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48

[25]
格鬥:〖何註〗格敵也。《史記·張儀傳》:「驅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吕註〗《唐書·郭知運傳》:「猿臂虎口,以格鬥功纍補秦州三度府果毅。」註:「格,敵也。不用器械,鬥以白手,曰格。」○又杜甫詩:「中原正格鬥。」註:「相絶而殺之曰格。」
[26]
抓攫:〖何註〗音蚤矍,以爪刺也,又持也。△按:抓音昭,又音撾。
雙燈
魏運旺,益都之盆泉人[1],故世族大家也;後式微,不能供讀,年二十餘廢學,就岳業酤[2]。一夕,魏獨卧酒樓上,忽聞樓下踏蹴聲。魏驚起悚聽[3]:聲漸近,尋梯而上[4],步步繁響。無何,雙婢挑燈,已至榻下[5]。後一年少書生,導一女郎,近榻微笑。魏大愕怪,轉知爲狐,髮毛森竪[6],俯首不敢睨。書生笑曰:「君勿見猜。舍妹與有前因[7],便合奉事。」魏視書生,錦貂炫目,自慚形穢,靦顔不知所對。書生率婢子,遺燈竟去。魏細瞻女郎[8],楚楚若仙,心甚悦之,然慚怍不能作遊語。女郎顧笑曰[9]:「君非抱本頭者,何作措大[10]氣?」遽近枕席,暖手於懷。魏始爲之破顔,捋褲相嘲,遂與狎暱。曉鐘未發,雙鬟即來引去,復訂夜約。至晚,女果至,笑曰:「癡郎何福?不費一錢,得如此佳婦,夜夜自投到也。」魏喜無人,置酒與飲,賭藏枚。女子什有九贏,乃笑曰:「不如妾約枚子[11],君自猜之,中則勝,否則負;若使妾猜,君當無贏時。」遂如其言,通夕爲樂。既而將寢,曰:「昨宵衾褥澀冷,令人不可耐。」遂唤婢襆被來,展布榻間,綺縠香軟。頃之,緩帶交偎,口脂濃射[12],真不數漢家温柔鄉也。自此遂以爲常。後半年,魏歸家[13]。適月夜與妻話窗間,忽見女郎華妝坐牆頭[14],以手相招。魏近就之,女援之,逾垣而出,把手而告曰:「今與君别矣。請送我數武,以表半載綢繆之義[15]。」魏驚叩其故,女曰:「姻緣自有定數,何待説也[16]。」〔但評〕「何待説」三字,看得極明白自然,處得極冷淡。語次至村外,前婢挑雙燈以待,竟赴南山。登高處,乃辭魏言别,魏留之不得[17],遂去。魏佇立傍徨,遥見雙燈明滅,漸遠不可睹,怏鬱而反[18]。是夜山頭燈火,村人悉望見之。
〔但評〕來也突焉,去也忽焉。漢家温柔鄉不敵邯鄲黄粱一夢也。雙燈導來,雙燈引去,直是雙眸之恍惚耳。有緣麾不去,無緣留不住,一部《聊齋》,作如是觀;上下古今,俱作如是觀。
〔何評〕夙緣。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青本、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鑄本)
[1]
鑄本無「之」字。
[2]
酤:〖何註〗音狐,賣酒也。《淮南子》:「出于屠酤之肆。」
[3]
此上二十二字:「岳」,二十四卷本作「岳家」;「魏獨」、「魏驚」:鑄本作「獨」、「驚」;黄本「蹴」下有「之」字,并青本無「忽」、「樓下」三字。
[4]
「尋」:鑄本作「循」。
[5]
「榻下」:二十四卷本作「榻前」。
[6]
「髮毛」:二十四卷本作「毛髮」。
[7]
二十四卷本「與」下有「君」字。
[8]
鑄本無「靦顔」二字,「婢子」作「婢」,並異史本、二十四卷本「瞻」作「視」。
[9]
「語」字下「女郎」,鑄本作「女」。
[10]
措大:〖吕註〗見《西湖主》「窮措大」註。
[11]
「約」: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握」。
[12]
「濃」:青本作「游」。
[13]
「後半年,魏歸家」:二十四卷本作「後半載,魏回家」。
[14]
黄本「窗間」作「窗前」,「牆頭」作「牆上」。
[15]
「義」:青本作「誼」,鑄本作「愛」;二十四卷本作「意」。
[16]
「説」:二十四卷本作「言」。
[17]
「魏留」:鑄本無「魏」字。
[18]
「鬱」:鑄本作「怏」。
捉鬼射狐[1]
李公著明,睢寧令襟卓先生公子也。爲人豪爽,無餒怯[2],爲新城王季良先生〔馮評〕漁洋族祖。内弟[3]。先生家多樓閣,往往睹怪異[4]。公常暑月寄宿,愛閣上晚凉。或告之異,公笑,不聽,固命設榻。主人如請,囑僕輩伴公寢,公辭言:「喜獨宿,生平不解怖。」主人乃使炷息香於爐,請衽何趾[5][6],始息燭覆扉而去。公即枕移時[7],於月色中,見几上茗甌傾側旋轉,不墮,亦不休[8]。公咄之,鏗[9]然立止;即若有人拔香炷[10],炫摇空際,縱横作花縷。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爾!」裸裼下榻,欲就捉之。以足覓床下,僅得一履;不暇冥搜,赤足撾摇處,炷頓插爐,竟寂無兆。公俯身遍摸暗陬,忽一物騰擊頰上,覺似履狀[11];索之,亦殊不得。乃啟覆下樓,呼從人,爇火以燭[12],空無一物,乃復就寢[13]。〔但評〕裸裼赤足而搜摸暗陬,鬼物亦不敢爲害。固是氣壯,然其人亦必有正大處。既明,使數人搜屨[14],翻席倒榻,不知所在。主人爲公易屨。越日,偶一仰首,見一履夾塞椽間[15],挑撥而下,則公履也。公益都人,僑居於淄之孫氏第[16]。第綦闊,皆置閑曠,公僅居其半,南院臨高閣,止隔一堵。時見閣扉自啟閉,公亦不置念。偶與家人話於庭,閣門開,忽有一小人[17],面北而坐,身不盈三尺,緑袍白襪[18]。衆指顧之,亦不動。公曰:「此狐也。」急取弓矢,對關欲射。小人見之,啞啞作揶揄聲,遂不復見。〔但評〕雖啞然作揶揄聲,畢竟不敢不去。小人情態可哂。公捉刀登閣[19],且駡且搜,竟無所睹,乃返,異遂絶。公居數年,安妥無恙。公長公友三,爲余姻家,其所目觸[20]。
異史氏曰:「予生也晚,未得奉公杖屨[21]。然聞之父老,大約慷慨剛毅丈夫也。觀此二事,大概可睹。浩然中存,鬼狐何爲乎哉[22]!」
〔何評〕豪氣。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青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鑄本)
[1]
手稿本此題「捉鬼射狐」,有紅筆下加「李公」二字,不類作者筆跡。二十四卷本題爲「李公」,青本題作「捉狐射鬼」。
[2]
「怯」:青本作「却」。
[3]
鑄本無「先生」二字。
[4]
鑄本「睹」作「見」,並二十四卷本「先生」作「季良」。
[5]
請衽何趾:〖何註〗衽音妊,卧席也。〖吕註〗《禮·曲禮》:「請衽何趾。」註:「設卧席,則問足向何方也。」
[6]
「主人如請,囑僕輩伴公寢。公辭言:『喜獨宿,生平不解怖。』主人乃使炷香於爐,請衽何趾」:鑄本作「主人如言,囑僕輩伴公宿,公辭曰:『生平愛獨宿,不解怖。』主人乃使炷香於爐,請衽何趾」,二十四卷本無「請衽何趾」四字。
[7]
「即」:鑄本作「就」。
[8]
此上十字:鑄本「甌」作「碗」,並異史本「墮」作「墜」;二十四卷本「墮」作「休」,「休」作「墮」。
[9]
鏗:〖何註〗甌落聲也。
[10]
「即」:鑄本作「又」,青本無此字。
[11]
「頰上」:二十四卷本作「頰際」。「狀」:青本作「伏」。
[12]
「以燭」:鑄本、異史本作「燭之」。
[13]
「寢」:二十四卷本作「枕」。
[14]
「屨」: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履」。
[15]
「一履」:鑄本、二十四卷本作「一屨」。
[16]
「淄之」:鑄本作「淄川」。
[17]
此上十一字:二十四卷本「話」作「語」,「門」下有「忽」字,「忽有」作「見」。
[18]
「盈三尺,緑袍白襪」:鑄本「盈」作「滿」;手稿本「袍」下原有「而」字,塗去。
[19]
此上二十三字:「關」,青本誤作「閣」;「小人」:手稿本原作「其物」,塗改;「啞啞」:二十四卷本作「嗤嗤」;鑄本、異史本「聲」上有「之」字。「捉」:異史本作「提」。
[20]
「安妥無恙。公長公友三,爲余姻家,其所目觸」:鑄本作「平安無恙」。「觸」:手稿本原作「睹觸」,塗去「睹」字,青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睹」。
[21]
「屨」:青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履」。
[22]
「異史氏曰……」:鑄本無此段。
蹇償債[1]
李公著明,慷慨好施。鄉人王卓,傭居公室[2]。其人少遊惰,不能操農業,家窶貧[3],然小有技能,常爲役務[4],每賚之厚。時無晨炊,向公哀乞,公輒給以升斗。一日,告公曰:「小人日受厚恤,三四口幸不殍餓。然曷可以久。乞主人貸我緑豆一石作資本。」公忻然,立命授之。卓負去年餘[5],一無所償,及問之,豆貲已蕩然矣。公憐其貧,亦置不索。公讀書於蕭寺[6]。後三年餘,忽夢卓來,曰[7]:「小人負主人豆直,今來投償。」公慰之曰:「若索爾償,則平日所負欠者,何可算數!」卓愀然曰[8]:「固然。凡人有所爲而受人千金[9],可不報也;若無端受人資助,升斗且不容昧,况其多哉[10]!」〔但評〕無端受人資助,且猶不可;况無端求人資助,而以此遨遊作終身衣食計者乎?噫!〔馮評〕辨義甚精。言已竟去。公愈疑。既而家人白公[11]:「夜牝驢産一駒,且修偉[12]。」公忽悟曰:「得毋駒爲王卓耶?」越數日歸,見駒,戲呼王卓。駒奔赴,如有知識[13]。〔馮評〕三弦彈出邊關調,親見青騾回耳聽。自此遂以爲名。公乘赴青州,衡府内監見而悦之,願以重價購之,議直未定。適公以家中急務不及待[14],遂歸。又逾歲,駒與雄馬同櫪,齕折踁骨,不可療。有牛醫至公家,見之,謂公曰:「乞以駒付小人,朝夕療養,需以歲月。萬一得痊,得直與公剖分之。」公如所請。後數月,牛醫售驢,得錢千八百,以半獻公。公受錢[15],頓悟:其數適符豆價也。噫!昭昭之債,而冥冥之償[16],此足以勸矣。
〔何評〕負欠豆價一石,遂至爲驢以報;今負欠動數萬者,其爲報不知何如矣。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異史本、青本、鑄本、二十四卷本)
[1]
手稿本此題原作「蹇償債」,塗改作「又」,作爲《捉鬼射狐》的「又」篇。似爲後人塗改。今從諸參校本。
[2]
「王卓」:手稿本原作「王卓」,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同此,後被外人塗改,作「某」。「室」:鑄本作「家」。
[3]
「農業」:鑄本作「農務」。「窶」:手稿本、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屢」,今據青本改。
[4]
手稿本「役」下原有「物」字,塗去。
[5]
此上三十字:鑄本「殍餓」作「餓殍」,並異史本無「立命」二字,「負」上同手稿改前,有「卓」字;二十四卷本無「主人」、「立命」四字,「授」作「受」,「負」上有「卓」字;青本無「立命」二字,「卓負」作「負」;手稿本「忻然」下原有「爾能刻苦作生計,大好事」十字,塗去。
[6]
鑄本無「蕭」上「於」字。
[7]
「卓來,曰」:手稿本原作「卓來,公問之,對曰」,塗改;「卓」:青本作「某」。
[8]
「算數」:青本作「數算」;「卓」:青本作「某」,手稿本原作「卓」,被塗去。
[9]
手稿本「凡人」下原有「少」字,塗去;「受」,原作「賜」,塗改。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凡人」下有「少」字。
[10]
「哉」:二十四卷本作「乎」。
[11]
「公愈疑」:二十四卷本作「醒而疑之」。「家」:青本作「衆」。鑄本「公」下有「曰」字。
[12]
「且」:二十四卷本作「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