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496

  “混账!他们抢钱枪土地不算,连新闻都要抢,还有没有他们不抢的东西?这些教民,与洋人的访员有什么区别?翟鸿机,又冤枉在哪?咱们国家官报上都不能登的东西,洋人的报纸自然更不能登,翟鸿机如此聪明一个人,难道看不出这个?我看,他是其心可诛!他不是喜欢办报纸么,我会给他个机会,让他可以放开手脚,随便去办报!”
  正发着脾气的当口,小德张已经指使太监,将一个黄匣子送上来,里面放的,是赵冠侯以重金打点,由御使君毓鼎所写弹劾翟鸿机的奏折。开篇就是:据称协办大学士、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翟鸿机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
  就在慈喜看折子的当口,小德张又进来通报了另一条他精心炮制的消息,翟鸿机在外务部,向卡佩、阿尔比昂等几国公使请医,请各国公使举荐洋医进宫,为天佑天子诊脉。
  慈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情绪终于爆发,那份弹劾翟鸿机的奏折,被她用指甲在上面狠狠的划了一道印记,随后用冰冷的声音道:军机处全班叫起,翟鸿机免叫。
  六国饭店内,翠玉依偎在赵冠侯怀中,如同一只发懒的猫儿一般,眯缝着眼睛,享受着难得的二人世界。十格格到顺天府去撒野,这种事赵冠侯做不合适,她做却恰如其分,原本就是京里横行霸道的爷字号人物,办这个事算是本色演出,半点也不为难。
  套房里只剩了他们两个,翠玉就放开了矜持,施展出全部的解数,让赵冠侯彻底放松在温柔乡内。
  “翟鸿机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好心好意找大夫要给皇帝和太后看病,却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翟鸿机、岑春宣开缺回籍,着地方官严加管束,这个处置够他们两个受的。三十万银子,办掉一个军机加一个巡抚,花的很值得。”
  “这话可不敢说,若是让美瑶姐她们知道,为了我花了这么多钱,够她整个骑兵标换一次装备,她非打死我不可。”
  “钱这个东西,当然是要存的,不过也是要花的,光存不花,有什么意思。再说咱们实际只出了十万,另外二十万,是宫保报效王爷的。翟鸿机要查湖广的帐,查完之后,必然就要查北洋的。自从宫保继任直督,统带北洋以来,庆邸使费,全由北洋一家报效,每年耗费银两就不下二十万数,这笔钱全是北洋公帑,哪里禁的起查?只要查账,庆邸和宫保,都没有好处。所以搞掉翟鸿机,是他们两个共同的愿望,这钱,怎么能叫我一家来出。”
  “那也是十万两啊。我的冠侯一向精明,可是这回,也吃了大亏。像翠玉这种过了气的花魁,到了八大胡同,十万两银子可以买回一大群。就算是买清倌人,也够你夜夜新郎,过上一年半载。”
  “可是我的翠玉只有一个,那些花魁啊,青倌人啊,现在或许会来讨好我,甚至向我献殷勤,吊膀子。若是我在津门做锅伙头的时候,她们绝不会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送我去打点前程。”
  赵冠侯轻轻托起翠玉如墨青丝,放在鼻子下面一嗅“还是那么香,那些人,我看也跟你无从相比,荧火不能与星月争辉,她们哪里又比的上你。”
  “冠侯。”翠玉甜甜的一笑,主动送上香唇,正在两人亲热的当口,房门被人打开,一身男子装束,手提马鞭的十格格得意洋洋从外头进来,翠玉叫了一声,连忙推开赵冠侯“十格格……对不住,我不是要背着格格偷吃……”
  “行了,都是他的女人,他想要谁就要谁,你又不敢拒绝,我不会为这点事吃醋的。再说他这次做了这么件漂亮事,为你出了恶气,你就该好好伺候他。我跟你说,今天真是痛快,我带着小队子到了顺天府,二话没说动手就砸,将西官厅砸了个落花流水,又到了那三老爷的家里,照样砸了一通,告诉他要么卷铺盖滚蛋,要么我天天去砸。只可惜,你那个唱粤剧的爷们,倒是溜的快,我紧赶慢赶还是没追上,听说是坐船去南方了。”
  赵冠侯笑道:“小人物,不去管他,闹不起多大的风浪来。毓卿过来坐,免得说我厚此薄彼。岳父高兴吧?”
第三百七十一章
回归山东
  “那还用说,今晚上阿玛有话,都回家里吃饭,他老人家要招待你好好吃一顿。不过我没想明白,翟鸿机明明是为太后和皇帝请脉,怎么到了洋人那,只提皇帝,不提太后。”
  “因为提了太后,洋人很可能就拒绝派出医生了。翟鸿机是一片好心,担心洋人记着宣战的仇,不肯举荐良医为太后治疗,所以语多不实。等到给皇帝看完,再看太后,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可是这话他不肯说在明处,现在要说,又有什么用。京报那里怎么样了。”
  “阿玛派了兵去查抄,不过汪康年知道消息,已经事先走避,好像是善一给他买的火车票。”
  翠玉道:“肃王跟老爷不是很好的朋友么,怎么这回,反倒是帮起外人的忙来。”
  赵冠侯摇头道:“肃王曾经跟我是朋友,那是因为我做的事,符合他心中的一些理想,觉得我是他的盟友。现在,我们大家走的是两条路,又怎么可能继续为友。他是疏宗,想要拿权,就得走立宪之路,等到变法立宪之后,完全用洋人的体制。清流杂流,亲宗疏宗,就不再重要。要立宪,必然要亲近皇帝,像我这种怎么看怎么是太后派系的,他怕是不大愿意跟我来往了。”
  毓卿这当也已经罗衫半解任君采撷,她微闭着眼睛,抓着赵冠侯的手道:“额驸,论起对泰西制度的了解,你认第二,朝内怕是没几个人能认第一。你不如就留在京里,帮阿玛和老佛爷办新政,以你的才干,不愁不能在新衙门里谋一个高位。到时候我们一家都搬到京里,天天和阿玛他们在一处,还能把江山振兴起来,做个中兴名臣,到时候你就是和曾公左侯一样的人物,多好……”
  “没兴趣……京城就是是非坑,我才不要在这里待。翟鸿机这一案,疑点重重,如果有一个重臣出来为他说句话,他就不至于落马。甚至于岑春宣,也不是没有救。可为什么没人救他们,还不是因为这两个人挡了太多人的路,成了太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我若是留在京里,早晚也是这个下场,我没那么笨,不会留下送死。回山东,练好我的第五镇,有兵在手,我看谁能动我!”
  “你对新政,就这么没自信?”
  “新政,立宪,说起来都是很美的东西,但是当初维新变法时,那些东西,皇帝不是一样有信心?可是结果,又是怎么样?老佛爷现在这个身体,说什么立宪新政,都是糊弄鬼的东西。无非是老佛爷想要借新政为借口,从汉人督抚手里收权柄,我是靠着岳父的帮衬,还能对付着做巡抚。可是我要是留在京里办新政,军权就保不住。而我又不是科甲,等到新政有点眉目,随时一脚就能把我踢开,到时候我两手空空,什么也抓不住,就算救了国家,我自己又有什么好处?你说我有没有这么笨?”
  毓卿听他语气坚决,就知无可挽回,自己连女儿都为他生了,还能怎样。只好长叹一声,暗自嘀咕:额娘说的很对,他的心很野,自己是管不住他的。
  当京城里第一场冬雪降下时,赵冠侯已经踏上了返回山东的火车。原山东巡抚孙宝奇,被派为驻外公使,到了海外去做外交官,确保不会留下碍他的手脚。这也是袁慰亭对他清除翟鸿机的报酬,为他接任山东巡抚,扫清了障碍。
  山东并没有下雪,但是风很大,从车站下车,迎接他的席棚已经搭开了好远。山东本地文武两班并辕门听鼓的候补,全都递手本拜抚台,在席棚里候见。
  赵冠侯对这些手本却顾不上理会,他只三两步来到站长室,一把推开房门,浓浓的暖意,就从房间里扑面而出。一身大红缎袄的苏寒芝,怀里抱着一个包裹的如同小企鹅一般的可爱精灵,正含笑以待。在她两侧,一干妾室皆在,就连凤喜,也挺着肚子三分焦急,七分害羞的等在那。
  “姐!”赵冠侯一步过去,将苏寒芝拦腰抱起,在地上连转几个圈。“想死我了,让我看看,你瘦了没有。”
  “冠侯……你别胡闹,孩子……留神胖妞。”
  胖妞正瞪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忽然被转起来之后,并没有大哭,反倒是咧开小嘴,咯咯甜笑。赵冠侯在一大一小两个美人脸上各亲一口“我闺女胆子大的很,不会怕她爸爸的,胖妞,你说对不对?”
  房间里,孟思远夫妻也在,此时一起上前道喜。孟思远道:“四弟,你这次被任命为山东巡抚,真是再好不过。朝廷行宪政,朝廷要变法,都离不开一个有力的地方官支持。我们两人联手合作,一定能把山东建设的富强兴旺,让这里焕发出真正的活力。我这段时间借着做生意,去过很多地方,整理了很多方案,咱们可以好好聊聊。”
  邹秀荣笑道:“老四,你别理你二哥,他就是这么个脾气,一说起他的正事就兴奋,完全不顾场合。人家老四刚从京里回来,家人重逢,大家说点家事,就不要用公事来煞风景了。”
  赵冠侯这当,已经挨个女人抱过去,程月的气色很差,比起当初他去关外时,要憔悴了不少。抱着孩子,总觉得仿佛是个罪人似的看着赵冠侯,等他过来时,更是躲避了一下,小声道:“老爷,对不起,妾身没用,没能生下子嗣……”
  “女儿怎么了?我很喜欢女儿的,来,让我抱抱咱的孩子。”见他抱着女儿爱不释手的样子,程月的心略微好过了一些,但还是觉得,自己如果不能早日生出儿子,在家里的地位会越来越差,怕是早晚比那个做饭丫头都不如。
  孙美瑶已经带着入关东的部队返回了山东,当初开拔时共计八营,现在回程,部队却已经达到了十二营。这其中包括了一部分在关外招募的新兵补充营,以及柔然草原上,一些活不下去,却又不敢为匪的牧民,乃至于一部分柔然叛匪中的俘虏,也被吸收到队伍里,加以整顿。
  除了部队以外,他们还拖回了大批粮食、枪弹,在扶桑铁勒签署停战条约期间,孙美瑶带着人洗劫了铁勒后方两个仓库,将其中储存的一批枪支一扫而空,部队短时间内,是不会有枪弹问题的。
  简森并没在这,而是在巡抚衙门里等,赵冠侯看着众人道:“今天,递手本的一个不见,咱们是自己人的家宴,二哥二嫂,你们一定要出席,到家里去吃。正好有话,咱们慢聊。”
  酒席散去,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赵冠侯自是宿到苏寒芝这,听着里面二人的动静,凤喜紧紧咬着嘴唇,不让自己的哭声传出来。反复嘱咐着自己:他们才是夫妻,你只是个通房丫头……不要多想。
  等到释放的激情与相思,将苏寒芝融化成了一瘫软泥之后,她紧紧抱着丈夫,小声道:“冠侯……你这次回来,就别走了。我想你。我没有办法对外人说这句话,我真的想你。我宁愿你留在家里,每天去拈花惹草,我也不愿意你像这回一样,在一个我看不见你的地方一去一年。我一想到你在枪林弹雨里冒险,我就会怕。一想到你和凤喜……我还会吃醋。我看到凤喜大着肚子回来时,明明是我安排的,可是我还是觉得心里很难过,我不想这样,你明明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多人把你分走了。你以后就留下,哪也不去了,好不好?”
  “好,我听姐的,姐不让我去,我就哪也不去了。真要去的时候,也带上姐,走到哪,带到哪。”
  两人说了一阵情话,赵冠侯又问起山东的事,苏寒芝笑了一声“咱山东倒是没什么大事,就是二哥这人真有意思,翁婿两个为了议长的事,闹的很僵。他为了竞选,在咨议局会议上,公开批评他老丈人,爷两个差点对骂起来。为了一个议长,何必如此。闹的现在,连二嫂都和他干了一架,要不是为了迎接你,两个人还不肯在一起呢。”
  “我说方才吃饭时,两人的神情总有点别扭,闹了半天是这回事,我回头说说二哥,一个破议长,何必如此。一对神仙眷属,闹到伤感情,真不值得。”
  苏寒芝道:“所以我说,我比二嫂走运,她这个丈夫本以为是天下第一,对她最好。可是现在看来,二哥虽然为了二嫂而不肯纳妾,却不肯为了二嫂而出让议长一职。我的冠侯虽然总是会让我很为难,但却为了我,可以放弃一切。就为这一条,我就知足了。爹在天有灵,也该放心,我的相公疼我爱我,为我可以放弃一切,只这一条,就足够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铁桶江山(一)
  回到山东之后的赵冠侯,手头第一件大事,便是整军。赵冠侯的根基,就是手上的第五镇,他这个巡抚印随时可以交接,只要第五镇在手,就不愁没有官做。反过来没了第五镇,官再大也是空架子。
  山东目前的部队除了正军以外,旗城里有旗兵,地方有绿营防营,再加上之前的护路军,林林总总,兵力超过三万以上。况且山东民风尚武,加上由于山东经济发展,各地百姓难民,纷纷逃荒来此找出路。这些人中的青壮,如果不安排到军队里,也可能变成盗贼,破坏地方治安。
  可是按袁慰亭给的一镇又一协编制,肯定是安排不开,有一批部队要被裁汰。对于这些兵,赵冠侯并不想放掉,解决的办法,就只能巧立名目。
  首先是第五镇,表面上是按照袁慰亭给予的编制设立,但是实际操作中,孙美瑶的骑兵标,是作为架子标来培养。对里面的军官实行培训,日常训练中,也以棚头当排长,排长做哨官训练,这样一到战时,可以迅速扩充为骑兵协。而且单独设立一个镇属警卫营,由过去的米尼步枪哨扩编而来,所有士兵一律装备米尼步枪,军官则额外多两柄左轮手枪以及军刀。
  其次就是扩大预备役的编制,大批士兵编入预备役、警查又在部队里额外成立了一个宪兵标,下辖宪兵三营。名义上作为维持军队的执法机构,实际上,所有宪兵操练完全按照步兵标准,战时随时可以转换为步兵。
  预备役的军饷,为正规部队的一半,是以转入预备役,在此时,已经被山东部队认为是一种惩罚,这种习惯和认识,一直持续到未来许多年后,始终未变。不少部队宁可在前线上全部打光,也不愿意撤退回去接受转为预备役的惩罚,原因就在于这个耻辱意识。
  第三,则是山东率先提出垦殖兵团概念。寓兵于农,将一部分滩涂及荒地由官府出面购买,再由部队进行垦殖,栽种棉花等经济作物。这些部队的收入则由其田地收成来决定,如果遭遇灾荒,则由衙门补给钱粮。武器装备上,则以保护作物为理由,给部队发放枪支,甚至也有手留弹。
  武器装备方面,第五镇则重新编制了各部队的武器配备。原本孙美瑶的骑兵标有名无实,这次先是在关外缴获大量马匹,随后又在山东接收了扶桑送来的五百匹阿尔比昂战马,马匹兵员完全不缺,整个骑兵标名实相符,且马匹数字远远超出额定,一人双马,辎重和炮兵都有大量马匹配备。
  第九第十两协各有一个直属骑兵营,确保其可以作为独立作战单位出击,而标及营则配备排级的骑马的传令兵和斥候。
  作为赵冠侯发家根本,炮标亦是他的宠儿,全镇的十二磅炮悉数移交给炮标使用。除此以外,两协有直属炮兵营,配备六磅炮,各标复有一个直属炮兵哨,配两磅轻炮。全镇火炮超过一百五十门以上。这些炮的绝大多数,来自西沽武库,不足部分,则由简森出面向礼和洋行订购。
  步兵中,西沽武库的装备原本为三七开,在第五镇编练之后,袁慰亭又拨来一部分全新线膛枪作为补给,整个第五镇的线膛枪装备度超过五成,米尼步枪部队达两个营。骑兵则配备为马枪、马刀,排以上军官皆有左轮枪,部分骑兵练习长矛。一些柔然籍士兵,则多了弓箭的装备。
  特种兵中,炮兵依旧按飞骑炮队配备,挽马驮马拉炮,骑马步兵保护炮兵,而炮兵本身也配备滑膛枪及刺刀,随时肉搏。工程兵则配备铁勒熊枪,这种武器的射击距离和精确度都不高,但是有一件好处,近距离作战威力极大,基本没办法躲。工程兵基本不承担主攻任务,这种枪狭路相逢自有大用。
  山东的武备学堂,这时也已经建立起来,由艾德等四名教习担任教官,对部队全体军官实行轮训制,轮番到学堂里接受教育。在部队里,则是由瑞恩斯坦带领的一千名雇佣兵担任教官,对士兵及下级军官进行操练。瑞恩斯坦本人,另外担任部分军官的教导,以及参谋的培养。
  北洋陆军建立之初,赵冠侯和瑞恩斯坦就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北洋军第一忽略参谋部的作用,参谋部的设立一如旧军的幕僚,多是请一些名士担任谋臣智囊。为主官出谋划策,或是写说贴条陈,并不具备现代参谋的用途。
  另一个问题,则是忽略兵站补给,沿途行军,全靠地方支应粮台办差,对于预设兵站、仓库,全无概念,而这两点则是山东第五镇尽量避免的短板。兵站暂时只能在自己省内修,至于参谋人员,就交给瑞恩斯坦培养。
  在人事上,原本赵冠侯认为,袁慰亭给了一镇又一混成协的编制,一个混成协统制,实际比镇统制只低半格,应该是打破了脑袋要出去。不想他宣布这个消息后,部队内有资格出去做协统的纷纷上门来疏通关系,却都是把这个统制往外推。
  各带兵官之间,充分发挥了齐鲁圣人故乡,温良恭俭让的良好道德风范,向赵冠侯介绍着同僚的诸多优点,保举着自己的同事去担任此职,同时表示自己与大人一条心,坚决不会动。
  赵冠侯初时不解,还是姜凤芝一语道破“这有什么难想的。我爸爸在北大关立场子,有他姜不倒三字罩着,徒弟们跟着他混,有吃有喝,什么事不用自己走脑子。若是离开我爹,自己去外面跑码头,没了这个关照,江湖上的面子可给可不给,还得自己去照顾一帮小的。做的好了,那是你应该的,做的稍微有一点不好,就得挨骂,说你比起当初老爷子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这个受气的官,可是没人乐意干。”
  第五镇能拉起来,是因为赵冠侯有简森和四恒的关系,背后又有袁宫保和庆王做靠山,可以搞来洋人的资金支持,有庞大的财力注入。要保举谁的前程,密折一上,立刻就保。在这个团体里混,不管是官还是财,都不成问题。
  出去立山头,一切都要自己来且都在山东这一省之地,难免发生摩擦。想想也知道,谁又碰的过赵冠侯,到时候只要随便丢个奏片上去,就是个革职的罪过,这种遭瘟官,没人乐意做。
  赵冠侯只好在团体开会时,再三承诺,混成协出去,一如闺女出阁,依旧还是自己的人。缺钱缺粮缺武器,绝对会给予帮助,绝对不会为难。防地上,两下划分清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最后,还是商全出来道:“这个倒霉的事总得有人做,不做的话,说不定朝廷又委了人下来抢位子。我先上去,把协统的位子卡在手里,不便宜外人。但是我话放到这,混成协,就是咱第五镇的步兵第三协,大人有令,商某肯定遵从。如口不应心,天诛地灭。”
  他是小站旧将,论年纪资历,都在赵冠侯以上,又在普鲁士留学,若是跳出来自立门户完全可行。他这么公开表态支持,让赵冠侯极为感动,商全却道:“大人,商某这人就认一个道理,人知恩不报,不如畜生。就冲您为这个团体做的这些事,我商某要是跟您玩心眼,老少爷们不能容我。我混成协的人事、财政权全在镇里,听您安排。”
  话虽如此,赵冠侯也自会做人,混成协的一切事务,他并不过问,只让商全放开手脚去做。至于要人要枪要钱,有要必给,并不为难,因此混成协建设的也非常快。
  第五镇自己的两协,按编制为第九、第十。第九协协统,赵冠侯保举的依旧是淮军旧将任升,第十协,他本想保举张怀之,不想朝廷里却派了个扶桑军校留学生贾懋卿担任第十协协统,同时又派了一个名为马艮的,担任第五镇的体操教练。这是朝廷任命,不能阻拦,但赵冠侯也自酬功。保留张怀之第五镇炮兵第一标标统之外,另任命其为第五镇副统制。
  这时的体操一词,实际是指军操,就是包括队列和刺杀搏斗等技术,都为体操。马艮本人是技击中人,习拳练跤,手下据说很是来得,但是第五镇有王五以及几名他的好友在军中,对于这些后进武师并不怎么看重。
  至于贾懋卿由于在扶桑学的是工兵科,更为第五镇官兵所轻视,甚至有:一个修桥的,一个卖大力丸的,就想来我们山东做监军。这样的不屑言语,军官未至,上下矛盾已现雏形。
  好在朝廷里派来的人不多,除了这两人外,就是二十几个拿了八行下来的,赵冠侯为此特意设立了一个副官处,专门安排这些黄马褂,每人按照哨官待遇,每月拿百十两干饷,不用干活,也拿不到权,彼此都很满意。
  其他干部中,霍虬的资历本来可以提到标统,但他坚决不受,只做赵冠侯警卫营管带。高升则任副官处总办,袁保山兄弟,任步兵第九协步兵第一标的正副标统。
  杨福田任第二标标统。孙桂良则为骑兵标标统,实际上,话事权依旧在孙美瑶手里。李纵云任步兵第十协帮统兼步兵第一标标统。余者管带、哨官一层的军官,皆是当日炮标旧部,或是亲兵哨一起过来成立队伍的老班底,基层军官,皆为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