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539

  “是啊曹大人,这么下去还得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几个手下又议论起来,曹毓英越想越气,冷冷地说:“既然他不懂规矩,胆敢犯官规,那我等也用不着跟他客气。”
  “曹大人,您是说据实向恭王禀报?”
  “这点事无需惊动恭亲王,他不是声称公文繁忙吗,从明儿个开始你们轮流安排个家人去通政司盯着,看看他究竟去不去点卯。”
  “然后呢?”一个小军机追问道。
  “别急,还没说完呢。”曹毓英夹起一筷子羊肉,接着道:“从明儿个开始,你们几个散班之后轮流去达智桥胡同递拜帖登门拜访。”
  “曹大人,他仗着圣眷正浓,仗着有肃顺大人撑腰,连您登门拜访他都避而不见,我们几个去他更不会见!”
  “我要的就是他不见!”
  “要的就是他不见……曹大人,恕下官愚钝……”
  曹毓英打定主意,笑看着众人道:“诸位想想,他要是一连十来天既不去通政司点卯,也不去军机处当值,我们问起他的去向,他的家人又说不知道,那这件事是不是很蹊跷?”
  一个小军机反应过来,敲着桌子道:“曹大人所言极是,一个在军机章京上额外行走的朝廷命官就这么失踪了,顺天府和步军统领衙门也好,五城察院也罢,只要晓得了一定不敢坐视不理,一定会彻查!”
  矮个子小军机更是笑道:“曹大人,我们也是为他好,担心他出事。”
  “究竟为何差人去通政司找他,又为何每天登门拜访,我觉得大家伙得先想好,免得到时候人家问起来不知该如何作答。”
  “去通政司找他是为了公务,每天那么多公务,想找他回去帮忙再正常不过。”一个小军机想了想,又笑道:“至于每天登门,既是为了公务也是想着大家伙都是同僚,他刚调回京,我们登门问候问候,也是人之常情。”
  “对,到时候就这么说。”
  就在他们商量怎么收拾韩秀峰之时,一个衣着光鲜的八旗子弟付完钱,将刚烧制好的洋人一盘子接着一盘子放进食盒,然后提上哼着小曲儿走出羊肉馆。
  守在门口的车夫急忙撩起帘子,招呼道:“吉爷,要不要去别的地方了?”
  “顺路去上午说得那个书肆瞧瞧。”
  “得来,您做好。”
  吉禄放下食盒,撩起车帘下意识看了一眼羊肉馆,暗笑里头那帮“小军机”舞文弄墨还行,玩心眼算计人差远了,也不想想“厚谊堂”是做什么的。
  就这么摇摇晃晃赶到书肆门口,钻出马车,提上食盒,跟守在外头的杨掌柜打个招呼,随即推开不起眼的侧门,来到刚修缮一新的第二进,在一间生了炉子的屋门口喊了声“二掌柜,我回来了”,这才掀开帘子推门走了进去。
  前几天因为点银子跟家里女人吵架,这两天都住在“厚谊堂”的恩俊,正坐在暖和的炕上跟大头玩“升官图”,见恩俊回来了,手里还提着食盒,不禁笑问道:“你小子怎么回来得这么快,该不会把人给跟丢了吧?”
  “二掌柜真会说笑,要是跟他们几个都跟丢了,小的还有脸在这儿当差!”吉禄跟他爹富贵一样会来事儿,放下食盒,搬来张小桌子,一边把食盒里的羊肉、小菜和酒往外拿,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起这一路悄悄打探到的消息。
  韩秀峰那会儿只是避而不见,并没有差人去盯梢,吉禄是无所事事的恩俊派去的。
  他本想着闲着也是闲着,让吉禄和冯小宝从书肆这边绕过去瞧瞧那些“小军机”究竟想做什么,没想到无心之举竟打探到这么个消息。
  看着大头大吃一惊的样子,恩俊拿起筷子笑道:“真没想到那帮孙子一肚子坏水儿,竟想报官,竟想借顺天府、步军衙门和五城察院的刀杀人。”
  “二掌柜,您先喝,我得赶紧去跟我四哥提个醒,可不能被那帮一肚子坏水的读书人给算计了。”大头下意识站起身。
  “着什么急,吉禄不是说了吗,他们打算再过十天去衙门报官。”
  “二掌柜,这么大事总得跟四爷禀报一声吧。”吉禄小心翼翼地说。
  “禀报自然是要禀报的,不过也不急这一会儿,四爷这会儿正在见客呢。”
  “好吧,那我等会儿过去说。”大头看见有酒有肉也不想走了,就这么坐下来拿起筷子。
  恩俊觉得这事有点意思,竟一边品着吉禄买回来的酒,一边坏笑着说:“大头、吉禄,咱们‘厚谊堂’开张有段日子了,不能整天这么闲着,怎么也得找点事做做。”
  “做啥子事?”大头喝完杯中酒问。
  “刚才来的那几个,就是算计四爷的那帮孙子,竟敢在背后算计四爷,那么多圣贤书他们真是白念了。咱们得帮四爷教训教训他们,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咋教训?”
  “我估摸着他们都应该租住在附近,回头让冯小鞭和冯小宝去摸摸,看看他们究竟租住在哪儿。”
  大头吃了一大块肉,没心没肺地说:“二掌柜,用不着让冯小鞭和冯小宝去,回头我帮您问问在巡捕营当差的兄弟就行了。”
  “好,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打探清楚之后呢?”吉禄忍俊不禁地问。
  恩俊想了想,把吉禄叫到身边道:“他们不是每天都要去军机处当值吗,不可能就这么走着去,也不大可能乘轿,十有八九是雇车。咱们可以想个法儿,让他们雇不着车!爷倒要瞧瞧,该交班时他们几个却没到,到时候看他们怎么跟恭亲王、彭大人和穆荫大人交代。”
  “这个主意好,他们不就是盯着四爷没去当值吗,咱也让他们别想顺顺当当去当值。只是……只是骡马市那么多赶车的,怎么才能让他们雇不着车?”吉禄笑道。
  “这事让冯小鞭和冯小宝去办,他俩不是总吹嘘认得多少人,有多大能耐吗,要是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他们兄弟这辈子也就能赶赶车。”
  “明白,小的待会儿就去跟他们说。”
  “大头,你也跟你那些个在巡捕营当差的兄弟打个招呼,咱得保险点,不管想什么办法都得让那帮孙子接下来几天雇不着车。”
  “二掌柜,那可是‘小军机’,我……我觉得这么大事还是得跟我四哥说一声。”
  “还这么大事,我看屁大点事还差不多!”恩俊好不容易找到点事做做,不想让大头扫兴,狠瞪了大头一眼,警告道:“不许跟四爷说,要是敢说你以后就别跟着我当差了。”
  “可要是出了事咋办?”
  “出了事我担待着,”恩俊担心大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想又笑道:“算了,用不着你去跟巡捕营的那帮孙子打招呼,这事就让冯小鞭和冯小宝去办!”
  
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儿
  正如恩俊所说,韩秀峰是在见客。不过见的不是特别重要的贵客,而是前来送印结钱的张馆长。
  只要是京官都有印结钱可分,但没之前那么多,这个月只有九千钱,折银不到五两。不过对那些穷京官而言,这却是全家老小一个月的饭钱。
  想到韩秀峰头一次领印结钱却只领到这么点,张馆长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天下不太平,到处闹贼匪,这缺不但是越来越难补,就算能补上缺这官也是越来越做,在四川老家捐出身、捐顶戴的看似多了,来京投供候补候选官员和来京等着大挑的举人却少了,所以这印结费也变得越来越少。”
  “少就少点,总比一文没有强。”韩秀峰笑道。
  “时局如此,没办法,”张馆长苦笑了下,又说起省馆团拜的事,诸如已经盘算清楚了共有五百三十六名四川籍京官,其中有多少文官,有多少武官,打算这几天给哪些文武官员发请帖,根据回帖再决定摆多少桌,请什么样的戏班……
  韩秀峰没想到竟有五百多四川同乡在京城做官,不禁问:“张馆长,有你说得那么多吗,我咋觉得只有百十个?”
  “这还能有假,只是……只是有些人境况不太好,没那么多银钱应酬,不怎么去省馆,也不怎么跟同乡走动。还有些人生性就不喜交往应酬,所以办完印结做上官之后再也没去过会馆,不过更多的是官路不顺畅,担心被一起进京的同乡笑话。再就是武官,他们的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的,跟文官又没啥交情,所以更不会来。”
  看着韩秀峰若有所思的样子,张馆长又无奈地说:“昨儿我去了趟卓中堂家,老中堂的身子真让人担心,听卓家人说已经一个多月没下床,只能喝点米汤,还喝不了多少。说句不中听的话,老中堂真是要走了,我估摸着省馆会比现而今更冷清。”
  韩秀峰本以为他担心卓中堂的病,结果他担心的是省馆会更没人去,下意识问:“省馆很冷清?”
  “你已经多久没去过省馆了?”张馆长苦笑着问。
  “想想是有好几年没去过。”
  “这就是了,除了会试之年能热闹几个月,平时几乎没什么人去,就算有人去也只是去办下印结。回京候补候选和回京觐见的人,要么下榻府馆,要么下榻客栈,极少会住省馆。要办捐纳和要补缺的人,又大多去找那些代办捐项的钱庄票号,可见我这个馆长做得有多凄凉。”
  “维持不下去了?”韩秀峰下意识问。
  张馆长连忙道:“这倒不至于,只要有印结局在,维持下去倒不是问题,但也只能维持。”
  “能维持下去不就行了!”
  “志行,那可是省馆!如果只是维持,平日里一点人气也没有,我这个馆长做着还有什么意思?不怕你笑话,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省馆经营得像你们府馆那样热热闹闹。”
  “想到办法没有?”韩秀峰忍俊不禁地问。
  “没想到,”张馆长放下茶杯,无奈地说:“可能是四川太大的缘故,平日里说起来都是四川同乡,可事实上关系没那么近、交情没那么深,在京的文武官员还是更喜欢跟本府、本州乃至本县的同乡走动。”
  “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
  “此话怎讲?”
  韩秀峰能看出他是来求支招的,直言不讳地说:“张馆长,说了你千万别不高兴,省馆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跟之前去办啥事都要钱有一定关系。办印结要钱,下榻会馆不但要茶水钱还得捐银,投供补缺同样如此。这钱要是谈多了,乡情乡谊自然也就跟着淡了,您觉得是不是?”
  “可这印结钱又没落我口袋,茶水钱和捐助府馆一样有。至于代办捐纳、投供和补缺虽跟他们要了点跑腿钱,可算下来也不比他们去找那些钱庄票号代办花得多!”
  “张馆长,我晓得你有你的苦衷,可别人不这么想,在一些人看来去省馆就得花钱。所以我琢磨着想让省馆热热闹闹,你不但得壮士断腕,还得另辟蹊径想个新招儿。”
  张馆长急切地问:“怎么个壮士断腕,想个什么新招儿?”
  韩秀峰沉吟道:“印结局自然是不能撤的,不然在京为官的同乡这日子更过不下去,而且真要是撤了,同乡们真可能会因为争抢着帮别人具保闹出嫌隙。但捐项、投供和补缺可以停止代办,你想想,花同样的银子人家为何去找那些钱庄票号而不是跟之前那样找你,说到底人家是不愿意因为这点事欠人情。”
  要说银子,张馆长现在真不缺,他就想把省馆搞得热热闹闹,经营得像重庆会馆那么热闹,听韩秀峰这一说赫然发现有点道理,竟喃喃地道:“想想也是,反正一个月也代办不了几个,不如停掉。省得那些人以为我从中捞了多少好处,赚了他们多少银钱!”
  “再就是住宿,一样可以跟别的省馆那样停掉。”
  “住宿也停了,这合适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