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483

  听到“九月”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杨辉就感觉有些头疼了,在六月就要和诺斯罗普说分手了,怎么可能还继续等到九月,到时候诺斯罗普撤走了专家之后剩下的一些中机身结构设计工程该怎么才能完成?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战机的结构设计可不是那么简单,歼18项目绝对不能再超重了,若是结构设计的太重就肯定不行。当然,若是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像苏27那样给飞机的翼梁进行打孔作业,从而做到给飞机的减重,但这种方式说到底还是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它不是西南科工能够打的主意。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还有其他的对诺斯罗普依赖比较大的技术项目吗?比如我们现在和诺斯罗普合作的DSI进气道项目进展,都说来我听听,我们现在需要提前做打算。”
  说到最后,杨辉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到他对诺斯罗普的担心,但于总师从来不关心杨辉哪来的消息,既然问到了这里,他就按照问的问题回答。
  “其他的方面就并不是太多,机载计算机方面因为国家之前为十号工程的配套,所以早早地上马了数字式机载计算机,所以这一点就不用像当年研制YZ-1验证机的时候,当年我们只能看诺斯罗普的眼色办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至于DSI进气道项目,前不久也拿到了全部的技术数据,进气道鼓包是根据我们的涡扇12发动机要求的进气量设计,新的进气道可以满足进气量的110%进气,这些多出的10%进气量一方面为以后涡扇12发动机进气需求超标准备,另一方面则是用来供应机载APU辅助动力系统。”
  原本揪心不已的DSI进气道技术居然是这个时候最不用担心的技术,这让杨辉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也好,至少也算是回到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该高兴高兴。
第532章
合作项目还不少
  面对着歼18研制中的各种技术难点,这让杨辉也是相当的头疼,况且他还必须要在最近的时间想出解决方案,没有了诺斯罗普的歼18到底要怎么继续下去,这是西南科工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问题要是不管,让技术人员硬啃,用时间、资金去堆肯定也可以解决,在一点上面杨辉是一百个放心和肯定,但问题不管是现在的西南科工、军队、还是歼18,大家都没有这多余的时间用来技术攻关,为了保证进度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能替代诺斯罗普的单位。
  东方不亮西方亮,北约不亮华约亮?和美帝闹翻了又去找老毛子来协助设计?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上一位面的611所枭龙战斗机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开始和美帝格鲁曼合作,后来由于帝都大事件告吹,然后就找到了毛子前来接盘,最后终成一代魔改工程中神器。
  但这种路子明显不适合现在西南科工走,首先就是这歼18完全和苏系战机没有了一点儿关系,找到毛子来合作恐怕起的帮助也不会有太多,其次在于现在的歼18的结构设计问题是必须要在今年就解决,毛子现在还没有上一位面开展枭龙项目的时候那样落魄,恐怕也只能是请来了一帮大爷。
  所以,不管是北约还是华约国家,从现在开始,这双方都是属于靠不住的那种类型,歼18的研制只能靠国内的技术完成,就算要再找一个合作单位也只可能是在共和国国内找,这样才能算是看得过去,并行得通。
  所以,杨辉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次同样参与了歼18项目竞争的对手:洪都,找到洪都来协助歼18的研制,这才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子,毕竟这洪都在陆总师的带领下还是很有些技术能力,双发机的设计经验虽然不多,但也还算是勉强比西南科工好一点。
  再加上洪都本来就是研制强击机起家的(强五这种强击机吧,其实已经算是战斗攻击机了,这家伙在设计之初就有战斗机的身板,还能够进行超音速作战,不管怎么看它都是一种早期的战斗机攻击机设计),现在的洪都虽然在新歼的竞标中失败,但洪都也算是在同意大利马基公司的合作中学到了一些技术。
  如果说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学到的是走精确弹药攻击的高成本路线,那么洪都和马基公司合作中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优秀的机载辅助设备(如常规弹药着弹点计算机)实现使用常规弹药“精确”攻击,虽然不能达到真正的精确制导弹药的精确度,但至少要比以前共和国的老一代技术强上数十倍。
  就拿洪都和意大利合作的强五M来说,这款飞机并不具备使用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但通过技术合作依然让这款飞机的常规弹药攻击的精确度强了十倍有余,这一点是共和国军队自己出飞行员试飞飞出来的数据,绝对不可能假了。
  仔细再想想看,就算歼18研制出来之后并按照计划由共和国军队采购了,但杨辉还是有理由相信空军在使用中也不会大规模用精确制导弹药,实在军队是太穷了,在一般的对地支援中想必还是会用廉价的常规攻击弹药,这时候强五M上面的那一套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洪都的强五M对意大利合作的时候还搞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就比如现在都还让西南科工流口水的头盔瞄准技术,你的确没有听错,洪都在和意大利马基公司合作中就接触到了头盔瞄准器。而这种东西是西南科工在同诺斯罗普合作中绝对没有涉及到的技术,现在若是可以和洪都合作一番,那还是很能搞到一些好东西的。
  但问题在于,这时候的洪都和马基公司的合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这一位面的洪都得到来自马基公司的技术资料比较多,但这一位面的洪都和马基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可从来就没有过太好的交流,一直是貌合神离。
  好在洪都还算不错,能够自力更生把技术资料看懂,并且自己进行改进,所以说还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洪都的一种锻炼,好在洪都这些年都挺过来了,现在还过的不错。
  至于是洪都得到的头盔瞄准技术有多好,这一点杨辉也能猜到一二,反正最多也就是能够集成一些初步的热线瞄准、十字光标之类的辅助瞄准技术,真正可以集成空空格斗弹的技术是不可能的,这技术现在还是苏系战机的招牌卖点。
  要在以后达到这一技术,只能看再过几年能不能去苏联淘宝,能够整到这种技术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不用担心,以共和国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最多也就是五六年时间就能做出来。
  所以,在杨辉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终于决定了要引入洪都参与到歼18的研制中,这对西南科工、洪都、歼18都有很多的好处,反正现在的西南科工和洪都也算是合作很不错,L8教练机可是双方共同投资的结果,以后国产化的TFE731发动机也是由西南科工提供。
  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缘分,由不得西南科工不和洪都走到一起,至于军队那边就更好说了,西南科工愿意和洪都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长处以降低研制风险,军队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反对。
  歼18的事可以放到一边,大致的问题的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但西南科工可不仅仅只是一家单纯的研制战斗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公司,旗下马上就要准备改制独立出来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也不是那么简单。
  之所以西南科工能有这样一份业务,原因在于西南科工合并掉了共和国第38雷达研究所,这家研究所现在的项目也是前途远大,还正在和格鲁曼一起合作研制预警巡逻机,这可算是整个共和国预警机事业的奠基项目。
  和西南科工与诺斯罗普的合作方式不同,这次的和格鲁曼的合作的预警巡逻机是在美国进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只要下个月美国禁今一出来,这边派过去的技术队伍能带回多少技术,其实谁也不知道。
  到时候一个搞不好就是和上一位面的八二工程一个下场,人你可以走,但东西就不要想了,必须全给留在格鲁曼公司。至于借口就太简单了:设备已经装到飞机上面,没法再拆卸下来,同样也没法把设备给西南科工带回国内。
  但通常情况下,美帝做事从来是不需要借口,不服你来打我啊!
第533章
睁着眼睛说瞎话
  不过,现在有了提前做好的准备就会显得简单太多,这边最多只需要西南科工一句话的事,这就有了杨辉打电话联系到太平洋的对岸,那边正好也是早晨起床不久。
  “38所王小莫总师?我是西南科工经理杨辉,现在国内出了些新的情况,需要同你那边具体通报一下。”
  本来王总师听到是国内公司来的电话还挺高兴的,正打算汇报一下最近的工作进展,但听到杨辉这一句最近出了些状况,马上就有些不淡定了,在国内出现这种话的时候,通常不是什么好事。
  但不管这是不是好事,终归还是国内来的消息,是一定要重视、面对的:“好,我这边听着在,杨总有事就说吧!”
  “那好,我听说你们那边的预警巡逻机研制进步很不错,已经进入了试飞调试阶段,对吧?”
  “没错,在一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架飞机的总装下线,雷达是由休斯公司提供的二手翻新AWG-9雷达,舍弃了原本的目标锁定、火控照射能力,但强化搜索距离和目标分辨处理能力,雷达载机是我们国内飞来的一架运七100型飞机,雷达天线罩是格鲁曼公司制造的,我们暂时还没有能力制造这种直径超过1米的复合材料雷达天线罩。”
  做技术的都是这么的实诚,杨辉一问起飞机,这就马上不管好坏全都一股脑的全部说出来,这虽然让王总师无愧于心了。但让杨辉却是纠结了起来,先不说雷达的问题,这东西现在已经有了一条大修线落户在共和国金陵14所,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利用这条大修线独立完成AWG-9的维修工作,但这至少算是有了底。
  但要说到这直径超过1米的复合材料雷达天线罩,整个共和国还真就难以拿出来。单说复合材料天线罩或许还可以做到,这技术也在前几年就实现了突破,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帝都的共和国航空材料研究所、工艺研究所,这两所联合完成了这一技术的突破,但那也仅仅只是限于小于0.7米直径的天线罩而已。
  要用复合材料完成超过1米的异形天线罩制造,这还需要花费一番大功夫,特别是直径超过1米的真空炉国内还真就没有,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尴尬了……
  配套的设备跟不上,杨辉也没有办法,但这次的雷达罩是一定要复合材料的天线罩的,本来AWG-9雷达就不是专业的搜索警戒雷达,在探测范围上肯定是有些比不上其他的专业雷达,要是雷达罩不用上透波性良好的复合材料制造,杨辉不敢想这预警机的性能会是什么样子。
  眼看现在没办法,杨辉也只能咬牙保证雷达天线罩的制造,实在不行就只有明年找个好机会去苏联顺一套回来,这东西共和国暂时制造不出来,但苏联那边可还有的是,只要不嫌弃二手设备就更好说。
  “雷达天线罩的问题公司这边会想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军队要求飞一架试飞机回来进行试飞,说要全面评估这款飞机的性能如何,我听说军队对这款飞机的搜索探测距离有些不满意,需要尽快做技术评估,若是……”
  又是这种口吻,果然从国内传来的消息都没有好事儿,这次的预警巡逻机虽然性能不是多好,但也绝对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眼看再有一年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开始生产并交付使用,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军队那帮家伙又来了,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王总师的心里那也是相当的愤怒,把军队这边都骂了个便,历数了军队这些年来的眼高手低、没有耐性、眼光不够长远等等问题,顺便还把高层也默默地喷了一遍,这一点是杨辉所不知道。
  就算是知道,杨辉在也不会为军队这边解释什么,这个锅还必须要军队来背,不然这次就没有任何理由从美国把飞机飞回来,项目一开始可都是说好了全部在美国进行研制、试飞,只是在共和国进行大部件的装配而已。
  实力上,军队要求赶快飞一架试飞机回来进行评估绝对是真的,唯一有问题的是关于这次预警巡逻机技术指标没有达标的消息有问题,这消息其实就是西南科工暗中放出去的假消息,全都是杨辉一手操纵的,人家军队也是受害者之一。
  杨辉的目的就是利用共和国军队来演这一场戏,在这次和美国佬合作的项目中,要是由西南科工出面说要飞一架试飞机回来试飞,美国佬肯定咬死合同中的条约不同意。但要是由共和国和军队来办这事儿就太简单了,军队出钱研制的项目,那军队就是绝对的大爷,美国佬一直信奉的顾客就是上帝,这时候还不得屁颠屁颠儿的把飞机飞到共和国来请共和国试飞。
  原因无它,格鲁曼其实也怕共和国军队真的认为这飞机性能不行,然后把这个项目给咔掉,毕竟那边试飞出的性能完全满足性能指标,那就更不能让共河国军队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这个项目咔掉,这项目一旦完成之后,那赚的都是钱啊。
  这种想法不仅格鲁曼有,同样远在美国参与项目的王总师也很不满军队这种做法,这完全就是谣言嘛!这飞机的性能可好着在,不信,不信我们这就走着瞧。
  拍着胸脯的王总师保证着:“这绝对不可能,这款巡逻机的技术水平完全达到了军队要求的技术指标,不信我这边马上就去和格鲁曼公司商量一下,把第一架试飞机飞回国内让军队试飞,我还就真不知道军队是从哪里听到的谣言,这简直是……”
  话说到最后,还是一副非常不满意的样子,看来王总师对于国内的这则谣言是恨之入骨,这让谣言的始作俑者杨辉也是一阵无奈,我为了提前做好准备迎接风暴的到来,连这种办法都想出来了,你还要我咋滴,我这些年来容易吗我。
  “这个……谁知道是哪儿来的消息啊,我们这边也是纳闷了,貌似国内应该拿不出比我们更好的预警机了吧,难道是哪个单位又和国外的预警机研制公司勾搭上了?要是这样的话在,那就是买办误国啊!”
  把话说到最后的时候,杨辉自己都差点憋不住要笑出来了,也就只有自己这种人才能把瞎话说的这么溜,就是一典型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听了杨辉的猜测,地球另一边的王总师恨不得把手中的电话给砸了,但看了看手里这东西之后还是忍了,貌似这东西摔坏了是要赔钱的,好像听说这东西在美国都还是属于挺贵的那种。
  “又是买办在这里面搅风搅雨,这些家伙实在可恶。杨总你放心,我这边马上就和格鲁曼商量一下,争取最快时间飞一架试飞机回国进行表演试飞,反正第二架试飞机前天也正好下线了,大不了这边试飞工作安排紧一些就够了,但一定要把这次的项目保住。杨总,国内那边就看您的了,一定要保住项目啊。”
  话说完,就匆匆地挂掉了电话,看样子是要去同格鲁曼那边商量事情去了,想必好消息很快就能回来了,第一架试飞机肯定会赶在帝都大事件之前飞回来,如此就算是再好不过。
第534章
手里有机自然不慌
  再把这边有关于预警巡逻机的项目处理一番,这时候才稍微感觉到心里有了那么点儿底,对于即将到来的帝都大事件也能显得坦然一些。
  看起来杨辉是可以好好地关注一下西南科工的内部事务,比如即将开始的西南科工总公司制度改革一事,考虑到旗下的那么多家公司需要同时进行改制,这里面所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绝对不会少,总经理这个时候不坐镇公司是绝对不行的。
  杨辉也是深知这一点,为了保证这边改制能够顺利进行,就连联系洪都那边一起参与到歼18的研制这件事,也是改为让一把年纪的于总师亲自去跑了一趟,也是着实让杨辉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还好于总师对于这种任务还是很乐意,当天就收拾好了行李往洪都那边赶去,临行前还颇为高兴地说了两句。
  “放心吧,这次我代表西南科工去和洪都谈项目绝对不会出问题,作为公司技术顾问的我,到时候还免不了要去洪都隔壁的331厂和608所瞧瞧,毕竟这也是我们西南科工旗下的单位,听说那边的保守势力有些强,我先去试探试探。”
  完全没有想到,这于总师说话居然能做到如此天衣无缝的神转折,在表示佩服的同时,也还不得不说上两句。
  “这是肯定的,于总师您到时候可以好好看一下那边两家单位的情况,但也不要轻举妄动,具体情况等我们回来合计了之后再商量,现在公司的事情都摞在一起了,那边的事还要再等等。”
  对于杨辉这话,于总师也是心里一笑而过,这些话还用杨辉这小一辈来叮嘱不成,现在公司的情况于总师也是知根知底,到了那边该怎么做早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在心头。
  伴随着于总师往洪都所在地楠昌那边而去,公司的一切项目的进度都在有条不紊的前进,尽管未来还不甚明了,但现在绝对是走在了最正确的道路上,剩下的就只看后续时间的证明。
  然而,事情从来都不会如同计划的那样走,它总是在自以为一切天衣无缝的时候,会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就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远在帝都的科委丁主任给杨辉来了一通电话。
  “杨辉,现在帝都这边有了新的情况,和你们西南科工关系很大,马上我就告诉你具体的情况,但你要有心理准备才好。”
  拿着电话的杨辉也是相当的不解,这时候难道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不成,难道是公司人事部那边提前去帝都招应届大学生的事出了漏子不成,不过也不至于让丁主任亲自打电话来通知自己吧,似乎还有些其他的什么大事发生。
  这还真是一个多事之夏啊,也不知道这次的事对西南科工的影响有多大,唯一能够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不是什么好事:“行,丁主任您就说吧,我年轻人经得住惊吓,只管说就好。”
  一副我很能够撑得住的样子,杨辉准备听听这到底是什么事。但电话的另一头的丁主任并没有直接说事,而是走到门边看了看情况之后,再麻利地把门关上之后,这才再次坐下来拿起电话。
  “现在的情况很是不妙,你也知道国家和苏联那边已经关系缓和了有一年多时间了,苏联那边在去年就同意出售31F大推涡扇发动机给我们了,但现在的情况是,军队已经派出了队伍前去苏联秘密访问,好像是因为苏联那边对出口苏27战斗机的事有些松口了,所以……”
  也不用再听丁主任把后面的话再说完了,这次是什么情况杨辉已然明了,这苏联人终究还是忍不住了,苏27还是被拿出来摆上了货架出售,这对于西南科工来说还真就不是什么好事。
  “苏27?苏联人这就同意把这款飞机出售给我们了吗!看来北边那头巨熊这年头也是王小二过年啰,就是不知道军队是准备采用什么方式引进这款飞机,或者苏联那边有些什么条件,能不能谈拢都还不知道啊。”
  这时候的丁主任是的的确确的在为西南科工这边的歼18担心,但杨辉却并不是太担心苏27的入华之旅,记得上一位面的苏27战机出售一事也是在90年才开始松口的,那时候的共和国派出了秘密军事访问团、空军试飞队伍,一直和苏联谈了接近半年时间,都是直到90年12月才最终签订了合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