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225

  “那巴赫将军呢?”林恩不死心地追问说。
  迪格里奥讪讪地笑道:“到港口你就能见到了!”
第92章
美帝强权
  四壁刷着白石灰的餐厅里,由若干小方桌拼凑成的大桌上果然摆放着各种新鲜食物,墨西哥人最喜欢的玉米饼、玉米卷、玉米肉肠、玉米粥还有番茄酱、洋葱末,鲜艳的色调、香浓的气味,让人一进来就胃口大开,而正如迪格里奥所说,厨子还特意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牛排、面包以及黄油这些基本的西式餐点,看起来也相当不错。
  在马背或者骡背上颠簸了一夜,看到了眼前的美食,突击队员和被押送至此的技术专家反应截然不同。年轻力壮的战士们如饿狼一般扑向餐桌,专家们大都神情憔悴、面容黯淡,勉强进水喝粥,对丰盛的食物全然提不起兴趣来。奥本海默更是满目幽怨和愤恨地站在一旁,滴水不进,似乎抱定主意要整一出绝食抗议的好戏。
  顺手抄了一个玉米卷,林恩在奥本海默旁边坐了下来,一边吃一边说:“昨晚那个时候,我真想用枪托把您的脑袋砸碎,要知道你这一嗓子可能让我的许多战友陷入绝境。”
  “前晚那个时候,我也很想找块石头把你的脑袋砸碎,德国军官先生!”奥本海默毫不客气地回敬道,“你已经把美国乃至全世界许多爱好和平的人逼到了危险的境地——让纳粹余孽掌握原子弹技术绝对是比噩梦还可怕的事情。”
  “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林恩温吞地回答道。然后,奥本海默惊讶地转头看了他一眼。
  林恩不慌不忙地嚼着玉米卷,这玩意儿真是松软可口、满嘴留香。
  两人默默无言地坐着,直到林恩吃完了手中的食物,奥本海默才以极度郁闷的口吻说:“你用你的单纯、无辜以及学识欺骗了我,这真是太无耻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可恶的骗局!”
  “抱歉!”林恩掏出手帕擦了擦嘴巴,“我们是在为各自的理想奋斗,不同的是,您已经成功了,而我的路还很长,不得已才选择这样的方式。”
  奥本海默停顿了一下,改换说话的方式:“你们已经输掉了战争,为什么就不愿承认呢?”
  “我承认我们输掉了战争,我们都承认。”说罢,林恩起身走到放桌旁,用盘子装了一点玉米饼和玉米肉肠,回到奥本海默身旁并将这些食物递给他。
  奥本海默扭头看向别处,非常决绝地说:“我不会吃纳粹的任何东西!”
  “可在您离开德国之前,领取的薪水、享用的食物,不都是第三帝国政府给予的?反倒是现在,这些都是墨西哥朋友无偿提供的,他们的愿望很单纯,那就是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朋友能够帮他们摆脱美国的压制。”林恩平静地说着,至少语调中没有明显蕴含讽刺意味。
  “美国的自由民主政策不存在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压迫!”奥本海默当即辩驳说。
  这话放在几十年后,绝对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林恩从盘子里拣起玉米饼,说道:“您怎么也把您自己当成厚颜无耻拉选票的政客了?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有哪个国家强大后是安分守己的?罗马帝国的远征,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西班牙帝国的残酷杀戮,大英帝国的豪取掠夺。”
  奥本海默无话可说,他瞟了眼林恩的盘子,玉米肉肠正向他空荡荡的胃招手。
  “国际格局稳定与否,讲究的是一个‘制衡’,若是某一个军事政体空前强大、无所畏惧,它今天不会,明天、后面或者将来某一天,也一定会摆出强者的霸权姿态——它完全是由人类的贪婪本性所决定!”林恩摆出简单的道理和推论,“想想美利坚在过去百年对印第安人、对墨西哥人还有对西班牙人所作的一切,还有……华盛顿在过去几年不也利用英国的困境索取了宝贵的战略据点,代价仅仅是一批快报销的旧驱逐舰?”
  奥本海默目光仍然停留在盘子里,但嘴上还是争辩说:“现在不是有苏联、英国和法国可以与之相互制衡么?这跟已经覆亡的第三帝国有什么关系?就像是一个病人已经死去,亲人再悲伤、再痛苦,也只能接受现实、节哀顺变。”
  “既然您以人的生死作为例证,很好,现在由我来问您。”林恩转头看着这位心怀远大抱负的物理学家,“如果你的父亲病得很重,医院已经准备宣布死亡了,可你凭借自己的见解相信他还有被抢救的希望,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当然会尽力争取,可你们的第三帝国……”
  林恩从容地打断对方的话说:“不,博士,它其实并没有死,而只是战败了,输掉了这场战争。我们正在反思它的失败,反思它所有的错误和遗憾,同时,我们在竭尽全力寻找挽救它的机会。不瞒您说,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在今后必然成为一个国家立足和安定的保障,是一种威慑力量,真正成为战争工具的几率反而大大降低了。”
  奥本海默没有继续辩驳,但也没有明里表态,他低头想了几分钟,终于将手伸向林恩的盘子。
  林恩大大方方将盘子往奥本海默手里一塞:“被魔鬼胁迫也罢,帮助弱者也好,不管您怎么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唯有爱惜自己,才有资格去博爱天下。”
  转身看了看其余几名专家,以他们的年纪和身板,这一路颠簸也确实够呛,没食欲不必强求。林恩叮嘱手下对这些重要任务严加看管,然后离开餐厅去了设在这栋楼房顶层的无线电室。除了一台墨西哥军方的老式电台,这里还配置了两部崭新的德制无线电通讯设备,四名专职通讯的突击队员还有一名通讯官在这里工作,所有人也都穿着墨西哥轻骑兵的蓝色军服。
  林恩·加尔戈似乎已经成了帝国的明星人物,待他步入这临时布置的通讯室,根本无需自我介绍,突击队员们便主动起身敬礼,而这位通讯官年纪估计比林恩还要大两三岁,但仍是尊敬地称呼其“加尔戈长官”。
  在电台旁站定,林恩询问道:“有什么新消息?”
  这里运作的显然还不属于最核心的机密,似曾相似的通讯官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两个小时前,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另外我们监听到美军作战指挥部下令各战斗编队、警戒巡逻队向亚利桑那州东南部集结,并对各城镇、村落和矿场、野地进行全面搜索,边境巡逻队在各自防区严密戒备。”
  这样的反应正在情理之中,林恩又问:“洛斯阿莫斯那边呢?”
  “还没有任何消息,美国官方也未发布任何声明。”通讯官答道。
  林恩想了想:“最近一次接到瓦尔德斯上校指挥部的讯号是什么时候?”
  通讯官低头看表:“5个半小时之前,当时是命令我们启用三号方案,即:将边境接应地区向西扩大200公里。”
  向西200公里,大致是亚利桑那州的西南部,这虽然有助于跳出美军的封锁圈,也意味着路途的大幅增加,唯一乐观之处在于马匹骡子并不像汽车那样绝对的依赖后勤补给。
  林恩再三琢磨:“橡树岭那边有什么确切消息?”
  通讯官答说:“我方人员尚未发来确认讯息,现在只知道目标工厂区发生过剧烈的大爆炸,美军已经封锁了周边区域。”
  所有的这些消息都像是天明前的朦胧,看起来没有什么意外变化,却又不能完全确定。林恩背着手走到窗前,院子里,墨西哥士兵正给马队的马匹和骡子喂食。
  “你们呆在这里……这些墨西哥军人可靠吧?”林恩用德语小声问道。
  通讯官跟着走到窗口,他低声回答说:“墨西哥政府表面上是比较亲近美国的,但军方内部分为很多派别,亲美派、本土派还有依靠欧洲暗中支援的。据说……这里墨西哥军人是跟西班牙方面的联系比较密切,我们在这里展开行动也得到了弗朗哥政权的支持。”
  “噢!”林恩简单应了一声,看来,普通人所不知道的内幕还真是无穷无尽。
  刚才跟奥本海默坐谈时干掉了一个玉米卷、一块玉米饼,肚子填饱了,但似乎一下子吃得太快,林恩盘算着待会儿下去方便一下,然而窗外的风吹来了一阵隐约的轰鸣声,前方的道路上却没有出现车辆。侧耳倾听,这轰鸣声越来越清晰,像是从远处飞来的飞机,辨别不出型号,但不像是老迈笨拙的农用飞机……
  也就在这时候,林恩看到那位大唇胡的墨西哥军官冲到楼前的旗杆下,叉着腰、挺着肚子往天上看。等到那些发出噪音的家伙呼啸着出现在视线中,他便以西班牙语破口大骂起来。
  “卡鲁,他在说什么?”通讯官显然也不通西班牙语,他转而求助坐在无线电设备旁的一名突击队员。
  突击队员摘下耳机听了一会儿,解译道:“骂美国佬像强盗一样侵入墨西哥领空,然后就是诅咒怒骂的内容,噢,还有对墨西哥中央政府的不满,说他们畏首畏尾,在美国佬面前不敢大声说话。”
  林恩仰头张望,晴朗的天幕呈现出洁净的蔚蓝,两架野马从中低空掠过,机翼下能够清楚地看到美国陆航的标识。
  虽说事出有因,可以战机编队大白天越境飞行,这就是奥本海默所说的自由民主!
  等到林恩下到一楼并准备去院子里的原始蹲坑茅房减轻负担时,一名墨西哥骑兵飞奔而至,口中急促地嚷嚷着什么,大唇胡军官旋即暴怒,在他的呼喝下,墨西哥士兵们纷纷整装持械,备好马匹列队出发,后院的汽车也发动起来,车尾还拉着老式大炮。
  “一支美军骑兵队伍刚刚越过边境!”迪格里奥走过来对林恩说。
  实力决定了底气,林恩疑惑地问:“他们敢向美国人开枪放炮?”
  迪格里奥耸了耸肩:“墨西哥人有墨西哥人的行事方式,我们管不着,但美国人想必是追踪你们的行迹而来,我们得立即出发了。”
第93章
实力的启示
  大唇胡的墨西哥军官带着他那群肤色混杂、群情亢奋的骑兵朝边境方向奔去了,还带上了两门老掉牙的火炮。若是提早个三四十年,这样一支队伍的战斗力还是值得期待的,然而他们对面的美国军队现在全面的半自动和自动武器,班级火力就足以将这些骑兵干掉。就算墨西哥人血液里流淌着辣椒般的冲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对手,他们敢打吗?
  当然不敢!
  这两个北美邻国在历史上有着太多的渊源纠葛,林恩知道,他们的每一次战争无不是以墨西哥战败并割让大片土地结束,现如今美国刚刚带领众多盟国赢得了世界大战的胜利,国力军力已然进入了鼎盛时期,手中更是握有让全世界震撼的超级武器,试想,一个执行亲美策略的墨西哥政府恐怕只会为美军在边境区域的活动而感到惊慌、恐惧,他们的领导者只会为如何平复华盛顿方面的暴怒而发愁,只会对他们的“合理要求”唯唯诺诺、全力配合。仅凭原始本能的愤怒,边境冲突根本闹不起来。
  趁墨西哥骑兵还能勉强拖延一下美军骑兵的速度,迪格里奥迅速安排人员撤离。因为沿途难免要从一些村镇集市附近经过,四十多骑的马队规模太过招摇,因而整支马队一分为三,由墨西哥方面安排的骑兵分头领路,走不同的路线前往目的地。除此之外,考虑到专家们并不十分配合,将他们绑缚又比较惹眼,迪格里奥便将他们安置于用来装运无线电设备撤离的汽车上。尽管这是一辆载重量还不足一吨的四轮卡车,罩着篷布的车厢狭窄拥挤,可林恩实在不愿再受马背之苦,又担心途中出点出什么小意外,还是将自己给硬塞了进去。
  吃了些食物,奥本海默的气色明显有所改善,经过之前那番谈话,林恩可以放心大胆地坐在他旁边,而这位物理学方面的顶级专家也不再摆出想杀人的凶狠眼神。
  上路之后,正好又有美军飞机从附近飞过,林恩借机发挥道:“看吧!博士!美国的自由、民主、平等就是把飞机派到邻居头顶,让地面部队越过边境展开所谓的搜救,这丝毫不顾国际法赋予每个国家的合法权利,以粗暴的方式做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情!”
  奥本海默转头朝外面看了看,为美军政府干了好几年活,自然不会对美军陆航战斗机的外观感到陌生,他弱弱地辩驳说:“这应该是经过墨西哥政府允许的军事行动,还不是因为你们越境行动,把这个无辜的国家也拖入恶性事件当中?”
  林恩冷冷一笑:“这或许是经由墨西哥政府同意的……强压之下,弱国岂有反对的勇气?”
  奥本海默闭上眼睛,低声语道:“这样的事情……纳粹政府当年干的也不少!”
  林恩并不往对方的逻辑陷阱里面钻,而是顺着话讲道:“您说得没错,一个文明、理智的政府不应该干这样违背正义和道义的事情,我们当年犯下的错误,美国人如今也在犯,而且只会变本加厉。您信不信?”
  奥本海默自是摇头。
  “这样好了!”林恩说道,“我愿意在私下里跟您打个赌,十年之内美国必然会对外大肆动用武力。若否,就算帝国高层不肯将您释放,我也会以今天这样的方式将您送回美国。”
  奥本海默仍是摇头:“就算你输了,十年之后你们要么彻底覆亡,要么手握原子弹重新复国,那时候的我生死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家伙的眼光倒是很深远,林恩心想,为了让他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少动些歪脑筋,故意安抚道:“那……我也许能以私人身份帮您完成一些愿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之前出现在基地上空的那些飞行物是什么?军队的高射炮为什么不能将它打下来,就连新式喷气战斗机也追不上?”奥本海默果然不客气,他的声音不大,但还是立即引起了同车另外几名专家技术人员的极大关注。
  对美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林恩早有所知,它们投入实战虽然比德国的晚了很多,可仰仗强大的工业,到战争结束时的技术水平并不落后,未来几年也将批量列装,届时“避难所”基地留存的Me-262等战机将不再具有优势。至于这些物理学家们的好奇心,他有意吊着说:“帝国科技的惊世之作!等到了我们的秘密基地,相关的绝密内容你们应该会逐步接触,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秘密基地……在遥远的南极吗?”奥本海默顺着问。
  挪威北部虽然不是极地,距离北极也近,却跟南极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在帝国战略参谋部的时候,林恩接触到的核心机密计划中,有一项就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从南美派遣船只潜艇前往南极,故意在那里制造无线电讯号和另外一些假象,以此来误导盟国方面的判断。看来突袭波茨坦盟国首脑会议的行动失败后,帝国高层就已经启用了这一计划,而奥本海默作为美国核武器研究的领导者,应该是能接触到不少内幕消息。
  面对这样的问题,林恩当然不会直接回答,而是故弄玄虚道:“它确实远离北美,但乘坐我们的高速潜艇,全程只需要三天左右,绝不会有任何风险!”
  奥本海默毕竟不是那种只会一门心思钻研科技的专家,否则也不可能以四十几岁的年龄担任“曼哈顿工程”这样一个空前庞大计划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不惊不忙的说:“你所说的是XXI级潜艇吧!盟军占领德国港口后俘获了一大批刚刚建造完成和还未完工的,它性能确实不错,但也就是普通潜艇的加强型,还不至于代替水面舰队的作用。即便你们能够复国,第三帝国的光辉已经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再者……就算美国政府作出让步,英国和法国再次作出妥协,你们觉得苏联人能够容许你们存在吗?一枚原子弹一座城市,仅仅这样的代价,我想苏联人还是能够承受的。”
  这些话还真说到了林恩的心坎里,帝国的残留人员以秘密的方式续存不难,难的是如何迈出复兴的第一步。一想到东线的那些残酷战斗,想到苏军的钢铁洪流,心里确实有些发憷。即便“圆盘飞行器”能够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完善,从而实现稳定的操控和超乎想象的飞行能力,也只能作为辅助干扰性质的装备,唯有原子弹的威慑才能阻挡苏军的进攻。然而区区一颗、两颗,还真不足以吓倒苏联政府,制造更多的核弹,那可需要数量惊人核原料和分离设备。
  为了唬住包括奥本海默在内的这一干专家,林恩笑道:“您什么时候又变成军事家了!不过既然您问到这些问题,我只能说……请别忘了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奥地利,政治有时候能实现人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
  奥本海默兀自摇头:“人们岂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坑不会,但人会!”林恩别有深意地答道。
  汽车仍在颠簸的沙土路上缓慢行进,两旁的景物不断后退,就连哨站旗杆上的墨西哥国旗也渐渐消失在了视线中。第三次看到美国飞机在附近出现,边境方向却并没有一丁点儿枪炮声或其他形式的异响传来。林恩觉得这一切都印证了自己的揣测和分析:军人的底气是建立在国家实力基础上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他觉得帝国在墨西哥建立情报站、搞些小动作尚可为之,但想要鼓动这个国家跟美国闹矛盾并以此来牵制老美的精力,投入再多的经费人力也是枉然,还是趁早打消了这个无用的念头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