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510

  “哈汀先生,你认为在卢克索成立这样的机构对于帝国来说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为什么不选择在帝都或者余杭呢?”无锋握着手中秦铁流的信函玩味着问道。
  “陛下,请恕我直言,虽然梅利地区是最后纳入帝国版图的地区,但是那里的工商业经济相当发达,在这一点上即便是帝都恐怕也无法与它相比,而且卢克索还具有一个帝都和余杭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面对着波罗的海和爱琴海,可以通过海路很顺畅的与沿岸的中大陆和西大陆诸国联系起来,当这两家交易所建立起来之后可以很方便的从这些地区筹集富裕资金。”
  “中州虽然是帝国首都,但是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政治和文化中心,也许它的金融业还值得一提,但是它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消费性的城市,它的工商业还比不上卢克索,而深处帝国内部也让它很难从帝国之外吸引到资金。至于余杭,我是从那儿登上东大陆的,我在那儿也呆过一段时间,那里的经济成分比较单一或者说比较陈旧,缺乏一种活力,当然它的经济已经到了比较高的高度了,最主要的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改变过来,成立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如果没有参与者,那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不认为现在在余杭建立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就能够取得成功。”
  银发老者话语仍然保持着西大陆人的坦率和爽直,一口气否决了无锋的两个选择项,这让无锋有些尴尬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一丝久违的亲切,当初自己在海德堡求学时不也是这样么?
  “哈汀先生,您的意思是只有在卢克索建立这两家交易所才最合适么?”萧唐忍不住问道,虽然他还不太明白建立这两家交易所究竟能为帝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但是听对方直接否决了中州和余杭,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太舒服,“那您能够告诉我们卢克索的优势又在何处呢?而在卢克索建立的话,帝国能够从中获得什么?”
  “不,首相大人,我只能说卢克索是现在帝国境内最合适建立这两家机构的地方,当然,帝国幅员辽阔横跨中东大陆,物产丰富,经济发展很快,也许日后也还有更合适建立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地方,但是这并不影响先在卢克索建立,而且现在卢克索建立两所也可以为帝国日后再建积累经验。”银发老者仍然是有条不紊的解释。
  “至于卢克索的优势,很多,第一它是波罗的海和爱琴海交汇处的重要港口城市,交通便利,航运发达;第二,它所在地区是重要的香料产区,毗邻印德安这个重要的粮食产区,香料和粮食可以成为期货的一种重要交易物,第三,发达的工商业经济和有着良好而悠久的对外贸易传统;第四,金融业著名而历史悠久,风景绝佳,爱琴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富人们都爱到这里来旅游度假,这一点很重要,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手中拥有闲钱者或者是拥有产业者,包括君士坦丁人和马尔马拉海上的海盗,他们都是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者的最佳参与者。”
  “帝国能够获取什么?首相大人,但愿您不是在明知故问,我观察分析过帝国自皇帝陛下入主西疆以来的一切举措,虽然很多都是围绕着军事行动而进行,但是有一点你们都没有忽视,那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和贸易,这是东大陆近百年来被西大陆渐渐赶上的原因之一,我和秦铁流先生做过交流,他对此深有感触,所以才会这样急切的希望能够在卢克索先行试点,当然我之所以希望能够在卢克索建立两所并不是这个原因。”银发老者微微一笑,“工商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仅仅是业主们参与并不够,它需要全民参与,只有全民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才能真正使经济长久恒远的发展下去,这一点请诸位一定要记住。”
第四十八节
新经济动力(3)
  银发老者一番话让无锋等三人都陷入了沉思,哈汀的话点中了三人的痛处,以唐族为主的东大陆这一百多年来发展速度大不如前,渐渐被西大陆赶上甚至有超越的架势让无锋一直感觉到忧虑,虽然大唐帝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单纯建立在军事实力基础之上的帝国是无法持久的,这一点无论是政务院还是军方都清楚这一点,如何让帝国重新恢复昔日笑傲诸大陆的雄风一直是无锋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也和萧唐和苏秦二人进行过多次磋商,秦铁流来帝都觐见无锋时,四人也在一起商讨过这个问题。
  探讨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工商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工商业会给帝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西大陆诸国的发展速度之所以突飞猛进得益于他们支持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探险促进造船航运也发展有很大关系,就这一点无锋和秦铁流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而萧唐和苏秦二人也非食古不化之人,一点即透,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利弊。
  但是东大陆和西大陆还是有着很大区别,尤其是在人口问题上更是有很大差异。东大陆人口远远多于西大陆,要想让一个国家保持稳定的发展,保障粮食供应是首要问题,无农不稳便是最经典的诠释,农业一旦歉收,无论哪个国家都将面临困境,尤其是没有充足粮食储备的国家甚至会面临亡国的危险,不是被外敌趁机灭亡就是被国内自身的农民起义所推翻。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得不首先考虑农业问题,只有保障充足的粮食产出,才能使得一个国家保持最根本的稳定,也才能让占据着九成以上人口的农民保持安静。
  不过无锋和几位重臣也都同样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庞大的帝国仅仅是依靠农业是完全不够的,来自农业的税赋收入根本不足以满足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的需要,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要有充足的财税收入,而这样一笔庞大的财税收入只能来自于工商业,只有工商业发展起来,才能够为帝国提供充足的财税来源,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传统的鼓励工商政策在百废待兴的时候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商业发展就会呈现出一种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瓶颈现象,现阶段的江南和东海就已经有了这种兆头,王宗奚和卢曼都已经在上书中提及了这一点,单单依靠开辟新的市场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这种手段也许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到效果,但是随着消费地的工商业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就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在体制上进行改革。
  帝国早在三个月前就出台了《帝国贵族册封法》、《帝国鼓励工商条例》、《帝国私有财产法》、《帝国私有财产继承法》、《帝国土地买卖条例》、《帝国科技创新条例》、《帝国科技推广条例》、《帝国专利法》、《募工法》、《劳动保障法》等一系列鼓励工商的法律,这一度在帝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这些法律都在帝国元老院和帝国公民院获得了高票通过,尤其是《帝国贵族册封法》取代最初过渡版的《贵族册封条例》,正式以法律明文规定了帝国贵族的取得除了军功、政绩之外,一个重要来源渠道来自于所拥有的工商产业规模,而工商产业规模则主要依靠工商产业投资规模、每年度纳税额的高低和雇佣工人的数量来决定,这最后一条的详细规定极大的刺激了工商业者的投资积极性,也彻底的打破了昔日一直遮遮掩掩的局面,将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而《帝国私有财产法》更是以法律明文规定凡帝国公民所拥有的财产受到帝国的保护,包括帝国政府在内的任何组织和和个人财产除非因帝国各级审理院的判决之外不得剥夺私人财产权。这一法律的公布更是让许多腰缠万贯的巨贾豪商们欣喜若狂,虽然他们也清楚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但是至少私人财产权不受侵犯这获得了帝国法律的明确确认,而帝国审理院机构的相对独立也让各阶层都对这部《帝国私有财产法》的颁布满怀信心。
  《帝国科技创新条例》、《帝国科技推广条例》和《帝国专利法》的颁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帝国第一次向世人宣示帝国将鼓励和保护新开发和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新发明,并且要用法律形式来鼓励新发明和推广实用那些的新发明,帝国鼓励成立民间科研机构,新的发明创新不但会受到《帝国专利法》的保护,并且还可以根据其实用效果获得帝国科技开发部的巨额奖励,推广新型发明可以获得财政部门的补贴和优惠贷款,这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颁布极大的刺激各地工商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
  帝国科技开发部和帝国财政部甚至在各大媒体上明确公示帝国701年年度用于奖励新发明和创新的资金将高达三千万帝国金币,既可由机构也可由个人获得,不受任何限制。受这几部法律颁布的刺激,江南文氏独家投资的帝国江南造船研究所、花家和谢家联合投资的江南纺织研究会等一系列民间研究组织开始出现,而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陆续设立研究机构,尤其是像采矿、冶金、造船、纺织、陶瓷、制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这种现象特别明显,他们纷纷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并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创新和改良,希望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力,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够结出硕果从帝国政府那里获得巨额奖励和补贴。
  《募工法》的颁布使得工商业者可以自由的招募帝国各地的劳动力,而不再受到户籍的限制,并可以获得政府的一定补贴,而《帝国土地买卖条例》也明确规定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也间接的为工商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这在江南曾经引发了多次骚动,但都被当地政府弹压下去,而无锋也明确表示不会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就改变已经成为正式法律的《募工法》和《土地买卖条例》。
  而《劳动保障法》显得有些超前,它来源于西大陆南部一些城市共和国颁布的《公民权利》,《劳动保障法》规定帝国公民拥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帝国各级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让辖地内的每一个公民的劳动权利得到满足,并将这个地区的劳动就业率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这一系列法律的出台在帝国境内引发了空前的震动,虽然伴随着一些不太和谐的杂音,但是效果也显而易见的,各地工商业大幅度增加,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工的规模急剧扩大,制造业规模也不断扩大,超过千人甚至三千雇佣工人的工场大量涌现,尤其是在江南的造船、纺织和陶瓷行业,关西和北原地区的采矿和冶炼行业,五湖地区的制茶业,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资金的更加巨大,除了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外,股份制企业开始普遍流行于帝国几个工商业较为发达的郡府以及一些需要巨额资金的行业,并且日渐扩散到整个工商业阶层,而工商业的兴盛也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这使得一部分土地贵族也开始投资于这些行业,他们虽然不懂这些行道,但是却通过出资购买一些他们看好的企业股权获取收益,这种现象迅速蔓延到整个帝国内地,也引起了帝国财政部门和帝国中央银行的关注,这种新事物的出现代表着一些新的经济亮点,股权的交易也就意味着民间资金可以更加随意的流入工商行业,这虽然还只是为数不多的现象,但是也标志着新的经济体制出现了萌芽。
  虽然种种现象都证明帝国在前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无锋和萧苏二人都清楚,帝国的经济比起西大陆诸国来说依然只能算是蹒跚学步的儿童,虽然由于帝国幅员的辽阔使得经济总量相当雄厚,但是如果要从个人平均量以及发达程度来说,还远远落后于西大陆诸国,这也让无锋和萧苏二人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急迫感。
  而哈汀给帝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和风让一干人都精神一振,虽然梅利已经控制在帝国手中,但是无论是无锋还是萧苏二人都更希望帝国内地的经济能够走到整个帝国的前列,尤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江南,但是哈汀有些刻薄但是却是事实的一番话却打破了他们的梦想,这如何不让三人感到有些失落。
第四十九节
新经济动力(4)
  哈汀能从西大陆一路游学到东大陆自然也不是不通时务的书呆子,看见无锋和两个手相都是默不作声,虽然还算平静,但脸上的落寞神色却是掩饰不住,心中也有些歉然,只是他素来直来直去,不知道巧言令色,看到这般失落,也忍不住又道:“陛下,二位大人,这西大陆走入新经济发展之路已然有百年之久,而帝国建立不到一年,算上陛下执掌西疆也不过寥寥数年,如果几年之功就想要赶上西大陆诸国百年摸索,那也未免太夸张了。”
  “何况哈汀自登陆一路西来,也走过帝国市镇集甸,帝国欣欣向荣的之气已初露,且帝国新颁布的法令逐步推行到位,哈汀在想假以时日帝国经济定然可以步入正轨,赶超西大陆诸国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哈汀一番话让无锋三人心情稍稍好过一些,这位来自西大陆的著名经济学者可不是什么喜欢恭维人的角色,若是不中意,便是刀斧加身也是难以让他说一个好字,能得他片言只语夸赞,也足以证明帝国确有值得称赞之处。
  “不知道哈汀先生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对帝国可有何等看法呢?”苏秦率先从沉闷中跳出来问道。
  “嗯,苏相所问正是哈汀欲谈之事,目下帝国辖地太过广大,辖地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长期以往必将导致恶性循环,而经济发展也必受影响,帝国虽然采取了一些手段促进贫困地区的改善和发展,但是单单依靠政策扶持难以在短时间内起到显著效果,而时日拖得愈长,各地差距愈大,贫穷之地要想赶上的难度就愈大,贫富分化的扩大不但会让地域的隔阂更深,也会加深各阶层之间的对立,所以要想扭转这等不利局面,帝国中央政府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从各方面地区的投入和扶持。”
  哈汀一席话也说到了无锋三人的心坎上,这个家伙果然不简单,来帝国不过聊聊几月便能够看出帝国虚实,果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哈汀先生果然高明,一眼就能看出帝国现在的难处,不过哈汀先生也应该清楚帝国幅员太过宽阔,贫穷之地甚多,要想让这些地区有所改观非一朝一夕之功,难度甚大啊。”萧唐插话道。
  “嗯,帝国贫瘠之地并不多,但贫困之地却不少,为何?哈汀对帝国贫苦之地做过一些分析,分析其贫困原因,归纳其原因无外乎三种,第一,地处边荒,或地形地势所限,交通困难,第二,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原因造成经济落后,第三,战乱频繁,导致经济发展受阻,逐渐衰落。第一种最多而且多与第二种混为一体,如缅郡、中南郡、东腾格里郡以及西印德安郡,第三种则主要是指帝国内地的北方地区。其实要解决这些地区的问题方法并不复杂,全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城市等基本功能,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促进地区文明素质提高,全面开发本地区矿藏资源,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工商产业,纵观帝国贫苦之地,多有各自特色,无有出产之地未见,帝国完全可以采取手段促使其尽快发展起来,当然帝国在资金上的投入可能花费较大罢了。”
  哈汀一番轻描淡写的话说得无锋等人都忍不住暗哼一声,就是最后一句话就足以让许多事情难以办成了。
  “目前帝国的财政应该可以满足这一切,当然也许帝国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过我可以提一个建议,我很奇怪现在帝国掌握的两大重要新产品还未能大规模使用,据我看来即便是要保密也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手段,因为新产品对于有心人要想研究出来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并不十分困难,与其坐失商机,还不如大规模的推广抢占市场和赚取目前的垄断利润。”哈汀一番话再度让无锋和萧苏二人盯住了他。
  “陛下和二位大人知道我在说什么,灰浆和胶。”哈汀悠悠的道:“帝国不是已经建立起了十多座灰浆场么?由帝国政府完全控股掌握不是一个好办法,现在帝国正在全面推进领地内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这十多座灰浆场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需要,为什么不将这些灰浆场股份化,出售给帝国国内那些商家甚至民间士绅呢?获得的资金帝国完全可以再建设一批灰浆场采取同样的方式出售股份,这样以来十几家灰浆场不但可以变成几十家,它们产生的效益将有多大?而且由专门的工商业者来进行管理,其效率往往要比政府官员要高许多。”
  “胶树园的种植帝国虽然放开了,但是制胶工场却全部控制在帝国政府手中,这在前期也许是可行的,但是据我所知这种制胶工艺已经在西大陆一些国家获得突破,现在已经不是帝国独占的秘密了,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想通过保密来垄断这种产品的生产就太愚蠢了,帝国完全可以将这些制胶工场股份化,如果帝国觉得有控股的必要,亦可出售不超出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以保持控制权,获得资金完全可以建造更多的制胶工场,我很看好这种新产品,它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不仅仅像现在一样用于制造车轮和雨鞋。”
  一下子将帝国科技开发部引以为傲的两样杰作抛出来,让无锋和萧苏二人不禁面面相觑,从宏观理论到具体操作,这个哈汀看来真的是对帝国作了十分细致的调查研究,萧苏二人甚至有些怀疑这个家伙是不是来自西大陆的间谍,倒是无锋十分坦然,哈汀的名声他早在海德堡求学的时候就已经耳闻,只不过当时的哈汀还在奥格斯堡帝国大学讲学,自己无缘一见罢了,这种人是不可能成为间谍的,也没有作间谍的素质。
  “谢谢哈汀先生指点,这个问题帝国恐怕还得好好考虑一下,不过朕个人倾向于哈汀先生的观点。不过朕想问一问,如果全面推广这两样新产品生产,不是很容易让周边敌视帝国的势力也获得这种制作流程么?这也许会对帝国造成危害。”无锋很是欣赏这位银发老者的坦率,不需要拐弯绕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有什么顾忌。
  “不,我不这样认为,那是因噎废食,如果帝国全面放开这两样产品的生产,尤其是灰浆的生产,将会对帝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两种产品的制作流程我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不会很复杂,也许保密能够延缓对方了解过程,但是对于偌大一个急需这些产品来发展经济的帝国来说,损失远远超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哈汀坚定的语气显示出他对自己的建议十分自信。
  默默的点点头,萧苏二人都不得不承认对方所说的话有些道理,帝国太过广褒的土地和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急需这两样产品的普及化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一味以保守秘密为由,那会极大的限制这两种产品发挥其巨大作用。
  “我说得有些偏题了,但既然蒙皇帝陛下盛情邀请东来,哈汀觉得有必要为帝国做一些贡献,哈汀无其他本事,也只有在这方面为帝国提一些建议了,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才是更重要的一项工程,它不但能够为帝国吸纳更多的国外资金,而且也可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工商业发展中来,使得股权交易合法化和规范化,让投资者从中光明正大的获益,从而激发更多人的参与,可以民众心甘情愿的将富裕资金投入到工商业生产中去,而不是用于消费和购买土地,期货交易所则可以有效调节农业生产,规避产业风险,使得帝国能够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进行调控。”
  “另外我在赘言一句,我很欣赏帝国在鼓励新发明和新创造方面所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在这一点上东大陆终于能够走到了前面,西大陆诸国还在用《专利法》鼓励人们时,帝国却用更直接更富刺激性的政策来激励所有民众和行业来发明创新,这是一个好兆头,我想要不了多久帝国就能在这方面走在大陆的前沿,希望帝国能够在这一点上一直走到大陆各国的前列,新的事物会带来无穷的力量,也许帝国会因此重新回到曾经属于它的巅峰。”
  哈汀终于收住了话头,面对三位执掌帝国的人物,他发觉自己有些管不住自己的舌头,如果自己的建议能够获得认同,将会使这个帝国产生深刻的变化步入一个变革的时代,而自己的名字也将名垂青史,这才是哈汀最为看重的。
第五十节
强本固基
  礼送哈汀离去,萧苏二人才算松了一口气,哈汀言论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个老头儿带来的新鲜气息让人耳目一清。
  股票交易问题实际上在帝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许多人联手投资经营产业按出资比例计算股份,而出让这些股份则就变成了股权买卖,只不过这种股权的转让买卖大多是在熟人之间进行,还谈不上真正的股权交易,如果要建立股票交易所,帝国财政部门恐怕还得派人去好生考察一下西大陆诸国的股票交易所经营情况,而期货交易恐怕更是麻烦,但是能够有效规避农产品的风险,仅仅是这一个好处就足以好生斟酌一番,粮贱伤农,粮缺农死,这一对矛盾综合体仅仅是靠建立粮食储备机制来调节无疑是不够的,如果能够用期货交易来调节,无疑可以让这种风险降到更低的地步。
  而出售灰浆场和制胶厂更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这两种产品不但可以为帝国赚来巨大的利润,亦可让帝国始终保持对这两种战略产品的控制权,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哈汀的话也很有道理,这两种产品都是事关民生的重要物资,帝国民间对其需要量极其巨大,尤其是灰浆,现在这十多家灰浆场的产量甚至连十分之一都难以满足,这严重的制约了帝国推广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如果能够出售这些灰浆场,便可以重新布局建设更多的灰浆场,而巨大的收益也可以刺激民间资金更多的涌向这些产业,这带动效应亦是不可忽视。
  “陛下,这位哈汀先生的建议的确有其可取之处,臣在想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是迟早的事情,这两个机构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梅利也是帝国的一部分,如果那里更适合,建立在那里也未尝不可,何况正如哈汀先生所说,只要其他地方条件成熟,我们一样可以建立第二家,现在梅利试行还可以为我们积累一些经验。”苏秦终于打破了沉寂,他是支持哈汀的建议的。
  “至于出售灰浆场这是一个好的建议,灰浆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要想保密也十分困难,还不如趁这个机会全面发展抢占市场,而帝国国内的需要就已经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所以臣以为出售并新建更多的灰浆场十分有必要,臣方才默默估算了一下,单单现在帝国就至少还需要建立二十家以上的灰浆场,并扩大它们的产量,也许才能勉强满足帝国实施的建设计划,至于民间建设,臣都不敢计算在内。”
  “嗯,朕也同意这个观点,制胶厂一样放开出售,帝国政府保留必要股权即可,但是出售对象必须要选择绝对忠于帝国的人选,还好,我们的火药发明还未正式进行产业化生产,否则让哈汀这个老头儿知晓,还不知道会怎样看待呢。”无锋微微点点头,支持苏秦的看法。
  “陛下,火药制造绝对不能向灰浆和胶一样对外公布,这种东西的军事用途太过巨大,只能掌握在帝国政府手中,臣觉得这种东西很有可能改变日后战争的方式,日后纵然是民间急需,也只能由军方或者政府派专人使用。”
  萧唐大惊,虽然火药的发明生产乃是帝国科技开发部的第一发明,但事实上这种东西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尤其是民间的鞭炮和军队中的号炮早在唐河帝国时代就已经较为广泛的使用,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帝国科技开发部不过是将火药的配方加以完善并开始运用于其他用途上罢了,尤其是在军事上的用途。比如科技开发部已经在研究一种火铳,将火药置于密闭金属管中,利用火药燃烧爆发出来的推动力量,将金属弹丸推动射出,据说射程已经超过了弓弩,而且还可一次性发射多枚金属弹丸,虽然还在进一步研制当中,但这已经让无锋和萧苏以及枢密院的两个枢密使朦朦胧胧看到了一抹新的曙光笼罩在帝国。
  “萧兄说得是,这种东西的配方绝对不能向外透露,帝国应当将它列为第一等的机密加以封锁,科技开发部不是在和枢密院一直在研究火药运用于武器改进方面的效果么?火铳和轰天雷都已经有了样品,不知道是否经过了实践检验呢?”苏秦也是坚决反对将这种新式火药配方推向市场化,在他看来这只能由政府和军方控制,民间是决不允许出现这种生产的。
  “呵呵,你二人看来比朕还着急呢。朕也没说火药也像灰浆和胶一样啊,目前火药的生产以及适用的范围都还没有正式明确下来,其配方恐怕也还有很大的改良余地,火铳和轰天雷虽然已经生产出了一批样品,也经过了一系列的使用实验,但是在战争中这种东西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很值得进一步探讨,轰天雷也许在攻城时可以发挥奇效,但是对铸造炮筒的要求太高了,好像冶铁部门至今无法拿出完全满意的产品,这还得需要冶金部门的技术水准得到提高才行,火铳问题更多,射击速度太慢,发火故障多,容易受潮,唉,看来一样新事物始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为主流的。”无锋有些遗憾的道,火铳和轰天雷都已经展现出了它们威力强大的一面,但是弊病和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要想改良和改革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在奏效的。
  “陛下不比太过焦急,据臣所知,几家大型的冶炼工场都在想方设法的改良炼铁技术,帝国科技开发部为他们提供了不少助力,同时也已经悬红一百万金币,如果哪一家冶炼工场能够率先在冶炼锻造出来的铁质上获得突破,不但可以享受专利,而且还可以获得科技开发部的一百万金币奖金,现在几家大型冶炼工场都卯足干劲开始从选矿、燃料以及炼铁炉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实验改进,并且还聘请了许多来自西大陆的技师,花费巨资修建了新型的炼铁炉,希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突破。只要在这方面获得突破,困扰轰天雷的瓶颈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萧唐对于目前帝国的经济发展局势也是充满信心,他唯一有些心疼的就是科技开发部花费的预算经费太多,在去年帝国年初的预算上,科技开发部提出了超过他设想两倍的预算,让几乎所有部门长官都是纷纷抨击科技开发部狮子大张口,但是这一点却是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全力支持,现在看来科技开发部的经费还是都用到了刀刃上,至少在刺激冶铁部门的发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个一百万金币的奖金至少让那些冶铁工厂多投入了几千万帝国金币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产量,这样一算帐,还是相当划算的。
  “朕不是焦急,但眼见得这样一种威力超群的武器却无法运用于实战,你说这不是存心让人难受么?如果能够解决这些弊病和缺陷,对付利伯亚人的重装骑兵和城高墙厚的要塞关隘,朕手中就多了一张王牌,东大陆指日可平!”想到这儿无锋就是一阵意气风发,只可惜这一切还得等到科技开发部门拿出成果。
  “陛下,我们又有些偏题了,哈汀先生提出的建议,您决定没有?如果确定可以在卢克索设立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那我们就得马上派出人员去西大陆学习,而梅利郡那边也得让财政部和铁流总督安排部署,双管齐下。还有灰浆场和制胶厂的事宜,……”萧唐和苏秦交换了一个眼色才将无锋的畅想拉回来。
  “嗯,朕决定了,晚办不如早办,卢克索既然各方面条件最适合,那就现在卢克索办起来,但是卢克索距离帝国内地相距万里,朕在想那里建立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顶多也就能将印德安和中大陆地区辐射到罢了,帝国在东大陆这边仍然需要建立这两种机构,以促进帝国内地工商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一切都可以学着来,卢克索先行一步,江南或者东海这边朕也觉得可以选一地跟上,不能让帝国内地落后于帝国西边的领地。强本固基,这才是帝国保持强大的根本。”
  无锋说这一番话时意味深长的含义让萧唐和苏秦二人都是忍不住点点头,只有让帝国本土永远保持在经济上的领先和强大,才能使得帝国边远领地永远保持对帝国的向心力,除了文化上的同化外,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早已被许多例证证明了,帝国并不会压制其他地方的发展,但是却绝不会放任内地的落后,这是一个原则。
第五十一节
日新月异
  701年对于帝国来说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帝国在701年取得成就都是辉煌的,后世许多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如果说700年宣布了大唐帝国的正式建立,那701年就是真正奠定大唐帝国辉煌的开始。
  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出台,作为帝国名义上的法律法令征询意见和讨论机构,帝国的帝国元老院和公民院几乎每一周都要花上两三天来讨论某个法律或者法令的条款,原本以为这只是帝国用来装点门面的一个点缀,但现在所有人都发现这两院虽然不像政务院那样可以看到真正的权力运作,但是作为法律法令制定和推动者,这两院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各阶层也对于这个原来只是为个人谋求荣誉的代表身份开始器重起来。
  701年帝国元老院和公民院讨论提出了多达三十多部法律、法令和条例,其中八成以上都是有关帝国经济发展方面的,虽然最初许多都是照搬西大陆一些法律条文,但是在接后而来的不断修改完善使之符合帝国实际国情也成为帝国元老院和公民院代表面的主要工作。无数修正案几乎每周都会在两院提出来,经过激烈的辩论和争吵提交两元会议表决通过之后,然后呈送皇帝陛下御批或者移交政务院通过。
  而元老院和公民院的代表们都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法律方面知识的浅薄以及对某个事关自己利益的法案知识的欠缺,于是乎聘请代表助理和秘书就成为代表们最时兴的一种办法,以至于每当元老院和公民院在进行会议讨论和辩论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助理或秘书们都云集在两院的大门外,后来在两院代表们的提议下,政务院拨出专款征用了两院两侧的土地,专门为两院代表修建了各自的办公室,方便各位代表们在会议休息其间与自己的助理和秘书进行交流沟通,或者说征询自己助理和秘书对某个条款的看法和意见,看是否损害或者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学习法律和经济方面的帝国大学和西北大学的毕业生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薪水扶摇直上,仅仅是701年一年中就是超过一百名这方面的往届和应届毕业生成为这些代表们的助理或者秘书,许多财大气粗的代表们甚至一个人就聘请两到三名秘书和助理,一些代表着某个地区或者阶层利益的代表甚至还组建了为自己服务自己的智囊小组,帮助自己策划研究有助于自己阶层或地区利益的提案。
  根据帝国宪法基本法规定,要获得递交皇帝陛下御批成为法律的资格,必须要获得超过两院各自代表三分之二的代表通过才能呈送到皇帝陛下御前,获得皇帝陛下批准之后即可成为法律;而移送到帝国政务院的行政法案则要宽松许多,只需要获得两院一半以上代表通过即可移送帝国政务院,政务院常务会议获得通过之后政务院首相签字通过即成为具有行政效力的法案。
  而帝国宪法基本法则是帝国一干法律专家在研究了唐河帝国宪法以及西大陆诸国宪法之后结合帝国目前实际,经过多次修缮之后呈交无锋,由无锋亲自润笔修改之后颁布,成为帝国立国的第一基本法,一切法律的基础。而帝国宪法要获得修改必须获得帝国元老院和公民院四分之三以上代表通过,并获得皇帝陛下同意之后方可修改。
  一部部法律法案和条例以及它们的修正案获得通过使得帝国在立法方面迅速弥补了原来在这方面的不足,而规范性的立法也极大的促进了帝国工商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帝国财政部在研究了来自西大陆的著名经济学者哈汀先生的建议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回复,宣布帝国将在701年的下半年选址卢克索建立卢克索股票交易所和卢克索期货交易所,而余杭股票交易所和金陵期货交易所也将在702年的上半年挂牌营业。帝国鼓励兴办股份制企业,并且将保护股权在股票交易所进行交易;而期货交易所在西大陆也是一个历史并不长久的新生事物,帝国在这方面迅速赶上也吸引了一大批西大陆的投资者们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为了鼓励人们对兴办股份制企业的热情,帝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公民股权财产和收益的条例,而无锋还正式否决了将帝国现有灰浆场全数出售给急欲接手的帝国大商家们,只向他们出售了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股权,而剩余的百分之七十股权将会在下半年直接通过股票交易所作为第一批上市股票进行交易,这让帝国那些急欲控股的商人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制胶厂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只不过帝国出售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剩余的一半股份仍然需要通过股票交易所来出售。
  这两个利好消息一下子让整个帝国工商业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即将出现的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上,梅利总督已经明确表示梅利郡境内的特产——几种主要香料都将成为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而帝国财政部也表示小麦、木材、铁矿石和黄金都可以成为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这几乎立即点燃了人们对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热情,而配合着股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即将登台亮相,一大批有关这方面的书籍也开始在帝国各郡的主要城市热销,让抢先闻到商机的出版商人们先赚了一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