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612

  还是那句话,物尽其用!
  如果没有后面赵维声称要娶王瑜的那句话,那么赵维坏了忽必烈的好事,就纯粹是在作死。
  可是填上那句话,不但能保住小命,而且.....也进入到了忽必烈的视线之中。
  至于赵维,赵维没想到会有这么快的反应!
  他说要娶王瑜,不是真要和王瑜白头携老....而是别有用心。
  说白子,能不能娶赵维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和王应麟扯上关系。
  说要娶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借“未来老丈人”岁数大了出使不易的借口,把自己代替他出使的戏码演足!!
  到时,一般人可能认为他是胡闹,可是忽必烈和其它有心的人却不一定了。
  因为很多人乐于见到王应麟多一个投降的女婿....尤其是一个混不吝的、不长脑子、容易利用的投降女婿。
  想像一下,只要有这么一条赖皮狗贴上去,且不说王瑜最后嫁不嫁赵维,那可运作的空间可是太大了。
  加上赵维那毫无底限的性子,忽必烈利用起来很容易。作用之大,不是一个八斤图鲁可以比的。
  赵维也正是利用这种被利用的心理,可以离出使东瀛更近一步。
  只是他认为,忽必烈就算做出反应,也得是他叫喊要替老丈人出使之后的事儿了。
  没想到元帝这么快!!中午打了一架,下午就召见!
  说明忽必烈想的和赵维一样,也要利用这个事儿,而且....很可能比赵维想的还远!还深!!
  当阿丹过府传话,让他出城见驾的时候,赵维有点虚....
  他知道大宁宫里的那位不好对付....这一趟却是难对付了。
  ....
  而忽必烈和赵维的心思正好相反....一个混人,再好利用不过。
  若不是突发此事,忽必烈可以一辈子都不会接见这个烂到极致的混蛋。
  悠悠然的看着奏报,处理着朝务,直到阿丹进来禀报,赵维带到。忽必烈已经不引心神,把手边的政务处理完,才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喏....”
  阿丹紧忙出去接人,忽必烈则是端进旁边的一部春秋注释,有一搭无一搭的扫看起来。
  不多时,阿丹引着一个东张西望,站没站相的少年人进到书房,那少年打量了一阵,甚至面有点评....
  终于见到正位上的忽必烈,赶紧又是陪笑上前,一个长揖大礼,“参见大元皇帝陛下....”
  “大胆!!”赵维那刚拜下去,阿丹就是一声暴喝!
  “面见陛下!还不下跪!?怎敢无礼!?”
  忽必烈用余光看戏,任由阿丹喝骂,想看看这混人怎么应对。心说多半吓的瘫倒在地吧?
  可是....
  阿丹那一嗓子,确实吓了赵维一激灵,等回过魂来,直接就炸了!!
  “叫叫叫!!叫你大爷!”
  赵维骂起来了,下面一句,“人家老爷子都没怪罪,你他娘的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东西鬼叫个屁!!”
  阿丹被骂懵了....这辈子挨过的骂多了,在这屋里挨骂也是常事,但在这个屋里被皇帝以外的人骂还特么是头一回哈。
  “噗!!”
  忽必烈那边直接喷了,看也看不下去什么春秋,抬头正视赵维,心说有点意思....
  在这屋里,包括在这屋外头,敢叫他老爷子的,这也是头一回!!
  不过....你别说,忽必烈还真吃这一套,觉得挺亲切呢?
  ......
第89章
把忽必烈聊懵了
  还从没人有敢用“老爷子”这种民间昵称称呼他,反倒让忽必烈生出新奇之感。
  好好瞅了瞅赵维,发现这小子至少从长相上没有传闻中那么讨厌。
  五官端正,只是眉眼间不自觉的有着三分痞气,剩下七分便是野性。
  总之,给忽必烈的第一印象不是太坏,顶多算个野性难驯的混小子。
  放下书册,“罢了,站着回话便是。”
  赵维一听,如蒙大赦,先是瞪了阿丹一眼,随后又给忽必烈上了个长揖,“老爷子,您心肠真好!”
  忽必烈:“......”
  好吧,又是一个新鲜的体验。夸他仁德圣明的不少,说他心肠好的,又是第一回。
  不过,赵维那种如释重负的神情全都看在忽必烈眼里,心下好奇,“你就那么不愿意跪朕?”
  “这......”赵维撮了撮后脖梗子,“要说实话吗?”
  忽必烈被逗的一乐,“自是要说实话的。”
  却见赵维立马脸色一板,呆然道:“不愿意。”
  忽必烈一怔,没想到答的这么直接。
  “为何啊?”
  赵维一脸便秘,“我们汉人只跪天地父母!况且,我跪着,你坐着,这不侮辱人嘛?”
  “大胆!”赵维这话一出,阿丹那又是嗷的一嗓子,吓的赵维一缩脖子。
  “我说,你特么有病吧?叫魂儿啊?”
  忽必烈却是一摆手,让阿丹不要多话,神情也是凝重起来,显然有些不快。
  冷声对赵维道:“朕是天子,是皇帝,不值得你尊敬吗?”
  赵维一副还没看出危机的样子,“尊敬和下跪这是两回事吧?反正我们以前是不跪的。”
  忽必烈语调更冷:
  “谁说你们以前不跪?
  你们汉人的史书上都说,自汉时起,岁旦朝仪,其制为:三公上殿后,面向皇帝座位,赞礼之太常就高声唱喝“皇帝为君兴“。即:帝起,对三公礼贺示敬谢。三公遂跪伏,后帝坐。
  这不是跪礼是什么?”
  另外,帝册授王、公爵职时,王、公拜谢,帝也起立答礼,不也是跪礼?”
  怎么到朕这里,就成了侮辱了呢?”
  忽必烈本身就是个汉学通,饱读汉家典籍,所以引经据典根本毫无压力。
  一番喝令,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吓的尿裤子的。
  可是赵维......
  赵维听完,眉头一皱,说出一句,“你你你,你等会哈!”
  随后,抓耳挠腮的思考着什么,嘴上还在嘟囔,“怎么说的来着...怎么说的来着?”
  随后,磕磕绊绊地念出一段:
  “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古人‘席地而坐’,就是跪坐,又叫正坐。相互叩拜是对等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即由此出。
  君王与百官平等,都采用跪坐姿势上朝议会,并不分高下。除非祭拜天地祖宗,才是单方面的三拜九叩。毕竟,天地和死人是无法还礼的。
  到唐明宗时,凳子有了靠背,叫椅子。到赵宋时,又出现带扶手的交椅,这就是权力的象征。宫廷有龙椅或者叫御座,“正襟危坐”就是指称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
  凳子椅子的出现,改变了君王的坐姿,使相互叩拜的礼节出现了不对称,就有了尊贵和屈辱。
  所以,下跪叩首,今之用意与古礼已经完全不相同了。古之喻为平等之尊敬,而今之用意则成了卑微之尊敬。
  元帝明知跪礼屈辱,仍然沿用,显然有违朝和,更不利蒙汉一家之夙愿,乃为陋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