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225

  亚历山德森低下头继续纠缠于自己的矛盾想法,斯滕曼转过身瞅了眼雷达屏幕:“飞行妖怪?”
  越是神秘的东西往往越能够引人好奇,瑞典官兵们给这种屡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出动飞机追踪却从来没有见效的东西取了许多外号,诸如夏季雷暴、圆形闪电还有飞行妖怪等等。
  “我刚才给防空指挥部打了电话,说了我一直想说的话。”亚历山德森说这话时显得有些提不起劲来,甚至给人一种沮丧失落的感觉。
  “说实话,我也不相信斯克特公司的解释,也许他们是出于技术或者其他什么考虑而有意忽略了这种发现,免得军方削减给他们公司的订单,甚至影响外销的销量。”斯滕曼中尉的话未必是刻意安慰,但它对亚历山德森确实起到了安慰的效果。
  “如若它真是某种我们未知的高速侦察机,那么一年多来频频侵入我们领空,所为的恐怕不是飞行测试和观光拍照这么简单,背后恐怕是有很不好的企图。”亚历山德森上尉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但愿我这不是精神崩溃前的混乱。”
  “您也许只是想太多了。”一名雷达操作员宽慰自己的上司说,“您现在只要好好用餐、好好休息,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亚历山德森痛苦地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上尉略微迟疑了一下才站起来,斯滕曼中尉顺势往旁边让了一步,臂展近两米的他轻而易举地够到了话筒,恰到好处地将它递到了亚历山德森手中。
  “耶夫勒陆基雷达预警站……是,长官,我是亚历山德森上尉……是么?那太好了!呃,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希望派出危险……通过9频道进行联络么?好的,知道了,非常感谢您!非常感谢!”
  等着亚历山德森做了个手势,雷达操作员麻利地开启了一旁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它是西门子公司战后生产的第一款军用通讯器,由瑞典军方买进后交由斯克特公司进行改装,使之能够与该公司的雷达系统配套使用——最大的作用在于以地面雷达引导作战飞机找到并攻击目标,这也是诞生于二战时期的一种新航空战法。
  不多会儿,雷达屏幕上的光斑点增加了两个,几分钟之后又增加到四个。操作员根据雷达自带的机械计算器测出它们的时速分别是530公里和870公里,前者显然是瑞典空军常备的螺旋桨战斗机,而后者的速度超过了已知的任何一种活塞飞机,从它们出现的位置看,不用说也是萨博公司研发生产的“黑色幽灵”,目前虽然只有3架试验机和6架预生产型号,但它们的出色性能早已令瑞典军方望眼欲穿。
  亚历山德森精神振奋地来到通讯设备旁,戴上耳机拿起话筒:“这里是耶夫勒陆基雷达预警站,奉防空指挥部命令向你们提供地面指引,请自报身份!请自报身份!”
  耳机里传出的声音斯滕曼中尉和两名雷达操作员是听不到的,他们只能根据上尉的话语去揣摩大概内容。
  “从法伦起飞的海鹰小队,目标位于你们西南方大约150公里处,它现在正往南飞,速度超过一千公里每小时,你们最好不直接追击,而是包抄它向北飞行的路线,并将高度提升到4000米以上。从蒂姆罗起飞的海妖小队,目标在你们西北方,距离200公里,如果它保持目前航向不变,你们有机会在斯德哥尔摩西面截住它们,但它的运动轨迹难以捉摸……建议你们全速向西飞行。”
  亚历山德森上尉与两队战鹰通讯时,控制室里的四双眼睛都紧盯着雷达屏幕。这座雷达预警站的装备技术和人员素质在瑞典军队中属于首屈一指的,它一共装配有三套雷达系统,大功率远程雷达、近程警戒雷达以及备用雷达,远程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320公里,而精确雷达在100公里以内的探测精度能够控制在百米以内,两者皆是斯克特公司目前性能最好的雷达产品。
  在远程雷达的屏幕上,移动最快的光斑点仍是向南飞行,再有几十公里就能够抵达瑞典首都了,这对于它的超高时速而言只是两三分钟的事情,但按照以往的经验判断,“飞行妖怪”像是不愿引起斯德哥尔摩市民恐慌,从未抵近到距离市区五十公里的范围内,这一次或许也不会例外。至于两两一组的另外四个光斑,速度快的那组看起来并不比“飞行妖怪”慢多少,而后面那组的移动效率就差强人意了。
  “嘿,什么情况让你们四个如此全神贯注?”轮班的军官有些不合时宜地走进雷达控制室。
  听到是同僚的声音,亚历山德森说:“嘘……把门关上,我们的战斗机在抓‘飞行妖怪’。”
  这军官和斯滕曼中尉显然不是一类人,他嚷嚷道:“抓飞行妖怪?那压根就是云层里的雷电吧!不用避雷针反而用飞机去捕捉雷电?太滑稽了!肯定又是无功而返。”
  亚历山德森有些生气:“全世界的雷达为什么只有我们这里会碰到奇怪的移动雷电?只因为瑞典是个神奇的国度,还是因为斯克特公司的设备存在先天的技术问题?我们总得搞清楚这些,不然任由我们尚不清楚性能的外国飞行器在瑞典上空自由活动,我们作为军人还有什么颜面?”
  “好吧好吧!”轮班军官只好老老实实关上门,这时雷达屏幕上又出现了一组光斑点,它们看起来有二三十架之多,飞行路线跟之前那支规模庞大的盟国机群差不多。从挪威国境进入瑞典,选择前往列宁格勒最近的线路就会从斯德哥尔摩以北经过,虽说借道的秘密协议是在瑞典政府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的,但这几天来瑞典首都的防空戒备还是提高到了临战等级。
  此刻映现在雷达屏幕上的几组光斑点看似互不干扰,可当神秘莫测的“飞行妖怪”突然改变方向朝入境的盟国机群飞去时,亚历山德森突然觉得事有蹊跷。
第72章
绝杀技(3)
  眼看着雷达屏幕上的几组光斑点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亚历山德森上尉脸色愈发严峻。在这使用空调控温的房间里,他额头上竟沁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过了十来分钟,后出现的美国轰炸机群距离斯德哥尔摩仅有一百公里,从飞行航向上推断,这支规模有限的机群并不会像之前那些盟国轰炸机一样浩浩荡荡扫过瑞典首都城区,那样它们即便遭到意料之外的攻击,栽弹飞机顶多坠落在斯德哥尔摩郊区——上尉和他的伙伴们此刻全然不知道那里其中一架美国B-29轰炸机上就装着全世界最致命的炸弹。
  “看啊,又有两架飞机,是我们的吗?”
  当一对微弱的光斑点首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时,操作员格里芬便轻声惊叫起来。之前防空指挥部的电话内容只有亚历山德森一人听到,这个问题自然应由他来解答。
  “也许……我想应该是吧!”
  亚历山德森的不确定口吻说明这一情况并不在防空指挥部的通知之中,但看这两架飞行器出现的大致位置以及雷达反射面积,似乎与“海妖”同是从蒂姆罗机场起飞的喷气机。通讯耳机一直没有摘下,上尉直接拿着话筒调开频率:
  “新起飞的两位伙计,这里是耶夫勒陆基雷达预警站,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在外人听来,耳机里除了兹兹喳喳的杂音之外应当还有说话声,只是从亚历山德森眉头紧皱的表情看不出他真实的心态。
  “收到,我们已在雷达上探测到他们的确切位置,在你们后方大约120公里处,正循着你们的尾迹追赶,请注意通报最新情况。”
  说罢,亚历山德森转向一脸好奇的同僚以及只能面对雷达屏幕而同样想知道新出现飞行器身份的操作员,关闭话筒后不作停顿地说:“是我们的飞机,确切的说是萨博公司的新型试验机,它们的速度比‘黑色幽灵’还要快,所以被临时派来执行探察任务,但它们的远程通讯电台一直有些问题,只能由海妖小组通过近程通讯进行联络。”
  “难怪!”操作员格里芬说道,“雷达计算出它们的时速超过900公里,我还以为今天是屡屡眼花呢!”
  “它们应该就是传闻中已经进行了成功试飞的‘雷暴’轰炸机吧!之前只是听说它们的速度将是轰炸机行列中最快的,没想到它们居然比单座的喷气式战斗机还快,看来国防部又要签下巨额订单了!”轮班军官卡尔森接嘴说到。
  斯滕曼中尉冷冷地回应道:“大量采购拦截型战斗机是保卫国土的需要,这很容易理解,如果大批量购买轰炸机,那就很有可能被周边国家视为侵略性军备了,国防部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何况‘黑色幽灵’已经预支了至少三年的空军采购经费。”
  眼看卡尔森急欲反驳,亚历山德森打断说:“嘿,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你们不觉得这‘飞行妖怪’今天格外亢奋吗?”
  自从瑞典军队部署雷达系统以来,这难以捉摸的“飞行妖怪”已经被观察到二十余次,大多数时候它们只是在雷达屏幕上一闪而过,极少有超过一刻钟的,故而斯克特公司技术专家解释这是气象干扰时,瑞典军方相信也好、不信也罢,最终都没有太过追究。这一次,它从出现到此时已经快半个小时了,飞行距离超过500公里,若将它在雷达屏幕上的轨迹用笔画出来,活动范围占据了圆形屏幕的近三分之二。对于“云层静电”而言,它的活动确实太过亢奋了。
  “没错,它的确不同寻常,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麻痹了我们的警惕。”斯滕曼转过头看着上尉说,“你建议防空指挥部派飞机探察是相当正确的。”
  面对同僚真心诚意的称赞,亚历山德森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抬眼盯着屏幕,“飞行妖怪”与盟国机群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且看得出来,它稍稍改变了方向,此时正朝机群尾部飞去,而以870公里时速追赶的海妖小队在后面还有百多公里的距离。
  “它该不会是被那些盟国轰炸机的热量吸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我们的国土上撞落盟国轰炸机?要真是那样就太可怕了!”卡尔森中尉后知后觉地揣测到。
  一阵令人压抑的沉默之后,亚历山德森无奈说道:“现在我们根本来不及做些什么。”
  斯滕曼说:“也许我们可以让防空指挥部将情况向盟国方面转达,即便改变不了什么,事后也能够证明我们是做出了努力的,它并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亚历山德森想了想:“这是个好建议。”
  说完,上尉将无线电通讯用的耳机和话筒暂交给卡尔森,自己有些踉跄地走到有线通讯电话那边,向通讯转接站要了防空指挥部,接通之后照例报告了身份并说明了情况的特殊性,又经过了一阵等待才跟管事的通上了话,然后用极尽简练的语言报告了雷达站的技术分析和军官们的主观判断,这次亦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当亚历山德森和他的同伴们还在懵懂迷雾中揣摩真相时,在后起飞的两架双座双发喷气式“轰炸机”上,四名以萨博公司试飞员身份留在瑞典的前第三帝国空军飞行员已在神情严峻地等待着关键战斗的到来。两架飞机之间彼此并没有建立近距离的无线电通讯,飞行员们只能两两利用机内的有限通讯进行沟通。
  领队飞机上,前部驾驶员说:“目标就在那些B-29上,遥控火箭弹最多只能击落两架,又不允许我们实施机炮攻击,成功的概率有多大?B-29可是装备十多挺机枪、全方位无死角的空中怪物,真担心火箭弹会被枪弹拦截,弹片对这些厚皮怪物的外壳无能为力,而且四台发动机即便损失了三台也还能飞。”
  戴着氧气面罩而显得眉清目秀的操作员答道:“所以我们必须从它们最薄弱的位置下手,我觉得应当从侧下方攻击它们的驾驶舱,只要命中就能确保击落。”
  由于喷气式发动机的噪音很大,驾驶员几字一顿地大声说话:“可是,前部的机枪炮塔反应很快,火力也很密集,倒不如采取水平方向的尾部攻击……只是汉克,它们由不少战斗机护卫着,虽说不会发生直接交火,但我们的火箭弹能够穿过它们的空隙击中机群最中央的轰炸机吗?”
  操作员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以X-4D的运作原理,在关闭声学引信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这取决于现场操作——我需要足够进的观测距离,但如果在空中就引爆了目标,我们连同飞机都会被气化的。”
  “气化?听起来挺恐怖,可应该不会有痛感吧?啊哈!这样也不错吧!”驾驶员笑道。
  “嗯哼,是不错。”
  “假如我们失败了,在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觉得圆盘飞行员也会通过撞击的方式完成此次作战目标。所以,我们不必有太重的心理负担,这毕竟是X-4D头一次参加实战,而实战和试验永远是两个概念。”驾驶员说。
  “可如果我们成功了,宝贵的圆盘及操作者就不必牺牲了,这很重要,我知道的。”年轻的操作员老成地回应说。
  驾驶员想了想:“我想它会尽量替我们吸引敌方飞行员的注意,没准那些战斗机到时统统都去追它了,我们的这些担心根本就不存在。”
  “但愿如此!”
  在挂载两枚各60公斤重的X-4D遥控制导导弹的情况下,双座型“黑色幽灵”时速为905公里,远远超过英国的流星式喷气机,仅略慢于苏联米格-9最佳状态下的910公里。200多公里的距离以可观的相对航速不过是十几分钟的事情,当盟国轰炸群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当中时,驾驶员高声提醒后座的搭档:“注意啦!我们已进入战斗区域!”
  两架双座“黑色幽灵”默契的调整成为斜线的双机战斗队形,它们各自在机腹下方的隐蔽位置挂载一枚线导/无线遥控的X-4D,在至少相隔几公里的情况下,这种尚属绝对机密的配置并不会引起盟军飞行员的注意。此时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被圆盘状的飞行体所吸引,之前即便有所耳闻,绝大多数人都未亲眼目睹过这看似违反气动原理的神秘飞行器,而圆盘上醒目的红五星徽标亦令盟军飞行员们神经紧张起来。
  在双座“黑色幽灵”抵达之前,两架蓝灰色涂装且已经刷上了瑞典空军徽标的单座“黑色幽灵”已经在附近盘旋了好一阵子,它们的外形涂装以及明显针对圆盘飞行器的动作让盟军飞行员对外形相近的双座机也放松了警惕。尽管从未有机会进行过实际演练,但牢记于心的战术布置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使得这些背负重任的帝国精英们毫不犹豫地展开行动——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圆盘不断以眼花缭乱的动作贴近盟军机群飞行,优势多架“野马”战斗机调整位置进行驱赶并保护己方轰炸机,单座“黑色幽灵”则趁机贴近盟军机群进行了目测探测,然后以通讯暗语的方式通报给了挂载制导导弹的同伴。等到准备工作迅速有序的完成了,圆盘冲到两架双座“黑色幽灵”身后,等它们飞到距离盟国轰炸机仅有三公里处,圆盘突然加速朝盟军机群冲去。利用它近距离掠过的掩护机会,两架“黑色幽灵”发射了导弹,此时便存在一个视觉上的误导,仿佛两枚导弹是由圆盘所发射。当然了,如果美国人的原子弹当空爆炸,这种战术便失去了误导意义,单纯演变成为“苏军飞行器击落盟军轰炸机导致机载原子弹在瑞典境内爆炸”的极恶事件。
第73章
沉沦魔
  “噢见鬼……台风!台风!我是纽约,该死的我们被敌人的火箭弹击中了……我们……啊……嗞嗞嗞嗞……”
  当远程联络电台中焦急惶恐的声音只剩下单调无律的电子杂音时,设于挪威东部的美军航空作战指挥部里一片死寂。军人们一个个如同雕塑般僵在原地,任由另外几台通讯器传播着从其他飞机上传来的实时讯息。
  身材瘦高、嗓音宽厚的莱德卡将军在美军航空部队算是德高望重的元老级人物,他的飞行生涯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支潜力无限的军事力量。临退休之前担当此次特殊行动的重担体现出了他不曾衰减的勇气和胆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策划精妙的行动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意外”的打击,此时此刻,就连那张一贯稳如磐石的脸庞上也出现了少有的绝望。
  “博士……”
  将军才开口,在场的原子弹技术专家鲁特·弗舍尔博士已知其意,这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绝望地摇了摇头:“引爆装置在起飞前就已经安装好了,假如飞机在空中爆炸或者坠毁,现有的保险环是不足以避免非常态起爆的。这是我们所能够预料到的最糟糕的情况……瑞典人也许永世都会憎恨我们!”
  将军颤颤巍巍的从口袋里掏出香烟,:“也就是说,它要么已经爆炸了,要么即将爆炸……在瑞典的领土上?”
  德裔出身的弗舍尔博士脸色虚白地回答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除非上天格外垂青瑞典。”
  莱德卡将军烟叼在嘴里,左手在裤袋里摸索着火柴,一旁的副官下意识地掏出打火机想要代劳,却见将军神情茫然地摇了摇头,独自走到电话旁:“帮我接盟军欧洲司令部,马歇尔将军的直线。”
  通讯官照做了,莱德卡将军这强压着激烈波动的心情自己划燃火柴点上烟。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将军把刚刚抽了两口的烟往装了水的罐头盒子里一扔,拿起电话,用深沉的语气向年前取代艾森豪威尔亲自统领欧洲盟军的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报告说:“抱歉,长官,我想我们有大麻烦了,无可挽回的大麻烦!”
  ※※※
  三个星期之后,苏联,北德文斯克港。
  沉沉暮色中,这座北方港口的南部军事区在诸多警卫哨兵的守护下显得平静有序,只是不论年纪和军阶,此地所见苏军官兵皆是神情苦涩、眼光黯淡,这是一种深陷绝望的表现,与初春时分对战争胜利的憧憬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比。经历了漫长冬季的苦战,苏维埃阵营在中东欧战场上赢下了关键赛点。在普通的苏联军民看来,也许只要再咬咬牙、使把劲,就能够将红旗插上法国海岸,届时不论西方盟国是否真心祈和,决定权都掌握在伟大的苏联手中,然而莫斯科的决策让他们感到匪夷所思,与虎谋皮的举动换来的仅仅是几个月的休战,高层的一再忍让也成了纵容,六月份的风云突变最终令苏联陷入了空前被动的境地。继德、奥等国之后,挪威、瑞典、土耳其也正式加入盟国阵营对苏宣战了。人们不再理会苏联官方对自己没有原子弹更不具备核攻击能力的辩解,纽约然后是斯德哥尔摩,两次核爆炸彻底点燃了西方世界的怒火,如今除了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少数几个支持者以及那些以中立之名行非中立之事的国家,苏联已是处处受敌,更糟糕的是,事态的演变使得美国动用原子弹攻击苏联变得名正言顺……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列宁格勒、利佩茨克、车里雅宾斯克、斯摩棱斯克、巴库甚至距离莫斯科市区不足一百公里的克罗姆纳先后遭到原子弹轰炸,除列宁格勒严重受创之外,其余五座城市或港口几乎损毁殆尽,苏联国防工业顿时蒙受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心惶惶,城市居民纷纷逃往乡间。位于欧洲范围内的工业区蒙受着远比常规轰炸可怕的核死神威胁,正常生产根本难以为继,剩余企业不得不往西伯利亚搬迁,东部工业体系虽已运转起来,但原材料和产成品输送距离的大幅增加无疑降低了军事机器的供应效率。除此之外,苏联军队在前线的作战行动也因为原子弹的威胁而处处受到掣肘,野战部队根本不敢进行大规模的集结,重点城市和要塞的防御也变得战战兢兢,苏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线不断丧失。若不是西方盟军在前期的鏖战中折损太过严重,前线苏军很可能在士气低落的撤退中发生崩盘。
  接踵而至的坏消息一再打击着苏军将士们的信心,部分高级将领引咎辞职并接受政治审查的做法丝毫不能给这种黑暗带来光明,人们所需要的是能够在本质上扭转劣势的变化,或是足够彻底的放弃。
  北德文斯克港口的航标信号灯孜孜不倦地以特定规律闪动,当夏夜的明朗星光开始点缀天幕时,港外一艘周身漆黑的潜艇悄然浮上水面。艇上的信号灯很快发出与港口航标灯相应的灯光信号,不多会儿,一艘军用快船从港内驶出。当船载探照灯在潜艇上扫过时,潜艇指挥塔上随风飘展的西班牙旗霍然在眼。这个处于朗哥独裁政权控制下的西欧国家是当前格局中最难以捉摸的势力,二战时期的特殊立场使之在战后免受盟国方面的惩戒清算,甚至还凭借盟国的经济援助加快了国家重建的速度。三战爆发后,各个区域几乎都能看到西班牙商船的忙碌身影,他们与西方盟国的贸易往来在量上占据了大头,而利润更高的枪械火炮则远销美洲和非洲,稀有矿产、铝锭以及工业设备等军用相关物资更是高价出售给了受到盟国封锁的苏联,尤其在挪威北部海域,各种型号的西班牙船只屡屡受到盟国舰艇阻截扣留却还是屡禁不止。
  见己方的武装快船发出了“安全”信号,部署在港口附近的苏军岸防部队随即抬高炮口予以放行。在苏方快船的引导下,处于浮航状态的潜艇径直驶抵戒备森严的南区码头,这时候荷枪实弹的苏联军人已经后退百米,留在码头上的莫不两手空空。距离潜艇预定停靠处不到五十米的封闭式防空掩体入口处,一名蓄着唇胡的苏军将领狠抽了几口烟,对于这艘典型德式风格却又拥有西班牙身份的潜艇显然怀有极其复杂的心态。潜艇抵岸后,两名西班牙海军装束的军官离艇登陆,领头的气宇轩昂、镇定自若,跟随者体格魁梧、神态傲然,手里拎着精致的黑色公文包,在苏方人员的带领下走向防空掩体。苏军将领掐灭了香烟,在入口处与领头的西班牙军官握了手,以装出来的客气带着他们进入掩体。
  码头上,未获指令的双方人员隔着区区数米距离彼此瞪眼,来者不像是雪中送炭的贵宾,迎者亦不像是落魄代援的苦主,怪异的气氛让人担心他们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好在挪威和瑞典北部均没有合适的大型军用机场,西方盟军直到目前也还没有开启对苏联北方的轰炸作战,北德文斯克、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才得以免遭其他苏联港口的厄运,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瑞典参战后,盟国已经着手在其东部和北部修建新的军用机场,而此时距离瑞典的寒冬还有三四个月,挨炸的忧虑恐怕年内就会成为现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