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984

  “放心吧李相,不会动用那些力量的,只不过是发动群众,弄一些可以博大家一笑的事情了,无伤大雅。”
  “虽然如此,也要有分寸。”李泽敲了敲桌子。
  “当然,章循也跟我说了,王明义还给他出了另外的主意,只不过是一时之间来不及,接下来他还会另寻财源。”公孙长明道。
  “王明义那家伙,为赚钱啥都敢做,他又出了什么馊主意?”
  “找商人,帮着这些人做些宣传。”公孙长明笑道:“章循已经有目标了,花满楼与竹苑,现在不是人脑子快打出狗脑子了,大唐月报要是愿意跟他们做做宣传,相信他们是肯出大价钱的。”
  “这还算是一个正经主意。”李泽点了点头。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事情还是不靠谱的,看起来接下来大唐又要多开辟出来一门生意了,那就是广告。一旦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那跟风者必然会众多起来,大唐月报,只怕就马上成为抢手的香饽饽,以后慢慢地变成周报,日报,也是可以的。
  这件事情过后,还要是将章循从这些事情之中摘出来,他负责审查就好了,这些具体的俗物,还是要抽调其他人来做,做生意,章循还是不太擅长的。想要把报纸这行做大做强,还得找像王明义那样对商业有着极其灵敏嗅觉的人才行。
  再往后,不妨可以允许民间自己办报纸,当然,审查是不能放松的,可以让大家一齐赚钱,但舆论是一定要掌控在朝廷手中的,万万不可放任自流。话语权这种东西,是一定要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放心的。清流物议,看不见摸不着,但他的影响力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引导得当,便能成为巨大的帮助,要是失控了,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嗯,有些熟悉的味道了,李泽也不禁开心了起来。心情大好的他,拿起了第一份文书,提起笔来,看着公孙长明道:“开始做事!”
  公孙长明微笑着一躬身,退了出去。
第七百三十四章:忧心如焚
  敬翔弯下腰,从田地里扳了一块土坷垃,两手一搓,土坷垃便化成了粉粒,簌簌地从手掌之间落了下来。
  脸色阴沉之极的敬翔行走在田埂之上,本来应当是青苗如毯的时候,但田间,青苗却是稀稀疏疏的,一些裂缝已经清晰可见了。
  一个老农躬着身,挑着一担水走了过来,将桶搁在田间,用一个木瓢从桶里舀出水来,给青苗浇着水。
  敬翔走过去探头往桶里一瞧,不过半桶水而已,昏浊不堪,倒是一半泥巴一半水。
  “老丈,怎么这水如此模样?难不成没有水源吗?”敬翔问道。
  看着敬翔的穿着打扮以及身边跟着的几个人亦是气宇轩昂,那老丈却是赶紧丢了木瓢,叉手行了一个礼。“这位官人,这老天爷要为难我们哟,从过年后,三个月了,没下过一场雨,哪里还有什么水源哟,这还是小老儿去岁之时,看到雪比往年薄了许多,就知道不好了,便挖了一个坑,攒了一些雪水。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几个月不下雨啊!”
  “老丈是老把式了,有经验,可我这一路走过来,怎么没有几个像老丈那样都挖坑伫存一些雪水呢?”敬翔不解地问道。
  老农苦笑一声:“官人有所不知啊,大冬天的,好多人连件厚实一些的衣物都没有,怎么出来挖坑?坑没有挖出来,人倒是冻死了。”
  敬翔仰天长叹了一声,没有再言语,转过身子,步履有些蹒跚地走了开去。
  一直走到官道之上,敬翔终于忍不住心里的愤怒了,将手里的马鞭重重地掷在地上,看着身侧的吴健,怒道:“若不是今日微服出来走一遭,你敢相信你看到的吗?今年的旱情,明明在去年,朝中农官,司天监都有警示,朝廷也拨了钱整修水利,水渠呢?水渠哪里去了!”
  飞起一脚,将官道上的一块石头踢到路边原本应该是水渠的地方,哪里,塞满了泥巴,枯黄的野草横七竖八地充斥其间。
  “敬相,我们户部是将钱拨付下去了的,此事是我亲自经手的,据我所知,工部也没有克扣,如数下发到各地了。”吴健道。
  “是啊,朝廷给钱了,但要整修的水利工程,却根本就没有动。吴健,这里是长安县啊,这里距长安城才有多远啊?他们就敢如此糊弄朝廷,城效修了水渠,糊弄一番,便号称将整个县的水利都完成了,大把的钱塞进了自己的荷包,胆大妄为到如此地步,真正的匪夷所思。”敬翔愤怒之极。
  吴健苦笑不已。
  工部会在事后查验项目,而户部则会审查帐目,但很显然,这两个部门都被骗了,或者根本就不是被骗了,而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了,也从这一件事中分到了一杯羹。
  “我要砍了长安县令的脑袋!”敬翔翻身上马,怒道。
  吴健却是一把拉住了敬翔的马首,道:“敬相暂且息怒,长安县的县令,姓代!”
  敬翔顿时怔住,半晌才颓然垂下首来。
  “这怎么得了啊?长安县是这样,万年县会好一些吗?八百里秦川会好一些吗?”听着敬翔的渭然长叹,吴健亦是忧惧重重。
  樊胜奉召匆匆踏入敬翔官厅的时候,看到的是满面愁容的敬翔。
  “敬相,出了什么事了?”樊胜很少能在敬翔脸上看到如此的无助的模样。
  “樊胜,你负责殿前司,难道就对这么名目张胆地贪渎一无所知吗?”敬翔看着樊胜,却是突然怒火中烧起来,樊胜是他的心腹,也是他的伙伴,反倒是让他一直淤积在心里的怒火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地方。
  他猛力地捶着桌子,吼道:“你知不知道,朝廷拨付下去的兴修水利的资金,被那些蛀虫都给贪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修,没有修啊。大旱将至,田地无收,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你敢想象吗?”
  樊胜打了一个寒战,半晌才道:“敬相,这些事情,不是我殿前司的职责啊,现在我们殿前司的主要力量,主要是在北方李泽治下以及在南方啊!这些事情,该是御史们的事情,官员是否称职,那是吏部的事情,我们只是要保证这些官员的忠诚就行了啊,别的事,我想插手,只怕就会引起事端啊!”
  敬翔颓然坐下,冲他摆了摆手。
  “罢了,是我怪错你了,我也是急火攻心了。接下来,你去好好的查一查,看一看,到底有那些地方,是真正地拿了钱做了事的,那些地方会受到旱情的影响,影响有多大,收成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有多少地方会绝收。”
  “好,我马上安排人去做这件事情。”樊胜点头道。
  “朝廷要预先做安排了。”敬翔低下了头,“否则,是会出大乱子的。你还记得二十余年前的那场大乱吗?”
  “当然记得!”樊胜道:“先是涝灾,然后是旱灾,好不容易缓过了一点劲儿,一场蝗灾又将所有人的希望给打碎了,连二接三的天灾,导至了席卷全国的大暴乱,大唐的崩溃,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
  “前车之鉴,后者之师,有些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连这样的钱也敢贪!”敬翔有些痛苦地道:“北方那边,情形如何?”
  樊胜看着敬翔的模样,小声地道:“敬相,您曾经去过北方,当知道那位,对于修建道路,兴修水利有着极高的热情,每打下一地,首先做的,必然是这些事情,他们那边的旱情,虽然也与我们一般无二,但从发回来的情报看,他们受影响甚小,田地里的青苗长势极好,水渠里一直有着水,所有的河流边上,都有无数的水车将水车起来,然后顺着四通八达的水渠,将水送到各个地方。”
  “这场旱情对他们难道就没有影响吗?”敬翔打断了他,在自己倒霉的时候,他是真不想听到最大的竞争对手却过得极其滋润。
  “影响当然是会有的,减产也是必不可少,但是不会伤其根本。”樊胜断然道。
  敬翔看着樊胜,半晌才道:“樊胜,你说说,要是再过上几个月,我们秋收无望,境内出现大批的流民,乱成一团,而我们最大的对手却衣食无忧,兵强马壮,他们会怎么做?”
  “这还用问,当然是提兵南下,趁火打劫,痛打落水……”樊胜骤然停了下来。
  “是啊,当然是要来痛打落水狗。”敬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去年年末的时候,唐兵在边境调动连连,屡屡挑衅,原来就是逼着我们做出应对,消耗更多的资源,粮草,银钱。他们那个时候的确不想打,但到了今年秋后,只怕就会真打了。”
  “敬相,我会一直死盯着那边的情况的,一旦有风吹草动,必然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情报。”樊胜道。
  “现在你把更多的资源向三殿下那里倾斜,协助他拿下鄂岳才是正经。”敬翔摇了摇头:“一旦我们自己乱了,北面肯定是要打过来的。如果我们自己不乱,能稳住阵脚,那么李泽就不会轻易动兵。”
  “是!”樊胜道。
  敬翔站了起来:“你去做事吧,抓紧所有的时间,桌子上有一封我写给三殿下的信,你派人送给他。他的步伐要加快了。”
  “明白。”
  “我现在就进宫去见陛下。”
  大梁皇帝朱温,原本就很肥硕,现在是愈发地胖了起来,坐在胡床之上,便如同一座肉山一般,让敬翔意外的是,今天,代超居然也在这里,旁边,还有另外一个人,是如今身为中书令的大唐降臣汪书。
  虽然汪书身为中书令,但却是一个空头相公,与代超与敬翔两人相比,实是不在一个级别之上。他更多的是朱温用来平衡代超与敬翔两人之间的纷争的一个润滑剂,当然,也是那些降了梁的原大唐臣子们的标杆。
  “老敬,你来得正好,原本我也要让人去叫你的。”朱温呵呵地笑着,招手让敬翔坐到了他的跟前。
  “不知陛下唤臣来有什么要事?”敬翔笑问道。
  “一些新的人事任命。”朱温道:“如今在潞州,石壮咄咄逼人,屡次进犯,前方颇为吃紧,我准备让禁军大统领杜荣去稳定那里的局势。”
  敬翔看了一眼代超,顿时明白了这份任命背后的意思:“杜荣若去,谁来接任禁军大统领。”
  “我准备让裕儿回来。”朱温道:“禁军大统领负责着整个长安的安危,统带着数万最为精锐的军队,不能假手他人。”
  敬翔站了起来,厉声道:“陛下,臣反对!”
  看着敬翔的神色,朱温倒是吃了一惊。过去敬翔即便与他意见不同,但也很少像现在这样疾言利色,而是会绕着弯子的劝自己,今日这看起来是有事儿啊?
  代超倒不意外,如今的情形越来越明显,敬翔是压根儿就不支持朱友裕的,而是更喜欢朱友贞,他当然不会支持朱友裕回来掌控长安禁军。
第七百三十五章:兄弟相制
  朱温费力地挪动了一下身子,让自己在胡床之上坐了起来,看着敬翔,道:“理由!”
  敬翔拱了拱手,道:“陛下,年前我曾给您上过一道折子,说道了今年有可能有大旱问题。”
  朱温点了点头:“我记得这事儿,你那个折子不是批复了吗?全部按照你的要求来的。有什么问题吗?”
  敬翔苦笑了一声:“陛下,昨日我去了长安县转了一趟,实际情况,触目惊心。”
  当下,敬翔便将长安县的水利设施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只是没有提长安县令的名字。“陛下,长安县近在我们眼前,便是如此,其它地方,只怕更加不堪,我已经让樊胜去查了,现在万年县的情况也已经反馈回来了,与长安县一般无二。其它地方的情况,最近几天,也必然会返回,以我的判断,只怕都不容乐观。”
  代超脸色微变,强笑道:“敬相,你只怕是危言耸听了吧?”
  “我亲眼所见,岂是危言耸听?代侍中,你如果认为我在撒谎,可以自己去走一遭,看一看!”敬翔怒道。
  代超顿时一滞,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对于敬翔的为人还是很清楚的,既然说了有这么一回事,只怕当真就是有这么一回事。
  敬翔看着朱温,道:“陛下,现在我唯一希望的就是,长安县和万年县只是个例,一旦这种事情是普遍性的,只怕就会出大乱子。一旦大规模减产甚至于绝收,必然会出现难民潮,流民潮。长安,洛阳等地,本来就是粮食净输入的地方,本地一旦在粮食产量之上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更加依赖于外面的输入。”
  听着敬翔的话,朱温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陛下,向南的步伐必须加快。”敬翔道:“现如今,三殿下已经在武宁站稳了脚跟,淮南也已经向三殿下投降,马上三殿下便会向鄂岳发动进攻,一旦拿下了鄂岳,便可以极大地缓解长安洛阳等地有可能出现的粮荒,我们可以取这些地方的粮食来补长安之不足。而仅仅是淮南,鄂岳明显是不足的,所以,我建议,大殿下此时不宜回长安,而是要立即率领麾下精兵,向荆南发动猛烈的攻击,拿下荆南节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