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483

  都说国家高层什么的对各个行业具体情况并不会太熟悉,但这次总理的一番话倒是直接颠覆了杨辉的认识,对于别的领导还不敢说,但至少现在这位总理对民航制造业应该是仔细调研并听取过汇报,要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问到如此尖锐而又一针见血的问题。
  同样,那边民航局的局长马上就要在民航领域摸爬滚打,自然还是要对民航飞机制造业有一些清晰的看法,所以简单的三人会议中都还算是对这次谈到的问题有比较深地认同,也知道这次若是打定主意要进入到10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领域,压力绝对不小。
  这时候的杨辉心里面自然是诸多五味杂陈,像联合客机公司这种以制造支线客机起家的飞机制造公司,通常都是在公司完成了基础的支线客机型号布局之后,便开始聚集起所有力量,转而开始冲击737这类全世界需求量最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
  上一位面九十年代冲击这一市场的支线客机公司一共是两家,分别是荷兰的福克公司,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努桑达拉公司,但非常遗憾的则是这两家在上一位面90年代冲击窄体干线客机的公司,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荷兰的福克公司自然不用多说,那是从一次世界大战就存在的世界最老牌飞机制造商,一战中对协约国造成巨大损失的‘福克灾难’那就是福克公司生产的战斗机给打出来,因而这家公司绝对是牛逼。
  而二战后的福克公司则因为他们之前为德国军队生产了FW-190战斗机,因此被盟军好好得搜刮了一番之后,便彻底失去战斗机的制造能力,但战后的福克转而进入到客机制造业,从支线客机开始做起,到了83年的时候几乎是和MPC-75为同一个时间节点,开始了一款气动和上一位面共和国ARJ-21极为相似的大型喷气式支线客机福克100的设计。
  而这架福克100飞机则仅仅只是刚好定位在最高载客107座,且定型交付在88年,那时候的空客、波音还没有什么默契,他们更多是认为福克100是同麦道公司的MD-82或者MD-90进行竞争,因而自然是愿意听之任之的并未发起对福克公司的绞杀,反正坐山观虎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很快,随着福克100在88年成功定型并交付,福克公司开始野心膨胀,又开始了准备对福克100进行拉皮手术,直接要准备进入到130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
  而恰好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波音和麦道公司之间的合并,波音公司自然是接手了麦道手中两个不错的项目:麦道90和麦道11,而后的麦道90更名为波音717客机,载客也是110人,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福克100还是后续计划中的改进型都和波音展开了正面竞争。
  这下福克公司悲剧了,此时又恰逢空客公司准备开发A-318进入到100座的小干线客机领域,因而空客、波音这两个唯一剩下来的干线客机巨头就开始了对福克公司的绞杀。
  而在两巨头的联合绞杀之下,很快福克在97年就宣布破产,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福克100就此停止生产,该型号飞机共计只交付了284架,之后就关荣了,而福克也成为了第一个被空客、波音联合绞杀掉的挑战者。
  在90年代同样有此遭遇的还有印尼航空制造业,别看印尼这国家不咋滴,但实际上他们也有过辉煌的航空制造业,比如前面提到的福克公司创始人就是在印尼长大,而印尼自己也在二战后有着一条颇具特色的航空工业之路。
  印尼被誉为“千岛之国”,岛与岛之间非常需要航空运输。在苏哈托时代,印尼决心全力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努桑达拉公司。这家公司在德国留学归来的哈比比总经理的主持下,一方面是从西方大量引进专家,另一方面则是同时派出大批工程师到西方学习航空制造技术,该公司鼎盛时期拥有员工近2万人。
  而倾印尼举国之力的努桑达拉公司,先是与西班牙合作研制了30-50座的CN235,而且全球销售表现不错,之后印尼飞机工业公司又独立研制70座的螺旋桨飞机N250,这是一款在九十年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型,甚至比同一时代共和国的运七100更加先进。
  反正在亚洲金融风暴前,世界航空界提起支线飞机的后起之秀,代表者自然就是印尼。
  但就在N250试飞超过上百小时、国内订购量达到上百架,还差一年就可以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联合航空局(JAA)适航证的时候,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经济瘫痪。
  随后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介入印尼经济,对印尼的经济进行所谓的诊断后得出的病因之一就是:印尼政府把国家很多财富投到航空工业,干了力所不能及的事。
  到最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应援助印尼,但附带条件之一就是“一分钱都不能往飞机上投”,如此,印尼飞机工业公司则随着亚洲金融风暴被冲垮,其优秀人才大部分都被波音、空客吸收,虽然后来也有过打算同共和国合作开发想大型支线喷气式客机,但都是不了了之。
  就在努桑达拉公司垮掉之后,直接就有西方媒体披露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背后,其实也有波音和空客的黑手,之所以世界银行会给出可笑的“诊断”,自然是因为印尼当时在N250的基础上又提出要搞一个110座的N2130。
  而这雄心勃勃的一步,实际上就是努桑达拉公司想参加到干线大飞机俱乐部里去,这对波音、空客而言,无疑又是一次吃了“禁脔”的“大逆不道”之举,结局也就自然悲剧收场。
  所以说,尽管波音和空客相互间竞争激烈,但对于那些富有挑战精神的后来者,两巨头却很能团结一致,无论东方、西方,无论是敌是友,只要敢于挑战其大飞机市场禁地,那就要格杀勿论,因此,100座以上的民航飞机从90年代开始,一直是世界民机市场除了波音和空客以外的“禁飞区”。
第804章
禁飞区也要闯
  上一位面90年代的挑战者们用生命和鲜血来告诉其他蠢蠢欲动的后来者,大飞机领域唯一留下来的两巨头已经联合起来,所有敢于挑战这一领域的后来者都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如此,随后的巴航工业和庞巴迪这两家和福克、努桑达拉同时期的支线客机制造商也就熄灭了内心的冲动,又老老实实地继续做自己的支线客机行业,而正好随着福克和努桑达拉的倒下,市场份额自然也就由巴航和庞巴迪吃下,这便造就了97到2010年中间这段时间中间,都没有任何敢于挑战窄体干线客机的公司出现。
  这一直就要等到上一位面的共和国首先用ARJ-21这款70座的大型喷气式支线客机来试水开始,这项目自宣布之始便引起了各方关注,但几年后感觉到波音和空客对ARJ没有什么动作之后,很快得到信号的三菱宣布90座的MRJ研发,苏霍伊公司宣布95座的SSJ-100上马。
  更有甚者则是庞巴迪仗着自己是加拿大公司,并且又有英国的背后支持,于是直接公布了CS-100这款130座的准干线客机,巴航同样不甘示弱地宣布了114座的E190项目,两大蛰伏已久的支线客机巨头终于站出来挑战干线客机领域。
  但不管如何,实际上就算SC-100和E-190这两飞机,甚至包括此时在计划中的MPC-130也都一样,它们有着一些大型支线客机的味道,而并非是A-320那样一开始就是标准的干线客机。
  但确实到了2010年之后也比较怪异,对于这些蠢蠢欲动的挑战者们,空客和波音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如此就有进一步刺激了最开始宣布了ARJ项目的共和国,既然没有什么危险的气息,那咱就甩开膀子干嘛!
  直接瞄准着A-320最新改进版去的C-919干线客机正式出炉,之后则是更进一步的同俄罗斯签下合同,双方共同开发C-929大型宽体双通道客机,客机制造业又可谓是风云再起!
  一想到这些事,杨辉心里面其实是觉得90年代去挑战空客、波音是有些不太吉利的,要是再缓一缓等到2000年之后或许环境又要好一些,但现在这情况又怎么说呢,实际上就是这时候的联合客机公司已经箭在弦上,对MPC-75的进一步拉皮已经是必须走下去的路。
  如此,杨辉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对MPC-75进行改进,将其载客提升到130座,并且航程增加到标准的窄体干线客机指标都是没有问题的,在技术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但我们现在就一直考虑如果公开这个项目,这势必意味着空客、波音甚至还要加上麦道的三方联合绞杀,到时候不仅可能导致我们的130座改进型计划失败,甚至还有可能直接波及到现在形势一片大好的MPC-75。”
  有基础型飞机可以用来拉皮自然是不错,但是要是拉皮失败,那么福克公司就是典型前车之鉴,至少现在联合客机和福克公司的产品线太像了,MPC-75对应福克100、新舟系列对上很福克50。
  这简直就是支线客机界的波音和空客,至于同时期的巴航和庞巴迪、努桑达拉,他们自然还没有可以用作拉皮的大型喷气式支线客机项目,所以还没法和联合客机公司以及福克相提并论。
  同级别的福克在上一位面死的那么壮烈,所以杨辉现在心里面还是挺虚的,但不管如何,这次的杨辉已经有了决定。
  福克挂掉那是福克公司的事,咱联合客机公司肯定和福克不同,共和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又有着巨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这自然也和荷兰这种鼻屎小国有天壤之别,共和国此时甚至同麦道合作生产着大型宽体客机,这暂时不也还没有看到正式反对吗?
  既如此,那就要在这个时候顶风前进,逆水行舟是不进则退,现在是危急存亡之秋也!
  “虽然国际行业形势比较恶劣,但我们依旧有自己的一整套办法,现在就看政府是不是愿意支持我们了,反正现在大致的计划就是瞒天过海!”
  一听说这次已经有了方案,总理倒是愿意好好地听听,至少这瞒天过海之计在共和国一直都是有着神奇的功效,因而饶有兴趣:“瞒天过海吗?那我就听听是如何的瞒天,又如何的过海!”
  此时的杨辉已经成为了话题中的主角,因而也是各种计划不断:“很简单,这瞒天过海自然是需要我们有周密的计划,比如这次我们就打算在对MPC-75进行改进到130的时候,会打着另外研制一款军用特种飞机平台的幌子来进行设计。”
  杨辉的计划自然是很靠谱了,你要是一开始就公布130座的改进计划,那这中间3-4年左右的设计试飞时间绝对可以让空客、波音反应过来,并且从长计议各种办法,抓住任何的机会直接以各种杨辉并不清楚的方式来捣乱。
  但现在若是打着研制军用飞机的幌子,那肯定就要简单很多了,首先共和国的军用飞机研制保密程度本来就高,不需要对外宣布任何消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真要是对外宣布了才是怪事,其次这客机改进而来的飞行平台本就封闭,里面到底是装的特种设备还是标准的民航飞机布局,这都是从外面看不出任何端倪的!
  这一提议刚出来,顿时就让人眼前一亮,这年头似乎还真没有民航客机的研制过程中秘而不宣的,相信空客和波音只要没有听到消息,自然也就不会想到这里面是这样在搞事,自然这项目也就不用担心有人捣乱。
  “那么陈局长你这边,看看杨辉同志提出的这个方案是否可行?你们民航局应该也清楚这样一来的好坏两方面吧,那么是不是能够给出一些必要帮助和支持?”
  连总理都这样说了,那陈局长当然是不敢有任何迟疑:“完全没有问题,杨总经理的方案非常不错,虽然研发中秘而不宣会造成客机的订单处于0的状态,而且到时候飞机研制出来之后,肯定也很难拿到国外的适航证,但我们民航局完全可以派专人跟进试飞,到时候只要没问题就直接发放适航证,并且将在短时间之内组织国内的民航公司在项目公布之后下订单采购。”
  民航飞机之所以会在原型设计阶段的时候就各种大肆宣传,为的就是要争取订单,这次杨辉这样搞肯定就很难拿到订单了,因而这就需要国内的密切配合,不过这万事都还好,现在的民航局改姓西南了,这些问题都可以双方配合着解决掉。
  决定了新的MPC-130要秘而不宣地研制,并且还是打着研制军用特种飞机的幌子,那自然总理这边就要多想了,毕竟要说在MPC-130的基础上研制特种飞行平台的话,似乎也真的很有可行性啊!
第805章
国产化的考量
  “方案确实可行,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我这里就还有一个问题希望你给我这里说一个实话。你所谓的以研发军用特种飞行平台的幌子,我想大部分应该是有着要想假戏真做的意思,最后一箭双雕,对吧?”
  说完,总理本人则是一脸我早就看出了你的套路,现在都被戳穿了,你还不赶快老实交代的意思挂在脸上。
  对于国内军队一直嚷嚷着的特种飞机平台,虽然在负责主持军队常务刘副主席的压制下,暂时还没有把这个项目提出来要钱,但同样是国家领导人的总理大人,那多多少少还是要知道一些情况的,现在肯定就要想到这方面去。
  还好,杨辉对这假戏真做的事并没有觉得会有什么抵触的,这就算是假戏真做又如何,咱现在就是看中了以后一系列的高新特种飞机工程,那真就是从高新一号一直排到了高新十号,这中间巨大的订单需求换谁来也同样眼红,而有了MPC-130这种合适的飞行平台,也要好好地争取一下对得起自己。
  这也是装作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惊讶道:“还是总理您明察秋毫,我就说这硬是瞒不过您啊!要说这军用特种飞行平台的事嘛,我们的MPC-130飞机肯定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使用需求了,所以这次我们有机会还是愿意试一试,现在军队还没有这方面的订单,但我们笨鸟先飞!”
  MPC-130飞机设计中是要达到130座的,而使用的CG-2000-2发动机的推力也接近9.5吨,虽然在动力上还是有些不太足,但让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60吨肯定也是没有问题的,而这6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了,因为就算运8飞机在这个年代也就是60吨刚好出头的样子,即便是在前几年定型了大改之后的涡浆6发动机,最新改进型的运八也只有接近7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
  那么实际上,这两款飞机就可以算是同一级别起飞重量的飞机,既然运八平台在上一位面能够拿下高新系列特种机平台资格,那么现在有更加优秀的MPC-130了,那肯要拿出来遛一遛才行,运八那种螺旋桨飞机虽然有它自己的优势,但在特种飞行平台方面还是喷气式动力的飞机来的好。
  为了能够完成这一箭双雕的计划,杨辉可是煞费了苦心:“因为要考虑到我们宣布MPC-130项目后会受到三巨头的绞杀,所以准备了能想到的所有应对方案。这首先是美国人最常用的禁运,到时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会禁止MPC-75的国外供应商提供配套的子系统。而针对这种可能,我们会在国内开展对MPC-75上面的进口设备国产替代计划,这些国产的设备肯定不仅仅是民航部门使用那么简单,既然都已经全国产了,那么军用的最后一个障碍也就解决了。”
  要真的说起来,这次MPC-75的使用的进口系统绝对不少,飞机的航电、空调增压系统、部分动力系统的冷端部件,甚至起落架也是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采购国外产品。
  而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国内的短板,在八十年代只能采购国外的产品,而现在十年都快要过去了,首先说飞机的航电设备方面,这一点虽然不说可以做到比之前法国提供的设备更加先进,但是以中航西南现在的技术能力,航电这部分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一点。
  至于空调加压系统,这个就确实有些不太好办了,实在是国内在这方面是真没有任何的积累,之前军用飞机使用的座舱空调加压系统只需要保证飞行员的生存需要就行了,哪里像民航飞机这样来的麻烦。
  但也好在这方面在之前的运七、新舟系列的设计生产中,国内也算是有一些配套的能力,实在不行就再引入一些国内生产民用空调的公司一起加入到项目中,共和国海军使用的军舰空调系统,当年就是因为国外禁运,然后国内某生产民用空调的公司拿下项目,最后效果还算可以。
  况且在咱北边不还有一大堆的民航飞机设计专家嘛!苏联解体之后的民机工业简直是一夜之间全线崩溃,但在解体之前苏联是绝对配套了所有的民机全产业链,要是国内去挖人回来搞飞机的空调和座舱增压系统,那肯定就不会再存在啥问题了。
  也别说什么苏联地处高纬度,所以是不需要空调这种笑话,那只是毛子生产的地面装甲上面才勉强有点存在基础的段子,客机飞到万米高空的时候你不开空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至于座舱增压系统似乎就更没有异议,总体来说这都些是有解决方案的。
  唯一可能会有些麻烦的,大概也就是这次的发动机方面了,到时候联发公司需要在新改进的中推核心机上面配备国内生产的冷端低压部件,可能在风扇的制造方面会稍有一些麻烦,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仅仅只是一点,若是打算在CG-2000-2发动机上使用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可能就会在时间上有些来不及,因而也只能是继续使用钛合金风扇叶片,而这钛合金叶片自然就只能是使用之前从乌克兰那边搞来的D-18T发动机风扇叶片生产技术,这虽不是最先进的,但也绝对不会落后于时代。
  对于杨辉积极要求将这些设备国产化,总理这边自然是相当的认同的,一方面是军队以后在特种飞机这块有绝对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国内在大型民航飞机的子系统生产上具有较先进的完整产业链。
  “你的担心是绝对有很大可能成立的,关于这些配套系统国产化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我们政府这边会拨发一定的款项给与支持,但还是希望你们整机生产设计单位能够尽量多照顾到国内的单位,毕竟万事都不如咱们自己有来的好,我们这种特殊的国情是注定需要自力更生才能保证国家安全。”
第806章
给我们也来两架
  总理的要求确实很有些道理,杨辉本人也是对此比较赞同,但有的话还是必须要先说出来,要不然以后执行过程中还不知道会搞成什么样,国内的这些部分的子系统配套单位是什么德行,还需要一番大浪淘沙才行啊!
  也就只能是直接硬着头皮解释着此间难处:“这情况都明白,但是我们的飞机以后不仅仅是军用,民用订单肯定才是项目的立足之根,只要到时候国外没有对MPC-130进行子系统禁运的话,我们还是会有选装国外子系统的方案,民航飞机要的不是绝对的国产率,而是要求性能足够先进,国内设备的性能上若是相比之下还不行的话,我们也就只能这样做。”
  这就不是杨辉真的要使劲儿去使用国外的设备,要崇尚什么国外的月亮更圆一些,而是民航飞机的市场需求便是如此,杨辉也不可能为了全国产化的要求而把飞机的性能给拉下去,从而导致损失大量的订单。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联合客机公司的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国内那些花费大力气并破釜沉舟,以此研发提供了飞机上其它先进子系统的单位的不负责任。
  感觉到这话说的又有显得有些太尖锐,随后又补上一句:“当然了,这仅仅是相对于大型干线客机而言的问题,支线客机对各方面的熟舒适度要求又要低一些,我们的新舟系列会大力支持国产,同样中航西南也会以巴航工业股东的身份,推荐国内的公司参与到巴航这些有影响力的国外客机生产公司去参与子系统竞争。”
  总理则是点头不言,虽然没有再多说什么,但肯定也是认可了杨辉的说法,只要国外不对MPC-130客机子系统禁运,自然民航系统就应该选择性能更好的东西用,要是有好东西在哪里谁愿意用差的?况且杨辉不也是表态他们会大力支持国内的子系统配套商吗,有这话和态度就够了。
  “如此也就再好不过,这瞒天过海之计我看还算是可行,现在有项目大致的时间节点计划没有?都说来我听听,只要咱们自己能够有国产的MPC-130客机,以后我们也终于可以有自己的空军一号了,到时候咱走出去进行外事访问的时候,那就不用再座美国佬的波音飞机了。”
  倒是没有想到总理这才刚看到飞机的项目计划,就已经畅想着自己的空军一号飞机,这也算是目光长远的一种吧,不过杨辉对此表示喜欢,这可是咱的空军一号啊,广告效应绝对响当当,光是想想就觉得来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