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984

  李泽笑了起来:“难怪人人都说你是铁母鸡,这帐算的?你是看准了耶律元现在不会拒绝,而且急于立功表现,所以将这个包袱甩给他!嗯,刘岩哪里,如果将他在莫州的祖宅发还给他,想来他也会很高兴的。”
  夏荷微笑着点头。
  “这个提议可行,将耶律元,刘岩所部,编练成一支骑兵兵团,同时从张嘉率领的右武卫骑兵之中也抽调出一部分,张嘉这一次的骑兵队伍之中不是有大量的大漠番族部众吗?”李泽道:“编练过后,以耶律元为主将,刘岩以及张嘉所部派出一将,两人为副,共同在辽东完成剿匪工作。”
  “如此的话,我们可以节省出大量的经费。”夏荷道:“还有一件事,就是以前你给我提过的债卷问题,这一次我想在辽东试试水。户部准备发行辽东建设债卷,为期三年。”
  李泽沉吟了一下道:“这种新东西,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投资?”
  “当然得给一些优惠!”夏荷道:“抛开小额散户不提,大额购买者,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在辽东之地的商品特许经营权。我想,这个诱惑,足以让那些大商户们趋之若骛,他们一旦开始竞购,立即会让债卷升值,这会让小散户受益,从而树立起我们债卷的信誉,以后再发行类似的债卷,即便不再给出这样的特许经营权,光是散户的购买,也足够让我们筹到足够的银钱。”
  “这个特许经营权的范围要加以限制!”李泽道。
  “当然,孙雷与王明义他们正在组织人商讨这件事情。”
  “第一批债卷准备发行多少?”
  “一千万银元。”夏荷道:“有了这笔钱,拿下长安之后的费用便有了着落。处理关中的事情,可比现在的辽东麻烦多了。”
  “你把这些事情整理成备忘录,先与各部尚书们过目。”李泽想了想,道:“毕竟这是开未有之先河,多听听一些不同的意见,总是没有坏处的。”
  “民间现在有大量的散钱被闲置,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夏荷笑道:“如果能把这些钱都收拢起来,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为此给百姓们一点点甜头,付出一点点利息,我认为是值得的。”
第九百八十五章:我要去辽东
  司农寺卿刘新眉飞色舞地坐在李泽面前。
  “李相,我想亲自带队去辽东一趟。”
  “怎么突然想到要去辽东了?”李泽笑问道。
  “常听李相说起辽东土地肥沃,只要经营得好,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大唐一个新的粮仓。”刘新道:“这几年,农学院里培养了不少的新作物,像玉米的本土化培植,已经基本完成了,而根据李相提示,农学院里摸索出来的杂交小麦也获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种植技术之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呢,在我们这边儿,农民们更相信他们多年来获得的经验,不愿意听我们的,我们下到乡间的学生,经常被农夫们骂得狗血喷头,狼狈不堪的回家,所以啊,我想带着这些学生,还有这些种子去辽东。那里的地方刚刚被打下来,想必老百姓们听话得很。”
  看着刘新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李泽大笑:“那里的确是刚被打下来,但哪里的农夫可没有你想得多,而且那边的人可不像我们这片的肯服王化,咱们这片儿,最多动嘴,在哪一片,人家只怕更喜欢动刀子,动拳脚。”
  “那好啊!”刘新却是欢欣鼓舞,拍掌道:“李相,咱们农学院的那些学生,可不是政经学院的那些弱鸡,打起架来,他们绝对一个顶俩儿,只不过在我们这边儿,他们不好动手而已,一动手,铁定被逮去坐监。辽东这个景象很不错,不服气,就打得他们服气,不想种田的,就有鞭子抽着他们种。反正现在哪里还没有建立起秩序来,可以用非常手段,只要熬过一年,等到收成一出来,这些人必然心悦诚服,对我们死心塌地。”
  李泽哑然。
  武威书院在他们的山长章回的影响之下,不但头脑发达,四肢也都发达,即便是刘新嘴里的政经学院的那些弱鸡,也一个个好斗得很。
  武威书院论道,一般是先动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这些都不能达到目的之后,这些学富五车的家伙,立时便都褪化成了没毛的野兽,妄想用拳脚让对方服从自己的真理。而学院并不禁绝这样的斗殴,只是不许动武器。
  “如果你愿意去,哪就去吧!”李泽无可奈何地挥挥手,“不过现在哪边的确还乱得很,一定要注意学生们的安全,万不可单独行动,培养这样的一个学子,可是真不容易的,能让你带出去的,也一定是其中最优秀的。”
  “这一次我准备把这一届的全都带走。”刘新乐滋滋地道:“这么大的一片实验田啊,一旦这些新作物,新技术在哪里得到成功的推广,那我觉得,单以辽东的土地上的收成,便足以养活我们大唐了。”
  “你想得太多了,你找不到这么多的人丁,那里更多的还是没有人烟的荒芜之地。”李泽道。
  “不是说老林子里有许多野人吗?”刘新目光闪烁。
  “你也想去捉野人?”
  “为什么不呢?他们在老林子里,生活得多苦啊,我们又不像张仲武,把他们捉出来做苦力,我们是为了他们光明幸明的未来生活啊!保管一年之后,他们就对我们……”
  “得,我知道了,一年之后有了收成,他们对你们心悦诚服,死心塌地。”李泽打断他道。
  “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准备在哪里建起一个个的农庄。”刘新道,“这些人,就是我们农庄的雇佣人员。”
  “去吧去吧!按你想得去办,不过你准备现在就出发吗?”李泽问道。
  “当然,趁着现在天气尚可,赶紧过去落脚,然后利用这个冬天,好好地研究一下那里的土质等基本情况,还要熟悉那里的气候变化,我估计那个地儿,想要找到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资料是相当难的。”刘新兴致勃勃地道:“早去早着手,明年一开春,便可以推开了。再说,等到大雪漫天的时候,我们也好去逮人,哦,不不不,是去找人,是去动员这些人走出老林子,奔向新生活!”
  李泽无语,挥手让陈文亮送走了这位比较暴力的司农寺正卿。
  与陈文亮一起回来的,还有屠虎。这是一位很特别的人物,身为匠作大监的他,出乎李泽的府第,是完全可以不用通报,随到随见的,而拥有这种特权的人并不多。
  “怎么啦,你也想去辽东?”看着这位掌控着整个大唐最高科研机密的嫡系心腹,李泽笑问道:“辽东一拿下了消息传来,都坐不住啦?”
  “是刘新那暴虐老汉儿吧?”屠虎笑道。“刚刚我看到他出去了。”
  李泽一笑:“你又是为什么要去呢?”
  “李相,这还用说吗?早年您在地图之上给我标出来的那些矿藏之地,我可是梦寐以求的。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屠虎道:“特别是辽东之地产猛火原油的那地方,我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
  “去看看也好。不过哪里可不太平安,去了之后要注意安全!”李泽叮嘱道。
  “李相,您忘了我过去是干什么的了?行商天下,半是行商半是马贼,我还怕那些家伙?”屠虎笑道:“再说了,我们将作监的出去,只有别人怕我们的。”
  李泽想想也是,大唐的最新式的最好的武器,都是将作监弄出来的,他们的人出去,基本上属于武装到牙齿,想要打他们主意的人,注定是要吃大亏的。
  “从猛火油原油里面分离出来的媒油,现在已经成为了百姓们照明的最主要的燃料了,但现在我们的供应严重不足,如果能在辽东找到大量的产原油的地方的话,这条产线也可以做起来。而且,我们发现,炼制原油之后剩下的那些残渣,也是大有用处的,如果用来铺路,效果非常不错。从整个成本上来说,比我们原来的铸路成本,要降低了不少,工部郭尚书现在也正盯着这一块呢!不过没有充足的原油供应,想要大规模运用就谈不上。”屠虎道。
  “以前跟你们说过的水泥,研制得如何了?”李泽很怀念过去的那种平坦的道路,如果弄出了水泥,再有了沥青,那怕不多,就是修几条主干道,也绝对可以让大唐的交通水平往上猛跳好多个台阶。
  “一直在实验当中,大匠们发现,将现有的配料磨得越细越好,但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总是还有些差强人意。产量太低,不适合大规模使用,还需要时间。”
  “慢慢摸索吧,这样的事儿急不得,也急不来。”李泽点头道。
  “那回头我就走了!”屠虎干脆利落地站了起来:“等到您打下长安时候,我一定会赶回来的。”
  这话颇有深意,在屠虎看来,李泽打下了长安,就是正式取代小皇帝的时候,到时候必然会有隆重的庆典,对于他来说,怎么能不到场呢?
  “不急!”李泽却是摆了摆手,“你做你的事情便好了。这件事一点儿也不急。”
  屠虎楞了楞,却还是点了点头,转身出门而去。
  “你猜今天还会有谁要来?”李泽看着陈文亮,问道。
  “说不定工部郭尚书要过来!”陈文亮猜到。“我们每拿下一地,首要做的事情,总是大兴工程,以工代赈,工部做这些事情,都是做熟了的。”
  “不会。眼下辽东马上就要进入冬季,那样的天气之下,连出门都困难,遑论做什么大的工程了,下一个啊,我猜是……”
  没等李泽说完,外头已经传来了杨开的声音。
  “果然是他!”李泽嘿嘿一笑,道。
  陈文亮尴尬地一笑,从刚刚李相脸色的变化来看,李相心目中的这个人,必然不是杨开。
  杨开本来是准备请辞御史台正卿职务,专心于义兴社工作的,不过眼下还没有得到批准,先前两边都在打仗,这样的高级职位的变动,自然是往后延一延。
  “你也要去辽东?”李泽打趣地看着身材瘦削的杨开,笑道。
  杨开猛摇头:“属下这身板,这时节去那里泼水成冰的地方,只怕撑不住。不过属下却是要派人去辽东的。”
  “辽东出了什么事引起你这位御史台正卿的注意了?”李泽好奇地问道。
  “军纪!”杨开道:“从那边传来的消息,我们在哪里的军纪出了一些大问题。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姑息。”
  “是那支部队?”
  “耶律元的部属,还有张嘉右武卫所属骑兵。”杨开皱着眉头道:“今天我刚刚看了陈文亮送去的关于辽东军事方面的部署建议,我就觉得这事儿更不能迟疑。如果不能严肃军纪,那会是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杨开从袖袋里掏出几份纸递给了李泽。
  “下头人报喜不报忧,这两支部队在辽东,可是已经制造了好几起惨案了。”杨开不满地道:“文福在营州,韩琦薛冲尚在平州,这中间的大片区域,目前便是这几支骑兵在控制,没有人可以约束,军纪极其败坏,他们每做下一桩荒唐事,事后我们要付出百倍努力才能挽回,所以李相,这件事,刻不容缓。”
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适的人选
  看了杨开带来的那些材料,李泽的脸色也是沉了下来。半晌才道:“你准备派谁去,怎么查?”
  “当然是派御史台里的精兵强将过去。”杨开恙怒道:“我们这些年来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军纪和名声,绝不能让这些人给毁掉了。”
  “不管是耶律元的部下也好,还是跟着张嘉这一次来的大漠番部来说,严格地讲,他们还算不得我们的军队!”李泽道:“耶律元的部下这些年来在辽东受够了气,干着最苦的活,拿着最少的钱,心里窝憋是很自然的,逮着了这个机会,自然要出气。而那些大漠骑兵,他们本来就是这种性子。”
  “但他们打得就是我们的旗帜啊!”杨开道:“李相,你不会是想纵容这些人吧?”
  “当然不能纵容。”李泽道:“但是,接下来还要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所以这件事要处理,但处理却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你看了秘书监送给你接下来这个冬天的军事部署吧,为了节省资金钱粮,我们的主力部队,都要撤退辽东,接下来的剿匪和安靖地方的任务,将要交给耶律元了。”
  “李相,这不等于是让猫儿去保护鱼吗,不偷腥才怪呢!”杨开道。
  “整顿是一定要整顿的,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们的野心磨一磨。但是去的人选,一定要妥当选择,人选不同,做事的效果,只怕也会有天上地下的区别了。”李泽看着杨开。
  “难不成他们还敢造反不成?”杨开冷笑。
  “造反自然是不敢的,但麻烦,肯定会不断。”李泽道。
  杨开沉默了半晌,才道:“李相是心中有了人选了吗?”
  “当年耶律齐送到武威书院的那十几个孩子,好像便有三个人最后到了御史台吧?还有两个去了内卫?”李泽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