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453

  杨云点了点头,然后闭上眼,摇头晃脑,似乎是在酝酿什么,这让咸宜公主迅速提起了兴趣。
  好像能让张九龄出糗,比做任何事都能让她上心,可等了半天没见杨云开口,于是略微有些着急地问道:“还没对策吗?不过这事儿不急,你可以慢慢想……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你安安静静揣摩?”
  “不用了,其实办法我已经想出来了……公主可以在宫廷宴会上,做一首让张丞相出丑的诗,杀一下他的威风。”杨云道。
  咸宜公主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是不是太难了点啊……你不知他才华,满朝文武都称赞有加,连父皇都说他才学天下第一等,如果靠作诗让他出丑,那要多高水平的人来作诗?指望刚才那一群人?”
  “我这里有一首诗,或许公主用得上呢?”杨云面带诡异之色。
  咸宜公主的心气提得很高,瞪大眼,眸子里闪动着奇异的光芒,问道:“还说你不会作诗?找纸笔来,把诗写下,让我瞧瞧。”
  ……
  ……
  公主有命,侍卫赶紧去找笔墨纸砚。
  二人没回万安观,随便找了块平整的石条,用镇纸把纸固定好,咸宜公主迫不及待帮杨云研墨。
  “如果你的诗真能让那老顽固出丑,我一定重重有赏。”咸宜公主手扶砚台,目光却在杨云脸上打量。
  杨云提起笔,在白纸上把他早就想好的诗写下来。
  算不上琅琅上口的名句,却也是名家所出,但诗中寓意却很应景。
  乃是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只是词句稍作修改。
  “东山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张九龄官居“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跟白居易诗中的裴度一样同为中书令,可称“令公”。
  唐朝的名臣都喜欢为自己在郊野建别墅,以体现自己志向高洁,东山即长安城郊的蓝田山,张九龄在蓝田山上建了东山堂,作为隐居避世之所,而后来曾被他拔擢过的王维就在他的东山堂旁建了辋川堂,还为此作诗《辋川别业》。
  等杨云把诗写好,咸宜公主拿过来在手上读了一番,微微蹙眉:“大概意思我能看懂,不过具体是何意?”
  杨云把诗意详细解释:“张丞相所建东山堂,非常的气派,路人指着连片屋舍说这是张令公的家,张令公学生遍布天下,何以用得着再在堂前种花?”
  咸宜公主道:“听起来,好像是在称颂他桃李满天下……凭这诗能让他出丑?”
  杨云笑着将毛笔放下,道:“若此诗是普通士子口中道出,必可谓称颂,但若是公主道来,意境则大不同。”
  “此种花非彼种花,如今张丞相以和诗为题取士子拜谒,有代天子取士、为天下士子之师之意,若公主在他面前作出这首诗,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质疑和鞭策呢?”
第二〇一章
示爱
  咸宜公主诗赋造诣不深,但对于政治的理解却不低,当杨云说出这首诗是要劝谏张九龄,她立即明白什么。
  “嗯,说得倒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咸宜公主点头赞同,随即莞尔道,“那下次跟他参加宴会时,便拿此诗来消遣,让他知道其实本公主诗赋也有所成。”
  得到杨云做的诗,咸宜公主很开心,带着杨云在万安观周围转了很久,把包括梅林、牡丹园、荷花池等各处看过,才带着杨云返回万安观。
  二楼阁楼上,玉真公主不在,隔间里李瑁和杨玉环独处很久。
  本来二人坐在对桌的位置,杨云和咸宜公主回来时,二人已并排而坐,头挨得很近,指着面前的道经,好像真在学习。
  “十八哥,杨小姐自小学道,你跟她探讨道经,受益匪浅吧?”咸宜公主一见到李瑁便打趣道。
  李瑁招架不住,满脸通红。
  本来杨云担心李瑁跟杨玉环独处,杨玉环会吃亏,但现在看来,李瑁不吃亏就算不错了,只要杨玉环不肯,腼腆的寿王根本不敢越雷池一步。
  杨玉环如大家闺秀般,大方得体道:“小女子所学不多,能跟殿下一同求道,令小女子受益颇多。”
  李瑁面带惭愧之色:“杨小姐过谦了,其实刚才一直都是我跟着你学。”
  “行了,行了,不管谁跟谁学,现在皇姑见过,道经也学了,是时候回城了,难道我们还要留在这里吃斋不成?”咸宜公主催促道。
  好像怕玉真公主回来,真把几人留下继续参悟道典,咸宜公主开始赶人。
  但李瑁脸上全都是不舍,万安观对于咸宜公主来说是禁锢之地,对李瑁而言却是人间天堂,他很希望能留下来跟杨玉环探讨道术,以他这样内敛闷骚的性格,能跟心爱的女人找到共同话题很不容易。
  “走了,走了。”
  咸宜公主却不给李瑁回绝的机会,以她一向直爽的性格,要对付李瑁可谓轻而易举,直接拽起来便走。
  李瑁回看杨玉环一眼,为难地道:“不去跟皇姑打个招呼?”
  咸宜公主没好气地道:“让人转告一声便可,告知皇姑,她怎会轻易放我等离开?至于杨小姐……回去找个地方吃饭,把酒言欢,比留在这里强多了。”
  ……
  ……
  一行从万安观出来,玉真公主并未露面阻拦。
  杨玉环钻进来时的马车,原本咸宜公主有自己的车驾,但她有意跟杨玉环同乘,上了同一辆马车。
  “咸宜,你……”
  李瑁虽是骑马,但希望找到机会就靠近马车,隔着车窗与杨玉环眉目传情,可以尽情交谈。
  咸宜公主跟杨玉环同乘,着实碍眼,让他很难跟杨玉环搭讪。
  “我坐这辆马车有什么问题吗?兄长,你别那么小气嘛……快些走,不然皇姑出来,想走都走不了。”
  咸宜公主将车帘放下,催促车夫起行。
  李瑁叹了口气,看杨云上了马,他也无奈地翻身上马,路上几乎没说几句话,每次咸宜公主都想办法挑起话茬,李瑁却接不住,好几次都冷场了。
  回到城内,一行沿洛水走,本要回翠绿小居,咸宜公主却执意让杨云带他们去醉仙楼。
  “杨道长开了一间酒楼,里面有上好的酒水和美食,我们找地方吃东西却不去他的酒楼,是否不给面子?”
  咸宜公主笑眯眯地看着车窗外的杨云。
  杨云道:“能接待两位殿下,是在下的荣幸。”
  李瑁却皱眉:“到外面吃饭始终不太方便……若想享用杨道长家酒楼的美食,可以安排人,等菜肴做好后用食盒装上送去小居便可。”
  他想跟杨玉环独处,而在醉仙楼这种公开的场合,会让他很不自在。
  咸宜公主根本就不理会,随即李瑁连抗议的机会都没了,前面开路的侍卫主动变道,马车也随之转弯,按照咸宜公主的指示走。
  杨云冷眼旁观,暗自琢磨:“这位寿王确实没有做大事的资质,连自己的亲妹妹都约束不了。李隆基是不喜欢庶子出身的李瑛,但就算废掉李瑛,也不会立寿王为太子。”
  ……
  ……
  车驾到了醉仙楼,正是下午空闲时间,距离晚餐有一个多时辰,酒楼内只有两桌客人还在吃酒。
  杨云直接带几人上到二楼。
  进入雅间,李瑁眼前一亮,显然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中的酒楼要隐秘许多,雅间隔绝内外,显得很清静。
  来到窗口,李瑁一眼便看到远处的洛水,连连点头:“闹中取静,风景优美,杨道长这酒楼真是个风水宝地啊。”
  咸宜公主率先坐下,然后拉杨玉环在她身边落座,把其他两个空着的位置留给李瑁和杨云。
  她没什么架子,拿起桌上的茶壶便给自己添茶水,口中笑道:“我就说这里不错吧,你还不信,妹妹还能骗你不成?杨道长,把你珍藏的好酒拿出来吧!”
  “我这就让人上酒。”
  杨云对门口侍立的伙计吩咐一声,伙计马上下楼去拿酒。
  酒菜一时没法上来,只能先喝茶,咸宜公主望着坐到了杨玉环对面的李瑁,道:“十八哥,你可知最近宫里几时有宴会?最好我们也出席的,母妃也在,大臣齐聚的那种……”
  李瑁摇摇头:“不知。”
  “之前我就准备把这里的美酒送进宫去,让父皇和大臣们品尝,可惜未能如愿。此番前来,看酒水供应已正常,我准备带一些走……杨道长不会有意见吧?”
  咸宜公主笑盈盈望向杨云。
  杨云点头:“荣幸之至。”
  “那好,走的时候我带上五坛,想来供官宴所用应该够了。”咸宜公主脸上带着憧憬的笑容。
  李瑁好奇地问道:“你之前不是不太喜欢参加这种宴会吗?怎么今天一反常态?”
  咸宜公主笑眯眯地道:“以前不想去,是怕出丑,谁让我学问不济呢?但现在我有杨道长这样的能人当幕僚,学问大有长进,自然希望表现一番。至于具体因何,暂且保密,到时你便知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