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278

  钟在什么地方,安德烈是一无所知的,老实说,他昨晚上喝得云里雾里的,都不知道是怎么进了这房间的,进来之后,又忙于运动,那会注意到这些和运动无关的陈设?
  安德烈扭过头朝那边望了望,那边有一座落地钟,时针已经指到了九点的位置了。
  “啊!”安德烈像触电了一样从床上弹了起来,“该死的,都已经九点了!这下肯定没有座位了。”
  “安德烈,什么座位,您有急事吗?”那姑娘微微的蹙起了眉头,似乎是有些责怪安德烈不懂风情。
  “啊,图书馆的座位,午饭后的,肯定抢不到了!”安德烈跳起身来,抓起昨晚上被扔在地上的衣服,便手忙脚乱地穿了起来。
  “我来帮帮您吧。”那个姑娘也起了床,一边帮安德烈穿衣服,一边笑道,“您一定是学机械什么的吧?”
  “啊,你怎么知道?”
  “只有学这些的,才会在这个时候还想道要在图书馆抢座位,向彼得留夫先生他们那样的学艺术的,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那姑娘说。
  “你认识学机械的学生?”
  “认识几个。都和你一样,早上一醒来,第一个反应就是问时间。”那姑娘笑道。
  安德烈穿好了衣服,迟疑了一下,然后道:“我该走了,嗯,阿纳托尔在隔壁吗?”
  “应该是的。如果他昨晚上没有换房间的话。”
  安德烈点点头,又转过身和那个姑娘轻轻地拥抱了一下,然后便开门出去,走到隔壁的门前,刚要去敲门,却听到里面隐隐地传来了一阵嬉闹的声音。安德烈便放下举起来的手。
  过了一会儿,里面的声音却一点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安德烈在门口略有点尴尬地站了一会儿,便转过身走了回来,对“安娜”道:“安娜,一会儿我朋友出来了,你替我告诉他,就说我先回去了。”
  “好的,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不到吃午饭的时候,他是不会出来的。”
  安德烈点了点头,便打算离开,他四处望了望,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还是我送你出去吧,安德烈。”“安娜”走货来,拉住了他的手。
  安德烈离开了红磨坊,来到了大街上,这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半快十点了,但是这一带的大街上却安静得如同午夜一般。街面上除了几个骑着马巡逻的警察,就几乎一个人都没有——这是一处日夜颠倒的地方。
  安德烈自己走到车站,那里如今也只有一些空车停在那边,马都不在车上。看来看去,也只有一辆两轮的轻便马车还套着马,车夫则站在一边抽烟斗。
  安德烈赶紧上前去说明自己要回巴黎大学。那个车夫便开出了一个让安德烈非常想要拒绝的价格,而且坚决不肯还价。
  “在十二点之前,您都等不到一辆公用马车的。”那个车夫说。
  于是安德烈就只能任由那个车夫宰了一刀,选择赶紧回去抢午饭过后的图书馆的座位了。
  与此同时,在红磨坊中,吕西安也已经从好几双光洁柔软的胳膊的拥抱中醒了过来,他在他的那张超大号的床上坐了起来,几位美丽的少女,包括昨晚在红磨坊的舞台上领唱领舞的那个。
  几个少女帮着吕西安穿好了衣服洗漱。还有人拉动一根绳索,这根绳索连着一个铜铃。
  不一会儿,又有人端着早餐进来了。吕西安在餐桌边坐下来用餐,几个姑娘坐在旁边,轮流给吕西安喂食。
  吃完饭,吕西安的女秘书爱玛夹着一个公文包走了进来,那些姑娘们便都很自觉地退了出去。而在她们退出去之后,爱玛便从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报告递给了他。
  红磨坊除了是赚钱的销金窟之外,也是真理部非常重要的一个情报站。这里的大多数姑娘,都同时在为真理部的调查部门工作,而在这里的每座房间的床铺、沙发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都藏着窃听用的铜管,任何时候,这些铜管后面都有窃听的耳朵。
  吕西安略略的扫了一眼,主要都是和那些外国留学生的小团体有关的,基本上没什么新意,无非就是这帮子家伙喝酒喝多了之后,就都开始吐槽起自己的国家,然后一个个的想要把法国的拿一整套东西都搬回他们国内去,来一个全盘法化。除此之外,就是那些人在交谈中提到的各种靠谱的,不靠谱的小道消息,宫廷辛密。这些东西,有些的确有查实一下的价值。
  吕西安看完之后,便将文件递给爱玛重新装好,然后交给情报调查处的人分析存档。
  老实说,会在红磨坊真正谈论那些阴谋呀什么的人是很少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间谍都知道,红磨坊可能会是真理部的一个重要据点。但是从红磨坊这里却还是能够得到很多的经济上的情报,而有了这些情报,再印证一下各国政府在明面上的动作,很多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另外,无论是奥地利,还是俄罗斯,甚至包括英格兰的留学生,都普遍地对自己国家的状态不满。他们普遍的将法国的成功,以及他们的国家相对的失败归结于他们的体制和法国有些不同。
  “另外,让我们的人试着去和这几个组织接触一下,当然,是以其他的民间身份。”吕西安继续指示道。
  所谓的“民间身份”,指的是真理部控制下的一系列的“非政府组织”。这一年多来,凭着结社自由,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纷纷出现。这些组织大多宣称他们同时也是非营利性的组织,他们建立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这类组织中最早出现的是学术类的,比如说“医生无国界”之类的组织,接着就开始出现了各种高大上的政治经济组织,什么“世界反酷刑联盟”,什么“自由贸易促进会”,什么“惠誉信用评价”,什么“世界反饥饿联盟”,什么“人权促进会”……接着就是各种文化组织,比如“自由作家协会”之类的。
  这些组织理论上和政府无关,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又是“非盈利”性的,(他们的运作经费,主要都来自于社会贤达们的捐赠。)因而也显得格外的中立可靠,但是在事实上,这些“非营利性”的机构的最大捐助者,一直都是真理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下属机构。
  很快“促进民主与自由联盟”的人就找到了刚刚建立不久的俄罗斯“救国社”。
第二百九十章,震慑
  1801年5月,“自由贸易号”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终于再次返回法国本土。与“自由贸易号”一起到达的还有圣多明各总督杜桑·卢维杜尔的代表让-雅克·德萨林。他将前往巴黎,先是拜见真理部长吕西安,接着是拜见外交部长塔列朗,并在合适的时候,觐见第一执政拿破仑。
  让-雅克·德萨林原本是种植园的奴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人却很聪明。在圣多明各的奴隶起义中,他表现突出,渐渐成为了杜桑·卢维杜尔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在原本的历史中,当法国远征军利用谈判为借口,诱捕了杜桑·卢维杜尔之后,也是德萨林继续领导起义军,坚持和法国远征军战斗,并最终将法国人从圣多明各驱逐出去,并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的。而德萨林也成为了这个黑人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并在后来称帝,成为海地皇帝。
  只是这位海地皇帝的结局却不算好。在海地独立后,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采用了最直接最干脆的手段——杀光白人,然后把土地全部分配给自己的支持者。
  但是,从海地独立,再到这个举动之后,海地的贸易线几乎断了个精光,就连一直支持他的英国人,虽然明面上并没有对海地发动贸易禁运,但事实上,也退出了海地的贸易圈。而新生的海地却是一个只能种植经济作物,连粮食自给都做不到的国家。此时他们便只能依靠走私,用咖啡、蔗糖以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从走私分子那里换取粮食。
  饥荒开始在海地蔓延,很多“自由黑人”也不得不逃离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属于黑人的“自由国度”。为了保证自己的支持者的利益,也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为了维系国家,德萨林重新建立起了种植园制度,用严厉的措施将劳动者束缚在所签约的地方,并处罚那些逃跑和藏匿逃跑者的人。也就是说,他将广大的自由黑人重新变成了农奴,而一些跟随他的黑人则代替了以前的白人奴隶主。
  这样的反动措施自然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反对,于是在一次叛乱中,德萨林遇刺身亡。而海地此后便陷入到分裂和内战之中……
  随着“自由贸易号”一起到达法国的,除了黑人的代表之外,还有一群白人。只是他们的身份并不是什么人的代表,而是囚犯。
  这些人都是圣多明各的种植园主,或者说,是奴隶主。杜桑·卢维杜尔总督找了一些借口,污蔑他们和流亡贵族有阴谋,想要颠覆共和国。
  这些指责当然纯属污蔑,但是要说这些人当年本来就和贵族们关系密切,一定要找出问题来,也不是问题。甚至于,只要有需要,证据也不是问题。无论是真理部,还是公安部,都有办法弄出看起来绝对是确凿无疑的如山铁证。
  这几年来,专政的斧钺暂时地收起了它的锋芒,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淡忘它的存在了。但是它并没有如大家所感觉的那样消失,在和平的年代到来的时候,它悄悄地躲进了某个阴暗的角落里,就像一把刀被收进了一个华丽的刀鞘。人们往往只看到那刀鞘上的各种华美的花纹,却忘了藏在里面的尖刀。
  在这些年中,专政的力量其实并没有弱化,甚至于相比罗伯斯庇尔的时代还要更加的精纯了。在罗伯斯庇尔的时候,公安委员会还只是一根大棒子,虽然威力不凡,但用起来却要消耗巨大的力量,而且完全干不了任何一点精细的活。但是如今的专政,却已经进化成了一把精巧的手术刀。能有进行更加精准,而且附带伤害更小。
  比如说,制造“铁证”之类的事情,在以前,罗伯斯庇尔手下的公安委员会可是做不了这样的高技术的事情的。
  不过,法兰西多半不会立刻给那些被送来的“嫌疑犯”一个判决,而是先把他们软禁起来,然后再慢慢调查。一边保留一个到时候可以和杜桑·卢维杜尔翻脸的理由。
  德萨林上了岸,但法国政府却并没有立刻安排他去巴黎,而是由法国农业部和贸易部的人带着他去考察法国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
  德萨林知道,法国人的意思是向他展示力量。在法国人看来,圣多明各这地方无论如何,是无法实现粮食自给的,所以即使它独立了,也必须依附于某个力量。法国人向他展示力量,以便让他明白,既然一定要认个爸爸,那就要认一个最强大,也最愿意对自己好的爸爸。
  比如说,如今他们就带着德萨林去参观塞纳河沿岸的小麦产区的情况。五月里,冬小麦已经要进入灌浆期了,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水分的时候。但是塞纳河一带今年却又遇到了干旱,好在如今这一带已经有了完善的水利设施,所以小麦的生产到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德萨林以前也种过地,但是他没有种过小麦,所以这小麦长得如何,其实他并不太懂。但即便如此,法国人能用一种机器,轻轻松松的就将河水抽到远远高出河流的高地上去灌溉,这近乎神迹一样的事情,却也让德萨林深深地感到震惊。
  如果法国的农村还只是让德萨林感到吃惊的话,后面对法国的工业的考察,就让德萨林感到恐怖了。法国人领着他参观了一处火炮工厂,他亲眼看到,大块的烧得通红的钢锭如何在轰鸣的锻压机下被挤压变形,就像一团面团一样;亲眼看到一门门的大炮的炮坯在钻孔机床上打孔,火星四溅;亲眼看到大炮一门接着一门地从工厂中被生产出来。法国强大的力量,让这个来自遥远的中美洲地区的黑人震撼不已。
  虽然明知道法国人是要靠这些来吓唬自己,但是德萨林还是被这些东西吓住了。他忍不住开始盘算,仅仅是这一座工厂,一年就可以有多少大炮,要是拿到圣多明各……
  这个先让德萨林在法国参观一下,然后再和他谈判的想法,其实是来自于约瑟夫的。
  在上辈子的那个时空里,阿妹你看也经常用这一手来对付那些来自落后国家的人。很多时候,落后国家,派个人到阿妹你看去,为的本来是要学习阿妹你看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结果花了不少的外汇,学习了一圈之后,这些来学习的人的学习成果却变成了这样的两句:
  “你看看人家阿妹你看,那真是……”
  “人家阿妹你看多先进呀,鸡巴国呀,一百年都得跟在后面吃土……”
  甚至于,这些人大批大批的变成了阿妹你看的思想,甚至阿妹你看的利益的传声筒,甚至发出这样的自甘堕落的无能的感叹:
  “单靠这片黄土已经孕育不了新的文化了”,“这片土黄色的大地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并进一步得出“我们必须拥抱蓝色文明”这样的全面投降的结论。
  当然,阿妹你看的这种做法也是有风险的。就当年祖龙南游吴越,也是想要用自己的强大来震慑不臣。而他的行动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只是,英雄之所以不同于庸人,正在与庸人们在面对巨大的差距的时候,只会五体投地的拜服,而英雄们却被激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志向。
  而种花家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缺英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过德萨林并不是刘项那样的英雄,所以法国人给他看的那些深深的震撼了他,这也为法国人此后和他的谈判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基础。
第二百九十一章,贸易和富裕
  德萨林在法国各地参观了一圈,然后便去了被他身边陪同的人赞誉成“奇迹之城”的巴黎。他首先在蒙马特尔高地拜会了真理部长吕西安。
  对于在什么地方接见德萨林,吕西安是有两个备案的。一个是在正儿八经的真理部大楼,也就是原先的波旁大厦。(这座建筑在原本的历史上落入了缪拉的手中,成为了他的府邸,并被命名为“爱丽舍宫”)另一处就是在蒙马特尔高地上的极乐宫。
  极乐宫是吕西安的私人府邸,它建筑在另一个时空的“圣心教堂”的位置上。它和蒙马特尔高地上的任何一处寻欢作乐的地方都不远,但却又能相对闹中取静。这也许是另一个时空的“圣心教堂”建造在这个位置的原因。不过和那个时空不一样,在这个时空里,这里是凡人享乐的所在。如果一定要说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那大概只有建筑的材料和颜色了。
  和另一个时空中的“圣心教堂”一样,“极乐宫”也是用一种叫做“伦敦堡”的特殊的白色石头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的。当这种石头接触雨水后,便会溶解出一种俗称玻璃屑的白色物质,因而这种石头就具有在风雨冲刷中越变越白的特点。
  每当雨后初晴,阳光照射过来,洁白的“极乐宫”反射着阳光,晶莹璀璨得就真的如同天上的宫殿。
  依照拿破仑的安排,在德萨林在法国考察期间,真理部和公安部的人一直跟着德萨林,观察他,记录他的一举一动。这些记录都被送到真理部和公安部的分析中心,进行分析,以判断他的性格和倾向。
  而无论是真理部,还是公安部,在对德萨林的分析中都提到了这么几两:
  第一,德萨林相当敏感,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骄傲,但在事实上,他对于自己的出身相当自卑。因为他对于人家对他的接待是否礼貌非常的敏感。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这是一位有点爱慕虚荣的毛病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