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4

大家几乎都在抱怨没有机会,没有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相信自己是怀才不遇,是没有及时闪光的金子。当一个最吸引眼球的高光舞台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却要说烦!这种心态还真有点儿叶公好龙的味道。任何需要你发言的时刻,都等于把你置于舞台之上。不一定需要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和评论,能对工作产生帮助的语句、观点,都会给你带来与平时不一样的关注。
Y经常向我诉苦,他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大家也都懂,让人觉得烦甚至有点儿恐惧的正是这舞台的高光。你不能保证每次发言都能得到喝彩,为此得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这玩意儿是把‘双刃剑’,在给你机会的同时也憋着毁你一道。可能一句不当的话、不当的言论,或者一个不怎么好的中庸说法,就会让别人把你归在某类当中。你没那么平庸,可一旦你在会议上被人认为是平庸的人,这个印象就很难挽救回来。”
我很诧异,在地球上,还有什么事情是没风险的吗?举个偏激的例子,你吃个咸鸭蛋可能遇到苏丹红,喝杯牛奶可能就有三聚氰胺。危险无处不在,河豚有毒尽人皆知,可是江南一带的河豚馆开得如雨后春笋。再者,会议是把“双刃剑”不错,那你就宁愿放弃这个舞台,而不要自己的高光时刻了吗?就算你做得到,恐怕你的沉默和推诿也会直接坐定大家对你的印象——这是个没有料的家伙。
发言,结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不发言,那么你就“死”定了。
不要把发言当成一种负担,而要当作一种享受。因为这是工作带给你的权利,对于自己的权利,要抱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享受,而不是逃避。
走向社会的第一年,我对开会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跃跃欲试、欣喜异常的心态。一遇到开会,肾上腺素就会猛增。平素里作为一个新人,我在办公室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即便说点儿什么,对方也都会心情好了顺便听两耳朵,心情不好根本连听都不听。年少轻狂,幸福时光。我觉得,为什么我这颗金子还没有被人发现自己的高纯度?可怜一匹日行千里的好马,被这些俗人关在这儿干拉车的粗笨活计,我可爱的伯乐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记得第一次全体会议,我感到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全体会议,意味着上上下下的领导都会参加,也许我就可以像楚庄王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做了当时自己认为最翔实的准备,内容自认为很劲爆、很给力。我把平素从各个渠道获取的关于管理啊、公司啊之类的知识与自己挑选出的知名企业的经典例子糅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不够分量,于是就加了一点儿偏激的观点,以为这样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尽管那些观点我自己都不大认同,可是感觉只要这种观点别人没有说出来过就好。
新人得不到在会议上固定发言的机会,我在心里鼓足几次劲儿之后,终于张开了嘴:“我想说几句。”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越说感觉越良好的我,没有看到自己主管铁青的脸。那次会议结束后,主管对我的评价是:“刘同,你是要疯啊?”
很不幸,我失败了。这次失败降低了我对会议的热衷程度。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同事都把我看作那样一种人:志大才疏,夸夸其谈。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还非装成万事精通。
不理解,心里却留下了阴影。下次会议的时候,我问主管:“老大,到底开会我要说点儿什么?该怎么说啊?”
主管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事儿你别来问我。”
现在回想起这段经历,觉得自己真是无知者无畏。我可以随时挑出当年自己的很多问题来:全体会议的中心主题是怎样做好宣传和推广,我谈的却是公司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的漏洞,简直驴唇不对马嘴。而且,不懂得察言观色,没看到大家几近崩溃的表情,仍旧继续滔滔不绝,说了几十分钟。最可恨的就是那些为了吸引别人眼球而让自己显得偏执的观点。综合上面这些,我要是能得到正面认可才怪。
无论你把发言的场合当成舞台也好,高光时刻也罢,务必先弄清楚,这个舞台上演的是什么节目。如果你穿着燕尾服,像唱歌剧一样上场,自我感觉良好地站在聚光灯下,发现舞台上表演的是京剧,可以想象,你是多么愚蠢和格格不入。
我觉得很多人都会有相似的经历,有的甚至干脆发展成了发言恐惧症。不过,当你真的克服这种阴影之后,再去面对这些问题,就会发现,其实解决起来很简单。摸清楚发言场合、情况、列席人员和主题,这是你准备发言内容的必要依据。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自己跳舞,这样会让你的发言变成无的放矢。
老板和我有过一段对话。我问老板:“开会的时候,你最不想听到什么样的发言?”老板的回答是:“除了那些文不对题的发言,我还讨厌那种漏洞百出的发言,这让我感到自己被敷衍,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这个人根本没做好任何准备。我甚至会想,他到底在工作上是不是尽心尽力。”
一次发言的准备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简单到只要你明白场合、情况、列席人员和主题,结合你的日常工作,就可以开口发表意见。难点在于,这种发言总会有它不到位、不恰当的地方。想要让发言变得完美,没有大的缺陷,需要你千锤百炼地去提炼它。一人智短,两人智长,所以当你觉得再三思考的发言还不够完美的时候,在发言准备中,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
所有的发言内容要自己先默念一遍。换位思考,如果在会议上,你的下属这么讲,你会不会找出他的把柄和漏洞。后来很多次开会前,我都会把部门的同事叫到一起,大家都先做一遍发言,找漏洞,指出缺点。辩解得好,没有瑕疵,好的,到会议上你就去对付老板和参会的人员;辩解得不好,大家就会一起来告诉他,你要怎么去做、怎么去说。
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定要讲清楚,不要害怕别人的质疑和与人争执,要相信自己准备期的千锤百炼。发言不要害怕争执,每次开会或讨论,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争执不会让老板担心,解决不了问题才会让老板心慌。
很多进入职场的人害怕在两种场合发言:一种是开会,另一种是与合作伙伴沟通。我曾经也很害怕与合作方沟通,呼吸都变得困难,似乎连咽一口唾沫都怕被对方看出我的紧张。可是慢慢地,我就克服了,也不害怕了。
为什么我很害怕跟合作者打电话
别抱怨你在电话里总是解决不了问题,那是因为你不会使用电话。如果你知道国外电话营销招聘员工的条件有多苛刻,你就会发现,电话不是那么容易被玩转的东西。
举两个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例子。
一个是电话模拟邀请艺人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你好,我是光线传媒的员工,我们想邀请×××来参加一期节目,请问他有时间吗?”
“不好意思,×××最近正在拍一组平面杂志的写真集。”
“哦。”
“如果我们能及时完成的话,到时候我再跟你联系,商量这件事情。”
“哦。”
“非常遗憾,希望我们下次有机会合作。”
“哦,谢谢你,再见。”
这是艺人关系部培训里的模拟对话,一名进入公司半年多的员工打电话邀请某位艺人,而我作为对方的经纪人,在成功地拒绝了她的邀请后,心里没有半点儿惊喜,因为她实在是太逊了,让我根本不用花费心思去应付。
打电话是件看起来谁都能做的事,只需要你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而所有的培训资料里告诉我们的关于电话的几件事大部分雷同:正确地讲究电话礼仪,用好“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电话接通后,先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诸如此类。这些没错,但只是最基本的技巧。就犹如你在驾校,老师告诉你,什么样的标志是禁行,什么样的标志是限速,什么样的标志是交通管制。可是,即便你将所有这一切背得滚瓜烂熟,也并不代表你真的能开车上路,或许你连基本的起步都做不到,又或者你被堵车和复杂的路况弄得手忙脚乱,一上路马上就与别人发生摩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