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248

[40]
拗折:〖何註〗謂山路曲盤也。
[41]
「山徑」:青本、黄本作「山遥」。「絶險」:鑄本、異史本作「絶陷」。
[42]
「曳扶」:鑄本作「曳扶之」。
[43]
「某故」:異史本、鑄本、二十四卷本作「某事」。「是苦」:鑄本作「是」。
[44]
方丈:〖何註〗《高僧傳》:「維摩居士石室,以手版縱横量之,得十笏,故云方丈。」
[45]
沙礫:〖何註〗礫音落,小石也。△按:礫音利。
[46]
二十四卷本「一瞻」作「一視」,「合去」作「瞑去」。「目」:康熙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眸」。
[47]
定省:〖何註〗《禮·曲禮》:「昏定而晨省。」定,問安也。省,視也,察也。
[48]
二十四卷本「沙石」作「沙礫」,黄本「騾」作「驢」。「答言」:鑄本作「答曰」。
[49]
「謹如其命」:鑄本作「如命」。「但伏」:黄本作「姑伏」。
[50]
此君:〖吕註〗《晉書·王徽之傳》:「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耶?』」
[51]
「瘞祭」:鑄本作「瘞葬致祭」,二十四卷本作「葬祭」。「便」:青本作「更」。
[52]
「乃祝」:黄本作「乃祀」。
鬼妻
泰安聶鵬雲[1],與妻某魚水甚諧。妻遘疫卒[2],聶坐卧悲思,忽忽若失。一夕獨坐,妻忽推扉入。聶驚問:「何來?」答云:「妾已鬼矣。感君悼念,哀白地下主者,聊與作幽會[3]。」聶喜,攜就牀寢,一切無異於常,從此星離月會。積有年餘,聶亦不復言娶,伯叔兄弟懼墮宗主,私族於謀[4],勸聶鸞續;聶從之,聘於良家。然恐妻不樂,秘之。未幾,吉期逼邇[5]。鬼知其情,責之曰:「我以君義,故冒幽冥之譴;今乃質盟不卒,鍾情者固如是乎?」聶述宗黨之意[6],鬼終不悦,謝絶而去。聶雖憐之,而計亦得也。迨合卺之夕,夫婦俱寢,鬼忽至,就牀上撾新婦,大駡:「何得占我牀寢?」新婦起,力與撑拒[7]。聶惕然赤蹲,並無敢左右袒。無何鷄鳴,鬼乃去。新婦疑聶妻故未死[8],謂其賺己,投繯欲自縊。聶爲之緬述,新婦始知爲鬼。日夕復來,新婦懼避之。鬼亦不與聶寢,但以指爪掐膚肉;已乃對燭怒相視,默默不作一語[9]。〔但評〕緣情成妬,緣愛成仇,爲此鬼不值。如是數夕,聶患之。近村有良於術者,削桃爲杙[10],釘墓四隅,其怪始絶。
〔何評〕世有妬者,謂骨頭落地,當不復爾,今觀此鬼殊不然。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青本、黄本、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
[1]
「泰安」:二十四卷本作「泰山」。
[2]
「遘疫」:鑄本作「遘疾」。
[3]
鑄本「推扉」作「排扉」,並異史本「答」作「笑」。二十四卷本「與」作「與君」。
[4]
「墮宗主」:黄本作「墮宗祀」,異史本作「墜宗主」。「族於謀」:相聚以計議。青本、二十四卷本無此三字。
[5]
「良家」:異史本作「梁家」。黄本「期」作「日」。鑄本「邇」作「爾」。
[6]
「質盟」:二十四卷本作「要盟」。「述」:康熙本作「述曰」。
[7]
「撑拒」:鑄本作「擋拒」。
[8]
「故未死」:鑄本作「故並未死」,二十四卷本作「未死」。
[9]
「指爪掐」:青本、黄本、二十四卷本、鑄本作「指掐」。鑄本「怒相」作「目怒相」,「不作」爲「不」。「作一語」:康熙本、異史本作「作語」。
[10]
杙:〖何註〗音弋,《爾雅》:「樴謂之杙,橛也。」
黄將軍[1]
黄靖南得功微時,與二孝廉赴都,途遇響寇。孝廉懼,長跽獻貲。黄怒甚,手無寸兵[2],即以兩手握騾足,舉而投之。賊不及防,馬倒人墮。黄拳之臂斷,搜橐而歸。孝廉服其勇,資勸從軍,後屢建奇勛[3],遂腰蟒玉。
〔虞堂評〕事與《大力將軍》頗相似。
〔仙舫評〕孝廉可謂無負矣。不知黄將軍又將何以報之?
晉人某有勇力,生平不屑格拒之術,而搏技家當之盡靡。過中州,有少林弟子受其辱,忿告其師,群謀設席相邀,將以困之。既至,先陳茗果,胡桃連殼,堅不可食。某取就案邊,伸食指敲之,應手而碎。寺衆大駭,優禮而散[4]。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異史本、遺稿本)
[1]
鑄本有目無文。青系、黄本、二十四卷本無此篇,拾遺本題作‘黄靖南’。
[2]
「跽」:參校本作「跪」。「兵」:遺稿本作「鐵」。
[3]
「歸」:遺稿本作「歸孝廉」。康熙本「屢」上有「遲」字,今據參校本删。
[4]
此段,遺稿本與得月簃叢書本《聊齋志異拾遺》均題‘晉人’。
三朝元老
某中堂者[1][2],故明相也。〔但評〕履歷罕有。曾降流寇,士論非之[3]。老歸林下,享堂落成[4],數人直宿其中。天明,見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聯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禮義廉。」不知何時所懸。怪之,不解其義。或測之云:「首句隱『亡八』,次句隱『無恥』也。」〔但評〕恥之於人大矣。似之[5]。
洪經略[6]南征凱旋,至金陵,醮薦[7]陣亡將士。有舊門人謁見,拜已即呈文藝。洪久厭文事,辭以昏眊。生云:「但煩坐聽,容某頌達上聞[8]。」遂探袖出文,抗聲朗讀,乃故明思宗御製祭洪遼陽死難文也。讀畢大哭而去[9]。〔但評〕讀祭文,奇;讀畢大哭,更奇。甲申之變以後,衹有此哭。
〔但評〕或問:「此老此時何以爲心?」曰:「此老之心久已死矣,雖對之朗讀,何曾得聞?對之大哭,何曾得見?」
附考
或謂:金正希被擒時,願就戮於洪承疇前,有門人江天一對洪朗誦崇禎主御製祭洪經略文,誦罷大哭。正希曰:「焉有受恩如亨九而降者,吾竊疑其偽也。」洪曰:「此老火性未除,吾不可再見之。」金、江二公同日就刑。
(原載喻刻《〈聊齋志異〉合評》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鑄本、異史本、青本、二十四卷本)
[1]
中堂:〖吕註〗《池北偶談》:「明洪武十五年,設内閣大學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閣大學士、左右春坊大學士,俱爲翰林院官。故院中設閣老公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按:《湘山野録》:「錢希白見王欽若,戲曰:『中堂遂有如此宰相乎?』」又《聞見録》:「富鄭公與康節食笋,公曰“未如中堂骨董之美』云云」。元王惲有《中堂事記》記元初中書省事,皆前此矣。
[2]
鑄本無「者」字。
[3]
「士論」:鑄本作「世論」。
[4]
落成:〖何註〗《爾雅》:「落,始也。」〖吕註〗《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中室始成,祭之曰落。」
[5]
鑄本無「似之」二字。
[6]
洪經略:〖吕註〗名承疇,明萬曆丙辰進士。崇禎十五年二月戊午,大清兵克松山,承疇降。
[7]
醮薦:〖何註〗以酒薦之也。
[8]
「生」:青本、二十四卷本作「其人」。「頌」:二十四卷本作「誦」。
[9]
「洪經略……而去」:鑄本無此段。
醫術[1]
張氏者,沂之貧民,途中遇一道士,善風鑒,相之曰:「子當以術業富。」張曰:「宜何從?」又顧之曰:「醫可也。」張曰:「我僅識『之無』[2]耳,烏能是[3]?」道士笑曰:「迂哉!名醫何必多識字乎?〔何評〕妙語。但行之耳。」〔但評〕世之所謂名醫者,我知之矣。〔馮評〕笑煞天下名醫,謔甚,然語實非妄。既歸,貧無業,乃摭拾海上方,即市廛中除地作肆,設魚牙蜂房,謀升斗於口舌之間,而人亦未之奇也。會青州太守病嗽,牒檄所屬徵醫。沂故山僻,少醫工,而令懼無以塞責,又責里甲使自報,於是共舉張。令立召之。張方痰喘,不能自療,〔馮評〕試想腰曲氣喘之狀,不禁一笑。聞命大懼,固辭。〔但評〕今之不能自治而偏欲治人者,殊愧此醫。令弗聽,卒郵送去[4]。路經深山,渴極,咳愈甚。入村求水,而山中水價與玉液等,〔何評〕少此山。遍乞之無與者;見一婦漉[5]野菜,菜多水寡,盎中濃濁如涎,張燥急難堪,便乞餘瀋飲之。少間渴解,嗽亦頓止。陰念:此殆良方也[6]。比至郡,諸邑醫工已先施治,並未痊减。張入,求密所,偽作藥目,傳示内外;復遣人於民間索諸藜藿,如法淘汰訖[7],以汁進太守。一服,病良已。太守大悦,賜賚甚厚,旌以金扁。由此名大譟,門常如市,應手無不悉效。有病傷寒者,言症求方。張適醉,誤以瘧劑予之;醒而悟之,不敢以告人。三日後有盛儀造門而謝者,問之則傷寒之人[8],大吐大下而愈矣。此類甚多。〔但評〕語有云:「乘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觀於張,則語益信。然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之言,自是顛撲不破。張由此稱素封,益以聲價自重,聘者非重貲安輿[9]不至焉。
〔何評〕推造命十二宫,一曰命,二曰相,可見人生之富貴福禄,未有不本於命與相者。相當以醫術致富,即僅識「之無」何必不然?即以率之科第可也。
益都韓翁,名醫也,其未著時,貨藥於四方。〔何評〕名醫方始亦爾。暮無所宿[10],投止一家,則其子傷寒將死,因請施治。韓思不治則去此莫適,而治之誠無術。往復跮踱[11],以手搓體,因而汗泥成片[12],捻之如丸。頓思以此紿之,當亦無所害;曉而不愈,已賺得寢食安飽矣,遂付之。中夜,主人撾門甚急,意其子死,恐被侵辱,驚起,逾垣疾遁。主人追之數里[13],韓無所逃始止,乃知病者汗出而愈矣。挽回,款宴豐隆;臨行厚贈之。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青本)
[1]
鑄本有目無文。
[2]
識之無:〖吕註〗《唐書·白居易傳》:「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
[3]
康熙本以「能是」作「能士」,今據三參校本改。
[4]
「里甲」:青本、二十四卷本作「里中」。康熙本「命」作「名」,「送去」:二十四卷本作「送之去」。
[5]
漉:〖何註〗音禄,渗也。《戰國策》:「漉汁灑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