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248

[20]
鑄本無「愕然」二字。
[21]
「一筵」:鑄本作「設一筵」。
[22]
「陶朱」:青本、黄本作「陶朱富」,爲全稱。「婦笑」:異史本作「婦坐」。
[23]
「此行」:青本、黄本作「此」。
[24]
「腹心」:青本、黄本作「心腹」。
[25]
盈絀:〖何註〗絀,竹律切。或作贏絀。《荀子·非相篇》:「緩急贏絀。」猶盈虚也。
[26]
「鹺賈」:手稿本作「鹺買」,今據諸參校本改。
[27]
「與遊」:二十四卷本作「與遊者」。
[28]
「止足」:鑄本作「止之」。
[29]
犒邊庭:〖何註〗犒,考去聲。賞以勞之也。《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
[30]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遷於鄉」下有「生既留」三字。
[31]
「排闔」: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排闥」。
[32]
「方知無益」:青本、黄本作「方無策」。
[33]
「不敢」:青本、黄本作「久不敢」。
[34]
「展謝」:青本、黄本作「謝」。
[35]
「祖劉」:黄本作「祖劉姓」。
[36]
「交知」:黄本、二十四卷本作「知交」。
[37]
「欲扶兩櫬」:青本、黄本作「欲兩櫬」。
[38]
「妹子」:青本、黄本作「妹」。
[39]
「不可」:青本、黄本作「不」。
[40]
「今日吾」:青本作「今日爲吾」。
[41]
「受其」:鑄本作「收其」。
[42]
封植偉麗:〖何註〗謂封土植木,以壯麗其觀瞻也。
[43]
「往來」:青本、黄本作「來往」。
[44]
「荆卿諧生」:鑄本「詣生」作「詣」,並二十四卷本、異史本無「荆卿」二字。
[45]
「墓内」:鑄本作「慕内」。
[46]
河潤:〖吕註〗《莊子》:「河潤九里,澤及三族。」〖何註〗喻分潤之也。《後漢書·郭伋傳》:「徵拜穎川太守,召見辭謁,帝勞之曰:『賢能太守,去帝城不遠,河潤九里,冀京師並蒙福也。』」
[47]
「倒爲灰燼」:鑄本作「成燼」。
[48]
「止」:青本作「只」,「一枚」:黄本作「一枝」。
[49]
「就淫之」:鑄本作「欲淫」,異史本作「淫之」。
[50]
面具:〖吕註〗《宋史》:‘狄青每臨敵,必帶面具。’〖何註〗面具,假面也。《建康實録》:「孫興公嘗著假面,戲爲儺。」
[51]
「欲以重賄脱之」:鑄本作「欲爲賄脱」。
[52]
登賢書:〖何註〗薦於鄉也。
[53]
「貪字之點畫」:鑄本作「貪之字畫」。
陵縣狐[1]
陵縣李太史家[2],每見瓶鼎古玩之物,移列案邊,勢危將墮[3]。疑厮僕所爲,輒怒譴之。僕輩稱冤[4],而亦不知其由,乃嚴扃齋扉,天明復然。心知其異,暗覘之:一夜,光明滿室,訝爲盗。兩僕近窺,則一狐卧櫝上,光自兩眸出,晶瑩四射。恐其遯[5],急入捉之。狐齧腕肉欲脱,僕持益堅,因共縛之。舉視,則四足皆無骨,隨手摇摇,若帶垂焉。太史念其通靈[6],不忍殺;覆以柳器,狐不能出,戴器而走。乃數其罪而放之,怪遂絶。
附記
余友某在陵署,有遇狐事。自言獨宿東廳,是夜月明如洗,一麗人自窗入,含笑登榻,外向坐。某心知其狐,恐爲祟,意頗堅定。狐自理裙帶,初未回顧。有頃,覺一縷膩香,由鼻觀直入泥丸,心摇摇殆不可禁。欠身窺之,絶世無其匹也。狐曰:「眉目位置無異人,狂覷何爲?」遂以指按其額曰:「個人心蕩矣。不慮爲祟耶?適有一聯,能屬對即恣君所欲:『破故紙窗欞有隙。』」甲應聲曰:「旋覆花背面多情。」狐笑曰:「不愧其名。」解衣共卧,膚膩如脂。枕上詢姓氏,自言:「胡姓,小字珊珊。」詢其居,曰:「北亭。」究其所在,又復不言。昧旦即去。後每夜必至,漸洽矣。審其舉動,無異常人。時着藕色衣,不裙;蓮鈎瘦不盈握;指釧耳環,焕映一室。行坐有聲,飲食有跡。一日,甲戲問曰:「爾非仙鬼,何以去來無跡?」珊珊曰:「此甚不易。脱解皮囊,鍊氣歸神,而後至是。世謂狐能採補,動輒殺人,是不盡然。入旁門者,迷人之死;修正果者,保人之生。但取生人精氣,以鍊内丹;丹成形骸俱化,即莅仙班矣。」問:「能白晝現形否?」珊珊曰:‘是不難。但與君情緣淺薄,不欲以蒲柳之姿,累君繫念耳。」珊珊善謔,能先知,每坐,好作慵妝態,步力夭矯,幾倩人扶。無言時,輒作太息聲。雖高談闊論,而咫尺之外,人無聞者。即某語亦殊無人聞。曳之身輕如葉。良宵促膝,耳鬢厮磨,亦若隔一紗幛。每與交時,情若不能自主;交甫畢,即以臂互覆,冥然而寐。醒則日上南窗,麗人已渺,粉膩脂痕,依稀枕畔而已。一夕待之,久不至;朦朧之際,挼之有人,曰:「何珊珊其來遲耶?」珊珊曰:「偶經墟墓,幾被鬼迷。徘徊半晌,返易複舄,勞君望眼矣。若云一刻千金,我當輸君十萬。」相與歡笑,睡魔頓遣。然每當十分歡洽時,輒沉思而嘆。詰之,秘弗洩。後以故將他適,屢索信物,吝弗與,一帕一履,臨行必檢點焉。某哀之曰:「判别有期,何吝戔戔,弗以爲後晤緣也?」珊珊雙眦瑩瑩曰:「緣盡此矣。君能留情田餘地,與兒作竟宵談乎?」甲即起,娓娓逹旦,始備述家世,則母死姊嫁,餘二三弱妹共處。審其情,亦甚零仃。言至酸楚,輒復哽咽。鷄聲三唱,始起立握手曰:「子幸無自菲薄。此事勿輕語人,然亦不必終秘也。倘情絲不絶,未必無會期。」言已,灑涕分手。某欲更訂後約,而轉瞬已杳。惟西風吹敗葉,掃南窗而過,淅淅如雨。惝怳木立,惘然若失。至夜偵之,不復至;三日即去陵矣。雪亭附記
聞陵縣城北高臺廟,即稱北亭,神座西偏,有一巨洞,深不可測。土人言:「乾隆某年,巨室邀賓,輒往假食器。前一日祝之,及時往取,無不備;後有假而不返者,祝之遂無應。」吁!久假不歸,至令鬼狐齒冷,豈不汗顔!虞堂附記
(原載《《聊齋志異》遺稿》)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鑄本、異史本、黄本、二十四卷本、遺稿本)
[1]
青系無此篇。
[2]
「李太史家」:手稿本「史」、「家」二字間空一字。黄本作「李太史某家」。
[3]
「墮」:二十四卷本作「墜」。
[4]
「稱冤」:鑄本、遺稿本、異史本作「稱怨」。
[5]
「其遯」:遺稿本作「其遯去」。
[6]
「帶垂」:黄本作「垂带」。
王貨郎
濟南業酒人某翁,遣子小二如齊河索貰價[1][2]。出西門,見兄阿大——時大死已久,二驚問:「哥那得來?」答云:「冥府一疑案,須弟一證之。」二作色怨訕[3],大指後一人如皂狀者,曰:「官役在此,我豈自由耶!」但引手招之。不覺從去[4],盡夜狂奔,至太山下忽見官衙,方將並入,見羣衆紛出。皂拱問:「事何如矣[5]?」一人曰:「勿須復入,結矣。」皂乃釋令歸[6]。大憂弟無資斧,皂思良久,即引二去。走二三十里,入村,至一家檐下,囑云:「如有人出,便使相送;如其不肯,便道王貨郎言之矣。」遂去。二冥然而僵。既曉第主出,見人死門外[7],大駭;守移時,微蘇,扶入餌之,始言里居,即求資送。主人難之。二如皂言。主人驚絶,急賃騎送之歸[8]。償之,不受;問其故,亦不言,别而去[9]。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青本、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
[1]
貰價:〖何註〗貰音世。貰價,賒酒債也。《史記·高祖本紀》:「常從王媪,武負貰酒。」
[2]
「酒人」:二十四卷本作「酒」。「如齊河」:鑄本作「往齊河」,異史本作「入齊河」。「貰價」:青本作「貰債」,異史本作「貫價」。
[3]
「怨訕」:鑄本作「怒訕」。
[4]
「不覺」:二十四卷本作「二不覺」。
[5]
「拱問事何如」:鑄本作「問所事何如」。
[6]
「釋令歸」:二十四卷本作「釋二令歸」。
[7]
「見人」:二十四卷本作「見一人」。
[8]
「賃騎」:鑄本作「僱騎」。「送之歸」:青本作「送之以歸」。
[9]
「别而去」:二十四卷本作「而别」。
罷龍[1]
膠州王侍御,出使琉球。舟行海中,忽自雲際墮一巨龍,激水高數丈。龍半浮半沉,仰其首,以舟承頷,睛半含[2],嗒然若喪。闔舟大恐,停橈不敢少動。舟人曰:「此天上行雨之疲龍也。」王懸勅於上,焚香共祝之。移時,悠然遂逝。舟方行,又一龍墮,如前狀。日凡三四。又逾日,舟人命多備白米,戒曰:「去清水潭不遠矣。如有所見,但糝米於水[3],寂無嘩。」俄至一處,水清澈底。下有羣龍:五色,如盆如甕,條條盡伏,有蜿蜒者,鱗鬣爪牙,歷歷可數。衆神魂俱喪,閉息含眸,不惟不敢窺,並不能動。惟舟人握米自撒。久之,見海波深黑[4],始有呻者。因問擲米之故,答曰[5]:「龍畏蛆,恐入其甲。白米類蛆,故龍見輒伏,舟行其上,可無害也。」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黄本、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
[1]
青系無此篇。
[2]
「半含」:二十四卷本作「半啟」。
[3]
「糝米」:黄本作「摻米」。
[4]
「久之」:鑄本、異史本作「久則」。二十四卷本「含」作「合」,「海波」作「海底」。
[5]
「答曰」:二十四卷本作「答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