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984

  “太傅,我想与你谈一谈。”薛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量地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但簌簌发抖的身体,仍然表明着他此刻的愤怒程度。
第四百八十六章:既要斗争,又要团结
  李泽挥了挥手,帐内众将纷纷退出,须臾之间,偌大的中军大帐之内,便只剩下了李泽,公孙长明,秦诏,李泌,薛平五人。
  “薛兄,什么事如此紧张?”李泽心知肚明,却是明知故问:“扎营之前我特意去看了陛下,陛下精神头儿可比昨日要旺健了许多。”
  “太傅,那些人在长安本来已是受尽了惊吓,何故要再次羞辱他们?”薛平逼近一步,瞪视着李泽:“文松堂堂四品吏部侍郎,竟然被当众鞭打,颜面无存,梁晗何故如此跋扈,只怕这于太傅的名声也有碍吧?”
  听着薛平的质问,李泽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淡去,转身从案上抽出一份报告,塞到薛平手中:“薛兄恐怕有所不知吧?这个文松哪里有半点受了惊吓的样子,在营中肆意枉为,挑三捡四,不是说这里待遇差了,便是说饭食是喂猪的。嘿嘿,我们武威军营之中的伙食一向都是一个标准,我吃得,你薛兄吃得,他文某人就吃不得?”
  “他初出长安,不懂武威规矩。”薛平辩道。
  “好,且当他不知我武威规矩,但当众殴打有功将士又如何说?被打的校尉自我起兵武邑之时便参军,参加过横海战事,瀛州战事以及这一次与宣武的所有战斗,立下功勋无数,居然被文松当众殴打,淬面。”李泽愤怒地道:“这就是四品大员的作派吗?殴打军官不说,还在营中串连,鼓噪,意图挟数千人威逼于我,这是什么罪过?”
  薛平有些张口结舌,他收到的情报,却只是文松被梁晗殴打,至于为何发生这样的事情,却是只字未提,那里知道这内里还有如许多的曲折。
  “其人论罪当斩!”李泽冷冷地道:“梁晗只打了他一顿鞭子,当真是便宜了他。只不过依我武威律法,一罪不两罚,否则我早就传令卫州,以军法将其当众斩首了。”
  看到薛平被李泽怼得有些失魂落魄,秦诏心下不忍,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对薛平道:“薛侍郎坐下说吧,那个文松是个什么玩意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正经事办不了多少,贪赃王法的事情倒是数不胜数,当年我左武卫官员晋升,考评,多受他刁难,不送他一些银钱,铁定便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刚刚我还跟太傅说,这样的人,当真是揍得好呢!”
  薛平看了秦昭一眼,叹了一口气:“那这倒也罢了,是我偏信偏听一面之辞了,太傅还请恕罪!”
  看到薛平服软,李泽大度地挥挥手:“坐下说,坐下说,薛兄,咱们两个是并肩战斗多年的战友,情谊深厚,何必为那么一个腌攒货色伤了和气。”
  “文松不堪入目倒也罢了,但那么多的文武官员,现在都被扣在卫州所谓何事?”薛平却不坐,依然昂然站着,问道:“眼见着镇州朝廷便要新立,到处都差人手,便是武威治下,官员也是缺口颇大,这些人如果来到镇州,必然能缓解这些缺口。”
  “来当然没有问题。”李泽微微一笑道:“但必须要先过了审查这一关,谁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屈膝事敌了的,又有多少探子间谍?不审查清楚了,如何能让他们到镇州来?我们这边即便官员缺口再大,也是宁缺勿滥。”
  “太傅何必一口就将这些人都打成了叛贼?”
  “我岂会如此武断?”李泽大笑:“左仆射王铎王公英雄无畏,现在正在往镇州来的途中,监门卫中郎将高象升身受重伤,如今在卫州养伤,裴矩请了最好的医师在照料,一俟其伤势好转,便能立即来镇州。薛侍郎,正因为这件事关系到所有人的名声以及以后的前途,所以才要一个个的审查清楚了,没有问题的,自然不怕审查,有问题的,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再来镇州。”
  薛平看着李泽坚定的脸庞,终于是丧气的一屁股坐了下来,楞怔了半晌,才从怀里抽出了一张纸条:“这上面的六个人,薛平以身家性命保证,他们绝不会以身事敌,如果以后太傅查出他们是叛贼,薛平甘受连座之罪。”
  李泽接过纸条,瞟过上面的几个人名,正欲开口,公孙长明却是从后面钻了出来,笑道:“薛侍郎,您在武威久矣,岂不知武威制度在人上。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来,不管是谁,都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这些人来自长安,良莠不齐,自然都要一视同仁,受到审查。岂能因为某人的保举便荒废了律法?如果薛侍郎保举几个,秦将军保举几个,或者其它人在来保举几个,律法威严,岂不是荡然无存。”
  薛平抬头愤怒地看着公孙长明。
  李泽心中也是恍然,心道好险,差一点儿便上了薛平的当。
  先前所谓的愤怒,所谓的为文松鸣不平,只怕就是为了这一刻这张纸条上的六个人所打下的伏笔吧?薛平压根儿就不在意文松其人,其真正在意的是这六个人。他先以文松此事与自己较劲,然后作出让步,却是准备在这里让自己水到渠成的也做出让步,来一个相互妥协呢!
  不得不说,薛平在这段时间与自己的斗争之中,斗争艺术是日日见涨啊!
  秦诏与薛平一齐告辞离去,并肩行走在大营之内。看着薛平有些垂头丧气的模样,秦诏不由得安慰道:“薛侍郎也不用太着急,太傅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不过是审查而已,他们只要立身甚正,自然能脱颖而出。”
  薛平叹了一口气:“秦将军,过了这个村儿,哪还有这个店啊,这就跟你打仗一样,战机稍纵即逝,溜走了,就溜走了,不会再回来的,想等到下一次机会出现,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去。而且以我们现在的状况,等得起吗?”
  “薛侍郎的意思是?”
  “秦将军,镇州朝堂新立,太傅又要进行政改,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官员空缺位置,这个时候,就看谁能坐得多一些了。我们本来就势力薄弱,如果这些人能过来,不管好歹,至少也能占住一些位子,可现在,人都过不来,还谈什么其它?太傅把这些人摁在卫州,意思也就在这里了,等到镇州这边尘埃落定之后,他们即便到了镇州,又还能济得多少事呢?”薛平看着高挂当空的明月,眼里忧虑挥之不去。“秦将军你不帮我说话,倒是跟他一个鼻孔出气。”
  秦诏懗然道:“我,我倒是没有想这么多。”
  “李泽要进行的政改,必然会将武威的那一套引进到朝廷中来,我在武威久矣,对这些事情清楚得很,武威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候甚至是一个萝卜占着几个坑儿,将官员的数量,往最精简里压制。我们没有人占住这些位置,自然便是武威的人填上,一旦填上了,想再挪开,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哪现在怎么办?”秦诏道:“看起来太傅压根儿就没有松口的意思,这件事在大道理上,他又的确是站得住的。”
  “过几天左仆射他们的队伍就会追上来了,到时候与他哪去讨讨主意吧!”薛平呆立半晌,终究还是无法可施。
  寄人篱下,实力不济,说话自然不响,如之奈何啊!
  “政改之后,就是军改。秦将军,在军改之上,你的主意一定要正,到时候你独掌一卫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一卫里的部队,你可只能要你原来的部属,切不能让李泽往里面掺沙子,他们可是最擅长这一套。”
  “就算做到这一点又如何?到时候他直接给我换一个位置不就得了。”秦诏一摊手道。“就像我现在是左武卫大将军,赶明儿他调我去骁卫,我还能不去吗?”
  “自然不去,到时候,我们自然会群起反对。”薛平冷冷地道。“这个乱世里,军事力量是一切的基础,我们能够倚仗的,也就只有你和韩琦的河东军了,韩琦入朝为官,李存忠会接任河东军,到时候肯定也要改编成一卫,有两卫兵马在手,我们也就有了与李泽扳手腕的资格了。”
  “太傅或者没有你想的那么险恶?”秦诏有些不安:“大敌未去,我们内部却斗个不休,这不是好事情啊!”
  “秦将军,如果内部铁板一块的话,你觉得会是皇帝陛下的铁板一块还是太傅的铁板一块?”薛平道:“既要斗争,又要团结。对外是我们团结一心,对内的时候斗争也需激情满满。只有不停地斗争,才能给持住一个勉强平衡的局面。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真成了太傅的铁板一块,就算他不想造反,他的部下也会逼着他造反的。反之如果成了皇帝陛下的铁板,你以为皇帝陛下不想宰了太傅吗?所以,我们这也是为了太傅好,为了陛下好。”
  秦诏听得头都大了,他虽然位置极高,但以前就是单纯地带兵而已,哪里经历过这样酷烈的政治斗争?
第四百八十七章:双簧
  镇州,原有的真定郡王府被改造成了皇帝临时驻驾的别宫所在。
  原本的真定郡王府,就几乎占据了半条街,现在更是将整个街道完全占据了。以真定郡王府为中心,大批的房屋仍然正在兴建当中。
  李俨是被用软榻抬进来的,穿过宽大的广场,看到高大的宫殿门楣之上太极宫三个字,眼圈儿立时便红了,挣扎着从软榻之上坐了起来。
  比起长安城中真正的太极宫,这里,自然差了不止是一点点,但那三个字却是仿着长安城中的那块匾额来的,怎能不让他为之动情呢?
  看着潸然泪下的皇帝,李泽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镇州不比长安,过于简陋,也只能因陋就简了。这一片儿是太极宫,也是以后陛下处理国政的地方,东边那一片,则是东宫,以后供太子居住,西边那一片是掖庭宫,延寿宫,是陛下平时休沐所在。因为时间的问题,暂时还只是把这些地方赶了出来,其它的,就要稍待时日了。”
  李俨微微点点了头,又重新躺了下来。
  李泽转身看着身后一步的镇州刺史袁周,语气之中略带着责怪:“袁刺史,外边供百官居住办公的地方,怎么到现在还只是有了一个雏形,照这个速度下去,啥时候才能完工呢?”
  袁周低头道:“太傅,非是袁周不尽心,实在是前一段时间前方一直在打仗,太傅也知道,今年一年以来,我们只是在春耕的时候,稍微空闲了一阵子,其它的时间,一直都在战斗,武威治下,无论官员也好,还是子民也罢,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支援前线作战当中,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是捉襟见肘,而要兴建这些官员署衙,耗费极大,所需人力更众,镇州这边已是竭尽全力了。”
  “说得也是!”李泽道:“现在战争结束了,接下来要加快速度兴建,你预计要多久才能全部竣工?”
  袁周苦笑道:“太傅,人力是足够了,但却没钱啊!今年打仗,可是将我们的一点家底给打得干干净净,前几天我向度支司要求拨款,被度支司给驳回来了,度支司那边说,现在首先要紧着抚恤,紧着战功赏赐先支应着,这些是万万不能耽搁的。”
  李泽勃然变色道:“夏荷是这么说的吗?”
  看到李泽发怒,袁周立时低下头去,倒是软榻之上的李俨软软糯糯地开口了:“太傅,先要抚恤战死士卒,赏赐有功将士,这是应当应份的,否则以后还如何让他们英勇奋战呢,这边,慢一点就慢一点吧!”
  “陛下仁慈。”李泽转身冲着李俨拱手道:“但陛下这边也不能懈怠了,等臣回到武邑之后,一定会想办法调度资金。”
  李俨点了点头。
  “袁刺史,有了钱,有了人,你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完工?”李泽问道。
  “至少一年!”袁周道。
  “什么?还要一年?难不成你是准备让我和文武百官们都在外边搭军帐办理公务吗?”李泽呵斥道。
  “太傅,卑职只有这个能力,实在没有办法再往前提了。”袁周一副死猪不怕干水烫的模样盯着李泽,大有您要不满意,便换一个镇州刺史好了。
  “你,你……”李泽倒是被他怼得说不出话来了。
  一边的薛平嘴角噙着冷笑看着李泽与袁周两人一唱一和的卖力表演,另一则的田令孜也是紧紧地抿着嘴,故意转头去看着别的地方。自从满嘴牙齿在壶关差不多都被刺客一肘子打落之后,他现在倒是越来越少说话,一般情况之下都是紧紧地闭着嘴巴。
  他们两个都是政治经验极度丰富的人,只是听了李泽与袁周的一小段对话,再看看外面的场景,便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李泽这是要在制造两个政治中心了。
  一个是皇帝所在的镇州,一个是他李泽所在的武邑。
  李泽不好公开这样做,所以授意袁周弄出了这番光景,让朝政根本就无法在镇州正常开展,正如李泽所说,总不能让他堂堂太傅在外面支军帐吧?
  那怎么办?
  当然只能回武邑去。
  李泽一回武邑,决策机构必然也随之转向武邑,镇州的皇帝便形同虚设,这是赤裸裸地要架空皇帝的意思。
  但能怎么办?
  人家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真是没钱吗?
  这一路之上,薛平看到武威拿出来赈灾的物资都是极其充沛的,那些以工代赈的百姓,不但能吃饱饭,甚至还能吃上肉,这像是没钱的样子?
  软榻之上的皇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一年便一年吧,朕这身子骨,也需要时间静养,实在是没有精力来处理国政,在壶关的时候,朕便说过,国事一并托附给太傅。”
  “陛下勿需担心,尽管安心养好身体,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呢!这朝政,总还是需要陛下来拿大主意的。眼下的情形,臣倒是只能先回武邑,但一定会时时向陛下请教朝政大事的。”李泽笑吟吟地道。
  大事才来请教,小事自然就不必了。但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难道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吗?
  得到了皇帝首肯,李泽心情大好,陪着皇帝一地一地的查阅,直到皇帝乏了,这才告辞离去。
  李俨被安置到了延寿宫。躺在床榻之上,随行的太医给诊了脉,又亲自服侍着李俨喝完了药汤之后,也退了出去。
  整个别宫,大体之上都模仿了长安的皇城,只不过是一个缩小版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