穿上旧棉袄,一边叠着官服一边道:“再就是等三团乡勇招齐了,你去看看他们操练,留意有没有老实可靠的,要是有就把他们带衙门来,让他们做弓兵,反正一样能免杂差。”
  “行,等招齐了我就去。”潘二想想又问道:“四哥,你打算招几个?”
  “我们有十一竿鸟枪,陆大明、粱六和粱九各一竿,剩八竿没人用……干脆招十个吧,八个使鸟枪,剩下两个撑船。”
  “好的,不过这事快不起来,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得搞清楚他们的底细,不然哪晓得他们可不可靠。”
  “快不起来也得快,现而今真是时不待我。”韩秀峰把叠好的官服放进箱子,回头道:“想起来了,现在就有两个人可用。”
  “哪两个人?”潘二下意识问。
  “吉家庄的吉大、吉二兄弟,也就是吉家三丫头的两个哥哥。以前只晓得他们的妹妹悬梁自尽了,后来才晓得他们的爹吉桂山去年也病死了。他们两兄弟今年一个二十二,一个二十四,家里没地,只有两间茅草屋,只能给吉老财家做佃户。可能觉得我们帮他家报了仇,想报这个恩,一听说要编练乡勇,就跑衙门来求我收下他们。”
  潘二不解地问:“四哥,这么说这两兄弟可用,你咋不把他们留下?”
  韩秀峰苦笑道:“那会儿想着荀六死得太巧,担心收下他们会授人以柄。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下午你去一趟吉家庄,把他们两兄弟喊过来,让他们来了就别回去,以后就在衙门当差。”
  
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
  韩秀峰换好衣裳走进签押房,跟张光成的家人张四微微点点头,便坐下拆看起张光成让他送来的私信,结果发现信里全是客套话。
  “张四,你家少爷不只是让你送这封信吧?”韩秀峰放下信笑问道。
  “韩老爷果然英明,一猜就猜中了。”张四躬身行了一礼,旋即凝重地说:“韩老爷,我家少爷打探到一些消息,担心韩老爷您不晓得,写在信里又不合适,就让小的当面转告。”
  “啥消息?”
  “太平贼匪的。”张四仔细想了想,如数家珍地说:“去年腊月,因剿匪不力,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徐广缙下狱。皇上调湖南巡抚张光亮张大人为湖广总督,以河南巡抚琦善为钦差大臣,驻守湖北、河南,以云贵总督罗绕典专守荆、襄之地……
  正月初八,贼匪前锋在鄂东下巢湖,大破钦差大臣、两江总督陆大人的江防军。陆大人弃军逃回江宁,沿江防兵纷纷溃散;正月十一,贼匪攻占九江;正月十七,安徽省城安庆失陷,安徽巡抚蒋文庆蒋大人殉国,安庆狼山镇总兵王鹏飞统领的一万多山东兵不战自溃。”
  张光成的消息比苏觉明灵通,韩秀峰早晓得安庆早晚会被太平贼匪攻占,但没想到丢的这么快,禁不住叹道:“安庆下游无天险可守,江宁门户洞开啊!”
  “我家少爷也是这么说的。”
  “既然你家少爷晓得江宁危在旦夕,有没有啥打算?”
  张四无奈地说:“我家少爷已经帮我家老爷告病了,结果告病的公文呈上去,府台迟迟没回复。”
  韩秀峰不解地问:“你家老爷抱病又不是装病,府台为啥不同意?”
  张四苦着脸道:“好像是皇上有旨,两江官员一律不得告病,就算死也要死在任上。”
  不让告病似乎不合情理,但仔细想想也有其道理。这个先例要是一开,等太平贼匪杀到了,地方官员还不争先恐后告病。韩秀峰微微点点头,想想又问道:“既然告病不成,那你家少爷有何打算?”
  “我家老爷虽抱病在身,但神志还是清醒的,正月里几乎天天催我家少爷走,说他已经那么大岁数了,就算死在任上也没什么,说哪里黄土不埋人。可我家少爷是个孝子,不管老爷怎么说也不愿意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人以孝为天,换作我,我一样不会走。”韩秀峰沉思了片刻,抬头道:“帮我给你家少爷捎个信,就说我会在城东十里铺留一条快船。贼匪真要是杀过来,这条船会等到最后一刻,只要上了船就不会有事。”
  个个都说做官好,可官老爷一样有官老爷的难处。泰州城的那些个士绅现在全盯着州衙,张光成被盯得不敢轻举妄动,不然也不会让家人来海安找韩秀峰。
  张四没想到还没开口相求,韩秀峰就主动提出帮着安排退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哽咽地说:“韩老爷,您这个朋友我家少爷没白交!您的大恩大德我家少爷一定不会忘的……”
  “别这样,赶紧起来。”韩秀峰摸着下巴,接着道:“再帮我给你家少爷捎个信,告诉他要是家眷家人多到一船坐不下,就找个由头让家眷先来海安,我会一路护送去角斜场,先帮她们在角斜场安顿下来。”
  “太好了,谢谢韩老爷,小的代我家少爷谢谢韩老爷。”
  “别谢了,听我说完。角斜场那边我也有安排,太平贼匪真要是杀到泰州,杀到海安,到时候我们可以乘船出海暂避。总之,退路全安排好了。”
  “韩老爷,这么说小的刚才说得那些您全晓得?”
  “晓得一些,不然也不会做那么多准备,不过我的消息一定没你家少爷灵通。”
  “韩老爷放心,我家少爷再打探到贼匪的消息,一定会让小的及时来海安向您禀报。”
  “好,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韩秀峰正准备打发张四回去,张四竟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韩老爷,这是我家少爷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不然小的回去没法儿跟我家少爷交代。”
  “我跟你家少爷是好友,何必搞得如此见外。”
  “韩老爷,一码归一码,刚才说的事非同小可,我家少爷不能让您白帮着安排。”
  “好吧,我先收下,不收下你家少爷心里反倒不踏实。”
  ……
  打发走张四,潘二敲门走了进来。
  韩秀峰一边数着银票一边笑道:“张二少爷有点意思,既想做孝子又不想客死他乡,不过他这样的朋友还是能交的。”
  “这些是他的买命钱?”潘二忍不住问。
  “嗯,一出手就是四千两。”
  “也不算多,他的身家性命值这个价。”
  “这倒是。”
  韩秀峰把银票递给潘二,沉吟道:“长生,看来你还得跑一趟泰州,去钱庄把这四千两取回来。”
  潘二接过银牌嘀咕道:“张二少爷也真是的,明明晓得贼匪奔江苏来了,还不赶紧把银子取出来,留着银票有何用。”
  “你以为他不想取,他是不敢取。”
  “为啥不敢?”
  韩秀峰长叹口气,解释道:“大难临头,百姓尤其士绅都会盯着衙门,他要是敢去钱庄把银子全取出来,别人会怎么看,又怎么想?他爹身为一州正堂,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能安抚民心,绝不能搞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然真会被究办的。”
  “这么说镇上的人要是晓得贼匪要来,也会盯着我们?”潘二惊恐地问。
  “这是一定的,其实百姓倒没啥,主要是那些士绅,他们家大业大,大难临头最怕官老爷扔下他们不管。太平贼匪真要是杀过来,他们不但会盯着衙门,甚至会围住衙门,看住我们。好在我早有准备,真要是逃命会带上他们,所以也就不用担心。”
  韩秀峰顿了顿,又叹道:“不管这个九品芝麻是不是买来的,既然做上了就要为民做主,就这么扔下那么多百姓逃命实在说不过去,可我就这么大能耐,真要是留下不但救不了那么多百姓,反而会把自个儿的命搭进去。”
  “四哥,别胡思乱想了,我们又不欠他们的,大难临头,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这倒是,先去吃捎午吧,下午还有一堆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