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895


第032章
急迫,执行力
  见吉登云已经下了决心,其他几人也就不再多言,县长顾耀东沉声道:“那我就来负责到京港澳高速这边的陆家桥到齐王嘴这一段。”
  这也是一段相当棘手的路段,主要是有两家特别难缠的钉子户,前期已经做了多次工作,但是始终难以做好,对方提了无数无理要求,有时候都能把基层干部给气晕过去,但是你还得要好言好语继续谈下去。
  魏立宝接上话:“那我就来承包小河村到米家坝这一段,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我负责米家坝到赵桥这一段吧,反正我的联系点就在赵桥镇,比较熟悉了。”另外一名分管经济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米文富也咬着牙道。
  他就是米家坝镇人,在米家坝那一带一样有不少亲友,还没开拆迁,已经有无数亲戚舅子老表找上门来,意图何在自然不言而喻,现在吉登云都敢做这个表率,他米文富如果不跟上,只怕日后就别想好过了。
  吉登云满意的点点头,他主动扛起王村到古店那一段,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要将一下米文富这个家伙的军。
  拆迁是个大任务,尤其是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哪怕之前三川县里也的确提前做过一些准备工作,但是那毕竟只是准备工作,在没有敲定之前,谁也不敢轻易乱表态,所以很多标准要求都还是模棱两可的,现在骤然落定,要马上推进落实,其工作难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县里几位主要领导吧最难最重的几个地段“承包”下来,只要这几段能够如期完成,其他地段就要相对简单了。
  “吉书记,我就负责古店到飞鱼嘴这段吧,难度可能没有你们几位的高,不过够长,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又得要折腾散了。”接上话的是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鹤翔,“老甘,老辛,你们两个呢?”
  “我就把渔门坎到孟店这一截包了吧。”接上话的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甘文坤,“老辛,你怕就只剩下孟店到东寨这一截了。”
  “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辛建军没有废话,就一个字1。
  应该说整个三环线到连霍高速和京港澳高速这两段路线中棘手有难度的区域早就被三川县委认真研究分析过多次了,每个地段的难点在哪里,关键人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有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何来开展工作大家也都清楚。
  现在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那也一样不简单,纸上谈兵和实际操作肯定也还有差异,而且肯定还会有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冒出来,这吉登云和顾耀东也都想得到。
  但现在吉登云已经在沙正阳那里夸下了海口,那就必须要拿下,这算是立下了军令状。
  不能说办不好就得要提人头来见,但肯定对下一步三川想要拿下的这些项目有莫大影响,所以一回来开会的时候,吉登云就宣布了纪律,没有条件可讲,大家都要拧成一股绳,一切围绕这项工作来运转,坚决把这项工作拿下来。
  “吉书记,你和沙市长谈了那么久,沙市长就么说具体的项目情况?”顾耀东更关心三环线开建之后可能对三川县招商引资带来影响之后,对招商引资的立竿见影效果,作为县长,他早就对此念念不忘,吉登云直接登门找上沙正阳,很大程度也是他和吉登云几番商议之后的结果。
  “没说,沙市长嘴巴很严,我找韶华市长也问过,但韶华市长也不是很清楚,只说谭书记正在跑教育部,可能是涉及到高校建分校的事宜,但我估计和我们三川没太大关系。”吉登云也挠了挠脑袋,“杨书记肯定知道,但是不肯说,我找过杨书记谈听过,但是杨书记只说把自己手里工作做好,到时候是骡子是马也得要让人家投资者来看,看上哪儿就是哪儿,我估计咱们还得要和经开区、高新区对垒一回,这一仗不好打。”
  “吉书记,若是和经开区竞争,咱们怕是胜算不大啊。”魏立宝皱着眉头,“薛常委很活跃,高新区那边都被经开区挤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我听说王文华都在杨书记和谭书记面前闹过说如果市里边再这样继续偏心经开区,他这个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就不干了,换谁愿意来干谁来干。”
  吉登云当然知道薛一行在杨天诚那里的地位。
  经开区一直是市里边的心头肉,基本上从省里到市里好的项目都得要先让经开区来过手,经开区看不上或者的条件不合适的才可能轮得到别家,就算是高新区这种本该是和经开区平起平坐的,都一样在经开区的“凌迫”下被挤兑得举步维艰。
  薛一行是市委常委,加上又在杨书记那里很受宠,市委副书记谭振国也很欣赏薛一行,三川县若是以前要和经开区竞争,怕是半点机会都没有,但这一次情况略有不同。
  吉登云有他自己的消息渠道。
  虽然沙正阳才来几天,他就已经得到一些消息,薛一行似乎一日内我行我素,沙市长一度提过中原新区的规划构想问题,但好像薛一行不太认可,而且牢牢把持着中原新区的规划权不肯撒手。
  这中间具体有些什么,吉登云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二人关系不算太好。
  这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吉登云却能从中嗅到一丝机会。
  因为杨天诚也在和他谈话中提到沙正阳对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县份经济持积极支持态度,认为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主要要围绕着这些郊县来进行,这就是机会。
  而且吉登云也从杨天诚和沙正阳的谈话中感觉到这一轮招商引资可能规模不小,不仅仅是那么一两个大项目那么简单,可能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项目群,也就是说可能是一系列的项目,如果是那样的话,哪怕是经开区真的能先拔得头筹,那三川县也应该能够从中分一勺羹才对,这也是吉登云的主要目的。
  像隗城、清池这些县份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否则三环线首先开建的会是西三环和南三环,三川县要做的就是首先让西三环动起来,要抢在涉及到隗城和清池两县的南三环之前开建,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中抢得先机。
  “耀东,高新区和经开区以前是市里最得宠的,这可能和市里原来的一些构想有很大关系,但是我感觉沙市长来了之后情况可能起了一些变化。”吉登云沉吟着道:“据我所知,沙市长可能对包括我们三川、隗城和清池几个近郊县的发展很看重,认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布局应当主要在高新区、经开区以及我们三个县,三环线如此之快,而且可能会是西三环、南三环同时启动建设,这在以前能想象么?沙市长一来之后就说服了杨书记,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杨书记的,但韶华市长明确告诉我,这基本上已经定板,很快就要公布。”
  “为什么这么急切的要同时启动西三环和南三环,甚至可能未来两三年里都要北三环和东三环动起来,市里财政状况我们都清楚,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动三环全线,这说明什么?”吉登云分析道:“这说明本届市委市政府雄心很大,是在布局一盘大棋,我们难以想得到的大棋,杨书记那么倔强的人都能被沙市长说服,我觉得这里边的戏肉太足了。”
  在座的一干人都被吉登云的话给打动了,都在琢磨着这里边蕴藏的信息。
  三川的情况很尴尬,郊县,县里的经开区位置也很尴尬,和市里的高新区和经开区没法比,但是原来县里的产业培育做得不够好,现在似乎有些晚了,所以在去前年里,三川县一直被憋屈,有些迷茫,找不到出路。
  但这一次吉登云不准备放过这样一个机会,他很清楚这样的机会不抓住,也许就会被隗城和清池夺走,他必须要奋力一搏。
  “所以,这一次西三环从拆迁到建设,我们县里可能会为此付出一些代价,比如我们的干部的加班加点甚至忍辱负重,我们今年的财政状况可能会因为提前的垫资建设,不仅仅是三环,也包括涉及到我们经开区的一系列管网建设,我们都要打造出第一流的,最先进的,这些投入可能会相当大,导致我们的财政会十分紧张,……”
  “耀东,可能要按照我们原来商量的,今年除了教师队伍的工资奖金外,咱们干部队伍暂时只保工资,奖金暂时记账,当然,我吉登云和耀东会在会上承诺表态,欠账不赖账,会约定明年某个时间一次补发,至于说其他开支,一律压缩冻结,包括公务开支的购车、建房、外出学习考察一律取消,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县委县政府大院,县医院,县公安局大楼,都暂停,……”
  吉登云低沉有力的话语在会议室回响。
第033章
寻找突破
  沙正阳的调研是从经开区开始的。
  就目前来说,中州经济板块中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就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了。
  薛一行自然要做陪。
  应该说经开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齐全完备的,整个规划区范围内,食品产业园,机械加工产业园,铁路装备工业园,算是其中佼佼者,电子产业园和汽配产业园其实也早就有架子了,但是论规模论龙头企业的代表性,这却有些寒酸。
  薛一行像要护小鸡儿一样的护着经开区,这让沙正阳有些不悦,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和薛一行闹矛盾的时候,而且薛一行也很得杨天诚的认可,加上目前经开区还是市里边的头牌标杆,每年的经济增速仍然高居全市榜首,虽然这是建立在其没有社会管理事务这一块基础之上,但好歹它总是增速第一。
  所以沙正阳也还是保持着很平和的心态调研考察,甚至也还主动和经开区的领导干部以及一些企业领导座谈,了解他们对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认真对他们的一些建议做好了记录。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倾听,并没有提出过多的建议和意见,这也让薛一行松了一口气。
  薛一行就担心沙正阳一上来就指手画脚。
  作为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高官,薛一行对经开区未来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而且他也有信心在未来两年里让经开区的产业增长进入一个新阶段,沙正阳不是省油的灯,在汉都的表现也证明对方有些本事,所以他不希望沙正阳过多的插手经开区的具体工作,他希望经开区还是按照自己的预设发展轨道来推进工作。
  沙正阳自然也能觉察出薛一行的一些小心思,所以他也就顺其自然,市里边需要花心思的地方多了去,经开区的状况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薛一行却很有点儿沾沾自喜的陶醉,这让沙正阳很不屑。
  高新区和三川县才是沙正阳下一步的重点,既然薛一行都这样的姿态,他也没有必要再去和对方计较,当然作为市长,这只是暂时的,在有所选择的时候暂时倾向高新区和三川,如果两相比较之下的效果出来之后,薛一行还在那里固执己见,那么他不会客气。
  作为领导干部,可以有感情倾向,但是个人情绪不能带入工作中来,如果薛一行真有那本事,他沙正阳也没二话,该支持经开区的一样要大力支持,但是既没有那份能耐,还总觉得自己本事最大,那恐怕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经开区的调研足足花了沙正阳一整天时间,而第二天的高新区则只预留了半天的调研时间。
  高新区规模要比经开区小得多,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面积,论产值更是只有经开区的七分之一不到。
  高新区党工高官王文华和管委会主任韦力河对沙正阳的到来也是盼望已久。
  这年头在体制内能搏出一官半职的人都不简单,沙正阳对经开区的态度一般很快就能被人看出去端倪来,起码王文华和韦力河是最关注的。
  高新区和经开区的竞争从几年前就开始,但是高新区是被经开区压得死死的,无论是从那方来说,高新区都无法和经开区相提并论,从幅员面积,从班子配备,从产业倾斜,从政策支持,高新区都全面落后于经开区。
  当然这不能说全都是高新区自身的责任,很大程度也和当时中州市的产业规划和定位有相当大的关系。
  顾名思义,你高新区就应当要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你不能把什么食品、机械加工和纺织、服装这些产业归结为高新技术产业吧。
  而中州本身在科研高校这一类的资源上就相当缺乏,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商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这样一种情形下,中州市委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经开区的发展上也是说得过去的,特别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这几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的时候,经开区的优势就显得更为明显了。
  即便是在现在,王文华和韦力河也很清楚高新区在对阵经开区时仍然处于绝对劣势,哪怕是新来市长对经开区的态度有些微妙,但两个人也是在体制内打滚多年的角色了,很清楚像沙正阳这种人不可能因为一些感情倾向就把经开区彻底撇开。
  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从新任市长那里多争取到一些关注,凭借新来市长在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上的一些特长,能为高新区多争取到一些特殊资源来扶持。
  沙正阳在高新区这边看得很细,但他更关注的是高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班子建设和工作氛围。
  在他看来,虽然从各方面来看,高新区都无法和经开区相比,但是唯独在班子和工作氛围上,高新区憋着一股气,一直希望要实现突破来证明自己,这一点很关键。
  相比之下,经开区那边就要托大得多,或者说已经日益向一个普通区县党委政府的格局模式转化,官僚化行政化的趋势很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其行政效率和工作作风定型了,这恰恰是作为高新区和经开区这类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功能区的最大问题。
  当一个以发展经济为唯一要务的功能区却慢慢蜕化为各种行政事务都需要普通日常程序来运作转的时候,那么你这个功能区和其他区县体现出来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人家其他区县还有自身财政,在某些问题上甚至还更能灵活变通的拍板,你的优势没有了,劣势却越发明显,你怎么和别人竞争?
  当然,经开区还不至于到那一步,但是沙正阳感觉有向那方面发展的趋势,这就很危险了。
  实际上在调研经开区时,沙正阳也就提醒过薛一行,但是薛一行显然没有太在意,沙正阳也懒得多说,等到现实来教训了薛一行之后,相信这个家伙就会明白过来。
  走了一圈,沙正阳和王文华一行人回到高新区管委会,听取王文华等人的汇报。
  王文华和韦力河也都应该是研究过沙正阳的风格的,汇报简短精要,只用了十分钟不到就汇报完毕,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本身表现就不尽人意,再说那么多成绩就毫无意义,还不如老老实实重点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争能博得新任市长的认可,争取更多的支持。
  “嗯,文华,力河,感觉你们两位还真的不客气的啊,把高新区的问题和困难和盘托出,你们高新区这几年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成绩和建树?”
  沙正阳打量着这两位,这两位倒是聪明人,起码在这个问题上比薛一行强,当然薛一行身份不一样,不可能像这两人那样能够拉的下脸来。
  “市长,在您面前,我们还有啥不好意思?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难道说讳疾忌医涂脂抹粉,就能瞒得过您的慧眼?再说了,一时间瞒过您又能怎么样,各种数据摆在那里,日后还不是要原形毕露,所以和老韦也早就说好了,咱们就实话实说,摊开了,找到毛病问题,我们下一步争取改进和提高。”
  王文华看上去是个很斯文的角色,没想到风格倒是挺明快爽利的。
  “唔,快人快语,倒也是一件好事。”沙正阳也不和二人废话,径直问道:“那你们两位觉得现在高新区最大问题是什么,下一步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从哪些方面来突破?希望市里边能够在哪些方面予以实质性的支持?不说虚的,说实在的,啥领导重视啊,政策支持啊,这些别绕圈子,就说实在的东西,要项目也好,要资金也好,要具体政策也好,挑明说穿,甭藏着掖着,你们和经开区差距这么大,要赶上去,不下点儿苦功,没戏!”
  王文华和韦力河二人都是精神一振,这才是有戏的征兆。
  人家直接挑明了说,别玩虚的,说实在的,高新区打算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有实质性的改观,而且看对方的态度,还是要在最短时间里拿出成绩来,这正是二人所希望的。
  “市长,那我们就摊开来说了。”王文华和韦力河交卷了一下眼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道:“现在高新区的情况很糟糕,可以说真正称得上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没几家,而且规模都不大,行业内的竞争力也不强,这和我们前期工作有很大关系,但也和市里边没有真正重视有一定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