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510

  这次会议将决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帝国在这个地区将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势,西面的汉森同盟,南面的吕宋人,他们现在已经控制了印德安王国三分之一的领地,面对这种态势,帝国在军事上将采取何种对策?
  而海德拉巴人、米什人、索利安人各自都已经表达出了不同的要求,印德安王国中央政府表现出来的软弱证明了海德拉巴人越来越无法控制住局势,米什人和索利安人事实上已经抛弃了中央政府,这种态势越来越明显,在他们各自领地中,要求建立直属于大唐帝国的地方政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来自大唐帝国的暧昧态度似乎也让他们更加热切。海德拉巴人似乎也有些心灰意冷,面对米什人和索利安人的分裂倾向,他们无能为力,军事上他们自顾不暇,还得要求大唐予以保护,宗教危机已经严重危及到了罗门教在这个地区的生存,圣灵教咄咄逼人的攻势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不作出果断决定,只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行政统治权,更有可能会被剥夺沿袭了千年之久的宗教信仰权和等级权。
第十八节
魔王重临(2)
  复杂的政治态势要求作为帝国在这片土地上的首席代表不仅仅要会利用己方优势的军事实力,而且还要谙熟这个地区矛盾重叠的政治局势,只有充分利用这一切,才能够更好的为帝国争取利益。鲍林清楚这一点,随着帝国军队的大举西来,这个地区的格局似乎也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架势,但他也不清楚自己的老上司这一次来中大陆地区坐镇是否是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全面授权,要将整个印德安地区都纳入帝国的直接统治,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又该如何帮助军方实现这一目的呢?
  崔文秀没有坐在身旁的鲍林想得那么多,他虽然受命全面负责中大陆军务,但是仅仅限于军务,在行政事务尤其是涉及改变帝国利益格局方面的问题上他还是需要获得帝国中央的批准,不过皇帝陛下在临行前给予自己了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毕竟自己要承担整个中大陆的军务,军事事务许多情况下是和政治利益掺杂在一起的,很难分开,而有些时候更是需要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误战机,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事事等待来自帝都的指示,在这一点上崔文秀也单独向皇帝陛下提出过,也获得了皇帝陛下的认同,但是在表面上,崔文秀还是得尽量按照正常程序来处理这一切。
  吕宋人和汉森同盟现在都在全力稳定自己控制区内的局势,不过看上去吕宋人干得更成功一些,没有触及宗教这一块,仍然尊重了提克人的信仰,罗门教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这反过来也促使一些罗门教上层人物开始和吕宋人靠拢,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也许需要尽快扼制这一现象。汉森同盟在雅库安地区上层取得了很大成功,圣灵教成功的征服了雅库安人的绝大部分上层,虽然遭遇了中下层的强烈抵制,但是和汉森同盟勾结起来的雅库安上层势力很快就占据了绝对上风,如果没有帝国的及时介入支援,只怕汉森同盟和圣灵教已经彻底的控制了雅库安地区,但是现在他们还不得不和有了帝国作后盾的雅库安反对势力作艰难的斗争。
  米什部落和索利安部落已经公然提出了要求将他们自己控制的六个行省加入大唐帝国成为直属的郡府,这种声音在印德安王国内部有很大市场,连海德拉巴人内部也在怀疑现在印德安王国究竟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南印德安变成了吕宋王国的一个总督辖地,西印德安则成为了汉森同盟的附庸,东印德安则不同程度的掌握在大唐帝国手中,现在连西北部的米什部和东北部的索利安部都要求脱离,这样的趋势还能逆转么?印德安王国是不是真的到了结束的时候,而海德拉巴人又该何去何从,是不是该效仿米什部落和索利安部一样申请加入大唐帝国呢?
  会议厅里渐渐安静了下来,有些走神的崔文秀终于意识到今天的主题似乎不是发愣而是来商讨局势并作出决定的。说实话,到现在他也没有拿定主意究竟该如何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局势,尤其是汉森同盟和吕宋人似乎已经有了某种默契,将印德安王国一分为三,汉森同盟控制西部雅库安人地区,而吕宋人控制南印德安地区,而剩下则归大唐帝国,这表面上看起来帝国获得了整个印德安王国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但是,崔文秀并不认为这样就符合了帝国的利益,在他眼中,在皇帝陛下眼中,整个印德安王国都应当是大唐帝国天然的聚宝盆,无人能够插足其中。
  在崔文秀的示意下,鲍林终于开始介绍目前印德安地区的政治形势,鲍林的介绍言简意赅,相当精炼,十分钟时间已经将整个印德安地区的政治架构和各方矛盾焦点梳理得清清楚楚,而指挥部的两位参谋也分别就西印德安局势和南印德安局势作了一个简要介绍,分析了目前汉森同盟军队和吕宋军在这两个地区的优劣势,帝国军在这两个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这个话题一抛出来几乎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部队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将会分到一个什么样的任务,自己又该如何来完成。
  崔文秀对于一干将官们表现出来的神色十分满意,那种跃跃欲试的姿态也证明了士气可用,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军队的士气,打的是军官的驾驭能力,打的是将帅们的战术布置,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云集在中大陆领地上的军队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实事求是的说,除了康建国的捷洛克军团称得上是支老资格的部队外,其余几支部队都缺乏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经验,而一支军队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磨砺,那它就还不能称得上是一支合格的军队,崔文秀当然清楚皇帝陛下之所以将第十军团和印德安军团交给自己,目的就是要利用和吕宋军和汉森同盟军队的较量当中好好锻炼一下这几支军队,包括第七军团在内,否则也不会让自己这般大张旗鼓的在印德安制造声势了。
  “诸位,方才鲍林他们三位已经将目前印德安局势叙述得比较清楚了,在咱们忙于帝国内部的统一战争时,咱们的这些个邻居可都能没有闲着,汉森同盟控制了雅库安人的领地,吕宋人趁火打劫拿下了南印德安,现在他们又联手假仁假义的表示要尊重咱们的利益,要求通过谈判来解决印德安地区各部的主权关系,哼,什么时候咱们唐河帝国的权益通过需要其他人来指手画脚起来了,唐河帝国的权益也不是通过谈判就可以保证得了的,所有一切都必需要靠我们的手中的刀枪打回来,只有这样敌人才会尊重你,畏惧你,我们是军人,不是政客也不是外交家,我们应该用我们自己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是我崔文秀的看法。”
  崔文秀充满霸气的言论立即就像是在滚沸的油锅中撒下了一瓢水,立即激起了无穷的风波,所有军官们都被这一番言论撩拨起了心中的热血和激情。
  “大帅说得好!咱们要用咱们手段来解决问题,武力是唯一手段!”
  “谁要阻挡我们的道路,我们就只能让他消失,管他是汉森同盟还是吕宋人!”
  “没有人能够损害帝国的权益,天王老子也不行,让汉森同盟和吕宋人去见鬼吧,不交出土地和财富,我们就让他们一起完蛋!”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大帅,汉森同盟和吕宋人既然不听话,那就只有用刀枪来让他们认识到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踏上这片土地是他们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
  “大帅,甭给那些家伙废话,我们捷洛克军团来就是要见血方回的,他们最好不要不战而退,我们可是还指望着靠他们来拭亮我们的军靴呢!”
  双手微微上抬示意众人肃静,会议厅里立即安静了下来,崔文秀很喜欢这种氛围,令行禁止,这才是军人,军人是什么,就是刀剑,主人指向哪儿,它们杀向哪儿,不需要有任何犹豫。
  “诸位,战略上我们可以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惧怕了他们。吕宋人不可小觑,这几年中他们实力膨胀得很快,一口吞下了科米尼,现在又挺着肚子吃下了南印德安,他们也不怕不消化?治疗不消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催吐,让他们吐出来,他们就会知道小孩子不应当像大人那样吃太多,那是会生病甚至致命的!”崔文秀嘴角掠过一丝微微翘起的冷笑,“汉森同盟这帮家伙看来也是不甘寂寞啊,西印德安也是他们能够插手的?那是咱们帝国内定的雅库安郡!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只有让我们好好来给他们上一课,我们有的是耐心和时间,就怕他们玩不起!”
  一场研判会就这样被崔文秀成功的把军官们的血气调动了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在迫不及待的等着崔大帅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拿出一个系统的作战计划来,看看自己的军队就能够分到怎样一个好差使。
  就在云集于海卢姆的唐军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远在四百五十里地之外的蓝堡城中,一脸肃色的苏沃洛夫将军手撑在颌下耐心的听着对面的情报关汇报着新近获得的各方面情报,这是他的习惯,他不喜欢自己阅读,而喜欢由自己的情报官朗读出来供自己消化,据说这样可以让他自己的思维更敏捷。作为汉森同盟东进集群的军事统帅,这一点小小的习惯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
第十九节
拔剑四顾心茫然
  “崔文秀,男,三十八岁,原籍唐河帝国中州人,出身自耕农,后加入唐河帝国城卫军成为李无锋下属。李无锋出西北,崔文秀随之,后成为庆阳第二警备师团师团长,开始其戎马生涯,因北吕宋一战中纵兵烧杀被李无锋解职,后组建西北骑兵,为西北骑兵创始人,历任军团长、战区指挥官,与现大唐帝国第一军团军团长梁崇信为大唐军方两大派系首领。此人用兵尤擅出奇制胜,喜好兵行险道,诡奇中隐藏正合,在帮助李无锋征服西域、腾格里草原游牧民族、印德安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腾格里草原、西域以及印德安地区拥有极高威望,乃是李无锋心腹之一,700年3月起出任大唐帝国中大陆地区军事统帅。”
  平淡无奇的介绍似乎却很让苏沃洛夫感兴趣,情报官的介绍中反映出来这位可能会成为同盟向东扩展势力最大敌人的家伙似乎所有战绩都是建立在唐人本土之外的地区,反倒是在唐河本土却没有冠以这个家伙更多的介绍。这说明这个家伙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喜欢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展现在对外战争上,这也意味着自己可能会成为他的重点关照对象。
  “没有了么?就这么简单?”看见情报官抬起头来望着自己,苏沃洛夫皱了皱眉问道,如果仅仅是这些东西,同盟的情报部门实在是太差劲了,这样的介绍根本不需要怎么去收集,便可获得,自己需要了解的不是空泛的几句出奇制胜兵行险道这样的废话,关于他每一场战役中表现才是自己需要关注的重点。
  “呃,关于崔文秀具体指挥的战役情况参谋部还在整理,可能要稍微等一等才能给您送来。”情报官恭敬的回答,“您还需要我为您介绍一下现在已经进入印德安地区的唐军各部么?”
  “唔,除了原来唐军的印德安军团和第七军团之外,好像还有一支更强大的捷洛克军团也和一些骑兵也进入了海德拉巴人的领地,我想了解一下这两支军队的情况,对了,崔文秀抵达海卢姆时有多少军队跟进?”
  “捷洛克军团是李无锋的当家部队之一,原来一直承担李无锋的北方防务,主要防御对象是卡曼人,这一次是换防第一次进入中大陆,军团长叫康建国,据说曾经担任过李无锋的近卫队长,对李无锋十分忠心,但是从战绩上看来,看不出这支军团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有两个游骑兵团也从腾格里草原上进入了印德安王国北部地区,但我们还没有掌握这两个游骑兵团的具体情况,估计应该是李无锋组建的六个游骑兵团中的两个。”顿了一顿,情报官整理着手中的资料,“崔文秀从北吕宋而来,跟随他而来的应该是两个师团,番号显示是唐军第十军团,这个军团是唐军新成立的部队,来源好像是原来唐河帝国的降军,战斗力不祥,军团中高级军官的情况也还没有获得。”
  “这么说来,唐军在印德安地区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四十五万人了?”苏沃洛夫默默的盘算了一下东面敌人的力量,远远超出了自己手中拥有的兵力,这还不包括那些依附于大唐的印德安军队,不过现在印德安军队的战斗力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在庞大的唐军面前,他们的确不值一提,顶多也就是充当一下地方警备部队的作用。
  唐军虽然势大,但是也非只手遮天,他们面对的除了己方之外还有控制着南印德安的吕宋人,吕宋人在南印德安仍然驻守有二十万大军,而且还在南面的科米尼有超过十五万以上的预备队可以在情况紧急时投入战斗,而现在命运已经将吕宋人和自己一方牢牢的捆在了一起,无论是吕宋人还是己方要想单独对抗崔文秀手中的力量都有些力有未逮,但是双方联合起来,情况就可能逆转过来,唐军就会处在下风,当然前提是吕宋人要和己方同心协力统一指挥才行。而要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苏沃洛夫深深知道这一点,无论结盟时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但是一旦真正涉及到了各自的自身利益时,只怕要想协同一致就有些难了。
  “应该是在四十七万人左右,不过唐军的配置不太准确,捷洛克军团居然有六个师团,这不符合他们的常规配置,另外一些师团配置有加强力量,所以我们无法准确掌握他们的具体兵力数量。”情报官将一大叠资料放在了苏沃洛夫的案头,将军虽然喜欢人朗读给他听,但是许多东西不是听一遍就可以记住的,需要反复琢磨咀嚼。
  挥了挥手示意情报官可以离开了,整个房间中只剩下苏沃洛夫一个人。蓝堡的气候和同盟北方地区有些相似,但是更干燥一些,风沙也更大,这让苏沃洛夫有些不大适应,好在气候已经逐渐转暖,西印德安地势平坦,但是有些地区却是沙漠和戈壁,若是论土地肥沃却是远远赶不上印德安其他地区,但是这里印德安地区最著名的长绒棉产区,加之宝石矿藏十分丰富,黄金产量也不小,人口却远不及印德安其他地区,同盟早就在这个地区暗中布置,但是北面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一直让同盟无法全心全意谋取这片土地上的利益,直到罗卑人势力大减,同盟才算真正可以腾出手来策划这边的发展了。
  但是同盟明显慢了一步,原本根本插不上手的唐人居然在几年间就解决了西域问题,还从吕宋人手中夺取了北吕宋,一下子将边界就推到了印德安东部边境,腾格里草原也成为了唐人的表演场,说来好笑,同盟之所以能够腾出手来还是因为罗卑人在和唐人的较量中惨败,但是现在罗卑人似乎又和唐人走到了一起,这是危机的开始,苏沃洛夫是这样认为的,只是他暂时还无法过问北方的事务,同盟首脑们交给他的任务是将同盟势力向东拓展,但现在遇上了巨大的阻力,甚至可能会让前期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推开窗户,听凭还有些冷峭的空气扑进来,这让苏沃洛夫的头脑清醒了不少,崔文秀不是善良之辈,唐军势大,己方虽然和吕宋人联手,但是要想让唐人接受己方和吕宋人提出的维持现状协议,苏沃洛夫没有一点把握。也许一战之后,让唐军意识到要想战胜己方和吕宋人的联盟会付出很大代价,或许他们会考虑这个提议,但是现在,苏沃洛夫不认为唐人会这般好说话。
  但是这一仗该怎么打呢?苏沃洛夫有些茫然,己方的利益在西印德安,而吕宋人却是只想守住南印德安,利益所在不同,要想联合起来可以想象是多么困难,而且己方和吕宋人都是处于守势,防守永远是被动的,唐军可以选择从北面一直到整个弯月形的防线上任何一个地方发动进攻,至少在战争初期,主动权都会掌握在唐军手中,想一想唐军的四十多万大军苏沃洛夫就一阵头皮发麻,有了游牧骑兵作后盾,无论是攻坚战还是野战,唐军都要轻松许多,游牧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足以让任何一支军队感觉到两翼和后背的危险。
  单纯的防御除非倚城而守,否则绝难抵挡得住兵力两倍于己方的唐军,印德安这片土地上一马平川固然适合己方的重装骑兵冲锋,但是同样也为游骑兵提供了突袭的天然场地,这场战争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苏沃洛夫没有一点把握,沉重的压力和责任让苏沃洛夫不敢轻易作出决策,现在他需要定下心来冷静观察唐军的动向,鲁莽冲动只会让自己坠入地狱。
  轻轻叹了一口气,苏沃洛夫整理了一下衣冠,他需要去见一见吕宋人的军方特使了,虽然双方的首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但是落实到具体事务上,还得好生研究一番,下一步该怎么走,双方可不可以联手趁唐军立足未稳,先行掀起一波攻势试探一下唐军的底细,这是苏沃洛夫希望和对方商谈的主要议题,被动的防御只会让力弱者越来越陷入困境,既然确定了战争不可避免,那就不必顾及其他,不择手段竭尽全力打击削弱对方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个提议需要得到吕宋人的支持,光是己方一家断难承担起这样大的构想,唐军不是吃素的,一旦被他们咬住,就有可能给军队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苏沃洛夫很希望得到吕宋人的支持,如果能够说服吕宋人让他们也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那自己的把握就大了许多,这一宝能不能压准就要看吕宋人的想法了。
第二十节
剑指(1)
  敌人的动作很快,当崔文秀察觉到西面雅库安人领地中的汉森同盟军开始活动起来时,西南面的吕宋人同样也开始集结起来,并摆出了一副对东挺进的架势。崔文秀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汉森同盟军和吕宋军敢于先发制人对己方发起攻击,至少政治解决的大门还没有完全关闭,没有人敢于冒这样大的风险,也许他们可能会猜测己方是不是故意利用这个机会在拖延时间调整部署军队,但是即便是他们这么想,也不敢承担这样的政治风险主动进攻。
  当然崔文秀也不敢大意,印德安军团十万大军已经全面进入了最西端的帕梅行省摆出一副要借势西进的架势直接威胁雅库安人控制区最北部的德信行省,而捷洛克军团和第十军团的两个师团已经越过米洛行省进入了昆都士行省和罗塞行省,这里是古吉拉特部落和塞力巴部落的主要住居区,从这里可以直接威胁到西面雅库安人控制的呼罗行省,也可以向南对吕宋人控制的卡纳塔行省构成巨大威胁,在拉合尔、喀达和赛钦行省,第七军团呈半弧形摆开的对吕宋人控制的果阿和庞贡两个行省露出一副虎视眈眈的模样。
  战争事实上已经不可避免,崔文秀现在需要确定的是哪一方才是自己首先要打击的对象,来自帝国皇帝和枢密院的意见是要避免同时两面竖敌,集中力量打击一方,至于选择吕宋人还是汉森同盟则由崔文秀自行确定。不过崔文秀并不打算完全遵从帝国中央的意见,皇帝陛下既然已经授权给自己,那就得以自己意见为主,皇帝陛下和枢密院的意见现在都只能是作为参考了。
  从理论上来说两面竖敌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但是这不是绝对,从最北面的德信行省到南面的庞贡行省,漫长的防线哪怕是汉森同盟和吕宋人的军队在现有程度上增加一倍他们同样无法防守住,所以应该说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自己如果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好生计划一场经典之战,崔文秀自己都要鄙视自己,拥有四十多万大军,占据主动权,还有两个兵团的游骑兵,手中如此重的砝码,难道还没有资格好生玩上一把?就像一个赌徒,手中掌握着丰厚的筹码,现在是该考虑如何在赌局上横扫千军大获全胜而不是考虑怎样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下眼前这些肥肉的时候。
  “怎么说?”看见伙伴一脸铁青的走进房间,一直安静的坐在起居室的沙发中阅读着书籍的男子直到自己副手只怕又受了一肚子的窝囊气。来到海卢姆已经快一周了,费米一直未曾见到过那个据说已经掌握了整个大唐帝国在中大陆军政大权的家伙,这个凑名昭著的家伙据说还是原来那位驻印德安地区首席代表的老上司,也就是说现在这片土地上唯一能够决定战与和的人就是他了。
  “鲍林遮遮掩掩,不太愿意见我们,但是碍于普洛夫兰的书信还是见了我们,但是他已经明确表示现在整个中大陆所有事务的决定权都在那个崔文秀手中,他无法给我们任何承诺。”有些愤怒的将腰间佩剑取下扔在桌面上,一头金发的壮年男子深灰色眸子中说不出的恼怒,“但是,这个家伙透露了一丝意思,好像他们需要在波罗的海海岸获得一个出海口,据说这是他们皇帝陛下的意思。”
  “波罗的海?”咂巴咂巴嘴巴,放下手中书籍的男子抬起头来思考了一下,“他想要我们交出克尔曼行省?”
  整个西印德安地区六个行省中,只有克尔曼行省和法罕行省濒临波罗的海,但是法罕行省就在蓝堡所在地麦纳行省的西面,对方应该明白己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交出法罕行省,那目标也就只有克尔曼行省了。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鲍林也隐讳的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皇帝陛下游历西大陆时的心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乘坐军舰在波罗的海上航行,可以在波罗的海上垂钓。他还说这个想法就是他们这次大举西来的主要目的,在他们东方,皇帝陛下的意志高于一切,所有人都必须服从。”金发壮年男子解释道。
  “波罗的海上垂钓?哼,他们皇帝陛下的爱好还真是广泛呢,如果他喜欢在日瓦湖畔滑雪,那不是我们就得在汉诺威公国划一块土地给他供他休憩,爱好打猎不是就得在阿尔卑森林中给他准备一处猎庄?”从鼻腔中冷哼了一声,中年绅士显然对于对方的这种无理要求也有些愤怒,但是他同样清楚东方人古老的传统和西方大不一样,皇帝陛下的旨意是不可违逆的,否则就会被视为叛逆,甚至会被抄家灭族。
  但是对方这样一个要求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得到的授权,他也相信同盟内也决不会同意这个荒唐的要求,虽然克尔曼和法罕两个行省境内的海岸线都并不长,而且印德安人数百年来也没有在这片海域上确立他们自己应有的海权,看上去他们更注重他们的陆地权益。
  “如果说他们认为这个要求必须要得到满足,那也就意味着战争了,同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的出现,那等于是将好不容易在雅库安人中建立起来的威信一扫而光,只会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努力全部白费。”中年绅士用金丝细链系住的眼镜背后一双小眼睛闪动着幽幽的光芒。
  “可是梅隆兹先生,我们都清楚,现在在我们控制的每个行省中掀起暴乱和骚乱的尼叶教徒背后都是唐人在作后盾,大批从西域来的尼叶教徒现在正在为各地的尼叶教徒们和唐人牵线搭桥,四处策动暴动,我们的军队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镇压这些骚乱上去了,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我们能够打赢这一仗么?”壮年金发男子的胆魄显然和他有些壮硕孔武的身体有些不大相符,话语间充满了犹疑。
  “这正是我觉得难办的地方,克尔曼行省如果被唐人获得,唐人会就此止步么?什么他们的皇帝陛下爱好,那不过是借口,想要在波罗的海上获得一个出海口才是真话,但是如果他们获得了克尔曼行省之后并不想止步呢?”梅隆兹取下金丝链镜用手中的细布小心擦拭着镜片。
  “费米先生,鲍林只是说他们希望获得一个出海口,并没有说非要从我们手中获得,现在吕宋人手中不是控制着泽西行省么?让吕宋人将泽西行省交给唐人不就行了么?”金发男子的话语似乎显得有些随意。
  “梅隆兹,你这话有些欠考虑,吕宋人不是我们的下属,他们会那么听话?何况他们同样没有出海口,吕宋人会拱手交出他们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个出海口?只怕他们宁肯选择一战吧。”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费米觉得自己这个副手的思维今天怎么会有些混乱,变得有些愚笨起来,难道是被鲍林吓坏了?
  “费米先生,除了西泽之外,雷波行省同样濒临波罗的海,而且位置更重要。当然吕宋人肯定不会愿意交出,但是这由不得他,如果我们……”说道这儿时,金发男子顿了一顿,似乎觉得这种行径有些不太光明,不过他的脸色已经充分表露出了他想表达的意思。
  费米马上就意识到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脑海中立即盘算起来,罗塞行省据说已经有唐军进入,从罗塞行省向西就是克尔曼行省,向西南则是泽西行省,现在三方都在这一带驻扎了重兵,吕宋和己方更是在泽西和克尔曼行省之间建立联军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联军在这一带的调动部署。如果真的按照梅隆兹所说,那……
  站起身来,费米背负双手在房间中打了两个旋,突然停住反问自己副手道:“梅隆兹,这个想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鲍林给你的暗示?”
  “费米大人,这一点很重要么?”梅隆兹同样不是傻子,也意识到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说鲍林给了你暗示,那说明唐人是想故意挑起我们内讧,他们好各个击破;如果说鲍林没有提及这个问题,那我们还有得考虑的机会。”费米斩钉截铁的道。
  “没有,鲍林没有提及这个问题,他只是在和我闲谈时谈到维持印德安现状本来是他支持的,但是皇帝陛下的旨意没有人能够违抗,现在局势已经分明,拥有出海口的南印德安和西印德安都控制在我们和吕宋人手中,现在要想获取出海口就意味着需要一场战争来解决问题,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梅隆兹努力回忆着当时谈话情况,一字一句道。
第二十一节
剑指(2)
  听得梅隆兹这般一说,中年绅士倒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能够在牺牲吕宋人利益的情况下塞满唐人的胃口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过费米也清楚,唐人胃口没有那么容易填满,李无锋野心之大尽人皆知,会不会就此止步也很难说,但是形势不由人,唐军现在在罗塞行省摆出的架势就是要打通前往波罗的海的通道,在这一点上鲍林似乎并没有讲假话。当然他们可以向西对克尔曼行省发动攻击,也可以沿着伏尔加河向西南挺进西泽行省,这就要看唐军主帅的意图了。
  但是既然有了这个希望,无论如何也可以向这方面努力一下,费米从来不认为汉森同盟可以和吕宋人能够结成一个稳固的同盟,作为外交界打滚几十年的老政客,费米清楚那些盟约比废纸的效用高不了多少,能为己所用则存,不能则废,汉森同盟和吕宋本来就没有任何利益往来,纯粹就是因为在印德安问题上利益原因才走到了一起,但是现在面对唐军巨大的压力,谁也不想正面碰上唐军的第一枪,联合起来虽然是形势所迫,但是无论是军队还是政府方面都对这个盟约持怀疑态度,谁也不愿意主动充当唐军打击的标靶,而更愿意等到对方和唐军来一次残酷大战后充当决定性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同仇敌忾的确有些难度。
  “梅隆兹,你认为我们可以说服吕宋人放弃西泽行省来换取唐人的停步么?”琢磨良久之后,费米反问道。
  “恐怕不行,西泽行省对于吕宋人来说就像克尔曼行省对于我们同盟一样,何况获得了西泽行省之后唐人就会止步么?从地理位置上看,西泽和雷波两个行省连在一起,他们完全有可能沿着伏尔加河一直南下进入雷波行省,那吕宋人在南印德安取得一切就土崩瓦解的可能,所以吕宋人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摇摇头,梅隆兹对这种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曾经在联盟军务部门任职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军事上也还是略有造诣,波罗的海东海岸地区的情况他十分熟悉。
  印德安王国濒临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十分平直,并没有太多优良的港湾,沿岸的岛屿也并不多,原本主权一直属于印德安王国的几处岛屿但实质上都被横行于波罗的海东岸的海盗们控制着,印德安人因为几乎没有海军力量,所以也只是在名义上保留了对那几处岛屿的主权,但事实上却从来没有行使过主权。沿海地区很多地方都是半沙漠地带,从经济价值上来说也并不大,加之印德安人重视陆地的传统和波罗的海海盗势力的猖獗,所以事实上印德安各部都对这个地区并不十分重视。
  印德安王国名义上有四个行省濒临波罗的海,原属提克人控制的南印德安地区的雷波和西泽行省,原属雅库安人控制的西印德安地区的克尔曼和法罕行省,四个行省分别在并不太长的海岸线上有一段控制区,合起来就将汉森同盟和香料之国——梅利公国隔了开来。
  由于波罗的海海上海盗势力的猖獗,从梅利公国输往汉森同盟诸国的香料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印德安陆路通道过境,但是由于陆路运输费用过高,加之这个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同样不佳,出没于沙漠戈壁中的盗匪马贼比起海上的同行们并不逊色,同样十分嚣张,有不少盗匪和马贼甚至和在这一地区拥有强大实力的地方游牧豪族相互勾结起来共同洗劫过往商队,而雅库安人高层也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助长了这些地方豪强马贼们自行其道的气焰。这种事情在近几年来越演越烈,也使得香料的来源也极不稳定,导致了汉森同盟境内香料价格急剧上涨,严重损害了同盟内各国商业贵族们的利益,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也是导致汉森同盟出兵西印德安的原因之一。
  现在吕宋人控制了南面的雷波和西泽行省,而己方控制了克尔曼和法罕两个行省,唐人想要获得一个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就只能在这四个行省中选其一,西泽和克尔曼都是唐人现在首选目标,如何让促使唐人把兵锋转向西南,这一个难题摆在了费米和梅隆兹面前。他们两人虽然是联盟外务署的高级官员,但是这件事情并不是外务署就能决定,这需要和军方协调,军方虽然也不相信和吕宋人的联盟能够长期维持,但是他们认为至少现在同盟和吕宋人是捆在根绳子上的,双方应该同舟共济,至于今后,那需要等解决了眼前唐人这个大麻烦之后。
  但是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唐人很有可能甩开吕宋人全力向西发动进攻,毕竟吕宋人在南印德安驻有重兵不说,还在后方的科米尼地区驻扎有十五万以上的预备队,随时可以增援上来,唐军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而在西印德安地区,同盟军队只有二十万人,而且在几个行省中尼叶教徒的暴动骚乱愈演愈烈,唐军会忽视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么?不会,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绝对不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