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453

  立足洛阳,有一份正当的营生,这是跟姐姐初次见面留下好印象的关键。
  杨云向后面那辆马车的车夫招呼一声,便驱马往洛水而去,他要先在附近找家不错的客栈落脚,接下来再找人打听杨玄璬的住处,方便他在距离杨玄璬一家不远的地方租个院子,进而通过做买卖积攒本钱,购买田宅,动员杨玉环搬出来跟他这个弟弟一起住,拉近彼此关系。
  “师父,这座城市好大啊,我们这是去何处?”安伦跟杨云一起坐在车架上赶着车,一边东张西望,一边问道。
  杨云道:“我们找个客栈落脚,买身华丽的衣服,沐浴后换上。然后找个地方开设酒楼,有高度酒这噱头,定能好好赚上一笔。”
  安伦支着头想了想,道:“还要开酒肆吗?那我们是不是还要酿酒?”
  “不用了。”
  杨云道,“这次我们直接开酿酒工坊,雇佣工人来做活,不需你们出面……以后几年我们应该都会在洛阳生活,不用再远行,就此过上安定的日子。”
  安伦听说要在洛阳安家,非常高兴。
  这一路的辛苦非常让人吃不消,知道要在如此繁华的都市落地生根,安伦跟杨云一样对未来生出许多憧憬……
  ……
  ……
  杨云在洛水南岸的慈惠坊找了家客栈落脚,这里距离沟通洛水南北两岸浮桥和新中桥很近,客栈和酒肆云集,他准备在周围考察一下营商环境,这里距离南市也就隔了个通利坊,算是沟通南北的方便所在。
  杨云在成都时,因为有官府帮忙打点,不需要自己费心,但这回到洛阳就不一样了,一切都要靠自力更生。好在他已有经验,知道要在洛阳开展商业活动,非要找地头蛇领路不可,先摸清地方上黑白两道势力划分,把方方面面的关系打点好再谈做生意的事情。
  入住当天下午,人员和行李都安顿好,杨云特意向客栈伙计打听,得知周边专门负责帮人打点的地头蛇不少。
  洛阳外地来的商贾众多,并不是每家都拥有蜀中刘家的实力,他们在洛阳这样的大都市做买卖,需要“中间人”打点,于是牙子应运而生,这行当也被称之为“算计”。
  “算计”鱼龙混杂,有的人只是跟坊主和集头认识,有的则在府、县衙门有背景,实力不同能做的事也就不同。
  “小当家,看您仪表堂堂,这是准备作何营生?跑腿还是行商运货?亦或者开个食肆客栈?”
  伙计见杨云问题很多,笑眯眯反问几句,目中露出怀疑与不屑之色。
  像杨云这样的客人非常罕见,年岁不大却出远门,身边还带着几个拖油瓶……因杨云说话带着蜀地口音,一打听居然是从几千里外的蜀地来的,问的还是有关做买卖的事情,角度刁钻,俨然是做大买卖的派头,所以活计忍不住出言讥讽。
  杨云不以为忤,掏出五文钱扔到活计手里,道:“此番来洛阳是为投奔亲戚,家道中落,总要做个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初来乍到多问几句,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客栈伙计得到赏赐,眉开眼笑,“想在洛阳做买卖可不容易,这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连口泥都吃不上……”说到后来大城市居民的优越感再次展露,揶揄道,“你真当这里遍地是黄金?别人惦记着你兜里那几文钱呢。”
  杨云笑着上楼,吩咐几个女孩一番,然后带着安伦离开客栈,去客栈周围找牙子问询市井情况。
  ……
  ……
  一连两天,杨云都住在客栈,每天进进出出十几趟,有时候甚至直接把牙子带回来谈。
  他不急于做决定,只是装出一副财大气粗又很好骗的样子,以他少年郎的身份和一张纯真无邪的脸,那些牙子都趋之若鹜,很想拿下他这单生意。
  这些牙子口中没几句实话,但把不同的讯息糅合在一起,杨云对于洛阳的人文环境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杨云意识到,洛阳城的情况要比成都复杂的多,这里权贵太多,掺和大量政治因素,不是有好项目就能赚钱,这里并非遍地黄金,说遍地焦土更契合实际。
  也就在这两天时间里,他打听到杨玄璬的住址,乃是在城北的毓德坊,这里也是洛阳县县治所在。
  知道杨玄璬的住处,杨云不急着去找,他开始规划自己的住所,手头现有的钱财还算充足,但却无法同时满足创业和安家落户、置办产业这两项需求,杨云深知不能坐吃山空的道理,所以只能以“租住处做买卖”为既定方针,开始在洛水两岸的繁华之所寻求好地段。
  这两日里,几个小萝莉天天守在客栈的客房里,很少有能跟杨云出去的时候,安伦和雅柔偶尔会跟杨云出去,至于乙丹则要留下来“看家”。
  乙丹在几个女孩中超能力是神力,寻常三五个人根本无法近她的身,乃是看家护院的不二人选。
  杨云遍寻周围十几处临街建筑后,最终决定把商铺开到洛水北岸的上林坊。
  这里算是城中中高档住宅区,距离桥头不远,风景秀丽,周围房价和物价相对较高,对于高度酒有一定消费能力。
  这里的租金虽然比洛水以南高,但在只租不买的情况下,价格完全在杨云的接受范围内,甚至绰绰有余,重要的是这里距离杨玄璬一家所住的毓德坊只隔了两个坊,不远不近,既不会打扰杨玄璬一家的清静,又随时能了解杨玉环的情况。
  “二十贯一年,这里有个后院,小掌柜携带家眷住在这里也可,东家在官府做事,您在此做买卖没人敢来捣乱……”
  牙子叫何五六,长着一张方脸,丹凤眼,眉毛粗浓,俨如刷子一般,他平日穿得人五人六的,锦衣玉袍,颇为讲究体面,背景不大,但跟漕运衙门关系密切。
  至于所租商铺的背景,只要牵扯到官员一般不会说得太明白,当官的都怕露财,一个个藏得很严实,不过正因为如此,这种铺子相对稳定一些,当官的不会因为承租商铺的商家赚了钱而加租或是收回,因为他们的目的并不在此。
  相反那些普通大户人家,把名下的铺子租出去,一旦看到承租人赚钱,定会想方设法赶人,换作自己来做这营生。
  这时代的人,契约精神不强,这也是杨云到人生地不熟的洛阳做生意最为顾虑之处。
  何五六带来官府的契书,找了中间人签押做保,铺子就算正式租下来了,杨云暂时只租一年,花了二十贯,不到他全部资产的百分之一。
第一二〇章
立业
  商铺在洛水旁,但并不紧靠洛水,跟洛水间尚隔着一片居民区和坊墙。
  不过口岸倒是真不错,铺子位于坊内西街街口,这个坊住的基本都是大户人家,手头有余钱用于消费,只要提供的酒菜不是特别差,养成回头客,光靠坊内的住户,便能维持基本收益。
  而从上东门和安喜门进城的客商,要过洛水去南市、西市,都会路过上林坊,虽然铺子开在坊墙内,不像后世那种旺铺位于主街上,任谁路过都会看到,但这时代的城市格局就是如此,店铺只能开在坊内,杨云只求口碑打开后,过往商旅刹一脚进坊来消费。
  铺子租好,杨云并未着急搬进去,跟在成都一样,他先找人打造趁手的家具。
  作为后世人,杨云不习惯地席布局,高桌子矮板凳是宋朝后中原家庭的标准配置,在这时代却是矮桌和地席的搭配,到哪儿都跪坐,很不方便。
  至于床榻,杨云喜欢木脚床睡觉,而不像“榻榻米”那般直接睡地席上。
  把桌椅板凳和床的设计图纸交给木匠,木匠看完脸上涌现奚落的笑容,觉得杨云这是没事找事,但看在价钱给足的份儿上,还是欣然接下活计。
  杨云并未直接在铺子后院开设酿酒工坊,他准备另找地方酿酒,这次他充分吸取了经验教训,直接酿酒、提纯一条龙,至于商铺后院则改造成厨房区域,一共修了五口灶台,并到铁匠铺打造了相应大小的铁锅。
  一番折腾下来,花了十贯钱,连同家具和店面装修全都搞定。
  从租下院子到一切布置好,四天转眼过去,刘府商队已从洛阳离开,前往长安。
  杨云并未将自己住的地方告知雷焦和阮岳等人,他担心会被王昱循迹找来,到此时他仍旧不知会野城那边的情况,王昱毕竟是一方封疆大吏,如果打了败仗他气急败坏之下动用官府的力量对付自己,虽然自己有超能力,但还是会有些麻烦。
  铺子准备好,酿酒工坊也选好位置,同样是在上林坊,乃是依托坊墙而建的民院,前后三进还附有左右偏院,因位于曲巷最深处,屋舍也较为破烂,需要重新修缮,所以只用一贯钱便租赁下来,以后每个月缴纳租金便可。
  杨云已设计好,前院主要用来堆放粮食等原材料,中院用来酿酒,进行发酵处理,后院则对粮食酒提纯,蒸馏出高度酒。
  左右两个院子,其中一个可以安置工人,另一个则堆放酒坛,同时杨云会在这里用高度酒加水和各种香料,勾兑出各种口味的美酒,重新进行装坛,以后出货直接从这个偏院运出去。
  杨云一边雇佣泥瓦匠、木匠修缮民院,修建各种酿酒和蒸馏设施,一边去木匠铺和铁匠铺定制各种器具,闲暇之余尝试联系三叔杨玄璬。
  杨云想得很清楚。
  “直接登门拜访肯定不行……这世间人多嫌贫爱富,三叔定以为我是走投无路才来洛阳,从而多有轻视。”
  “我得先给这个三叔送点礼,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他觉得我这个侄子无须他来支应就能很好地过活,至于此前在王昱手下办事的情况也可以告知他,让他知道我拥有安家立业的能力。”
  对于其他人,杨云会尽量隐藏自己跟剑南节度使王昱的关系,但对杨玄璬,非但不用隐瞒,他觉得还可以夸张一些去说,让杨玄璬对他这个侄子刮目相看。
  “必须要让这个三叔待见我,不然他只要设置门槛不让我跟杨玉环相见,我出人头地的计划就要另作筹谋……另外,杨玉环这个九姐的态度也很关键,在没有确认我的真正实力前,就算知道我这个弟弟可以赚钱养家,也不会放弃杨玄璬的政治资源,改而投奔我。”
  等杨云把所有事情思虑清楚,打听好杨玄璬这个士曹参军所在衙门位置,便到市面上买了一些礼物,找人给杨玄璬送过去。
  ……
  ……
  杨云并未亲自前去送礼,而是让人代劳,他找的人便是牙子何五六。
  何五六最初没把杨云当回事,觉得杨云是远道而来的小财主,人地生疏,阅历也不丰富,想从杨云身上揩一层油下来。
  但接触几天下来,何五六发现要敲杨云的竹杠很困难,杨云做事滴水不漏,一应计划井井有条,行事自在从容,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在没有摸清楚杨云的底细前,他没敢下手。
  不过杨云也没少给何五六赚钱的机会,让他跑东跑西找工匠,还有租赁店铺和民院,让他赚了一笔钱,这次请他送礼,得知杨云的亲叔叔是从七品的士曹参军,更是热心,觉得自己攀上了高枝。
  何五六在黑面上是有一定势力,唯独欠缺官府的关系……他之前告之杨云说自己在漕运衙门有跟脚,其实不过就是以漕帮成员的身份跟官府打交道,接触的都是不入流的吏员,别人根本不会高看他一眼。他觉得此番巴结上杨云,能弥补自己人脉资源方面的不足,对杨云多了几分敬重。
  杨云买礼物一共花了十五贯。
  礼物中既有蜀绣、苏绣和蜀锦、云锦等绸缎,还有青城山老腊肉、桂圆干、竹笋和竹荪干、牦牛肉干等蜀地的土特产,同时奉上的还有一匣子大概两贯铜钱,点明送给姐姐杨玉环。
  他让何五六捎去一封信,在信中表明自己在蜀地拜入仙人门下,修习道法,后得恩师点拨到什邡县相助官府大破南蛮,拿到汉州乡贡的学位,再得剑南节度使王昱的赏识到成都相助制造火符咒取得金川大捷……
  杨云本想夸张去写,但等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才发现,即便无须夸张都足以让杨玄璬惊掉下巴。
  他在信函中表明前来洛阳的目的,是奉师命到洛阳打头阵,置办产业,接下来还会在洛阳参加来年春闱,也就是每年常科进士科的礼部试。
  在信的末尾,杨云感激杨玄璬几年来对九姐杨玉环的照顾。
  因他到洛阳举目无亲,希望能得杨玄璬的扶持,送上薄礼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同时还给九姐杨玉环送去两贯胭脂钱,表明自己回头会上门拜访。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