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225

  天色渐暗,那座宏大而别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已经出现在了前方,炫目的灯光像是战争时期的探照灯一样将整个庄园连同天幕映成了金黄色。
  看着这一幕,林恩不禁感慨道:“真正的瑞士富人素来行事低调,法国帮这么招摇,离盛极而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黛娜刚刚还在好奇地眺望那宛若皇家宫殿的奢华居所,她很好奇的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将会走下坡路?”
  “因为我们的凯撒将强势崛起取代他们在许多领域的地位。”
  林恩这话一半是玩笑、一半是寄望。他当然不能说出未来属于比尔盖茨、巴菲特、阿诺特这些还默默无闻甚至还没有出生的大鳄是如何成为世纪后半叶的风云人物,而在瑞士,数十年后的富豪也主要集中在零售、投资、生物制药这些行业。菲利波家族即便存在,影响力的相对衰弱也将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黛娜很认真地听林恩说话,然后很认真地问:“你说等到你们的帝国重新崛起的那一天,你会选择功成身退,现在是不是已经打算好转投商界,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沃夫鲁姆担当司机,车上再无他人,林恩放心说道:“是有这方面的一点小打算,等到时局真的稳定了,我们就去丹麦开一家公司吧!经营船舶制造、地产或者机械之类,每个星期只需要一两天时间打理业务,剩下的就陪陪家人、环游世界。”
  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黛娜一直用很投入的神情看他,并且微微歪着脑袋。
  “真的?”
  “当然是真的。”林恩坦然答道,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不可能永远沉溺于征战和杀戮,他终会有疲倦的那一天。与其孤独度过残年,不如在四肢健全的时候好好享受家庭的温情与幸福,也许还能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去看一看。
  黛娜紧紧挽着林恩的手臂:“真希望那样的日子能够早点到来!”
  在林恩心中,即便北欧经济圈和工业圈真能够如自己设想的那样顺利运转起来,帝国若不能够在五到十年内返回欧洲大陆,在技术和军力方面将继续被主流强国拉大差距,甚至不及日渐没落的英国和法国,那样的话帝国的崛起和时局的稳定也就无从说起,幸福平静生活只能是一种奢望。
  差不多一刻钟之后,汽车抵达菲利波庄园,主建筑前两大块草坪已经停了好几十辆汽车,看来主办方并不介意在这次舞会结束后花费些人力物力重新修整这些草皮。作为业界的新贵,林恩这位来自挪威的投资者因为“凯撒防务”而引起了一些注意,但作为该公司的四位股东之一,他的名气和影响力还远无法跟周围这些真正的上流人士相提并论——他们中最富裕者身家富可敌国,他们中最传奇者堪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励志传记,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工业和资本界能够呼风唤雨,他们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带有商人的敏锐与狡猾。
  下车之后,林恩整了整衣装,这身龙骑兵军官制服是他特意为此次化妆舞会定做的,尽管非常合身,颜色也很靓丽,却怎么也找不到从前身穿帝国军服的感觉。看着从旁经过的显贵们一个个趾高气昂,他也挺直了腰杆,略微昂首侧头,臂弯中挽着的美丽娇妻肩披价值超过两千瑞士法郎的裘皮衣装,一条镶嵌着水晶宝石的长裙尽显雍容华贵,它固然笨重,却是维多利亚时代贵妇们出席正式场合的必备装束。
  踩着大理石台阶走上门厅,一眼就能够看到极尽华丽的宴会大厅,它的空间结构恢弘大气,它的壁画顶画美轮美奂,它的装饰雕刻古朴典雅,它不是古典宫殿却胜过大多数宫殿,它足以让许多中小国家的君王和贵族们望尘莫及,足以让蜷缩在北欧寒地的帝国残党们充满羡慕嫉妒恨。在这个星球上能够在气质和内涵上胜出的,也许只有英国王家贵族的富丽殿堂、沙皇俄国给红色苏维埃留下的历史遗产以及充满艺术气质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族的宫殿。
  耀眼的水晶吊灯下,一对对身穿华服的男女宾客已伴随着轻快熟悉的乐曲声翩翩起舞。在这样一场不限衣装的化妆舞会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维多利亚相近时代——也就是18世纪到19世纪的典型衣着,男士们或穿着金扣闪闪、饰件繁多的上衣和单色调的紧身裤、尖头鞋,或穿着那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军队礼服,英国近卫军、法国龙骑兵显然要比奥地利、波兰、普鲁士军队更具代表性的,与林恩撞衫者少说也有四五人,难怪当初上门量衣的裁缝好意提醒他换个装束。女士们盘着漂亮而复杂的发式,穿着束腰、挤胸的炫目长裙礼服,发盘、耳际、颈项、手腕上莫不戴着闪亮的珠宝,像是一只只争奇斗艳的孔雀。无数头戴白色假发、打扮如欧洲宫廷侍从的侍者端着银灿灿的托板在人群中穿梭往来,彬彬有礼地向宾客们提供酒水和点心。
  嚯,真大的排场啊!
  林恩不禁在心里感慨,能够参加这样的舞会想必是普通民众梦寐以求的。拿着西班牙方面提供的护照和证明,考特兰德现在已经是“凯撒防务”的两位西班牙股东之一,他同样收到了邀请,今晚将带着夫人出席,阿尔弗雷德·斯查尔也将带着女伴前来——虽然介绍说是德国情报人员,但两人之间的眼神让林恩觉得他们的关系应该不仅仅是单纯的上下级,但不涉及管理制度与伦理道德,他便也不去多问。安德里和他的夫人仍因为面孔太过招摇而选择缺席,鲁道夫·狄克菲尔德和伯托尔德·泽纳曼则因为身份安排而一同留在了他们的新住处。
  名为化妆舞会,到场的宾客真正戴上假面具的却不多,看来这里的“化妆”主要是体现在装束方面。在动作殷勤标致的侍者帮助下,黛娜脱去裘皮坎肩,举止优雅地随同林恩步入大厅。经过在瑞士的这两个多月,黛娜对于各种交际礼节掌握得非常熟练了,她说话总是很有分寸,而且很懂得拿捏开口的时机,面对绅士们的调侃谄媚总能够恰到好处地作出回应,很少有矫揉造作之感。在这方面林恩是自愧不如的。
  进入大厅后,林恩并不带着黛娜直接进入跳舞区域,而是转到一旁相对僻静处。超过两百名宾客使得眼前的面孔纷杂缭乱,林恩看了好一会儿却没找到几张熟面孔,反而是黛娜小声提醒道:“喏,那不是莫滕先生和他的夫人吗?”
  德米里斯·莫滕是祖居巴塞尔的实业家,名下有好几家工厂,莫滕汽车公司便是“凯撒防务”不久前收购下来用作南区厂房的,与之相隔一条街的北区厂房则收购自另一位当地实业家埃里森·孔特拉的纺织厂,两个工厂加在一块占地达到了二十二英亩,且各自修建有一条货运铁路支线,火车可以直接进入厂区装卸物资,交通条件十分理想。
  空站着可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看莫滕夫妇旁边还有另外两对夫妇,年纪略有些大,但还没有到归隐山林颐养天年的地步,林恩稍稍整理情绪,微笑着对黛娜说:“我们去打个招呼吧!”
  同样的微笑,在黛娜脸上是那样的优雅、迷人,她也许会让很多人想起16岁时的茜茜公主——要征服了眼光挑剔的奥地利人,那该有怎样惊世的美貌和气质啊!
  “莫滕先生,莫滕夫人!”
  伴随着林恩的这声客套招呼,站着交谈的三对夫妇转头时,目光竟齐刷刷地被林恩身旁的黛娜吸引过去。
  在今天这样的场合,穿着整个巴塞尔最好的裁缝用最昂贵的布料量身定做出的衣裙,洁白饱满的肌肤衬着洁净无暇的钻石饰件,年轻貌美的黛娜焕发出的是比绝大多数贵族女性还要雍容典雅的气质,她看起来不像是一位军官的妻子,而像是一个出生王室的公主,以至于林恩选的配饰虽然是法国龙骑兵校官,两人站在一起照镜子仍觉得女性的气场高出一筹。
  两周之前,作为她20周岁生日的礼物,林恩送了她一条价值一万五千瑞士法郎,也即是近一千英镑的钻石项链——这不仅是他送给黛娜,也是他有史以来送出的最昂贵礼物。以他前期所有的薪金加上从美国赚来的外快,仍不足这个数字的一半,然而他现在并不需要像从前在大学那样为了生活费而苦恼。作为他、安德里以及考特兰德三人私下达成的一致,利用注资匹菲尔企业、购置技术设备、打理各方关系以及投资成立凯撒防务公司这些项目频繁动用资金的机会,由狄克菲尔德和斯查尔从中相助,以隐秘而专业的手法将一部分资金截留下来作为特别行动资金,用于各种他们认为有必要但又很难在台面上解释的用途,例如为掩饰富商身份而购买的珠宝奢侈品。相比于目前所动用的不到一千万英镑资金,这笔特别行动资金所占的比例仅有千分之三,但尽管如此,在1945年时仍是相当具有购买力的一笔资金。
  相比于缺乏真正贵族教养的暴发户,莫滕夫妇以及他们身旁的另外两对夫妻显然都是拥有良好涵养的,他们虽然为黛娜出众的美貌与气质所吸引,但也仅限于短短一瞬间,他们很快将目光移到林恩这里,并以眼神对这位年轻英俊并且同样气质不俗的宾客表示了敬意。
  “诸位,这就是我提起过的克纳茨基先生,凯撒防务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这位是他的夫人,古典贵族家庭出生的小仙女。”
  这个礼貌而幽默的介绍很好地带动了气氛,旁边两对夫妇都笑了,印象自然会较通常情况更为深刻。
  “这是弗雷蒙特先生和夫人,弗雷蒙特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之一,战争期间业务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目前正重整旗鼓准备展现当年的雄风。”莫滕先生所介绍的第一对夫妇,男士身材较胖,不用低头就有明显的双下巴,头发花白,若是戴上一副黑框眼镜会跟林恩印象中的“肯德基上校”很相似,他的夫人则是一位身材标致的中年女性,笑容很优雅,气质也很好,对异性的魅力超越了实际年龄的制约。
  “弗雷蒙特先生、夫人,很高兴见到你们!”林恩用流畅的英语问候说。
  “您的英语说得很不错!”弗雷蒙特夫人笑着赞叹道,她压根不会想到,林恩当年可是某重点高中的英语课代表,大学毕业时拥有六级证书的理科生。
  “感谢您的夸奖!”
  林恩遂又对弗雷蒙特先生说:“希望今后有机会合作,定当向您多多讨教。”
  因胖而显得和善的弗雷蒙特先生寒暄道:“您的防务公司……可以理解为以防御项目为主的军工企业吗?”
  防务公司在这个时候还不流行,在林恩的概念里,它不过是打着防务的噱头从事军工制造和贸易,自身擅长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往那方面投入精力,但在外人面前,他仍谦逊地回答说:“基本如此!”
  “很有意思!”弗雷蒙特先生很含糊地评价说。
  莫滕先生紧接着向林恩介绍了另一对夫妇:“这是布洛赫先生和夫人。”
  男士五十出头,圆脸、微胖,女士看起来比他年轻许多,很显瘦,笑起来皱纹清晰,但很有亲和力。
  只听介绍,林恩并没有当这位男士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而对于林恩的英语问候,对方只是微微一笑并同样用简单的英语致意。
  “布洛赫先生当年在法国航空界可是鼎鼎有名的青年才俊,他原先的航空公司在上一场战争期间获得了法国军方的大宗订单,若是战争再晚几个月结束,布洛赫先生肯定是我们之中最成功的人士了!”莫滕先生用德语对林恩和黛娜说了这些,又紧接着改用法语对布洛赫说了一句什么,只见他苦笑着摇头,混杂着英语和法语说着,林恩大致听懂意思:“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克纳茨基先生从事军工生产这一行业,或许知道法国军队在战争之前装备的MB150战斗机和MB175轰炸机,它们就是马塞尔的航空公司当年的得力产品,只是1940年法国战败后,德国人试图强迫布洛赫先生与他们合作,我们的马塞尔当然不干,结果被关进了德国人的集中营,直到战争结束。”说到这里,弗雷蒙特先生显得非常感慨,他转身叫住一名侍者,从他的托盘里给大家分别拿了香槟,倡议道:“让我们一起为了不屈不挠的马塞尔·布洛赫干杯!”
  “为了不屈不挠的马塞尔!”
  虽然没有说打倒法西斯、法兰西万岁之类的话语,但林恩仍觉得很是讽刺。转念一想,若是第三帝国从一开始就推行较为柔和的占领政策,战争进程和结果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模样了。
  碰杯之后,莫滕和两位法国男士继续聊刚才的话题,夫人们转而用不算太流利的英语和黛娜交谈——黛娜除了丹麦语和德语,还能够说简单的英语和挪威语,语言方面依然让林恩自愧不如。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礼仪也是出于好奇,林恩并没有拉着黛娜离开,而是和男士们站在一起努力想要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可惜对法语一窍不通,进入耳朵的也都是一些古怪生涩的音节。莫滕作为本地企业家算是这小范围谈话的东道主,聊了一阵,见林恩一句不发,便猜到了大概,遂用德语对他说:“我们刚刚在谈论布洛赫先生的新工厂——这还是个初步的规划,资金、人员、技术都在筹措阶段,但我们觉得以布洛赫先生的经验和天赋,一定能够让这个飞机工厂超越布雷盖成为法国第一。”
  对于法国航空业,林恩所知不多,但布雷盖的大名还是听过的。在一战和二战时期,布雷盖为法国军队生产了多款军用飞机,囊括战斗机、轰炸机和水上飞机,但它在战后似乎销声匿迹了,享誉世界的幻影、阵风都是出自另一家法国航空企业,达索飞机制造公司。
  一番交谈、两声干笑,莫滕又转头对林恩说:“布洛赫先生的新工厂初步选址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附近,弗雷蒙特先生决定投资一部分,您或许也有兴趣?”
  林恩这会儿兜里倒是“不差钱”,他问莫滕先生:“新工厂准备研发战斗机还是轰炸机?”
  “综合型。”莫滕随口答道,他紧接着还是用法语询问了布洛赫,得到答复后对林恩说:“初期准备通过运输机和教练机恢复并积累技术,后期仍希望在战斗机方面有所建树。”
  “空中拦截也包含在防务的大概念中,如果可能的话,我倒是很想听听布洛赫先生的具体设想,可惜……”林恩屈掌绕耳,“我不懂法语,今天也没有带翻译来,真是遗憾啊!”
  莫滕并没有打包票说自己可以全程翻译,因为在这样的场合,大家并不会固定谈话对象,而是有相对的流动性。他对林恩说:“没关系,布洛赫先生能听懂英语,虽然表达上有些困难,我和弗雷蒙特先生能帮些忙!”
  “好的!”林恩有些勉强地点了点头,他对其貌不扬、谈吐支吾的布洛赫印象很一般,哪里知道这家伙几个月后就将因为某些原因给自己改名,改成马塞尔·达索,也就是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那个“达索”。
第124章
金钱非万能
  林恩对马塞尔·布洛赫的印象一般,在法国航空界有些名气的失意企业家对这位说英语和德语的挪威投资者似乎也不太认可。四人交谈的过程中,即便林恩用缓慢的语速说英语,他也几乎不作正面回答,非得莫滕或弗雷蒙特中间转述一道。不多会儿,先是莫滕夫妇,然后是弗雷蒙特夫妇,都退出交谈转而与其他熟识的宾客聊天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林恩缓慢、清晰地用英语对这个看起来有些小顽固的法国人说:“布洛赫先生,希望在合适的时候我们能有合作互助的机会,祝您愉快,再见!”
  说完之后,林恩也即挽着黛娜移步,布洛赫夫妇转身走向另一边,从这个场景来看,双方道不同不相为谋,“期待合作”只是一句客套话。这时候临近正点,大厅里的宾客数量增加了不少,看上去约莫有四五百人。就一场化妆舞会而言,这样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当然了,知道哈布斯堡王朝鼎盛时期,每年的新年舞会都吸引数以百计的王室贵族前来参加,而在那个时代的英国和法国,同样的盛大宴会在上流社会也是很习以为常的。
  视线在大厅中央稍作停留,林恩看到了菲利波家族的几位主要成员,东道主们在衣着上选择了最夺人眼球的亮色调。男士是仿拿破仑时代军服样式的上衣,硬式立领上绣着华丽的金色图案,加上高调的绶带,仿佛高高在上的元帅甚至尊王级别的显贵;女士的珠宝饰件之繁杂完全到了迷人眼的程度,作为那个时代的典型衣着风格,她们束腰爆乳,脸上打着过分浓重的腮红,充满复古气息。
  对于自恃甚高的菲利波家族成员,林恩从没有想过要攀上关系,或借助他们的力量在工业方面谋求更多便利,其首要原因就是他们来自法国且留有法兰西的血统,不论是哪个政党当权,他们之间都会保留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典型的二战军迷,他对交战国印象最差的当属意大利和法国,由此引申开去,对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感觉也比较差,而且在战争期间备受欺凌,战争结束了,法国官方追捕德国战犯的热情并不会比苏联、英国或其他国家差。
  带着这样的想法,林恩遂将目光转向大厅外围,关注那些当下并不耀眼但实力却不差的在瑞企业家们。考特兰德夫妇已经到场,与之同行的还有凯撒防务公司的第二位西班牙股东、赛特迈公司名正言顺的投资者之一马努尔·阿尔瓦雷斯,效忠弗朗哥政权的情报官。尽管第三帝国已经倒台,在战争期间除了直接参战几乎从各方面给予轴心国阵营支持的西班牙人居然没有背弃双方首脑之间缔结的私人密约,这在林恩看来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毕竟弗朗哥其人给史学界留下的广泛印象是冷酷无情、见风使舵,也是二战结束后唯一一个法西斯独裁者,并将这种独裁政权向后延续了整整30年。
  对于西班牙方面给予支持的诚意和限度,林恩从一开始就保持着谨慎态度,并建议己方情报部门在各项行动中尽可能减少对西班牙方面提供的假身份依赖。不过在瑞士活动期间,西班牙官方秘密提供的合法护照以及赛迈特军火公司的鼎力支持还是给林恩的计划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促使“凯撒防务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筹备到成立的关键环节。
  作为合作投资者,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林恩过去跟考特兰德以及阿尔瓦雷斯轻松自然地打了招呼,相互确认了周围环境没有出现可疑情况,然后带着黛娜继续在宾客们中间游走。在瑞士的两个多月,前面一多半时间是在日内瓦度过的,通过各种场合结识的商人和企业家不少,虽然真正有合作的寥寥无几,闲聊式的交谈中仍能够获得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从当下的大环境以及这些务实的工业企业家现场所谈的话题,林恩明显感觉到即将到来的一年将会是新企业不断冒头、老公司谋求复苏的阶段,所以人们大都在围绕投资、借贷以及那些曾经显赫的名字展开交流,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欧洲最老牌的枪械制造企业、传奇的毛瑟公司,制造了P38手枪、G43半自动步枪的德国老牌军工企业瓦尔特公司。德国战败后,毛瑟公司和瓦尔特公司在德国的工厂都被盟军接管,前者遭到法国军队的蓄意破坏,工厂设施全面损毁,后者的机器设备则由美国按照波茨坦协议全盘移交给苏联人,能用的悉数都被运往苏联腹地作为重建工业之用。
  想要重铸帝国的军事工业,林恩知道,毛瑟、瓦尔特还有莱茵金属这些看似没落的企业在未来仍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只是在战争刚刚结束的特殊时局下,它们是树大招风的目标,直接扶持这些企业进行重建很容易引起盟国方面的关注。因此,林恩目前的策略是小心谨慎地收容这些德国军工企业流散出来的技术人员,名气较小或默默无闻的可以堂而皇之地安排到“凯撒防务公司”,曾在毛瑟或瓦尔特公司担任过技术骨干的,为他们安排新的掩饰身份再予以聘用,并应他们的要求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滞留在德国的家人转移到瑞士或西班牙。
  “哦哈,是来自北方的青年才俊克纳茨基先生,还有公主般高贵迷人的克纳茨基夫人!”
  埃仁·伯努利,经由帕特男爵介绍在日内瓦的斯米凡特马场认识的那位贸易商人和实业投资者,在林恩夫妇还没走近前就嚷嚷起来,此时大厅里的氛围渐渐热烈,人们大都温雅礼貌地交谈着,这种嚷嚷听起来稍有些招摇,但也不至于引来主人和多数宾客的关注。
  对于这种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黛娜身上的中年男人,林恩本不想浪费时间纠缠,无奈对方这么热情,旁边又有几个看起来还挺沉稳干练的中年绅士,便挽着黛娜走过去:“您好,伯努利先生,好久不见了!”
  “是啊,我就知道这样的盛会克纳茨基先生和夫人一定不会缺席。听说您在巴塞尔接连收购了两家企业,并将它们合并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军工企业,干得漂亮啊!”埃仁·伯努利很是兴奋地说着,仿佛这笔生意还有他什么功劳似的。
  第一次见面时谈得很平淡,林恩后来才从帕特男爵那里知道,伯努利家族也曾有过显赫的历史,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因为政敌打压而被迫离开意大利,辗转法国最终来到瑞士。经过好几代的发展,家族产业渐渐壮大,人脉也分成了好几支。埃仁·伯努利属于在巴塞尔发展的那一支,虽不是领头之人,家底也颇为丰厚,加之在战争爆发前干了几票不错的投机生意,至少在巴塞尔算是有实力的投资者。
  “在下只是凯撒防务的投资者之一。”林恩澄清说,然后回敬道:“听伯努利先生这么说,像是也有意转投军工行业?”
  埃仁·伯努利眯起眼睛笑了:“看来老弟的消息很灵通嘛!不过别担心,我准备投资的不是枪械车辆这一类普通军工,而是颇具前景的航空工业,真正大手笔的投资。”
  虽然无法辨认那双厚重眼皮下的眼眸聚神何处,林恩仍对这话的口吻和最后一句话的内容感到非常反感——这是赤裸裸的炫耀!没错,自己在凯撒工业名义上的投资额只有折合40多万英镑的资金,在汇聚瑞士工业精英的巴塞尔确实算不上大手笔,他所代表的那个帝国也正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但它曾经的威风八面让整个世界都跟感到恐惧,它濒死的命运也正受到林恩和同伴们的拼力拯救。有朝一日当它重新崛起,别说是一个瑞士企业家,整个瑞士工业界也只是只硕壮的骡子!
  就在林恩酝酿反击的时候,挽着他手臂的黛娜以不亲不远、不媚不厌的语气说:“想来尊敬的伯努利先生是要往法国这滩沼泽地播撒种子,期待秋天时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吧!”
  此言一出,埃仁·伯努利像是冷不丁挨了一巴掌,满脸堆笑顿时僵住了。
  周围三位颇有气质的中年绅士也很是惊奇。
  “经过六年的战争,英国的航空工业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准,而美国,本土从头到尾都没有挨过一颗炸弹攻击的国家,军事工业在战争的刺激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能效。伯努利先生可能没有亲眼见过两千架四发动机的轰炸机从天空飞过的场面,也没有想过制造这些飞行器的工厂在战后转产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多大的竞争力。”
  柔和地说着这些,黛娜脸上还保持着醉人的笑容。林恩看到埃仁·伯努利的脸上从红润转为灰白,整个人虽然还硬撑着,但内在的精气神已经受到了重挫。
  末了,黛娜说了句让林恩敬佩不已的话:“金钱并非万能,尤其不能够代替沙土石块填实沼泽地。”
  埃仁·伯努利彻底焉了,他勉强挤出一丝笑脸,说道:“克纳茨基夫人的眼光还真是独到,克纳茨基先生,真为您拥有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伴侣而感到羡慕。”
  林恩这时候比自己用拳头揍了这家伙还要畅快,他故意抱歉说:“夫人随口乱说,还望伯努利先生不要介意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