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453

  至于之前盛传皇帝专门在洛阳给他修宅子的事情,至少就目前的消息,李隆基也就嘴上提了提,似乎并未落到实处,所以他也就不期待惊喜降临了。
  杨云现在把皇帝赏赐的和醉仙楼赚来的金钱,大部分放到了五花八门的实验中。
  炼钢只是一方面,还有三酸两碱,以及织布机、蒸汽机等,他要把工业革命那一套,在大唐逐一实践过。
  婚后第三天,杨云从皇宫里接了杨玉环出来。
  此时醉仙楼依然挂着“东主有喜”的牌子,关门歇业,杨云把杨玉环接到醉仙楼,请望眼欲穿的杨玉环大吃一顿。
  杨玉环不太高兴。
  之前杨云答应过她,带她出来参加婚宴,但因杨云提前知悉李隆基会去他府上,临时通知杨玉环,取消出行计划,如此一来杨玉环没亲眼见证杨云成家立业,心里很不舒服。
  “四郎,你是有了妻子忘了姐姐吧?看你做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姐姐在宫里每天对着玄女像,冷冷清清,而你自己却在外面逍遥快活……”
  杨玉环满脸都是哀怨之色,嘴里全是抱怨之语,言行举止无一不在提醒杨云,她这个姐姐要比家里的妻子更重要,更需要关心呵护。
  “我怎会忘了姐姐?实不相瞒,现在我跟家里那两位小姐,都还没怎样呢……”杨云为了表明自己“政治正确”,把隐藏的秘密说了出来。
  “什么?”
  杨玉环惊讶地瞪大眼,脱口问道:“你……你是说,你跟张家和李家那两个千金小姐……还没有洞房?”
  “嗯。”
  杨云重重点头。
  杨玉环摇头不解地问道:“怎会如此?虽说你年岁小,但该懂的也都该懂了吧?为何不洞房?你这样怎么让我杨家开枝散叶?”
  杨云笑着说道:“姐姐不是希望我能专心照顾姐姐您,不要只顾着自己开心快活么?现在弟弟跟以前一样纯洁无瑕,怎么姐姐反倒埋怨弟弟没有纵情声色呢?”
  杨玉环啐了一口,没好气地道:“你个臭弟弟,就会消遣姐姐……姐姐且问你,你不会是因为自己是道门中人,所以有意不跟她们……那个吧?以后你会一直潜心修道,心无旁骛,让她们守活寡?”
  这个问题杨云不太想跟杨玉环探究,毕竟男女有别,说是姐弟,但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二人只是较为亲密的朋友,还是杨云有意维持关系的那种,谈太多太深入不好。
  “姐姐,我们别说这个了,我有我的苦衷,不如我们说说姐姐跟陛下的事?好像姐姐嫁到宫里后,也没有跟陛下……那个吧?”
  杨云反将了杨玉环一军。
  杨玉环一听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她讨论起别人的私事无所顾忌,但轮到自己时,却很避忌说开。
  “姐姐的事不用你担心,姐姐可是以玄女娘娘之身入宫,怎能随随便便跟凡人有那些不明不白的关系?”
  杨玉环这会儿真把自己当成九天玄女在凡世的化身了。
  杨云当然知道为何杨玉环有此自信,这是他潜移默化带给杨玉环的,小心翼翼道:“只要姐姐开心就好……每个人的境遇,都是自己选择的,也会面临各种难以预料的后果,姐姐不用太留心我的家事。”
  “行行行,你长大了,姐姐就不多跟你废话了,免得你说姐姐烦。不过我要你记住,我们杨氏一门现在只剩下你一个男丁,也不知家里其他人现在怎么样,应该大部分人都散落在蜀地吧?”
  杨玉环突然有些感伤。
  因为她身世凄凉,父母遭遇大难后她便被叔父带到洛阳,一直小心翼翼苟活于世,对叔父家里每个人都必须赔着笑脸,唯恐被赶出家门,好不容易在杨云帮助下出头,但现在连最小的杨云都已成家立业,她还孤零零一个,不由想到别的亲人。
  杨云笑道:“不如我写信到蜀地,让地方官府帮我们找一下那些失散的亲人?”
  杨玉环收回心神,看着杨云,最后坚定地点了点头,道:“我们算是混出名堂来了,我是贵妃,你是国舅,还是大唐的国师,总不能让家人一直在蜀地受苦吧?把他们找来,我们给他们一点好处,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如何?”
  或许是杨玉环青少年时期一直都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眼见自己飞黄腾达,便想给家人一些好处,既能让心理获得慰籍,也有一种衣锦还乡的荣耀。
  这充分满足了杨玉环内心那股虚荣心。
  这对杨云来说不算什么。
  历史上杨玉环在得势后也是惠及家人,正可谓鸡犬升天,三个姐姐都被授予国夫人,每月各增脂粉费十万钱,所有堂兄弟均赠高官,连不学无术的远房兄弟杨钊,也官至宰相。杨氏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李隆基甚至还亲自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隆宠显赫一时。
  只是历史上并没有他杨云这个人,或许是父母去世后族人离散丢失,更有可能是在什邡那场南蛮之乱中悄无声息死去,而杨花花自然不会承认是她照顾不周所致,随随便便就糊弄过去了。
  “这件事交给我吧,我会派人去蜀地,让剑南节度使和各州刺史代为找寻,让几个姐姐知道我们的情况,再送去一笔盘缠,让他们来京城投亲。”杨云做出承诺。
  杨玉环吃了几口饭菜,突然想到什么,略带伤感道:“可惜我们现在就算有了能力,还是没法过多照顾他们,我这个贵妃娘娘名不副实,若是陛下能多赏赐一些东西,就不用你来出钱……”
  既想惠及家人,又不想自己出钱,还不想杨云掏钱,在杨玉环看来,弟弟的钱也是自己的钱。
  杨云笑了笑,道:“若只是让他们在京城定居,用不了多少钱,姐姐放心就好。”
  杨玉环撅起小嘴道:“不能让你一人破费,还是我这个当姐姐的想办法吧。”
  杨云皱眉,你要搞什么鬼名堂?
  以你如今的能力,真能搞到金钱?
  难道杨玉环想跟李隆基讨要?
  以现在李隆基对九天玄女以及杨玉环五迷三道的模样,让皇帝姐夫掏钱并不难。
  只是把杨家那些人带到京城,真的是好事?
  历史上这些人仗着杨玉环受到得宠信,可没少闹幺蛾子。
  别的人杨云不认识,以杨花花那两口子的品性,到京城就不会消停,这么想来,好像把他们带到京城只会制造麻烦。
  不过既然答应了杨玉环,他还是会兑现。
  “姐姐,上次送你的东西,你在宫里用得如何?”杨云突然关心地问道。
  杨玉环叹道:“东西是好,可华而不实,玩久了也就腻了,你那里还有没有更实在的、可以消磨时间的东西?若没有的话,再送我一批珠子也行,我拿来打赏观里的下人,让她们死心塌地为我办事。”
第三五六章
癔症和心魔
  转眼进入五月。
  杨云这段时间基本没回家,干脆在外面租了院子住。
  以杨云得到的消息,李隆基将会在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启程回长安,到时他必定会跟着一起去关中。
  这段时间他最关心的事情,除了大炼钢铁外,就是有关边军罪将押送至洛阳受审之事。
  五月初四这天,得知人已经被送到洛阳城,正关押在刑部大牢。
  也就在同一天,杨云得知一个消息,前太子李瑛,在被看押近两个月后,被皇帝赐死。
  加上之前已经被杀的光王和鄂王,以及驸马薛锈,至此朝廷有关废太子的事暂告一段落,李隆基眼下没有重立太子的计划,东宫之位就此空置。
  太子一死,杨云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
  那就是对付武惠妃。
  按照历史走向,武惠妃是因为受惊过度而生病,从而一命呜呼。
  太子死后,武惠妃的精神就开始不正常,一直认为太子的鬼魂纠缠她,这对于一个心智坚韧、下手狠毒的妃嫔来说,绝对不可是癔症发作,大概率是同情太子的宫人捣鬼。
  这次不用那些宫人做什么,杨云直接就把事情做周全了。
  杨云想让武惠妃大白天看到“鬼”都行,更何况晚上?
  一连几天,杨云找来弟子配合,在宫里上演了一场“闹鬼”的好戏,针对的只是武惠妃一人,除了她旁人都没受影响。
  甚至武惠妃找人陪着一起睡时,杨云的闹鬼行动都在进行,通过对武惠妃精神的干扰,就她一个人听到李瑛叫屈索命的声音,也只有她一个人看到时隐时现、阴测测绿油油飘忽不定的鬼魂。
  到了初十,武惠妃被吓出病来。
  此时她还不算受惊过度,但精神已疲惫不堪,宫中太医对她突发“癔症”一点办法都没有,此时李隆基倒有几分关心,三番两次前去问询情况。
  但武惠妃鉴于自己状态不佳,谢绝李隆基入内探望。
  首先是她做贼心虚,不敢对李隆基说明她暗中通知李瑛宫中有盗匪,引诱其带兵入宫加以陷害之事。
  再者她现在黑眼圈很重,眼角布满鱼尾纹,更因睡眠不好脸上起痘痘,觉得这副鬼样子不适合面圣,避免吓到李隆基,所以只能一个人苦苦支撑。
  太医没法医治的情况下,武惠妃只能求助鬼神的力量,那就是找道士作法。
  请示过后,李隆基同意了武惠妃听起来极为荒唐的请求,找了一些洛阳城知名道士进宫给武惠妃施法。
  结果施法过程中,武惠妃直接指着一名道士说李瑛的冤魂附着在此人身上,然后头一歪当场吓晕过去,而后便一病不起。
  这下宫里彻底乱了起来。
  这些年来武惠妃在宫中乃是宛若皇后一般的存在,少了她操持内宫宫务,连李隆基都有点不在状态。
  五月十三这天,咸宜公主带着寿王李瑁来找杨云,恳请杨云入宫作法,驱赶冤魂。
  “寿王、公主殿下,不是在下推诿,实在有些事非人力可为……宫里为何突然闹鬼,若真有鬼,且不说其中蕴含的宿世因果,但仅就法力而言,你们以为我能对抗得了那种怨气冲天的厉鬼?”
  杨云装出一副严肃的模样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