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539

  潘二也是头一次见着洋人的船,下意识道:“四哥,船身上好像蒙着铁皮。”
  头一次见着洋船和洋人,韩秀峰自然要看个清楚,低声道:“大头,去舱里把我的窥筒拿来。”
  “哦。”大头楞了楞,急忙跑去拿“千里眼”。
  “四爷,船头有炮。”陆大明忍不住说。
  “看到了,”韩秀峰从匆匆跑回来的大头手中接过“千里眼”,背对那些见怪不怪的船工,举起“千里眼”慢慢调焦距,一边仔仔细细观察,一边喃喃地说:“不只是船头有,船身上也有,那一排看着像窗户的全是炮眼,果然船坚炮利!”
  “船身上也有炮眼?”大头惊问道。
  “那两个炮门开着呢,那两个黑通通的就是炮口。”韩秀峰往上看了一会儿,又低声道:“看旗子应该是法兰西的炮船。”
  “四哥,你咋晓得的?”潘二边看边好奇地问。
  “魏源的书上有万国旗帜的图样,”韩秀峰突然发现一个洋人正举着窥筒朝这边看,顿时吓了一跳:“有个龟儿子在看我!”
  “没事吧?”
  “不就是看几眼,能有啥事。”韩秀峰收起窥筒,回头道:“这洋鬼子的头发竟然是白的,不光白的还打着卷儿。”
  大头脱口而出道:“白无常!”
  “啥白无常,他一样是人,只不过是洋人。”想到上海有洋人的租界,应该有不少洋人,韩秀峰叮嘱道:“等到了上海,洋人会更多,我们甚至要跟洋人打交道,可不能再这么大惊小怪。相比那些会党帮派,洋人更不能招惹,晓得不。”
  “四哥,这你放心,借几个胆我也不敢招惹洋鬼子,看着就渗人,更别招惹了。”
  “晓得就好。”
  大头本就觉得遇上洋鬼子很晦气,何况还遇上个“白无常”,正暗自念叨阿弥陀佛,江上隐隐约约传来轰鸣声,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前面又来了一条洋人的船,并且迎面而来的这条比刚才那条更恐怖,船头一样有高高的桅杆,船身中间却多了一个大烟筒,正冒着黑烟,像是一头怪兽在江上喘气。
  “这什么船!”潘二吓得魂不守舍。
  “我也不晓得。”韩秀峰再次举起窥筒,边看边吩咐道:“大明,去跟船工打听打听。”
  “哦。”
  这条边航行边冒黑烟边发出巨响的洋船没几门炮,船上的洋人水手也不多,看着像是运货的船,韩秀峰正看得入神,找船工打听回来的陆大明道:“四爷,船工说这是洋人的争气船,到底怎么个争气他们也说不清,反正船上有机关,烧炭的机关。”
  “烧炭做什么?”
  “烧炭往前走,船工们说这船不但逆风能走,甚至没风都能走,不用撑也不用摇橹,能日行百里!”
  韩秀峰想了想,放下窥筒道:“这么说跟三国里的木牛流马差不多,可惜木牛流马失传了。”
  “奇技淫巧!”苏觉明低声道。
  “这可不是奇技淫巧,这要是用来行军打仗可不得了,”韩秀峰望着转眼间已经到左边,正与沙船擦肩而过的洋人“争气船”,感叹道:“朝廷要是有几百条这样的船,往京城运送漕粮就不用等风信,只要有炭,啥时候想起运就啥时候起运;我要是有这么一条船,就能溯江而上去武昌甚至宜昌,最多一个月就能赶到巴县。”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码头
  越往南走,江上航行的和系泊在两岸的船越多。韩秀峰被眼前的一切震撼到了,暗想别说巴县,就是失陷前的扬州也没这么多船。
  听说快到上海了,连晕船晕得脸色煞白的任钰儿都在余三姑搀扶下出来看热闹。在船老大看来他们就是一帮土包子,觉得好笑,竟走过来指着岸上,用一口带着浓浓通州口音的官话道:“那就是虹口港,现在是花旗人的通商码头。看见没,那些房子都是花旗人盖的!”
  “那就是美利坚的租界?”韩秀峰下意识问。
  “韩少爷,你真头一次来上海?”
  “真头一次。”
  “那你怎么晓得花旗人就是美利坚人的?”
  “书上说的。”
  “我说呢,原来书上有,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船老大对读书人还是很尊重的,连忙拱手作了一揖,又指着前头道:“往前是英吉利的通商码头,再往前是英吉利的,然后是法兰西的,洋人的这些码头我们不能靠,我们想靠岸还得往前。”
  “上海县城在南边?”
  “在南边,等会儿您就能见着了。”
  “上海关呢?”韩秀峰追问道。
  船老大没想到这个从扬州逃难来的秀才居然晓得上海关,不禁笑道:“也在前头,就在江边上,不过我们不用靠关口,因为这一带的码头全是关口。您不用去找他们,等船一靠岸那些税官自然会来找您。”
  正说着,一栋栋怪模怪样的洋人建造出现在眼前。像全是用巨石砌的,不但比中国的宫殿庙宇高大,而且看上去很结实。
  上海跟泰州一样又没山,韩秀峰正纳闷洋人是从哪儿运来这么多石料的,又一艘洋人的大帆船迎面驶来。江面没之前那么宽,两条离得很近,不用窥筒都能清楚地看到船上的洋人。
  大头惊呼道:“洋婆娘!四哥,快看,船上有洋婆娘!”
  “我又没瞎,喊什么喊!”
  “四哥,我是说这些洋婆娘不要脸,不好好穿衣裳,乳房都露出大半个!”
  顺着他手指的放向,果然看到几个洋婆娘戴着花帽却衣衫不整,露出半个胸脯,白花花的,甚是扎眼。韩秀峰被搞得啼笑皆非,急忙回头道:“看什么看,非礼勿视晓得不。”
  “四哥,我……我就看了一眼。”
  “一眼也不行,马上靠岸了,快去收拾东西。”
  “哦。”大头不敢不听,只是又忍不住看了几眼。
  见潘二、苏觉明和梁六他们全盯着洋婆娘的胸脯看,余三姑禁不住骂道:“下流,没见过女人啊!”
  “三姑,你说什么呢。”任钰儿羞得脸颊发烫,急忙拉着余三姑道:“我们回舱里去吧,等靠岸了再出来。”
  她话音刚落,船工们顿时哄笑起来。
  韩秀峰回头瞪了一眼,没人再敢笑。
  今天顺风,沙船行驶的很快,不一会儿就驶到了能遥望到城墙的码头。正如船老大所说,好不容易找到个缝隙把船靠到岸边,一个税吏就带着两个税卒爬上了船。
  怎么打发他们无需韩秀峰操心,苏觉明和潘二打开几个箱子和几口麻袋,让税吏看了看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在船头讨价还价的一番,给了六贯钱便拿到了税票。
  税吏和税卒刚下船,守在岸上的脚头就上来了,见只有八箱子书和一些行李,并没有什么货显得有些失望,问清楚要把箱子和行李送往何处,算好脚钱,见有两个女眷,便提议再雇一辆独轮车。
  想到任钰儿裹着脚走不开,苏觉明一口答应了。
  之前约定过,潘二和陆大明等人不进城,先在码头附近找个客栈住下,顺便打听打听回江北的船好不好雇,打听打听上海的米是什么价。因为回去时少说也要买两船米,不然买的洋枪和火药不好藏。
  众人就这么在码头作揖道别,不但岸上的脚夫没起疑心,连船老大都以为他们真是两拨人。
  一切比想象中更顺利,韩秀峰就这么和小伍子在前头走,余三姑和任钰儿一左一右斜坐在脚夫推的独轮车上跟着后头,然后是挑着木箱的七个脚夫,苏觉明和大头殿后,生怕脚夫把箱子挑跑了。
  没想到刚走出几步,突然嘭一声,一口箱子滑落了,也不晓得是绳子系得不紧,还是脚夫故意的,箱子被摔的四分五裂,箱子里的书散落一地。
  “你怎么干活的,这箱子摔坏了谁赔!”
  “对不住对不住,小的不是故意的,小的绳子没系好……”
  “箱子摔坏是小事,我家少爷因为书丢了考不上功名你狗日的罪过就大了,还不赶紧捡起来!”苏觉明一边骂着一边忙不迭地拣,大头晓得这些书金贵,也放下行李蹲下身拣了起来。
  脚夫忙不迭作揖赔罪,引来许多脚夫和行人看热闹。
  韩秀峰岂能不晓得脚夫这是故意的,不动声色地说:“觉明,算了,拣起来就好,没丢就行。”
  “少爷……”
  “算了,出门在外,用不着因为这点事跟人家计较。”
  “还是这位少爷明事理,小的给您赔罪了。”
  “不用了,你们在码头讨生活也不容易。”
  围观的脚夫心想刚下船的就是个穷书生,不但穿得寒酸,连箱子里的书都是旧的,好多书都发霉了,觉得没什么油水,就这么渐渐散去了。
  韩秀峰装着什么也没看出一般,一边等众人帮着拣书,一边好奇地四处观望。上海真是个大码头,商铺、茶馆、酒楼、客栈和货栈一间挨着一间,招牌和幌子令人眼花缭乱,放眼望去全是商铺全是人。
  余三姑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地方,紧盯着对面布庄里挂着的洋布激动地说:“钰儿,等有空我们来问问这布怎么卖的,要是不贵就买几尺,给你和你爸做几身新衣裳!”
  “我不要新衣裳,我什么都不想,就想找个地方歇会儿。”任钰儿捂着鼻子有气无力地说。
  “还难受?”韩秀峰朝城门方向看了看,又回头笑道:“应该不远了。”
  “四哥,我没事。”
  “没事就好。”
  收拾好散落在地上的书,把摔坏箱子捆好接着往前走,从小东门进城,跟着脚夫七绕八绕,绕得晕头转向,就在众人怀疑脚夫是不是故意的之时,走着最前头的脚夫突然回头道:“这位爷,这就是吴家弄,弄堂里住了好多家,您到底去哪家?”
  韩秀峰探头看了看,沉吟道:“我们也是头一次来,觉明,你进去问问。”
  “好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