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1136

  “陛下!”高拱沉思着说道:“罗大人不会乱杀无辜,臣以为那些人都有取死之道。而且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臣认为,朝廷如果真要追究的话,应该派人去东南调查清楚事情的原由。而且臣认为,如果这件事罗大人没有杀错人,那么那些弹劾罗信的人人就是在为贪官说话,就是为走私贩说话,就是为倭寇说话,必须得到严惩。”
  徐阶脸色就是一变,这些弹劾罗信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徐党,如果因此而受到严惩,他的势力必定会大为缩水,心中一急,便当即开口道:
  “高大人又如何得知那两个人是贪官?”
  高拱淡淡地说道:“如果不是贪官,罗信杀他们做什么?罗信觉得杀人好玩?还是那两个人挖了罗信的祖坟?”
  徐阶张了张嘴,最后却道:“那你又如何知道那数百被杀的人是走私贩和倭寇?难道就不会是抗议罗信乱杀无辜的百姓?”
  高拱淡淡地说道:“罗信想要运转市舶司,就必须剿灭走私贩和倭寇,剿灭倭寇是胡宗宪的事情,但是打击走私贩却是罗信的事情。以为不灭绝走私,罗信的市舶司就是一个架子货。所以我断定罗信杀的一定是走私贩和与走私贩交易的倭寇或者海盗。”
  “好了!”坐在御书案后的嘉靖帝淡淡地说道:“这件事情暂时先往后压一压,我想东南会有陆续的奏章上来。
  说到这里,嘉靖帝突然一笑道:“我还没有接到罗信的奏章呢。”
  徐阶的心就是一沉,他瞬间理会了嘉靖帝的话中意思,那就是朕不能够听你们一面之词。他的心中不由想起了严嵩,心中嫉妒起严嵩,想当初严嵩的待遇可是比他徐阶高出太多,嘉靖帝从来没有对严嵩说过类似的话,通常严嵩想要做的事情,嘉靖帝都会同意。
  带着这种心情徐阶和高拱离开了,两个人都沉默不语,都微微皱着眉头思索着今日嘉靖帝的表现,揣摩圣意。
  今日嘉靖帝的表现很奇怪,刚开始目露杀意,后来话中的意思又在保护罗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慢慢的,两个人的脸色都变了,徐阶的脸色有些发黑,而高拱的脸上却是露出了笑意。
  因为他们两个此时都想到了,罗信既然敢杀那么多人,就证明罗信抓了那些走私的现行,一定缴获了不少的银子和货物。嘉靖帝不是在等罗信的奏章,而是在等罗信送来的金银,只要罗信将缴获的金银送到京城,罗信便不会受到嘉靖帝丝毫的责罚。而且还会受到绝大多数官员的赞赏。
  因为能够从东南走私中获利的官员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官员现在愁的是生活,因为朝堂已经几个月都是发一半俸禄了,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了。
  据京城,大不易。
  没有俸禄怎么行?
  但是,一旦罗信的银子送来,他们就有了俸禄,这是每个人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不感谢罗信?
  那个时候弹劾罗信的人就是一个笑话,吐徐阶也是一个笑话。
  而且……
  那个高拱刚才还在嘉靖帝面前说了,要追查那些弹劾罗信的人,这一下损失大了。哪怕最终嘉靖帝没有追查那些弹劾罗信的人,但是遭此重创,以后那些人还敢弹劾罗信吗?
  徐阶能够想到的,高拱自然也能够想到。他此时很开心,他一开心是很快就能够得到全额俸禄了,他倒是不缺那两个钱,但是他的手下需要啊。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属下抱怨了。第二个开心,是他这次借着罗信的势又能够打压徐阶一党了。
  两个人就是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下班回家了,第二天去内阁上班的时候,徐阶虽然神色平静,但是心中却依旧是焦躁不安。翻了翻奏章,没有罗信的奏章,便将内阁司值郎徐时行唤了进来。
  “可有东南罗信的奏章送来?”
  徐时行立刻摇头道:“回大人,没有。”
  徐阶点点头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抬头看了看高拱,正见到高拱笑眯眯地坐在那里捧着茶杯,悠闲自得的喝茶。徐阶是一个隐忍之人,只是在心中冷哼了一声,低下头继续看奏章。
  知道晚上下班的时候,依旧没有罗信的奏章送上来,徐阶有些心神不宁地回到了府邸,但是刚刚坐下不久,张居正和几个官员就来到了徐府。
  进入到徐阶的书房之后,张居正便道:“老师,弹劾的事情?”
  徐阶便叹息了一声道:“过不了几天,想必罗信就会送银子进京城。”
  虽然徐阶没有直接回答张居正的问题,但是书房内所有的人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张居正此时心中也非常复杂,一方面,张居正非常钦佩罗信,不想罗信有事,更不想迫害罗信。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走上大明权利的顶端,但是如今的他还弱小,想要走入内阁,他的老师徐阶至关重要,所以他不能够让徐阶出事。张居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凝声道:
  “老师,东南那边又有信来。”
第六百七十七章
人才
  “嗯?”
  徐阶的目光便望向了张居正身后的那些人。那些人都是在京城的东南六大世家的代表,见到徐阶望了过来,他们便各自取出了一封信,放在了徐阶面前的桌子上,徐阶拿起那些信,一封一封地看了起来,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心中的内容很简单,这次倒是客观地解释了这次事情的始末,让徐阶得知罗信杀的那两个官员真的是贪官,而杀的那数百人也真的都是六大家族的人和海盗,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告不了罗信。
  当徐阶看到这里的时候,徐阶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怒气。
  这六大世家想要干什么?那我当枪使?
  当时,当他看到了后面罗信竟然私自送给胡宗宪五十万两银子,他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也浮现出笑容。但是随后他又收敛了笑容,凝声问道:
  “罗信真的送给了胡宗宪五十万两银子?”
  “千真万确。”
  徐阶点点头,微微垂下眼帘,坐在那里进入到思考之中。张居正轻声道:
  “老师,我们是不是再次弹劾罗信?”
  徐阶抬起眼帘,微微摇头道:“不,回去让我们的人都写好弹劾罗信的奏章,我们等着罗信的银子送到京城之后,再弹劾。”
  杭州。
  城外的庄园,罗信迎来的唐壮,唐壮如今在大明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特别是在江湖上的地位很高。他不仅拉起了自己一批老兄弟,还在江湖上招揽了一群高手当镖手。他这次来,一方面是给罗信再次送来两千余老兵,另一方面是给罗信送来一百八十九位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是从流放之地花钱买出来的,明码实价,每个人五千两银子,总共就花了唐壮九十四万五千两银子,这还不算人吃马喂,总共加起来也有一百万两银子。
  还有招揽各地的各种工匠,也话了十万两,这一百一十万两银子流水般的花出去,镖局都快陷入瘫痪状态了。所以唐壮也是不能不来,他要请教一下,镖局以后怎么办?
  罗信看着两千多老兵,一百八十九个读书人,八百多个工匠,心中高兴。特别是那八百多个工匠,镖局竟然偷偷挖了朝廷的造船工匠,将他们全家都偷偷地送进了罗信的庄园。
  罗信将这些人分别安排在庄园内。他首先回见了那两千多老兵,这些老兵都是从北方千里迢迢来的,他们都见过罗信,参加过罗信主持的历次大战,他们对罗信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所以当他们见到罗信的时候,每个人都十分激动。罗信望着这些人,心中的底气就更加足了。他已经先后交给了罗胜近四千久经沙场的老兵,再加上罗胜手下的五百人,已经超过了四千能征善战的老兵,还有罗胜收服的海盗,罗胜如今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八千,在加上如今的两千多人,罗胜的兵力已经过万。有着这过万的兵力,已经完全可以横扫台湾岛。还有罗胜俘虏了一万以上的海盗家属,这些人也完全能够担负起传授台湾土着农耕。可以说罗胜已经具备了建设台湾的底气。
  “各位袍泽!”罗信的语气激昂:“你们在来这里之前,还应该不知道我让你们去哪里,去做什么。但是,你们却义无反顾地来了,不器在这里感谢各位袍泽的信任。”
  “愿追随侯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两千余人齐声低声呼道。
  声音虽然低,传不出庄园之外,但是在庄园之内还是能够听到,那一百八十九个读书人不禁面面相觑,他们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难道罗侯想要造反?”
  罗侯在武人的圈子里是一个军神的地位,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地位也相当高,是大儒的地位,所以这些读书人在来到这里之前,只知道是有人花钱救了他们,却不知道是谁,心中还一直忐忑不安。但是,当他们在庄园内看到了罗信,得知眼前的人就是罗信的时候,他们的心激动了,是罗信救了他们。
  但是,激动的心还没有平静下来,却听到了那些老兵的呼声,这不禁又让他们心中忐忑了起来,虽然他们在被流放的时候,饥寒交迫不说,还受到无尽的羞辱,身心都受到了重创,平日里在心中也想过造反。但是那只是想想,连说出来都不敢。如今却意识到罗信是要造反,这不禁又让他们心中恐惧了起来。
  罗信望着眼前这两千多老兵,真诚的说道:“你们只是知道来到这里要追随我,但是还不知道不器会让你做什么,今日不器就和你们坦诚相待。不器要把你们送到海外的一个大岛,那里非常大,你们要在那里征服土着,建立家园,以后也许就回不到大明了,因为我,罗信,罗不器要在那里建国。你们都将成为开国功臣。”
  这两千多人立刻就激动了起来,在哪里打仗不是打?跟着罗信就是开国功臣,有着无数的荣华富贵,至于能不能大得多那些土着,这些人就完全不会考虑,因为他们坚信他们可以横扫那些土着。
  罗信又和这些老兵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这里,来到了那一百八十九个读书人的园子里。坐在他们的面前,看着站在他面前,脸上露出忐忑的读书人,罗信温言道:
  “各位学兄。”
  只是这一句学兄,就让这一百八十九个读书人眼睛都红了起来,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被人称呼为学兄了,失去的东西才觉得珍贵。一百八十九个人一起躬身施礼道:
  “多谢大人搭救。”
  罗信摆摆手道:“大明你们已经呆不下去了,如果一旦让人发现了你们,你们又会被抓回去,而且还会牵连本官。”
  一百八十九个人脸上便现出了悲戚之色,这方面他们已经想到了,此时被罗信提起,心中除了悲戚,还有着惶恐,大明待不了,那罗信会把他们送到哪里?
  “去会把你们送到海外一个大岛,我的堂兄在那里,你们去那里帮助我堂兄。”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们有了一个落脚地,而且也不是在大明造反。他们在流放之地早就被磨去了棱角,再度朝着罗信躬身施礼道:
  “多谢大人。
  “你们……”罗信沉吟了一下道:“你们去了那里之后,要将建立一个国家那样建立那里。”
  众读书人精神一震,虽然有平静了下来,因为这也不算是造反,而是另建立国家,紧接着他们又兴奋了起来,他们这也算是开国功臣了。
  看着他们兴奋的神色,罗信悬起来的心又放了下来,这证明这些人的心还没有死,还有着野心和欲望,如此就能够保证他们尽心尽力办事。不过,罗信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国家和大明一样,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和灭亡。在他看来,不仅仅是大明,历史上所有的朝代走向灭亡都有一个共同点,是每个朝代走向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权贵的免税。
  比如现在的大明,凡是考中举人之后,便可以享受免税政策,拥有的土地便不用交税,于是便有大量的农户带着土地投奔那个举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国家的举人会越来越多,最后免税的土地越来越多,国家能够征收税收的土地越来越少,如此对农户的摊派就会越来越多,逼的农民吃不上饭,继而揭竿而起,一个帝国便轰隆隆的倒下。
  当然,罗信也会重视商税,只是在这个时代农税是不可忽视的主体,想要用商税完全代替农税,商业还需要发展。所以罗信必须现在就告诉这些读书人他的决定,以防他们到了台湾之后,罗胜不懂这些,被这帮子读书人一忽悠,完全照搬大明的政策。
  “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回答我,也算是我对你们的一个考核!我罗家不养闲人,如果你们中有的人没有本事,就算把你们带到台湾岛,你们也只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得不到我的任用。”罗信凝声说道。
  这一百八十九个人心中就是一凛,他们好不容易从流放之地被罗信救了出来,如果没有罗信,他们就会在两三年内被羞辱鞭笞而死。罗信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他们已经决定用这一生来报恩,却没有想到罗信会给他们一个如此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成为开国功臣。如今听到罗信要考核,如果通不过考核,他们连报恩的机会都不会有,这不由让他们紧张了起来,而且也认真的了起来。
  这些人中也有着竞争心理,谁都想在罗信的过度里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展露自己的才华,一个个不由屏住了呼吸望向了罗信。
  “我想问你们,大明如今的局势如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首先由一个中年文士道:“不好。”
  “不好!”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说道。
  “如何不好?”罗信紧接着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