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225

  此后,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跋涉,汽车终于抵达了一座名为撒洛的墨西哥小城。破落的建筑、坑洼的街道还有粗陋的衣装,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和贫穷牢牢挂钩,唯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有一条铁路线经过。作为“军火贩子”,迪格里奥显然没少在运输环节下工夫,他很轻松的从火车站管理人员那里弄到了一节货运车厢——它让林恩想起了碟中谍电影里的情节,但这只是一节内外都很普通的车厢,没有床铺、座椅、马桶和先进的设备。一个小时之内,从墨西哥军队哨站中转出发的其他突击队员和专家技术人员也都安全抵达。
  这里虽然里里外外都是迪格里奥在打点安排,可他并不跟林恩一同乘车离开,而是要继续在这里干他的“军火贩子”。临别前,他送了林恩一枚墨西哥银币留作纪念,并告知说:“16个小时车程,路上会有人接应并给你们送水和食物,但车厢里的人在抵达目的地之前绝不能擅自下车。这趟路途是艰苦一些,可到港口就好了!一切为了帝国!”
  林恩点点头:“一切为了帝国,也为了我们死心不灭的梦想!”
  车厢门缓缓关闭。
  没有灯光,没有蜡烛,只能由通风口透点光线。午后酷热难耐,躺倒在坚硬的车厢板上,林恩却很快入睡。
第94章
巴赫之茧
  一路走、一路停,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漫长东行,火车终于抵达了位于墨西哥湾畔的海滨小城拉-佩斯卡。走出货运车厢转上卡车之前,林恩驻足看了看天。
  碧蓝晴空,洁白云朵,毫无战火熏染的痕迹。
  坐着一辆很普通的卡车,不到20分钟就到了目的地,一座建立在山坡上、可以俯瞰整个港口的欧式别墅。
  休息、进餐、沐浴,看不出身份的侍者给林恩送来了一套崭新的帝国近卫军陆兵军服,中尉的领章和肩章,甚至还有一枚金闪闪的德意志十字勋章。
  此地仍是墨西哥的国境,穿起这身制服,林恩总觉得有些别扭和不妥,但也猜到这是觐见大人物之前的特别安排。穿好整齐的衣装,又戴上正面佩有鹰徽的船型军帽,跟着年轻英俊的侍者走到了一间面朝大海的房间,等候片刻,侧边的房门开了,一身戎装的劳伦茨·巴赫稳步走出。
  林恩旋即转身,立正敬礼。
  “长官!”
  “林恩!”
  巴赫唤了声林恩的名字,接下来却没有任何的赞美语言。走到大幅落地窗前,似乎完全不必担心外人透过这玻璃看到两个着德军制服的年轻军官。
  “你判断对了一切,或者……猜对了一切。”
  “长官……”林恩从这话里听不出从前的赞赏和认可,反而有种奇怪的距离感。
  “整个突击队的力量都押在了这次行动上,若是失败,我们的光荣将就此完结。”
  巴赫平静地说完了这句话,就像是在阐述一件跟自己毫无瓜葛的事情,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湛蓝的海水。
  林恩想了想,觉得在这样的气氛下应对巴赫的复杂感怀,还是说句“抱歉”比较适合。
  巴赫背着手、并着腿,微微昂起头:“你不必说抱歉,因为是你给了这个帝国全新的希望,若非此行……我们很快会陷入彻底的绝望。好在成功了,不然作为战略参谋部的领导者,我会感到无比的自责。”
  “长官……”林恩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元首醒了,意识很清醒,超乎想象的冷静,我仿佛看到了1934年的他。那时候我还是个大男孩,第一次见到有人如此睿智、高瞻远瞩,具有无与伦比的领袖气质,那也是我第一次对一个人彻底的心悦诚服。在这之后的11年时间里,我始终将他当成自己的偶像,当成学习奋斗的目标,当成像我父亲一样的人,为之效力,从未质疑,直到现在。”
  听巴赫说出这么一番话,林恩仿佛看到了他从一个青涩大男孩成长为战斗领袖的场景过程,看到了第三帝国许许多多年轻人从懵懂到坚韧的过程,看到了这支军队铁血意志背后的那种精神。原来,一个人真能够缔造一个国家、主宰一段历史、创造一个传奇。
  可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神。
  人都会犯错误,或大或小、或多或少。
  从重病中醒来的元首,真的已经彻底醒悟了?
  林恩不敢臆断。
  沉默良久,巴赫再次开口时,话题已经转回到了现实。
  “以你的判断……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掌握原子弹技术并拥有这种超级武器?”
  这话听起来仍是那样的生分,林恩无奈地看着他的背影,少年老成、风光无限,有朝一日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强大的自尊受到了伤害,才会对提出正确见解的自己如此疏远?
  “长官……我之前的判断源于一些资料的分析以及个人的直觉,您说的这个时间,取决于我们现在物理方面的技术力量还有原料的获取……顺利的话也许一到两年。”
  “元首希望我们能够在半年内制造出属于我们的原子弹。”巴赫话语中有些沉重和无奈。
  这时候,林恩注意到他在话中使用的措辞是“希望”而非“命令”,记得在战争结束前,元首总是疯狂的、失去理智地下达一些根本没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真的变了。
  但愿不是回光返照。
  “据我所知,这几年来我们的物理专家们也在原子弹的研究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并且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浓缩铀,这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然而……这些专家以及材料在战争结束时都被美国和苏联军队掠走了。”林恩如实道出了困难所在。
  巴赫望着海面思考了一会儿,说:“现在全世界都认识到了原子弹武器的威力和意义,经过我们这次突袭美军试验基地以及材料工厂,各国必然加强警惕,再想要夺回专家和浓缩铀根本是不现实的,我们得做好一切从头开始的心理准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挪威就有我们需要的铀矿石,而且天然含量还比较高。”
  能否放低姿态而不是急功近利,巴赫的这种心态是林恩乐于看到的,因而他适时地提出建议说:“美国和苏联自身铀矿资源丰富,他们无需从挪威开采矿石,但我觉得他们仍会在这方面加以关注,一定要堤防他们从中摸寻我们的踪迹。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从其他产地购入铀矿石,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隐蔽地购入相关的机器设备,或是以此扰乱美国人视线,诱使他们加深对苏联的疑虑,甚至引发新的摩擦和矛盾。”
  巴赫终于转过身正眼看着林恩:“这些也是我最近在考虑的。”
  为了打开气氛,林恩将“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译成易于理解的德语词句说出。
  巴赫脸上虽然没有笑意,但接下来的语气确实缓和了一些。
  “元首认为获取原子弹只是我们重新回到阳光下的一大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要利用现有的资金和人力,在北欧建立新的经济圈和工业圈,从而恢复并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你觉得如何?”
  自己一介低级参谋军官,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本该感到惶恐,林恩既高兴又担心巴赫滋生不必要的嫉妒,只好暂且含糊地回答说:“这应该是个英明的决断。”
  巴赫一眼就从林恩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小九九,他停了一下,叹气,然后苦笑。
  “林恩·加尔戈中尉,你也算是我一手提拔出来的青年军官,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和见识,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相比之下,我之前的保守和谨慎让我自己够感到羞愧,若不是元首狠狠点醒了我,直到现在我可能还抱着守成的想法。可笑的是,帝国落到如今的境地,哪还有守成的余地?”
  林恩连忙说了具有东方风格的安慰话:“您完全不必怀这样的心理负担,之前就像是地震刚过,新的环境需要时间适应,而您的每一个决定又关系到帝国的命运,稳妥并没有错。”
  巴赫苦笑着摇头。
  “好了,林恩,说说你真实的想法吧!记得之前一次你来找我,也曾说起过这样的想法。”
  在内心底,林恩还是愿意相信这位自己尊敬和仰慕的年轻长官,因为对他人格的了解,也因为临行前的那袋钻石——它没发挥直接的作用,却给了自己心理上的支持。
  “好吧,长官,当时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路,经过这一趟,我也想通了很多。我们面对的是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强大对手,原子弹确实不足以成为复国的全部基础,我们终究还是要握有一支精锐的军队,以足够坚实的经济和工业作为支撑。首先来说,北欧的地理环境并没有太多的优势,那里太过寒冷,冶金、锻造都需要额外的耗能,寒冬季节运输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但有利的条件也存在不少:瑞典的铁矿石,挪威极圈内的优质煤炭(斯匹茨伯根群岛),还有劳动力——当然不是指挪威本地人,而是美军和苏军手中的德国战俘。长官!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以挪威工厂的名义从美军或者苏军的军官手中‘买’一些战俘来为我们劳动,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到挪威来参观。只要做好工作,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问题。您觉得呢?”
  巴赫琢磨了一下,点头道:“很好!很妙!林恩……早知今日,我应该给予你连续的破格提拔,让你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长官,我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仍是您的得力助手。”林恩适时地给对方送了顶高帽子。
  “哈!”巴赫终于爽朗地笑了,但这可不是自恋自大者的骄傲,他端正地看着林恩:“此行之后,你的前途已是不可限量!要知道,这次将你作为行动的首要目标是元首作出的决定。”
  这一次林恩总算是真正感觉了一把“受宠若惊”,记得因为战绩突出而接受元首的授勋时,自己压根没有得到对方的正眼一瞧,如今林恩·加尔戈的名字却被他看成了希望所在,真该感慨命运的奇妙。当然了,也得感谢巴赫的如实上报,否则元首也不会知道自己曾准确预言过原子弹的出现。
  “潜艇明天就到,你和你的人今天好好休息一下吧!在不穿军服的情况下,可以在这附近随意走动,甚至到港口去转转,这里基本上已经成为帝国的产业了!”
  巴赫说这话时,低调平静的语态却更显出不凡之处。
  港口规模不大,可原住民少说也有几千人,要买下他们的房屋不难,将他们统统迁走也不难,关键是如何不引起外界的注意。虽是有这样的疑惑,可想到巴赫的稳重,再看他说这话时的自信,林恩也就识趣地收起质疑,但还是问了一个他很早以前就想问的问题:
  “长官,能否透露一下……帝国能够动用的资产有多少,这毕竟关系到新经济圈和工业圈的建立。”
  “多到你无法想象的程度。”巴赫答道,“战争结束前在德国国内被盟军发现并收缴的,其实有很多都是戈林和希姆莱的私人资产,真正的帝国财富都以各种方式保留下来了。所以……林恩,放开手脚干吧!你会成就一段属于你的英雄历史!”
第95章
元首万岁
  世界大战结束已经一个多月,此时距离欧洲战事的告结更达四个多月,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痕阴影虽未完全消去,可至少大西洋海域不再是危机四伏的战场。少了盟国舰艇的身影,少了盘旋巡航的反潜飞机,安装有艇载雷达的XXI级潜艇得以在多数时候快速航行于附近没有船只的海面上,林恩来时的六天七夜航程,返回时缩短到了四天五夜,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然而奥本海默和其他物理专家们却根本无心于此。自从见到德国潜艇浮上海面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终于确信自己将离开北美前往神秘莫测的黑暗世界,以至于就像是集体走进了坟墓,一个个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航程中,他们整天呆在潜艇舱里不愿挪步,晕船症状普遍严重,食欲差得一塌糊涂。虽然对他们的状况感到担心,可林恩毕竟不是保姆或心理医生,能开导的话都说了,能挑起他们好奇的秘密也多少透露了一些,见仍没有明显效果,只好任由他们继续颓废。等到了“避难所”,配不配合可就不由得他们自己了。
  航程缩短了,这一路上林恩发现潜艇军官和艇员们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艇上的气氛不再像早先那样沉闷肃穆,经常能够听到这些帝国海兵人员哼着家乡小调,军官们在各自岗位上也都是心情愉快的。和他们闲聊时,林恩从他们的话语中能够找到乐观的憧憬,仿佛他们的精神世界正随同沦落帝国重新复苏。
  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秘密基地,林恩站上潜艇甲板,看到的潜艇洞库虽是原来那般规模,官兵们的情绪以及洞库内的氛围也发生了同样的改变,能够看到的工程项目都加快了进度。码头旁的干船坞里停满了接受改造的潜艇,军械库里出现了许多适合在雪地行进的小型履带式车辆,而在帝国大本营所在的主洞库,广场上的纪念碑已经竣工落成,洞库四壁的宿舍建筑也全部建好,顶部的巨大吊灯绽放着烈日般的炫目光芒。这些整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台缓慢运转的机器被调整到了合适的节奏,像是一个行尸走肉般的巨人重新获得了灵魂,而能够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恐怕不是原子弹专家和资料的获取,而是源于一个人的存在。
  沐浴,进餐,整装,踏上潜艇洞库后仅仅过了不到60分钟,林恩就昂首阔步地走进帝国大本营。曾经空荡的主厅内如今聚集了上百位军官和官员,戈培尔和隆美尔各司其职地站在侧旁,一个穿着黄褐色制服、佩戴万字袖标的老者受到众人的簇拥。在这样的场合下,他没有戴那顶短檐的军帽,也没有顿起衣领将脸庞藏在其中,而是梳着人们熟悉的三七分,脸上洋溢着失落已久的自信。只是,乌黑的头发已然变成了斑驳之色。
  这一幕与某个梦境似曾相识。
  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林恩一直走到了老者面前,致以最标准的立正、最有力的摆臂。
  “元首万岁!”
  尽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万岁。
  老者点了点头,抬起右臂,它看起来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他不得不使出全身力气,手指仍在颤抖,但他竭力控制着幅度。
  苍老的手掌最终落在了林恩的左肩。
  “林恩·加尔戈,你拯救了这个世界,拯救了这个国家,你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你用你的眼界、胆识和勇气证明了日耳曼的神圣,我们终将回到那个梦牵魂绕的地方……在不久的将来!”
  沙哑的声音极尽清晰地说着每一个字,终了时,人们长时间的掌声——哪怕最后一句话短期之内已经听过了无数遍,只要希望存在,又有何妨?
  掌声平息之时,那只苍老的手掌也离开了林恩的肩膀,它和另一只手合在了一起,共同拄着一根漆黑的、朴实无华的手杖。
  沙哑低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吐字仍是那样的缓慢清晰。
  “什么样的规定和惯例……能够阻止我们将至高无上的荣誉授给这个救世主一般的年轻人?没有!在这里,我郑重地向所有人宣布,只要能够为帝国的重新崛起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我仍将破格授予这种无上的荣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