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453

  杨云却不如此认为。
  剑南道办个道法大会,都要提前一两个月通知,现在是皇帝下旨举办道法大会,连通知带赶路只给道士一个来月时间,那意味着江南之地的道士基本不用来了,遑论岭南和安南……光是消息一来一回的时间都不止一个月。
  “不知圣上是否会出席此番道家法会?”
  韩择木目光热切地问道。
  皇帝若参加,代表着自己从事的工作能得到皇帝检阅,对韩择木和属下做事有极大的鼓励作用,所有人都会期待自己能在皇帝面前有所表现。
  李瑁摇摇头,道:“父皇并未表达此意,但若张果道长按时抵达并与会的话,父皇必然会亲临。”
  没下定论,但开出条件,也就给下面帮忙操持之人一种信心,这是在给皇帝办事,事情顺利,皇帝还会亲临现场。
  杨云笑道:“有圣上相邀,还有寿王殿下出面,张果道长怎会不至?只怕到时迎接的礼数不足。”
  “礼数方面,杨道长不必担心,工部会将开元观修缮一新,同时把招待各地仙长住宿的馆舍从新进行装饰,即便来数千人,也能做到井井有条。”
  韩择木信心满满地说道。
  李瑁大感宽慰,欣然道:“有两位大才出面相助,我也就放心了。今日我有事,需要进宫一趟,在此略备薄酒,两位留下来用过,稍后请自便。”
  ……
  ……
  李瑁匆匆忙忙去了,大概是要把一切顺利的消息告知武惠妃,如同个马上就要做大事,兴奋之余实在忍不住要将经历告知至亲的孩子。
  李瑁这一走,楼上只剩下杨云和韩择木。
  韩择木惊叹道:“杨道长年纪轻轻,成就却惊人,以后仰仗您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先前在李瑁面前,韩择木略显拘束,对杨云的礼数不会喧宾夺主,现在李瑁走了,他对杨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韩择木误以为杨云已经入了寿王府的幕府。
  杨云虽然不是官,却是皇帝钦点的“小天师”,民间声望正隆,而作为寿王的幕僚,将来无论在官场,还是道门,都会大有成就。
  “韩侍郎过奖了,我不过是个普通的修道者。”杨云微笑着说道,态度和善。
  很慢席桌便摆满酒菜。
  韩择木亲自给杨云斟酒,随即坐下来道:“我们先领受寿王的情,把酒水吃过,之后我便带杨道长到大空观和开元观走走,实地看一下,也好做商议。”
  “这……”
  杨云不想久留。
  李瑁这个正主都走了,自己为何要留下?
  韩择木看出杨云的为难,微微惊讶:“寿王殿下之意,不是让杨道长留下来跟在下沟通,凡事由杨道长转告么?”
  杨云这才知道韩择木高看了自己。
  他只是个顾问,可做不了李瑁的全权代表,他跟韩择木不一样,韩择木负责实务,他却只是出谋划策,他很想对韩择木说,其实自己就是个跟班,但看韩择木茫然无措的模样,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算是吧……不过有事还是直接禀告寿王为妥。”杨云想了想如何措辞,诚恳地说道。
  韩择木蹙眉思索,仍旧没想明白其中诀窍,笑着道:“还是去施工现场走走吧,小官也想听听杨道长的意见,上次大空观祖师像的修缮不也是在杨道长的主持下完成?工匠有不明白的地方,正好可以求教。”
  杨云苦笑不已。
  我只是做个顾问,现在却要我做工程师?
  兼做监工?
  工部承揽的工程,为何要找我?
  不过想到修缮老子像也是李瑁工作的重心,而他又答应过咸宜公主,出面帮助李瑁,眼下也就不好回绝。
  “行啊。”杨云颔首。
  韩择木又连忙给杨云敬酒,笑道:“今日能跟杨道长相识,真是三生有幸,小官人微言轻,但在东都有一些朋友,不时举行文会,有时间的话也想请杨道长前去赴会,以后多多走动。”
  杨云一怔,随即大喜,意识到自己终于接触到洛阳士子圈。
  进士出身的文官有着自己的交游圈子,本来杨云没应举,又无同窗好友,融入不进去,但若有韩择木引路,那他就可以多结交当世名儒,像李白、杜甫这些大文豪,现在也不过是四处流浪、无所安身的普通士子罢了。
第一九二章
监工
  简单把酒言欢后,韩择木跟杨云出了翠绿小居。
  韩择木本要以自己的马车载杨云前往大空观,但杨云这边还有吴元陪同,便单独乘坐马车,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往大空观而去。
  到了大空观外,杨云从马车下来,顿时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氛围。
  年后不但没有道家信众前来膜拜,还有大批官兵把守,大空观处在闭门歇业的状态,只允许内部人员进出。
  “年初朝廷要对道家祖师像进行修缮,不迎外客,寻常百姓不得入内。”韩择木做出解释。
  杨云抬头看了一眼高耸的道像,从外表根本看不出里面正在进行修复工程,主要是不想引起百姓的关注……明明去年已由皇帝亲自监督完成修缮,为何会在今年年初重新进行修理?
  事实上,官府封观的理由也是有皇亲贵胄在此修行,避免百姓惊扰才行此策。
  官府保密工作做得异常完备,看守大空观的不是普通衙差,而是御林军官兵,就算是官员前来照样阻挡无误。
  即便韩择木是工部侍郎,有统调修建的权力,进出也要对身份进行核查,至于杨云,有韩择木担保,进出也颇费了一些工夫。
  “寿王还没前来看过……若是寿王殿下亲自带杨道长过来走一趟,以后就不敢有人再找麻烦了。”
  韩择木面带歉意地对杨云道。
  杨云点头。
  他对眼前遭遇到的刁难能理解,朝廷为了不引起百姓恐慌,同时也是为维持皇帝的脸面,做点必要的保密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关系到他杨云的名声,怎么说去年的修缮他参与其中,他“小天师”的称号由来也与此有关。
  进入大空观内,又是别样光景。
  前面空旷的坝子上堆放了很多木料和石料,正有大批工匠做工,人头攒动,却没发出什么声响,大空观没有在外垣架起高耸的脚手架,修复全部在空心的道像内部进行,也是因道像太过雄伟,若在外部从事修理工程,城中百姓都会知道发生何事。
  “道长里边请。”韩择木先召来工部一名属官,询问了一些情况,随后才过来邀请杨云到道像里面看看。
  杨云指了指高耸的道像,问道:“修缮只在内部做文章?”
  “当然不是,要想让祖师像彻底稳固,里里外外都要修一遍,但白天不想让百姓看到,只有夜里才修外面……修复工作刚刚开始,许多设施还不完善,以后你来就知道了……我们入内详谈。”
  韩择木在前引路,带杨云一路通过大空观施工区域,抵达道像脚下。
  绕过道像,后面有木门通往道像内部,进入其间,又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从上到下,大批工匠在悬梯上敲敲打打。
  杨云抬头看了一眼,发现之前他修复的承重柱正在进行加固处理,从里到外浇筑铁筋三合土。
  三合土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具有一定粘性,在水泥发明之前,广泛应用于建造建筑中。
  “韩侍郎,您怎么来了?”杨云正在观察时,一名身着粗布衣衫,浑身漆黑的老工匠走了过来,向韩择木恭敬行礼。
  韩择木笑道:“本官来看看,工期可能在二月底前完成?”
  “自然可以……”
  老工匠忍不住又往杨云身上打量。
  韩择木代为引介:“这位乃是杨道长,就是当日圣上亲临时,当众修好大石像头像的杨小天师……杨道长,他是这里的工匠管事,叫他老钟就行。”
  老钟听闻杨云来头,惊讶异常,急忙躬身行礼:“老朽钟景年,见过杨小天师。”
  “不用客气。”
  杨云面对如此恭敬的老石匠,微微一笑,道,“我只是随韩侍郎前来查看道像的修复进度,不想碍事,您有事只管……”
  钟景年低着头,毕恭毕敬道:“我们这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人,老朽轮替下来休息,我那位置正有人忙活着……您是贵人,老朽早就听闻小天师神通,没想到今日能见到真人,实在是三生有幸……”
  韩择木推了钟景年一把,笑呵呵道:“杨道长,你别看老钟上了年纪,但手艺活却非普通工匠可比,这次修祖师像,要不是他提意见采取新工艺,根本就没法进行下去……他年轻时曾参与修建洛阳皇宫明堂,其后宫里的修补工作,他也基本都在,可以说是工部少有的好把式。”
  “老朽只是混口饭吃罢了,哪里比得上天师神通……当时我那些朋友提起来,对天师的手段叹为观止,老朽听了神往不已。”钟景年满脸憨厚的笑容,不时偷看杨云,语气中带着惊叹。
  杨云带着人靠“法术”修复道像,还把老子像的头像顺利安放回原处,这事的确让当时亲眼目睹的工匠引为神迹。
  钟景年当时不在场,但作为重修道像的顶级工匠,他自然从那些工匠朋友口中听说很多当时的情况。
  韩择木又道:“杨道长这次是替寿王来监督工程施工,有什么事的话,如果我不在,老钟你直接对杨道长说也是一样的,若有不懂的地方,可加以请教。”
  “是,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