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984

  “很多东西都是公开的,你甚至可以在书铺子里买到这些书藉,当然,他们也有密而不宣的东西,至于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高象升道。
  “高将军,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方便跟我说吧?”向真微讽道。
  高象升微微一笑:“即便是知道,有时候也要装作不知道,都虞候,你着相了,看破不说破,其实从他们公开的资料之中,你便能窥个大概了。”
  “高将军也是义兴社员吗?”
  “你觉得即便是我想加入,他们会要我吗?”高象升半开玩笑地看着向真。
  “那倒也是。”向真失笑道。
  有些人的地场,基本上从他出现开始,便已经注定了,哪怕他想改弦立辙,也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
  马车缓缓地在宽阔的大道之上行驶着,道路两边种植了许多碗口粗细的大树,但枝条却很稀疏,很多还只是一个树桩桩,廖廖无几的几根枝条之上,绿意倒是颇为盎然。但是越往里走,绿意便愈发的旺盛起来,很多大树,已经长出了枝冠子,在地上形成了一团一团的阴晾的地方。两边的树下,都有一条浅浅的沟渠,内里清水淙淙流动。
  越往里走,人气儿也便越来越浓了。
  干净!这是向真的第一感觉。
  街道之上纵然不能有一尘不染来形容,但却也是极为整洁,不时便能看到一些穿着绿色号衣人的提着撮箕,拿着扫帚在街道之上徘徊。广州城自然也是繁华的,比起武邑来也并不差,但给向真的感觉就是广州城中杂乱无章,而这里,却是井然有序,处处都能隐隐地透露出来一种无形的规矩。
  “这些人是清洁工!”高象升笑道:“都是一些不能劳作的老人或者是伤残不能从事体力活动的退役军人,这些人负责整个城市的清洁卫生,每个月所得,足以养活自己。像伤残军人,还另外有伤残补贴,别看他们看着这些贱活,但日子,过得其实是很滋润的。都虞候,别小看这些事情,正是这点点滴滴的不起眼儿的小事,使得李相的名声如日中天,在我们这里,你可以骂官府,可以骂皇帝,但你要是说一句李相的不是,保管你马上便会挨一顿揍。打你的,便都是那些市井小民。打完了你,你还没处儿说理去。”
  “如此邀买人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向真叹道。
  “但不能否认,这都是惠民之举,都是治世之象啊!”高象升道:“所以都虞候,我们任重而道远。如果李相自己不犯根本性的错识,我们扳倒他的机会,压根儿就不存在。所以不管是薛尚书还是韩尚书又或者是我,制定的策略,都是制衡而不是扳倒。说句实话,没有了李相,朝廷只怕立马就会垮掉。李相手下的那些人,真是有胆子马上拥立李相之子更进一步的,正是因为李相如今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如此下去,只怕一切最后都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向真并不认同。
  “我们仔细研究过李相这个人,他似乎对于那个位子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在于他亲手构画的这个世界能否按照他的意愿向前走,如果是按着他的意愿,对于能不能坐上那个位子,他毫无兴趣,当然,如果有朝一日变了模样,需要他更进一步才能完成他的梦想的话,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高象升沉吟了片刻:“这是薛平薛尚书对李相的判词。”
  “那我们现在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向真反问道,“岂不是毫无意义?”
  “当然有意义。”高象升道:“如果外部的实力足够强,强到让李相感到,只要他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便会让他一手打造的这个世界被颠覆,被毁坏,重新陷入到战火,伤痛,饥饿之中的话,他就会熄灭这个想法。因为他看重这个国度比他个人的荣辱更要重要。”
  向真有些诧异于高象升的说法。
  对李泽的这个评价,可谓是极高极高,几乎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了。在向真看来,或许只有圣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
  李泽当真如此?
  “所以都虞候,我们虽然竭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在朝廷内努力营造与李相对立的力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反对李相,想把他拉下马来。这一点,接下来不管是薛尚书还是韩尚书都会对你更详细地说明的。我们与李相,是和而不同。在一统天下的进程之中,我们可以成为李相的马前卒,在治理天下直达太平盛世的过程之中,我们愿意为李相效犬马之劳,只要李相不篡位,我们就是他最有力的帮手,如果他想图谋不轨,我们就会变成他最强大的阻力。这一点,你跟向帅一定要讲清楚。我们也希望向帅能够加入到我们这个集团中来。”
  “这番话,在岭南的时候,你怎么不亲自跟我父亲提起?”
  “如果不让都虞候领略一番这边的风景,我说得又有什么说服力呢?”高象升摊了摊手。“只有你亲眼看了,亲身体会了,才会更有感触,而由你去说,比我说,就要好得多了。”
  向真沉默了下来。高象升的话,与向氏集团对于整个形式的判断,可是有着不小的出入的。
  “我会好好领略的。”思忖半晌,向真点了点头:“高将军,在你看来,朱温他们绝对不是你们的对手吗?”
  高象升微笑道:“都虞候,我们这些人拼命地拉拢你们,并不是因为我们打不过朱温,也不是因为打不过你们。即便是你们与朱温联合起来,我们照样不惧,我们这样做,在李相看来,可以尽快地一统天下,然后与民休息,而在我们看来,则可以有一支与李相抗衡的力量,阻止他反唐自立。当年高骈高大帅离世的时候,说李相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我们啊,努力地想让他成为治世之能臣。”
第六百八十章:初次见面
  高象升的一席话,让向真有些失神。在之前,他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些人的想法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权力的斗争,历来就是血淋淋的,薛平韩琦他们在与李泽的斗争之中失败得很彻底,而在失败之后,便隐藏着无数人的流血牺牲。别看薛平韩琦他们毫无无伤,但支撑他们的势力,可谓是损失惨重。
  比如薛均一族。
  比如司马范一族。
  向氏集团一直以为朝廷之中的保皇一派与李泽是誓不两立的,在自己失去了争斗的能力之后,便急于寻找外援,以为保皇一派注入新的活力。
  但今天,他却突然发现,事实似乎与他们想得有些出入。
  但此刻的向真,却并没有生出太多的反感之心。因为从海兴上岸以来,他能够感受到的,便是李泽治下的富庶,强悍,无处不在的规矩,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而这些,都让他感到震惊与恐惧。
  他有些理解高象升这些人的想法了,这样的一个李泽,如果硬来,只怕是根本就无法战胜的。到头来,弄得一地鲜血,满地鸡毛,反而会一无所获。
  相反,用软刀子,或者效果就要好得多。
  每个人都有软肋,没有软肋的,只有圣人和恶魔。
  李泽的软肋,如果真象高象升所说的那样,将这个天下的平安喜乐,看得比自身的荣辱得失要重要得多的话,那么,的确是可以大作文章的。
  这样的李泽,或者在他百年之后,会被后人称呼为圣人吧。当然,前提是高象升他们的谋划,能够成为现实。
  “前面就是外城了!”高象升指着前方出现的一道高大的城墙,穿过外城,还有好一段距离要走,才能抵达他们的目的地。“现在的皇宫,也就是李相的公厅所在地,就在这条路的尽头。”
  宽敞的武邑大道穿过了城门,继续向前延伸着。
  身后,传来了急骤的马蹄之声。
  “高将军,向都虞候,是李相他们回来了。”负责护送他们一路归来的一名沧州官员,已是翻身下马,垂手恭敬的立于一侧。
  高象升一愕,与向真两人跳下了马车,站在道旁。
  数十骑自远处风一般的卷来,临到城门处,遽然勒马。
  “高将军,你可回来了!”一个爽郎的笑声从领头的一个年轻人的嘴里传出来,向真抬头看去,那年轻人却已经是翻身下马,大步走向了高象升,而在他的马背之上,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怀里抱着一捆粟米,正好奇地盯着高象升看着。
  高象升的面容的确有些丑陋,从大火之中捡了一条命的他,一副相貌却已是被杀得面目全非,一只手也不大利索,一般人看到他,只会心生恐惧,这个小男孩却极是特别,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极是好奇。
  “见过相爷。”高象升抱拳,一揖到地。“无令归来,还请相爷恕罪。”
  高象升这话里有着几层意思,而最深的那一层,自然便是带着向真一齐归来。他们一些人密谋着为小皇帝找一个实力强劲的岳父可是瞒着李泽的,要是李泽翻脸不认人,说起来,他们还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当然,高象升也很清楚,既然他们从海兴上岸之后,能一路走到武邑城外,便已经很能说明李泽的态度了,要是李泽不愿意,他们在海兴上岸之后,只怕就会马上又被扔到另一艘船上给打发回去。
  能平安地抵达这里,自然是因为得到了李泽的首肯。
  “高将军行事,每每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李泽双手扶起高象升,眼光之中大有深意地看着他:“就像数年前一般无二,你那时出现在武邑,也是让我备感惊讶。每次你这样突如其来,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想起旧事,高象升一张丑陋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当初他找到李泽的时候,的确是李泽最为虚弱的时期,那时的自己,不论是在武力还是在财力之上,都给了他极大的帮助。
  但今天,李泽提起这事,却也是在提醒他,这样的让人感到惊喜的事情,最好不要再有了。
  情份,可是愈用愈薄的。
  一旦情份没有了,可就只剩下公事公办了。
  “相爷,这位便是岭南节度使向训向帅的大公子,岭南军都虞候向真。”高象升侧跨了一步,让出了地方。
  向真叉手行礼:“末将见过相爷。”
  一个是朝廷亲王,总揽朝廷政务的宰相,另一个却是地方军的一名都虞候,两人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不是因为向训的关系,向真只怕连站到李泽面前的机会都没有。
  “向将军请起!”李泽虚扶了扶,“一路远来辛苦,向帅身体可好?”
  “谢相爷垂询,家父身体康健,每日不舞枪弄棒,就会闲得发慌。”向真微笑着道。
  “那就好。”李泽笑着回头指了指身后:“介绍一下,那个壮的是章回章公,礼部尚书兼武威书院的山长,那个瘦的,是公孙长明。”
  章回与公孙长明并没有下马,只是在马上淡淡地拱了拱手。
  这两人显得很淡漠,向真却是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地向两人行了一礼。
  李泽身边的两大谋士,便是章回与公孙长明,现在武邑政权的所有规划,政策,战略方向,几乎都出自这个三人组,他们三人,几乎便可以决定朝廷的一切。在来此之前,向真便知道的清清楚楚。
  只不过眼前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手握大权的人物,章回穿着草鞋,裤腿之上尽是泥巴,身上还沾着粟米的枝叶,敞着衣衫,黑乎乎的胸毛与大胡须交相辉映,一双铜铃般大小的眼睛瞪得溜圆,公孙长明却是干巴巴地瘦得跟一个麻杆似的,两只眼窝深陷,看人的时候,总是眯起眼睛,让人一看不禁便有些心寒。
  站在这两人的面前,向真能体会到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实在是至理名言。
  看似莽夫一个的章回,却是这个世间最有学问的一个人。看公孙长明,论学问,亦是不输给章回,论手段,比章回要更加阴毒许多。向真可是听自己的父亲讲起过公孙长明当年在关外的杰作。
  这样的人物,却也甘心为李泽手下。
  “向将军远来辛苦,便先请去驿馆歇下,随后自有安排。”李泽拍了拍手,看着高象升道:“一事不烦二主,便还是劳请高将军多辛苦一下了,驿馆那边,早已经安排好了。”
  “是。”高象升躬身领命。
  李泽大笑着翻身上马,看着向真道:“武邑亦有好风景,向将军不妨先休息几日,将养好精神,咱们再谈正事。”
  不等向真回话,李泽已是抱着儿子,打马入城而去。
  看着年轻得让人嫉妒的李泽,向真有些失神,半晌才道:“这便是李相吗?”
  “自然便是。”高象升点了点头:“今年不过二十有二。”
  向真重重地吐了一口气,他已经三十六了。
  “都虞候,我们先城内城安定下来,李相既然这么说了,这两天恐怕就不会召见你,正好,你可以先见一下薛尚书,韩尚书,好好地计罗一番。”高象升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