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994

  对此沈隆也不怎么担心,毕竟人家起步的早,从小就接受家族教育,那些寒门士子读书可不容易;不过还是那句话,从总人数上来讲,寒门士子可是要比世家大族子弟多得多,只要科举持续举行,寒门士子迟早能压过世家大族。
  没了九品中正制来保证他们的利益不被动摇,就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千年豪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才是正常的。
  仅仅一年有余,江东的动荡就被沈隆彻底安定下来,现在沈隆可以放心大胆地对曹魏展开最后的进攻了,他抽时间回了趟长安,和诸葛亮、刘备商量了最终战略,最后决定,由他从南向北,横跨长江攻击合肥,然后拿下寿春进逼徐州。
  诸葛亮则出洛阳向东,进兵东郡收复兖州,然后双方合兵一道拿下青州,先把曹魏在黄河南岸的残余势力给清除干净,最后再行北上收复河东、燕赵之地。
  这一年时间,沈隆多在处理内政,关兴、张苞、赵广、赵统、邓艾、王基、马岱、关索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要么领兵出征,讨伐江东的叛逆和盗匪,要么训练士卒,丝毫没有懈怠,一年时间后,他们麾下的兵马又是一番模样,比当初南下之时还有精锐。
  待沈隆回来,传达了刘备的圣旨之后,众小将为之欢呼雀跃,闲了一年多时间,他们终于又有打打仗的机会了。
  江东各家也纷纷响应,或是献出粮草供大军使用,或是让族中的青年才俊加入沈隆麾下,现在既然都是汉臣了,那么也得帮着出力啊,如此等天下一统之时,自己才不会被刘备的旧部拉得太远,还能又继续追赶的机会。
  于是,不多时沈隆便做好了北伐的准备,带着精兵强将横跨长江,船队顺着巢湖北上直逼合肥,曹魏水师只能眼睁睁看着蜀汉水师进入巢湖,根本不敢出来迎战,他们以前连东吴的水师都打不过,又怎么敢招惹吊打东吴水师的蜀汉大军呢?
  “吾今日始知先前为何落败,有次舰船利弩,天下何人可挡?某虽不才,却也曾扬帆出海,此战过后,末将请帅水师北上,直抵青州,如此神兵天降,曹贼如何能挡?”新归顺蜀汉的东吴将领卫温主动求战。
  “卫将军的本事,某却是信得过!”人家肿么说也是到过宝岛的人,沈隆对他的航海技术还是有几分信心的,“到时候将军就于我一起率领大军从海路进军吧!”不过光靠他还不够,东吴水师和蜀汉水师都没走过出长江入渤海这条海路,还得自己这个七海之王亲自领兵啊。
  如今镇守合肥的是曹魏征东大将军、大司马曹休,只可惜曹休如今深受病痛之苦,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被沈隆一鼓作气拿下了合肥,曹休率领残兵败将仓皇而逃。
  沈隆轻轻松松就占据了孙权打了很多年也没有打下来的合肥,帐下东吴降将尽皆无言,这差距也有点太大了吧?
  “既如此,我等再一鼓作气拿下寿春、徐州,直逼青州!”沈隆豪气万丈地下达着命令,他感觉距离完成这个任务已经不远了。
第1739章
神兵天降袭青州
  “启禀大将军,长安来报,前日里关将军已经进军河东占了解良,诸葛丞相出兵洛阳,已拿下定陶,将兖州团团围住,或许如今已经拿下!”沈隆这边进展顺利,诸葛亮同样不甘人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这道要恭喜关将军一番了,这下三将军恐怕更坐不住了吧?”沈隆笑道,解良那可是关羽的老家,自己率军打回老家也是一番荣耀,想必张飞听后也想领兵攻打涿郡,好体验一番衣锦还乡的感觉吧?
  “三将军恐怕也着急不了多少时间了,此番扫平曹魏已成定局,到时候必有三将军出战的机会。”都已经打到涿郡,那估计曹魏也没多少兵力了,到时候让张飞出场过把瘾又能算得了什么呢?“还有什么其它消息?”沈隆继续问道。
  “曹魏辽东太守、扬烈将军公孙渊起兵造反,派遣使者来到长安,请求陛下册封,陛下听从徐庶先生的意见,允了公孙渊的请求,册封他为燕王,如今曹魏后方已乱,不得不派司马懿率军前去攻打公孙渊!”使者又报。
  “司马懿的病好了?”这要是以前,沈隆还会稍微担心下,毕竟司马懿的能力可是比曹真、曹休都要强,但是现在么,东吴已灭,天下九州蜀汉已经占了雍州、荆州、梁州、豫州,徐州也旦夕可下,曹魏仅余青州、兖州、冀州三地,如何能挡?
  而且青州、兖州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了,等这两个地方一被拿下,那曹魏就只剩下冀州一地了,公孙渊还在后方造反,就算是以司马懿之能恐怕也是无力回天吧?
  此时就算司马懿肯忠心曹魏,也不过是扮演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角色而已,那怕是慢慢耗,也能把司马懿给耗死,更何况司马懿可不是什么好人,他必定不会死心塌地忠于曹魏朝廷,他愿意出山收拾公孙渊恐怕也是有其它想法。
  要不然,为啥之前蜀汉进军的时候,司马懿就装病不出,现在一听说是公孙渊造反病就好了呢?无非是想重新掌握兵权而已,将来蜀汉大军压境,手上有没有兵权可完全是两个概念,想到这里沈隆就笑了,“不去管他,先拿下寿春、徐州再说!”
  合肥距离寿春不远,大军领命之后立刻出发,曹休还来不及收拢败兵,蜀汉就大军压境了,一战再下寿春,再战又下徐州,不到旬月的功夫,沈隆就接连拿下合肥、寿春、徐州三座要城,把江东和汝南连成了一片。
  那边诸葛亮也是不遑多让,已然扫平了兖州,打到了泗水岸边,兵临泰山,将曹休堵在了青州之中。
  打下了徐州,沛县自然也归蜀汉所有,这可是汉高祖起家的地方,到了这儿无论如何也得前往祭拜一番;此时沈隆和诸葛亮已经合兵一处,于是俩人带着帐中诸将,和刘备派来的使者一道前往沛县进行祭拜。
  祭拜完毕,诸葛亮和沈隆又在一起商量对策,他自己带兵走北路,从泰安到章丘,然后攻打青州,而沈隆则率军渡过泗水,从下邳到琅琊,然后由北海北上,包抄曹休的后路,到时候二人汇合于青州城下,曹休就成了一支孤军,蜀汉必可一战攻破青州。
  “丞相却是让我捡了个便宜啊!”沈隆笑道,根据已有的情报,曹休囤重兵于泰安,而下邳、琅琊、北海一路却没多少兵力,诸葛亮主动承担了更艰巨的任务。
  “南路曹魏兵少,路程却是要远一些,如此倒也差相仿佛。”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
  “如此就依丞相的,不过在下却是另有一个法子。”沈隆指着地图小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让邓艾、马岱、关兴等人领兵攻下邳,我和于将军走海路攻打青州。”
  “子丰此法前人却是未曾用过啊,不过细细想来或许可行,子丰行事着实让人琢磨不透啊!”纵然诸葛亮智谋过人,行军打仗也多参考前人的经验,但率领大军从海上攻打城池这种事情还没有成功的大型战例,东吴倒是也有海船,可他们也没进行过大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沈隆再次让诸葛亮大开眼界。
  双方商议妥当,各自回去领兵进军,诸葛亮重兵压境,对泰安展开猛攻,邓艾、马岱等人继续打着沈隆的旗号,渡过泗水直逼下邳;而沈隆则从徐州南下,到了泗水的入海口,于禁早就率领船队在这里等候了。
  先前攻破合肥之后,于禁就带着蜀汉水军走长江口出海,然后一路挨着海岸线北上,抵达了泗水出海口。
  率领兵马上船,沈隆一边指挥船队绕过山东半岛,进入渤海湾驶往青州方向,一边教导船上的水手航海术,船队的船长、水手们听得如痴如醉,只把沈隆当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此时的大海在他们看来还是异常神秘的,这些知识在他们看来更是只有神仙中人方能知晓,每日都用心学习,唯恐漏掉半点。
  经过一番航行,瞭望手终于看到了青州城的轮廓,沈隆借着天上的鹰鸟,发现诸葛亮和马岱等人已经率军将青州从三面围住,曹魏大军也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对北门、南门、西门三面的防御上,靠海的东门则是没多少兵力守护。
  如此却是便宜了沈隆,沈隆立刻下令加速靠岸,无数小舟从大船上放下来,士兵们拼命划船朝着青州扑去。
  曹休听闻有船队自海上来,顿时惊地目瞪口呆,立刻就下令给东门增援,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沈隆已经带人杀上了东门的城墙,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内了。
  东门既破,其余三门也陆续被打开,曹休觉得大势已去,便在城头自刎身亡,算是报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恩情。
  沈隆再次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学得很快,一见沈隆走海路攻下了青州,马上就想到可以把同样的手段用到冀州上,“子丰可能率军走海路直逼幽州?”
第1740章
司马请降复幽燕
  “此正是吾所想也。”沈隆指着地图说起了自己的布置,“丞相领兵自官渡入牧野,关将军领兵出太行,由壶关攻魏郡,则邺城前后被围,曹睿插翅难逃!”
  沈隆和诸葛亮在这边攻城略地,关羽也没闲着,他从解良一路北上,拿下了上党、并州,如此河东之地尽归蜀汉所有,可以通过太行八径攻打曹魏的地盘了。
  “吾则领兵北上,直逼幽燕,彻底断绝曹魏的后路,如此三面包围,曹魏必然归降。”东边是关羽,南边是诸葛亮,北边由自己掌控,就剩下西边了,可西边是渤海啊,难不成曹睿还能带兵逃到倭国去不成?
  “子丰以大局为重,亮在此多谢了!”诸葛亮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按照沈隆的安排,拿下邺城、俘虏曹睿的功劳可就等于是让给他和关羽了,试问那个领兵的将领能够忍受这种诱惑呢?沈隆做出这种安排可是顾全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功劳和声望。
  沈隆却不怎么在乎,要是曹操还活着,那些邺城对他来说或许还有几分诱惑,可如今别说曹操了,就连曹丕都挂了,曹睿这种小字辈,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兴趣来,反正自己已经拿下了孙权,至于曹睿就交给诸葛亮好了。
  “丞相不必如此,吾出山之时,师傅便曾和吾说了,待天下平定之后,便让吾仿效留侯回山从赤松子游,些许浮名对吾来说并无用处。”沈隆开始提前打预防针了,这次可是肉穿,等天下重新统一之后自己就得离开。
  沈隆如今这么大的声望,要是不声不响就走了,蜀汉非炸锅不可,所以先透露一点儿信息,好让刘备、诸葛亮他们能有个心理准备。
  “啊?”诸葛亮闻言大惊,他今年也四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也不小了,眼看着天下一统有望,他也开始考虑蜀汉日后的安排,早已把沈隆当成了继任丞相的最佳人选,要是有沈隆在,今后数十年蜀汉也就不用担心了,但如今却听闻沈隆要离开,一时无法接受。
  诸葛亮连忙劝道,“如今虽天下一统在望,然中原混战多年,百姓疲惫不堪,若想恢复元气可不能离了子丰啊!”
  “丞相过谦了,如今陛下康健,丞相亦在壮年,朝中又有如此多青年才俊,只需休养生息,大汉自会恢复文景之时的盛况,又何须担心呢?”刘禅虽然并非雄主,可他有个好处,就是能听话,如果是在乱世,刘禅这样的皇帝不是什么好事儿,可等到太平时节,这种不折腾的皇帝就再好不过了,正适合大汉休养生息。
  沈隆估摸着,刘备还能活个几年,而诸葛亮不用像《三国演义》中那般鞠躬尽瘁,有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帮他分担事物,有自己给他开的药方调理身体,再活个二十来年不成问题,到那时候大汉恐怕早就恢复了吧?
  等自己拿下幽燕、关羽和诸葛亮攻占邺城,天下就将重新一统,比起原来的历史,三国却是早统一了五十多年,少了五十余年的战乱,中原的元气也能多保留许多,再加上诸葛亮按照自己留下的法子休养生息,日后断然不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诸葛亮一再请求,沈隆皆笑而不语,诸葛亮只好赶紧将消息报给刘备,希望刘备能留住沈隆,越接触诸葛亮就越觉得沈隆身上的有价值的学识实在是太多了,他能在蜀汉朝堂上多操劳一年,蜀汉就能强大一分,他如何舍得沈隆离开?
  只是如今曹魏尚未被消灭,诸葛亮和沈隆都无法返回长安,这件事儿只能将来再办了;商议完毕之后,就按照沈隆的谋划向曹魏发起最后的进攻。
  沈隆将麾下大半兵马都留给诸葛亮,自己则带着于禁还有麾下精锐重新上船,沿着渤海湾北上往幽燕的方向而去。
  不数日,大军便抵达辽西外海,自卢龙登陆,此时的幽燕还非常荒凉,当地守军也几乎没有想过会有敌人从海上来,于是沈隆轻而易举就率领大军踏上了辽西的土地。
  突袭拿下一处墩台,询问北方最近的情况,从当地守军口中,沈隆得知,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数次大败公孙渊。
  司马懿于是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了壕沟,正巧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辽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雨一停,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
  公孙渊又怕又急,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死者不计其数,杨祚等投降,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杀死了公孙渊父子,辽隧城被攻破,相国以下的数千名官吏被斩首,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邺城,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
  但是司马懿在平定公孙渊之乱后却没有马上返回邺城,而是以公孙渊余党未平为借口继续盘踞幽燕,似有不臣之心。
  “哈哈,料想司马懿也知道曹魏无力回天了,他这是为将来做打算啊!”沈隆闻言笑道,手握重兵盘踞幽燕,进可攻退可守,若是曹魏奋起余勇击败了蜀汉,中断天下一统的希望,那么司马懿就可以考虑扩大地盘。
  而要是曹魏被蜀汉迅速击败,那司马懿手上有兵有地盘,就算投降也能卖出个好价钱来,沈隆猜到了司马懿的想法,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招降,击败司马懿倒也不难,不过能为中原多保留几分元气总是好的。
  司马懿听闻使者沈隆已经占了辽西,诸葛亮和关羽围住了邺城之后长叹一声,知晓已经回天乏术,遂带着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出城向沈隆投降。
第1741章
曹睿归顺天下统
  “哈哈,仲达此举实属明智之举啊!”沈隆笑着让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起身,他虽然没去邺城拿下曹睿,可逼得司马家父子三人投降也不亏啊,曹睿是皇帝,这三位可是日后也被追封成皇帝了,三换一绝对赚了。
  “曹魏倒行逆施,吾父子此前一直忍辱负重,今日终于重归大汉麾下,多年夙愿一朝得偿,吾父子此生无憾矣。”司马懿眼泪直接就下来了,“此后惟愿老死田亩之间,四时为我大汉,为陛下祈福,大汉定能在陛下手中重现昔日辉煌!”
  啧啧啧,看看人家,再看看曹家那些人,他们怎么和这位斗啊!这一幕看得沈隆是感慨不已,这演技也是没谁了,要不是自己知道司马家的底细,还真能原谅他们了。
  这一上来就表示了要彻底退出朝堂的想法,搁到一般人身上肯定会就此放心吧?立刻就接受司马懿父子的投降,再给个清贵的闲职养起来;然后司马懿这一辈子是别指望了,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还有很长时间可活,将来未必不能让他们找到翻身的机会。
  不过沈隆并不在意这些,司马懿父子能够掌控曹魏朝政,日后以晋代魏,那是因为他们身处乱世,曹魏名将又陆续凋零,曹爽远不能和曹真、曹休等人相比,这才被司马家钻了空子,从而独掌曹魏军权。
  现在可不一样了,天下已然统一,一人能独掌朝廷军权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算是以司马家父子之能也翻不出多大波浪来;再说诸葛亮如今还好好活着呢,而且肯定能比历史中活得更长,有他在绝对能死死压住司马家父子,让他们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
  乱世和治世还是不一样的,在乱世中司马懿父子能够篡位夺权,而到了治世之中,他们了不起也只能做个权臣而已;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曹操,放到三国时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你要是把他丢在汉武帝时期,他最多也就是个征西将军而已。
  当然,在曹操内心深处,他究竟更想成为魏王,还是大汉的征西将军还真有些不好说;不过沈隆已然不用担心司马懿父子会篡汉了,他笑着将司马懿父子安抚一番,接受了他手下的兵马,自此,兵不血刃就收复了幽燕之地。
  司马懿父子的能力真没得说,他们已经彻底平定了辽西的叛乱,重新恢复了当地的秩序,给沈隆交上来的户籍兵册也是记录详细,只要拿着这东西,就对幽燕之地的情况一清二楚了,接下来只需要更换当地的驻军,以及几个关键位置的官员,这里就可以确保为大汉所有。
  “若是天下官员皆如仲达一般,朝廷能节省多少心力啊!”沈隆忍不住赞道,不愧是能和“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一较高下,且屡次占据上风的妖孽,不管是谋略还是政务能力都没话说,让沈隆佩服不已。
  “实不能及大将军之万一!”司马懿也叹道,哎,这要不是突然冒出来个沈隆沈子丰,或许我司马家已经掌握了曹魏的朝政大权,取代曹氏一统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吧?而现在呢,只能去长安做个闲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9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