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483

  无人机的研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飞控系统,无人机的飞控系统绝对是最大的难题,说成最核心的机密都不为过,而无人机要想发挥大的作用,天生的就要和电传打交道。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无人机的电传飞控设计、制造,又要比有人机、甚至高机动的战斗机要简单一些,当然这前提是对无人机的智能化不要有太高的要求。
  说到西工大的电传科研能力,现在最牛的一位教授就正好在基地,杨辉说话办事从来都是早就有计划。
第320章
这个我知道
  带着对无人机研制的热情,杨辉和几位原本在航模研制中的技术骨干,找到了同样在二所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研制处,来自全国各地的电传飞控系统专家聚集一堂,当然也有来自西工大的教授,也是就是厉云的导师。
  说明来意之后,老教授倒是颇为惊讶地看了这群年轻人两眼,西南科工原本的航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要准备涉足无人机研制领域?这倒是一个新情况。
  至于说杨辉提出要双方在无人机研制中加强合作,这自然是西工大求之不得的,西南科工在国外或许算不上什么庞然大物,但在国内妥妥的就是钻石王老五,典型的人生赢家。
  这样有钱的单位和西工大联合研制无人机,肯定要留住啰,这年头用在大学中的科研经费比用在科研院所还要少,西工大研制无人机同样也是资金困难。
  “合作研制无人机,这倒是不错的项目,就国内现在的无人机研制水平主要还是在停留在无人机靶机上面,真的要说研制可以重复使用的无人机,也就是我们西工大稍微有些经验,我们的D4无人机在去年就小批量定型生产,技术上绝对是没有问题。”
  说到D4无人机,杨辉倒是有些印象,这东西是用于航空摄影,测绘,遥感,航测和磁探矿等工作,总体来说也的确算是一款比较成功的无人机,算是开拓性的事业,让西工大无人机所走进了真正的无人机研制大门。
  也正是冲着这一点,杨辉才来找上西工大合作:“D4无人机,我也算是知道一些,很不错,证明母校的无人机研究所确实很有能力,不过我们这次要研制的炮兵侦查无人机在技术上要比D4先进很多,要啃的硬骨头恐怕不少,特别是飞机的控制系统更是老大难,学校愿意合作这项目?”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分地面遥控、机载传感、机载执行设备两部分,机载传感部分自然是负责飞行数据采集,并反馈到地面。
  地面再将做出的决策转化为电讯号,回馈到无人机机载计算机。再由机载计算机控制飞行器的执行元件,控制舵面气动偏转,从而实现无人机的一整套飞行控制,而要实现这些却是相当困难,也是无人机研制的技术核心。
  要问西南科工现在的航模和无人机的差距在哪里?只能说多了去了,航模靠地面的操纵人员目视来定位,其本身是没有传感器等信息收集系统包括:罗盘、速度、高度,这就注定航模操作系是没法移植无人机上面。
  另一方面,炮兵使用的无人侦察机动辄就是几十公里的飞行半径,相比之下航模的控制距离就太近太近,都还在目视范围之内,无线电信号覆盖的太小,技术上这又要简单太多。
  这些难点对西南科工来说是存在的,但对于研制成功了D4无人机的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来说,在控制系统上难度反而要小一些。
  比如教授现在说的:“我也实话告诉你,控制系统的研制还真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D4的控制系统移植改进就完全可行。这一点,作为D4操作系统研制的带头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做出保证。”
  果然是搞电传系统的老教授,能做出歼击机的模拟电传增稳技术,再来做飞行动作简单的无人侦查机飞行控制系统,似乎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原本让杨辉担心好久的飞行控制系统,就这样拿出了相当靠谱的解决方案,那剩下的应该就只是机体的研制、机载侦查设备的集成。起降性能、飞行速度、高度、续航能力是一些关系到无人机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
  “那我们要集中力量公关的就变成了机体的研制?这里面的道道似乎也不少,不过对我们西南科工来说倒是比较顺手,我们研制的小型飞行器非常多,机体设计完全没有问题。”
  西南科工的机体设计能力还真就没有乱说,这几年的航模设计都是经验,不要以为航模真的是全盘缩小真实的战斗机,实际上航模和真实的战斗机相同之处只是气动外形设计而已,航模的内部结构设计,那都是完全按航模的特殊飞行环境设计。
  小型无人机同航模一样,都是在机体结构设计上下苦功夫,气动设计则成了次要条件,侦查无人机使用的简单平直翼就是最好的翼型。
  老教授明显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西南科工除了在资金上有优势,在机体设计上比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也要强太多,西工大无人机设计所还真没研制过多少飞行器机体。
  “所以,这就要借助你们的技术力量,我相信你们在机体设计上有很多的经验,一款小型的侦查无人机对你们来说不会是太大的困难。”
  技术困难吗?当然不困难,唯一需要再花费些心思的还是的发动机的选择,若是耗油太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续航能力。续航能力太低,对于一款在野外使用的炮兵侦查无人机来说,绝对是不能忍受。
  不过这些早就有了方案:“这简单,我现在都能提出一些方案,比如我们的无人机起飞。由于是伴随炮兵野外起降,几乎很难找到跑道,所以采用车载滑轨加大推力火箭结合是最靠谱的方案。”
  火箭助推技术,这在飞机设计中早就出现在了好多年,早期运用的最多的是装在轰炸机上面,使轰炸机能缩短起降距离,这是在冷战时期的轰炸机研制中相当重要的指标。
  现在把这技术用到小型无人机的助推,无人机完全就可以不用跑道,直接用滑轨就好,这是野战小型无人机的标准设计,纵然是到了几十年之后,依然是离不了这东西。
  “好想法,使用火箭助推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野战起飞的问题完全可以迎刃而解,果然还是术业有专攻啊,西南科工在机体设计上确实经验丰富。”
  听到教授的赞赏,杨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这其实是自己的抄袭的后世普遍做法,甚至国外已经有了这种火箭助推的无人机,这赞赏完全当不得。
  还是继续往下说说,比如在机体材料的选择、发动机的选择等等。
  “为了控制机体重量,现代飞机广泛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就太重,我们的飞机小,也没有太多的集中载荷,部分地方可以考虑使用的复合材料,用以减轻重量。”
  听到要在飞机上采用符合材料,就连航模设计组也搞不懂杨辉的意思了,就国内的航空飞行器复合材料,似乎就没有什么建树,就算有那高昂的价格也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必要。
  “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复合材料是不是都有些太贵了?我们这款无人机成本绝对是不能太高,这有些不现实。”
  面对杨月指出的问题,杨辉却是笑着回答。
  “复合材料也不一定是要使用高性能的纤维材料,我们的无人机飞行速度低,气动载荷也小,同样也没有额外的集中挂载,直接使用现在世面上普通的工业塑料材料就行,若是实在不够,在塑料成型过程中加入加强框就好。”
第321章
外倾双垂尾
  机体采用塑料制造还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名鼎鼎的F18就大规模的使用了复合材料,被美国海军飞行员称之为“塑料虫子”。
  但杨辉提出的就要个更加简单、更加粗暴一些,直接用世面上普通的工程塑料制造部分机体,这倒是前所未闻,若是能够成功使用,飞机在重量、成本上都将有很大的降低。
  但现在只是初步设想,具体的情况没有做测试谁也不知道,也就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是默默的看着杨辉,想要听听杨辉还有什么惊人之语。
  在杨辉记忆库中,各种成熟的设计经验数不胜数,停下来思考一番才想起,在发动机的选择上似乎也是比较纠结的。
  小型侦查无人机,肯定是不能使用航模所采用的涡喷发动机,航模上的那发动机放在军用无人机上完全就是笑话,杨辉自己都不好意思。
  “那就再说说发动机的选择,我们这款无人机肯定是螺旋桨发动机,这就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采用小型活塞发动机,第二种选择是采用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使用小型活塞发动机做动力,这是小型低速无人机使用的比较多的方案,相对而言比较成熟,是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种就是汪克尔转子发动机,光是听起来就感觉相当陌生,平常人几乎就没怎么听说过,就算是这款发动机直译出它的中文名之后,知道这种发动机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汪克尔发动机又被称为转子发动机,这里的转子和涡轮喷气式航空发动机中的转子又不一样,涡喷发动机属于透平机械,是典型的外燃机,而汪克尔转子发动机这东西却是内燃机,这两种东西有本质的区别。
  这种内燃转子发动机好处挺多,首先是体积比较小,只有活塞发动机的三分之二;再就是重量轻,运行平稳;最后是结构简单,直接扔掉连杆配气机构;同样功率下运转转速只需要达到活塞式发动机的三分之一就够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和耐久性质。
  缺点则是耗油比活塞式发动机高上那么一点,但和航空发动机上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比起来就没什么区别了。
  转子发动机在二战结束后研发出来,当时还引起了一番注意,比如马自达就把这东西用在汽车上面,但进过几十年的研究摸索,最后发现这种发动机最适合的地方还是小型无人机。
  光是转子发动机运转平稳这一点就可以在无人机上大放异彩,发动机运转平稳,振动小,就能有效延长机体使用寿命,还可以改善传感装置的性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这对于一款以侦查为使命的无人机来说简直就是天籁。
  内燃转子发动机广泛的使用在美、德、英、以色列等国家的:哈比、赫尔墨斯、影子200等等无人机上,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就连共和国也眼热,也研制了这种发动机:CYS-208RT。
  现在的杨辉准备提前把主意达到这种发动机上面,要自己研制是可以的,低价引进这种还不太被军用无人机重视的发动机也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杨辉提出了自己在发动机选择方面的意见之后,居然有人知道这种德国人在战后发明的发动机在,在思考一番之后,马上就把头点的飞起。
  “在无人机上使用转子发动机,这肯定要比使用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要好,我看这种发动机在无人机上面使用的潜力巨大,可以花钱投入。”
  听到有人支持自己,杨辉倒是多看了这位原本只是负责航模发动机改进的技术人员,现在这位搞不好就是基地除了自己以外,对转子发动机最熟悉的人,倒是可以培养一下。
  有人力挺杨辉的提出的转子发动机,这让其他对转子发动机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的几人面面相觑。这转子发动机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下去之后应该找资料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教授默默地点,头表示明白:“你说的这转子发动机我不懂,不过看这位同志的反应,这种发动机确实有独到之处。这样吧,我把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联系方式给你们,我是不管机体研制的,这边的电传飞控控制率编写离不开人手。”
  话说完,教授就在纸上刷刷的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随手递给杨辉。然后转身离开,显得匆匆忙忙,留下杨辉和几位无人机研制组骨干成员。
  教授走了,现在需要再从新安排工作,联系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事,被杨辉光荣的交给了杨月这位无人机项目组长。
  一本正经的对杨月嘱咐着:“杨月同志,以前你是航模项目负责人,所以现在的无人机项目也该是你负责,联系西工大那边的事就交给你,无人机的气动设计方面,我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争取拿出不错的气动外形设计。”
  将联系合作方的任务安排好,杨辉独自一人离开,又往一所气动组走过去,现在无人机研制组还真就拿不出一位会专门玩儿气动设计的人才。
  一路上回想着所有的小型侦查无人机气动设计,若是单说拿出像样的无人机气动设计,杨辉完全可以顺手抄来,但现在必须要考虑到更多的地方,比如技术的继承方面,同时还要和先进技术的预研相结合,这就相当考验统筹策划能力。
  一路上左思右想,发现在无人机的气动设计上,唯一可以做到和有人机有技术重合的地方也就是垂尾的设计,单垂尾?双垂尾、亦或是更加变态的三垂尾、四垂尾。
  这些统统都可以,但最适合西南科工采用的还是双垂尾设计,单单是双垂尾设计还不够,杨辉要一步到位,直接进入到V型外倾双垂尾。
  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的合作已经是比较深入,来自诺斯罗普的外倾式双垂尾技术也到了西南科工,有了这些资料,在这次的无人机气动设计中又能免去很多的麻烦。
  “刘军,你们策划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进度怎样?能不能抽出些人手,把刚刚运到基地的外倾式双垂尾技术好好研究一下,我们现在有一款新飞机可以采用这技术,也算是给你们练手,用以加快技术消化吸收速度。”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刘军怎么能不高兴,虽然现在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研制很紧,但抽调人手加上风洞所在地的技术人员,开始研究消化新到手的垂尾技术绝对可行。
  “当然,只要公司有需要,我们这边可以抽调出十五人出来,加上诺斯罗普移交的技术资料,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就是时间上比较脱一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对了,刚才说的新项目能透露一点吗?”
  看到刘军求知的眼神,杨辉也不忍瞒他,刘军已经是西南科工的技术骨干,新的无人机气动设计少不了要用上刘军。
  “没什么保密的,就只是一款大号的航模而已,我们有了些新的想法,可以在这上面实现。”
第322章
缩小版赫尔墨斯
  简单的向抽调出的十五人介绍了一下杨辉自己所设想的无人机气动布局,见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的人还在笔记本上按照杨辉所描述的外形,大致的画出了三视图。
  杨辉大致的看了一眼这些三视图,发现这些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这才将自己用CATIA建立的无人机模型放出来,关掉灯后的会议室显得黑黢黢的,唯有幕布上的图形最为抢眼。
  细长的机身,几乎没有任何的突出部分,机身看起来就像是一枚巡航导弹,甚至连机头都不是尖尖的圆锥形,而是圆滑的半圆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